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传位诏书,但却无人可以证明这两道诏书之中究竟是哪一道是真,哪一道是假,这个时候的吐蕃不乱成一锅粥才怪!
最为关键的是,岑文本的手中,是真正的有硬实力的。
随从文成公主入藏的那些人,虽然在上高原的途中折损半数,但剩下的那些,可却都是实打实的兵马,就算是那些所谓的奴隶,也同样是披着奴隶之名的精兵。
而他们的这支兵马,可是装备精良,相当一部分人可是直接装备了铁甲的。
至于吐蕃,这些年就算是发展再迅速,可是,也没有一支有资格披铁甲的兵马。
铁器,在草原之上那是真正的稀缺资源。
之前的草原,他们可以通过商业手段获得铁器,之后的元蒙,甚至还开发出了铁矿。
但是,高原之上可就没办法发展商业了。
让那些商人上高原,这一路上的损耗,就算是商业价值再大,但也赔不过来!
故而,岑文本依靠这么一支军队,那是真正可以直接给文成公主站台的。
这支兵马,就算是最少,都能够对抗他们三倍数量的吐蕃兵马,甚至是更多马。
更不要说是,他们这一支部队之中,要名将有名将,要猛将有猛将,要谋士也有谋士。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当然,让岑文本头疼的是,这些年,文成公主已经不是那么好控制了,尤其是松赞干布死了之后,更加是一副要脱离他们控制,由棋子转为合作方的样子。
毕竟,站的位置高了,时间短,或许还不会产生什么异心,但如果时间一长,就算刚开始没什么异心,但这个土壤也足够帮他们滋生出异心了。
松赞干布已死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更是让文成公主的异心膨胀到了极致。
尤其是,文成公主虽然是一介女流,但自身的能力可是不俗。
她虽然并不是真正的大晋宗室,但是,要选择一个人入藏的话,大晋也不会随便选一个宫女的,能力不达标的话,压根没这个资格。
文成公主入藏之后,是要作为松赞干布的正室的,这种位置如果不安排有能力的,而是一个蠢货的话,岑文本他们再怎么样也会寸步难行。
所以,岑文本这一支人马,如果想要发挥出作用的话,对于文成公主的个人素质要求,可不可谓不高。
可以说,文成公主这个位置,是大晋在高原之上的核心位置。这个位置如果不稳的话,岑文本他们想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立场。
而文成公主,更加是对于岑文本这些人有着天然的大义之名。
不管她之前是什么身份,但当她受封为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的时候,那她就是大晋的公主。这个身份,对于岑文本这些人,有着天然的大义和身份上的压制。
而这种有能力的女人,十几年身居高位,也更容易滋生野心。
在大晋,她只是一个简单的宫女,将来归晋之后,就算是功劳再大,但地位也是有限的。
反观她在吐蕃,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如果她的儿子能够继承大位的话,那她更加会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故而,不要说文成公主之前只是一个宫女了,就算是真正的大晋宗室,就这一点上,她的选择也会有一个明显的倾向。
毕竟,就算是真正的大晋宗室,但大晋的郡主有很多,大晋的公主也有不少,而吐蕃之主的母后,却只会有一个。
中国的历史之中,历朝历代之中,娘家人想要造反,可是,作为妃子皇后或者是太后身份的这些女人和娘家站在对立面上的例子,可是数不胜数的。
这种种的原因下来,这位文成公主已经和岑文本不再是最开始那样完全一条心了。
不过,至少在现在,双方还没有撕破脸,
那一位想要将他的儿子扶上去,还离不开岑文本的帮助。毕竟,她们身后最大的后台就是他们。
在她的儿子成为真正的吐蕃之主,甚至坐稳这个位置之前,她还没有资格和岑文本翻脸。
也正是在内忧外患之下,这段时间的岑文本本岑,可是头大的很。
岑文本已经修书一封派人发向洛阳,说明情况了,但是,也仅限于说明情况,而并没有指望大晋可以出兵来帮忙。
一来,出兵高原,这个代价太大。
当初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在有人接应的情况之下,这一路上人手都直接损失了一半。
而不管是大晋又或者是元蒙派使臣入藏,都是一次性派出六七个,甚至是十几路分开出发,就是知道他们这种大多数到不了。
更不要说,真正的出兵了。
这个损失,大晋能够承担的起?
二来,以高原的通行,等他的信息传到洛阳之后,再从洛阳出兵,就算是兵马顺利到达,只怕是这一两年都过去了。
到了那个时候,夺位之战恐怕都落幕了。
故而,大晋压根就没必要派兵干预晋。
三来,本土大晋出手,那么就逼着原本要内斗的吐蕃联合在一起吗?
对于岑文本来说,大晋在金银及各类物资上的帮助,比起派兵干预,对于岑文本来说有用的多。
再则,岑文本自认在这一场另类战斗之中,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毕竟,说白了,高原不是他的高原,故而,为了拉拢吐蕃的那些大贵族,别人不敢许的那些承诺,但是他却敢许。
就算是许下承诺,在高原形成了什么隐患,但岑文本也不会真的在乎。
高原之上的那些大贵族还是很有实力的,将这些人拉拢过来,再配合岑文本自己,是真正能够主导这一场夺位之争的。
唯独吐蕃这些大贵族之中为首的噶尔家族,是岑文本最大的绊脚石。
噶尔家族之中,噶尔·东赞,也就是禄东赞,作为吐蕃顶级文臣,在这个突破之中,本就影响力不俗。
而他的儿子论钦陵,更加是吐蕃的第一名将。
这两父子联起手来,在吐蕃的这场乱剧之中,是个人都得头疼。
这两父子,显然,都想要利用这一次事件,更进一步,成为吐蕃真正的权臣,以把握吐蕃的朝堂。
故而,双方完全是站在了对立面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