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功这边领着亲兵策马沿墙根往东走,迎头正碰上甲司把总程海山率领的三百官军。
虽然是策骑在战马上,但高一功身边只有二十多人马,数量上相差了不止十倍,且又是处于墙根下这样狭窄地段,骑兵的机动优势完全失去了可发挥的空间。
再加上毫无防备的仓促应战,高一功等二十余骑瞬间就被围困,甚至差一点被分割包围,形势十分紧急。
王二牛贴近身边一名贼骑,压着嗓音说道:“陈财,俺带十人往东边冲,吸引官军,你护着舅爷趁机杀回门楼去。”
陈财也知道事发突然,已经是危急万分,大军不可无帅,他们这些人死活无所谓,但高舅爷绝对不容有失。
只听王二牛大吼一声:“随俺杀官兵,护着舅爷冲出去。”
高一功似乎想要将他拉住,却不曾想抓了一个空,刚想多看两眼王二牛的背影,就被身边的陈财拽着战马向来路冲了过去。
…………
程海山只晓得自己围住的必然是条大鱼,就算不是朱仙镇的贼首高一功,也必然是一个大贼头,不然不会有二十个马贼随扈身畔。
不过,程海山并不能当场认出来哪一个才是贼头!
毕竟,闯军不比别的几股贼寇大军,无论是大小头领衣着都略显华丽,而越大的贼头不是光鲜亮丽,便是全身披甲。
闯军则与之不同,他们的大小头领衣着几乎同普通贼人无异,除了个别几人喜欢披甲的除外,余者诸位头领几乎都是粗布衣服,就连刘宗敏也几乎如此。
这当然得益于闯王的带头表率作用!
所以,程海山单凭衣着一时辨认不出哪个是贼头,也属正常不过之事了。
在王二牛喊出那句话的时候,程海山第一反应便是调集人马堵截,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抓住贼头,朱仙镇便会不攻自破!
正是这一点点的贪功之念,让程海山在此战之后,受到了应有的责罚。
当然了,这是后话,此刻不须细表。
以步兵堵截骑兵,本身就十分困难,即使是在墙根这种不开阔的地带上,也并不容易。
但是胜在人多,王二牛的右臂被火铳射穿了,但是他仍旧凭着一腔血勇,冲了出去,直奔东面策马疾行,逃出了程海山的包围圈。
但其他十个马贼就没有这般幸运,全部都被官军给留了下来,无一人活到最后。
不过经王二牛这么一番折腾,还真的让高一功在陈财等人护卫下,突围而出,逃回北门楼去了。
…………
回到北门楼的高一功心中焦急,虽然派了苟十五带三千步贼前去增援,可从刚才遇袭的情形来判断,东面仍是十分危急,恐怕已经有大队官军进了朱仙镇。
但高一功现在心里想的并不是突围出去,而是要将进来的官军杀退,稳稳守住朱仙镇——主要是给闯王守住这里仅存的军资粮饷。
所以,高一功当机立断,马上派人传讯给其他三路,要他们各抽调一千五百人马,前来增援北门这边的防守。
同时,派人前去将朱仙镇里的两万多厮养和饥民组织起来,全都逼到北门东边去,让他们充当人肉沙包来拖延官军,以使其他三路的援兵有时间调派过来。
朱仙镇原本是不太大的,但随着贸易繁荣起来之后,朱仙镇的规模也在随之不断扩大。
先是在镇子周边建造的许多货栈,逐渐被纳入到了镇子的里面,接着就是商铺的增加也扩大了朱仙镇的规模。
现在的朱仙镇别看只是一处商埠,但却已比一般的小县城规模大了许多,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向河道那边扩张,没有将那几处繁华的码头纳入到城镇里面来。
这当然也有安全方面的考虑了。
毕竟镇子里那许多商铺、货栈、居民的安全,才是首先要考虑的第一要务,而如果将码头纳入到镇子里,势必无法修砌寨墙加以防护,而贼人却可以从码头侵入。
虽然像现在这般模样,即使修砌了坚固结实的寨墙,那又能如何呢?
还不是被丁启睿、左良玉的官军,以及闯王的贼军轻松侵入镇子里么?
可凡事都有例外,试问一下,整个大明朝像丁启睿、左良玉这般规模的官军,像闯王大军这般规模的贼寇,又有几座州府,甚至是省城可以阻挡呢?
所以说朱仙镇的寨墙,防的并不是左良玉、闯王这样的大军,而是地方上的那些豪强和土贼罢了。
正是朱仙镇的规模很大,四面防守就十分倚仗兵力充裕,毕竟防守不像进攻,不能自己选择战场,而是要看进攻方选择的主攻地点在何处。
这也正是防守方的劣势所在,需要防守的地方越大,消耗的兵力也就越多,处处要留人,处处要设防,不敢有一处疏忽。
高一功拥有四万大军,却也有着一个规模庞大的集镇需要防守,四面受敌之下,兵力马上就分散开了,具体到每一处防守点位时候,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
他原本估算官军至少也有两万人马,至多也不会超过三万人,就算按多的来计算,那也比自己的兵马少。
所以他判断官军不会真的攻打朱仙镇,最多也就是装装样子,打打佯攻罢了,然后再寻机会搞偷袭。
因此,当高一功得知官军真的四面围攻,且每一面都打得十分激烈的时候,当真疑惑了起来,不敢马上调派兵力,调整防守部署。
而这时,他已经百分之一万的可以确认,官军主攻的方位就在自己防守的北门东面那段寨墙。
但为时已晚,一切都晚了,当高一功开始重新调派兵力,调整防守部署的时候,就已经来不及了,他的牛鼻子已经彻底牵在陈铮的手里了!
…………
周三平率领的三百人几乎都是铳兵,他们利用豁口两边的土堆、砖石为掩护,迅速建立了防御阵地,牢牢守住了这处攻破朱仙镇的关键所在。
作为第三梯队的三百战士,在乙司把总何立强的率领下冲了上来,他们并未直接冲进镇子里面去,而是在豁口处迅速清理起地面上的坑洼。
他们只是将明显的大坑大坎粗略填平,具体操作并不十分繁琐,为的是能够让后面的骑兵迅速通过,好去打开其他几处镇门。
何立强简单清理了豁口处的坑洼,便招呼战士们向北门那边冲了上去,才冲出不到二十步距离,便遇上了赶来增援的那第一波五百贼兵……
双方登时便杀在了一处!
三百对五百,却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