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三节安保措施

    走过一条连廊,左重等人进入了会场,会场建筑通体为白色,四周围绕着摇曳的椰枣树和一些本地花草。

    旁边的英国安保负责人一边跟随,一边向所有人介绍会场情况,声音在空旷的大厅内显得格外清冷。

    “马尔哈姆宫原先是法鲁克王朝第五代法老的狩猎小屋,后被帝国商人买下扩建为酒店。”

    “早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典礼时,此地就已是接待国宾的场所,各项安保措施非常严密。”

    说话间,众人穿过大厅来到了走廊尽头的木门前,英国安保负责人将门打开,嘴里说个不停。

    “考虑到德国人的轰炸威胁,我们改建了酒店餐厅作为会议地点,这间餐厅位于酒店核心区域,顶部还有一层建筑。”

    “如果遇到空袭,普通炸弹无法穿透多层楼板给三位元首造成致命伤害,这一点我们做过计算。”

    左重抬眼看去,会议地点是一块下沉式的正方形场地,场地中间布置了一张大圆桌,两边还有几张小桌。

    英国安保负责人适时说道:“大圆桌是三位元首和主要会谈代表的座位,小桌供随行人员以及其他服务人员使用。”

    “这里有防空洞吗?”左重打量着会场,嘴里用英文询问对方。

    他不信什么狗P计算,战争充斥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避免意外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好万全的准备。

    “当然,诸位跟我来。”英国安保负责人指向会场角落的一扇小门。

    “门后是酒店的酒窖,工兵对那里进行了加固,增加了H形支撑钢架,足以应对重磅炸弹袭击。”

    “此外,防空洞里还备有大量饮用水和食物,万一建筑坍塌,这些物资可以让代表们坚持到救援人员的到来。”

    左重带着归有光走下台阶看了看,果然跟英国人说的一样,防空洞四面都有支撑物,看着非常牢固。

    拍拍冰冷的钢架,他回头看向英国安保负责人,沉声提了个要求。

    “多准备几套防毒面具与橡胶防化服,德国人怎么样我不清楚,但刺客如果是日本人,我们必须考虑细菌武器袭击的可能性。”

    英美安保负责人面色一变,他们确实忽略了这方面的威胁,两人立刻低声吩咐手下准备上述装备。

    这时左重走进了防空洞的备用撤离通道,确定通道直通掩体后,他再次提了几个建议。

    比如添加简易手术设备、防爆灯和气密门,准备各种血型的血浆,预设突发情况下的疏散流程等等。

    看完地下室,众人回到会场,美国安保负责人表示房间内的所有物品都通过了检查,没有发现爆炸物。

    英国安保负责人也昂着下巴保证,经过反窃听部门的排查,会场内绝不会有任何监听设备。

    左重摇摇头:“还不够,房间内的用电设备全部弃用,旧电路直接切断,采用临时搭建的线路供电。”

    “不,左先生。”英国安保负责人加重语气,提出了反对意见。

    “会谈需要用到电灯、麦克风和电话,您难道要让三位元首用鸽子与国内联系吗?”

    这句话很不客气,甚至带了些歧视的意味,不过左重并没有动怒,约翰牛向来都是这个德性,他现在只想排除一切风险。

    在屋里转了两圈,左重认真地对在场的人说道:“先生们,作为安保人员,我们可以死,但不可以出错。”

    “弃用旧的用电设备是为了万无一失,如果设备里有炸弹和窃听设备,事情的后果不用我多说。”

    “至于新设备,我们可以重新购买,购买时我方负责选择店铺,你们两国负责随机挑选设备。”

    “我想,对于领袖的安全而言,多花一点钱是值得的,毕竟刺客的威胁真实存在,我们不能赌,也赌不起。”

