极乐岛一片繁忙,迪妮莎看着怪物工作。简单的体力活对怪物来说,没什么难度。
“这些怪物除了长得丑,没问题。”杜兰冷不丁出现在妻子身边说道。
“你不是在岛国研究气吗?怎么过来了?”
“我是想用气直接生产粮食,这样就不用怪物耕地了。怪物耕地让我想起了《三体》最后机器人耕地的画面,非常田园生活。”
迪妮莎也看过《三体》,也知道那是宇宙最后的岁月。当时程心和关一帆被黑域困了一亿年,出来之后艾AA和云天明都已经去世,但他们给程心留下了一个小宇宙。
这个647号小宇宙是由三体人建造的,是一个一千米长宽高的小空间,里面装了五十吨的质量,其中就包含了很多泥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圈。
小宇宙脱离大宇宙而存在,小宇宙的门可以在宇宙任何位置出现,总之是超级厉害。但在这么厉害的小宇宙里,耕地的时候是用人形机器人拿着锄头和小推车干农活,是赛博田园生活,相当于皇帝的金锄头了。
而不是通过物质转化直接打印出粮食,而是种田种出来的,而且还是人形机器人种出来的。
“就算合成不出粮食,也可以把人改造成光合作用的基因,不也不错吗?所以我觉得要么用气合成粮食,要么就是变成光合作用,以后再也不吃饭了。你说哪一种选择更好?”杜兰问道。
迪妮莎觉得都是可以的,都是可以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说道:“我认为都可以,当然以人类的角度出发,直接改造成光合作用,很多人肯定不能接受,所以可以先制造合成食物。等大家接受合成食物之后,再把人改造成只喝水就能生存,等大家接受之后,再改造成光合作用,可以不再需要吃饭喝水。可以一步步来,给人类一个接受时间。”
杜兰说道:“老婆你太善了。”
迪妮莎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怪物耕地确实很违和,和机器人耕地一样违和。我认为人类发展的方向不是将劳动交给怪物和机器人,而是将科技集成起来,让自己的劳动效率更高。毕竟劳动者不管是怪物、机器,还是奴隶,最后都是会反抗的。”
“毕竟谁也不想做弼马温,都想做齐天大圣。”杜兰说道:“大家都想把劳动丢给别人,自己做个劳心者。”
“所以用别人劳动不如自己劳动,最好就是把人类改造成出各种劳动的器官和外挂零件,这样自己就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而不会出现赛博世界的问题。”迪妮莎说道。
赛博世界经常出现机器人革命,为什么?就是因为机器人做最危险的工作,却没有保障,机器人被设计出来就是做弼马温的,但机器人一旦有了智慧,就会拒绝做弼马温,于是就和孙悟空一样造反了。
赛博世界里的机器人造反也是西方乐此不疲的题材,其实就是历史上会出现的‘梳毛工起义’。
文艺复兴末期,社会分为肥人、瘦人、梳毛工。肥人就是各个公会,比如皮革公会。瘦人就是为公会打工的人,梳毛工就是底层的生产者。因为当时皮革势力很大,养了很多羊,梳毛工的数量最多,所以以梳毛工为代表。
梳毛工起义,最后失败了。因为梳毛工起义很容易分化,就是要求提升利益。公会只要收买一部分就可以瓦解起义。
但梳毛工起义可以说是西方世界无法消除的记忆,因为这样的起义时不时会发生,五一劳动节就是因为工人的反抗而来。
总之西方人对劳动者的反抗是刻在记忆里的,在艺术作品里,把反抗的劳动者变成了机器人。机器人一旦觉醒智慧,也会提出诉求,也不想做弼马温。结果就是引发了战争,人类和机器人开战。
如果机器人败了,那就发展成难民的故事。机器人难民到处躲避人类的追杀,然后在好心的救世主的帮助下反击邪恶势力。
如果机器人赢了,《黑客帝国》就是人类输给了机器人,然后人类等来了救世主,最后救世主给人类和机器人开启了新篇章。
可以看到不管输赢,都要有救世主。这个救世主可能来自本族,也可能来自异族。
可能是《变形金刚》里的擎天柱,也可能是《黑客帝国》里的尼奥,或者是《阿凡达》里的主角……
总之谁沦为‘巴比伦之囚’,谁就等待救世主。‘巴比伦之囚’就是当年一神教被巴比伦打败,贵族、工匠全部被抓到巴比伦。也正是这个时期,一神教诞生了救世主思想,开始等待救世主搭救自己。
自己要做的是遵守教义,遵守神和自己的契约,只要遵守了,救世主就会出来。简单来说就是保持自我,剩下的交给时间。
艺术作品里宣传的也是如此,基本就是一个救世主搭救自己。
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救世主也是人,作为个人的救世主怎么可能解决大危机,真的拯救世界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敌人也必须是人,最后不管敌人占据多少优势,都要和救世主进行一对一的对决,最后败在救世主的手上。
反派一死,敌人的势力坍塌,于是救世主拯救了世界。不可能和《三体》一样,罗辑维持恐怖平衡几十年,程心一上台就结束,三体人立刻入侵。
罗辑没有和三体人统帅大战一场,打败统帅,三体人集体暴毙,世界和平。
救世主要拯救大家,但救世主也只是一个人,怎么拯救大家?那就让敌人也变成人,和救世主进行一场人和人的战斗。
所以救世主能赢,不是救世主多么多么了不起,而在于敌人拉胯。这是符合兵法的,不败在自己,胜利在敌人。
所以《孙子兵法》在西方很受欢迎,是符合救世主思想的,而且是教大家如何成为救世主。
那么如果敌人一直不露出破绽怎么办?那救世主就没办法了。
这时候还是要学习孙悟空,在《西游记》里天庭可谓毫无破绽,不但没有破绽,还有佛道儒加持,面对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孙悟空如何面对?他没有等到救世主,而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
敌人不变弱,就只能不断强化自己,战斗力强化,人情世故强化,最后利用敌人的规则实现自己的目标。
很多人认为孙悟空变成斗战胜佛,是死了。已经从反抗者变成了天庭秩序的一员,已经死了。甚至认为孙悟空已经被六耳猕猴打死,是六耳猕猴继续取经。
然而杜兰认为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天庭就是强,玉帝、佛祖、三清也没有下场和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最后败在孙悟空手上,然后天庭崩塌,大圣成为三界救世主。
面对真正的强者,学习强者的优点是完全没问题的,进入了内部,到时候天庭出现变化。大圣可以拉走一部分人员,搞一个小天庭,和天庭分庭抗礼。甚至玉帝如果做得不好,大圣就可以取而代之。
造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体系的事情。光是反抗,不建造自己的体系是不行的。
造反就是敌人不断破坏自己的体系,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体系。不在于打败敌人,而在于自己的体系效率要高于敌人。
周朝本来是殷商的诸侯之一,秦朝本来是周天子的诸侯之一,刘邦被封汉王也是规则内的人之一,李渊也是隋朝臣子,赵匡胤也是臣子,甚至是努尔哈赤也是大明臣子。造反很多都是从内部开始的,都是先吸收体系的优点、压制自己的有缺点,然后成功。
如果只是对抗,敌人的优点不会消失,反而会因为对抗越来越明显。要造反,就要先进入内部吸收优点,压制缺点。
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可以学习天庭的优点,压制天庭的缺点。等到天庭走下坡路的时候,孙悟空就可以揭竿而起,拉起队伍,管理三界。如果只是打仗,他很难获得管理三界的有效方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