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节魔鬼花园

    【魔鬼花园】这个名字的后半部分,指的是非洲北海岸的大海,蔚蓝、深邃、美丽。

    而前半部分的魔鬼二字,代表了无处不在的地雷和死亡,在阿拉曼地区的盟军将士心中,这里就跟撒旦的老巢一样,充满了致命危险。

    这条跨越阿拉曼防线,长约64公里,纵深5到8公里的多层雷区,会让所有企图进攻德军防区的人流尽最后一滴鲜血。

    雷区设计者隆美尔曾说过:这里的每一枚地雷都抵得上一名士兵。

    此话并非信口开河,根据盟军情报人员打探到的情报,【魔鬼花园】共埋有50万枚地雷。

    其中反坦克地雷30万枚,反步兵地雷约20万枚,整个雷区分为三层。

    在最外层雷区,松散分布着大量反步兵雷,这将迫使盟军工兵冒着被炸上天的风险扫雷。

    中层雷区则是高密度反坦克雷与反步兵雷混合,延缓装甲部队和伴随步兵的突破速度。

    至于内层防御带,德军部署了88mm高炮、Pak38反坦克炮及MG42机枪阵地,形成了一个个“死亡漏斗”。

    面对这种多层次的雷区,【平行线行动】侦察人员可以绕开,但执行大规模作战任务的盟军大部队不行。

    几万人,甚至是十几万人穿过缺乏补给的沙漠去攻击武装到牙齿的德国人,这无异于送死。

    真实的战争不是游戏,点点鼠标就行,还必须考虑各种因素。

    德军非洲军团的参谋在报纸上宣称,盟军想要突破【魔鬼花园】,至少要花上48小时,还要付出8000到10000人的伤亡。

    英军统帅蒙哥马利很重视此事,一上任便要求情报人员想办法获得雷区分布图,找出德军预留的隐蔽前进通道。

    这些通道通常位于前哨阵地和后方之间,便于己方部队安全穿插,具体地点属于最高机密。

    由于外貌和北非原住民较为相似,民国特工承担了这项最危险的任务。

    ——

    德军防区,撒哈拉某处绿洲。

    一身本地服饰的归有光牵着骆驼行走在沙漠中,清脆的驼铃声余音袅袅,他身后跟着的邬春阳和小特务也是同样的打扮。

    类似的队伍在撒哈拉很常见,千百年来,牧民们都是这样驱赶牲畜逐水草而居。

    在绿洲入口处,驼队遇到了德军哨卡和十几名德国士兵,一挺MG42机枪缓缓转动枪口对准了归有光。

    哨卡指挥官看着不请自来的土著,眉头微皱向前走了一步,口中发出呵斥。

    “退后!这里禁止进入。”

    归有光装作没听懂,他将右手按在左胸前深深鞠了一躬,用法语问了声好。

    “愿平安降临于您,先生,我们是沙漠中的牧民,来此是为了补充淡水。”

    德军中有人听得懂法语,连忙凑到指挥官耳旁做了翻译,但指挥官根本不听,直接举枪对准归有光。

    “我说了,退后!”

    归有光只好倒退一步示意自己没有恶意,同时将手慢慢伸向骆驼背上的行囊。

    他一边掏东西,一边笑着解释:“各位先生,不要紧张,我有一些礼物要送给你们。”

    德军士兵见状立刻举起武器,手指也勾住扳机,随时准备开枪。

    归有光用非常慢的速度从背囊里取出礼物,将其放在手心送到了德军指挥官面前。

    耀眼的金色光芒闪过,德军指挥官咽了咽口水,眼睛盯着几粒黄豆大小的金子久久不曾移开。

    自从德国政府收缴贵金属,禁止贵金属在市场流通,德国国内的黄金价格便不断飞涨,以至于普通人想要拥有一枚戒指都成了奢望。

    过了好一会,指挥官抬头看了看四周,围观的德军士兵纷纷仰头看天,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一秒钟后,刚正不阿的指挥官先生抢过黄金放进自己的口袋,嘴里还不忘发出警告。

    “好吧,仁慈的帝国允许你们进入绿洲取水,但你们必须接受检查,如果我的手下发现了危险物品,后果将会很严重。”

    “如您所愿,长官。”

    归有光让到一旁,任由德军搜查,邬春阳等人也高举双手,每个人手里还捏着几张维希法郎。

    接过这些【野生】钞票,德军笑眯眯的挪开路障,归有光鞠了一躬迈步走进绿洲。

    英国人提供的情报显示,这里是【魔鬼花园】前哨阵地到德军后方的补给点之一,他们或许可以从这里获得关键情报。

    穿过稀疏的椰枣树林,归有光看见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泊,湖泊周围分布着大量军用帐篷。

    而在湖边,一群德国伤兵正悠闲地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这些人看到“土著”到来也不在意,显然这种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

    队伍末尾的邬春阳用余光扫过绿洲,目光停在了几辆卡车上,他隐蔽地对归有光使了个眼色。

    归有光面色如常,手上抖了抖缰绳,骆驼乖乖改变方向朝着卡车走去。

    到了卡车附近的湖边,小特务松开骆驼,让它们自由喝水和活动。

    跑来跑去的骆驼引起了部分德国士兵的注意,有人跑来给骆驼喂草,有人试图爬上驼峰拍照,场面逐渐混乱。

    邬春阳趁机走到卡车旁边,他弯腰整理了一下长袍衣摆,然后迅速起身走回队伍。

    混乱的场面直到宪兵出现才结束,特务们不等德国人驱赶便主动离开,驼队顶着漫天的黄沙,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沙漠深处。

    走出很远,邬春阳松开右手,向归有光展示了自己的收获,一小撮红褐色砂石。

    “这是我在卡车轮胎缝隙发现的,不是普通沙子,应该是山体碎片。”

    邬春阳捻起一粒砂石捏了捏,根据硬度做出了判断。

    归有光点点头,脑中浮现出阿拉曼地区的地形图,从【魔鬼花园】前哨阵地到德军后方,似乎只有一个地方拥有这种颜色的砂石。

    “米里亚岭!”

    邬春阳和归有光同时说道,说完两人一起看向东南方向。

    米里亚岭位于阿拉曼防线南部,远离地中海,盟军参谋部门先前并没有关注此地,没想到德军将隐蔽前进通道设在了这个地方。

    为了获得更多线索,驼队当即原地掉头,绕开德军据点向着米里亚岭移动。

    当天晚上,特务们便赶到了米里亚岭,地面也从沙漠变为了沙土和泥土混合的荒漠地形。

    隆美尔之所以有把握用【魔鬼花园】阻止盟军,就是因为阿拉曼附近的地理条件便于铺设地雷,不用担心流沙和风暴影响地雷的效果。

    漆黑的夜色中,邬春阳和归有光猫腰爬上了一座山峰,默默等待天明。

    德国人不可能在夜间通过雷区,那是在找死,想要找出通道,只能白天行动。

    早晨5点,趴在地上闭目养神的邬春阳听到远处传来德语喊声。

    “向右,离那些标识远一些。”

    “好的。”

    此时已是拂晓,朝阳从地平线升起,照亮了米里亚岭。

    这个时间段,少量夜间飞机刚返航,昼间飞机还没有起飞,属于盟军空中侦察的空档期。

    若是德国人想往前线或者后方输送物资、兵员,拂晓确实是个不错的时机。

    邬春阳小心翼翼地探出头,一百多米远的山脚下,三辆欧宝卡车走走停停,一名德军士兵拿着小旗站在车前。

    随着德军士兵将小旗举向右边,第一辆卡车向右转了个急弯,剩下的两辆卡车也依次通过。

    等到头车的车头重新对准东方,举旗的士兵跳上踏板,卡车咆哮着冲了出去。

    “这是陷阱啊。”

    归有光不知道何时趴在了邬春阳身边,他用望远镜在卡车转弯处细细搜寻,顺道说出了自己的猜想。

    “德国人的隐蔽通道应当有很多急弯,如果不知道线路,很容易车毁人亡。”

    “不过同样的,德国人也要承受相应的风险,哪怕他们有雷区分布图,所以通道一定有特殊标记。”

    “找到了!”

    归有光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手也指向某个物体。

    邬春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发现卡车转弯处两边各有一排不起眼的小石堆,位置不算对称,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

    这些石堆勾勒出一条宽度约有五米的道路,仅能容单辆载具通过。

    用石堆当标记?

    邬春阳皱起眉头,德国人难道不怕盟军发现,从而顺着通道攻破阿拉曼防线吗,对方究竟怎么想的呢。

    他思考了片刻,决定继续监视,看看归有光的猜测是否正确。

    没等多久,又有几批卡车从山脚驶过,行进路线与石堆分布完全重合。

    但邬春阳依旧没有轻举妄动,因为一旦通道标记错误,到时候死的人就不是一个两个了,而是成千上万。

    想到无数士兵倒在雷区和机枪下的场景,他脑中灵光一闪,猜到了德国人不怕盟军发现隐蔽通道的原因。

    ——战场宽度。

    就北非而言,对德军威胁最大的盟军武器是战车,那战车的最大优势又是什么呢?

    不错,正是机动性!

    可凡事有利必有弊,战车一旦失去机动性便会非常脆弱,跟活靶子没区别。

    如果盟军战车真的利用这条狭窄的通道通过雷区,等待它们的将是雨点般的88mm炮弹。

    当然,盟军也可以放弃通道,不过那样就要面对无处不在的雷区。

    这是标标准准的阳谋,隆美尔将破绽摆在明面,无论盟军进不进攻,从哪处进攻,都要承受无比惨重的伤亡。

    既然如此,蒙哥马利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寻找通道呢,是故作姿态拉拢人心,还是没看出隆美尔的用意?

    不好!

    英国人找的根本不是通道,是替死鬼,这帮约翰牛要推卸责任。

    邬春阳顿时惊出一身冷汗,这口黑锅对外情报局和军统背不起,必须尽快通知副座。

    想清楚一切的他突然有些意兴阑珊,转头跟归有光打了声招呼。

    “走吧,去给副座发电报,然后去破坏德军通信站、仓库和炮兵阵地,这里用不着我们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蝉动不错,请把《蝉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蝉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