    英美安保负责人不说话了,随机购买的设备确实能最大程度确保会场安全。

    刺客的能量再大,也不可能对开罗市场上的所有设备做手脚。

    沉默了一会,英国人勉强答应了这个要求,然后又将会场外部的安保措施做了通报。

    这次会议,所有参与者都要佩戴专属通行证,通行证按身份区分,包括会议代表、随员、勤务、警卫。

    不同的通行证只能进入相应的区域,除了各国高层,其余人均需接受搜身和随身物品搜查。

    此外,会议中间和会后宴会的食物来源都可追溯,使用专属厨师组烹饪。

    食品也尽量采用盟军自己运输的物资,避免当地采买,食用前由专门的毒物检测人员化验。

    归有光之前一直没发言,听到这里他微微点了点头,这套安保措施很周全。

    左重听完英国人的话,同样微笑颔首,旋即又听对方讲起了对服务人员的安排。

    “各位先生,出于安全考虑,我们使用帝国公民代替了当地人负责会谈的勤务工作,比如侍者和司机。”

    “这些人通过了最高级别的背景调查,暂时没有可疑,明日我还会对他们进行临时分组。”

    至此,会场的安全工作介绍完毕,美国安保负责人最后提出,中美英三方人员互相监视,提防间谍渗透。

    对于这条建议,左重与英方负责人欣然同意,众人说说笑笑走出会场准备返回住所。

    即将踏上轿车的瞬间,左重瞄了眼门前的M2半履带车上的重机枪,正要上车的动作突然停了下来。

    “左先生,怎么了?”英国负责人问道。

    左重走到半履带车旁,思考片刻后缓缓开口:“会场外的人员、装备,最好实行枪弹分离,敌人更有可能在内部。”

    在场之人闻言一愣,接着心脏猛然跳动,脑中冒出了一副可怕的画面。

    三国元首微笑走下轿车,半履带车上面的M2重机枪轰然开火.

    想到这,英美负责人咽了咽口水,马上决定听从民国人的建议进行枪弹分离。

    刺客可以策反一个人,但很难同时策反两个关键位置的警卫。

    左重见他们这个反应也很满意,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幸好这两个人还算专业。

    不过该说的还得说,他环顾酒店一周,指着黑漆漆的夜色继续补充。

    “如果方便的话,以会场为中心,将方圆一公里分成三层区域。”

    “第一层为外部巡逻,第二层为近距离守卫,第三层核心区禁入,避免内部间谍混入。”

    “马尔哈姆宫周围也要设立防空阵地,会议期间,核心区域禁止任何飞机靠近。”

    经过中美英三方的共同努力,会议的安保工作基本没有了疏漏,起码明面上如此。

    左重打着哈欠回到赫利奥波利斯王宫,与古琦、邬春阳交待了两句后便回到自己房间沉沉睡去。

    在他睡觉的时候,归有光配合英美方面连夜搭建临时电路,购买新的用电设备。

    面对黑洞洞的枪口,被砸门声惊醒的商人们显得很是善解人意,微笑着将一台台电灯、麦克风和电话搬上盟军卡车。

    第二天上午9时,国府代表团出发前往会场,沿途路段进入戒严状态。

    9时30分,车队抵达马尔哈姆宫,左重和归有光一左一右护卫某人下车。

    10点整,各国代表先后进入会场,会议正式开始。

    左重站在会议室角落,听着代表们讨价还价,情形与山城路边买菜的市井小民一般无二,甚至更加锱铢必较①。

    比如美方提出:日本必须归还侵占领土,英方却要将这句话改为日本必须放弃。

    别看只是几字之差,背后的含义却是天差地别,国府代表断然拒绝了这条表述。

    三方就这样逐字逐句地进行着讨论,不放过任何细节,会场的气氛越来越热烈,温度也慢慢升高。

    开罗是典型的地中海、沙漠气候过渡带,冬季日间的最高温度可以达到20多摄氏度,室内难免闷热。

    中午临时休会,英国安保负责人叫来十几个本地人,这些人走进会议室并将几张布条挂在了天花板的铁环上。

    左重见状皱起眉头,质问对方这是什么人,英国人不以为意,耸耸肩说了句风扇工。

    两人对话时,那十几个本地人拿出多条麻绳,将绳子一头连接布条,另一头通过墙上的孔洞穿出室外。

    看到这幕,左重恍然大悟,原来是拉扇子的工人。

    这是种源自印度殖民地的特色职业,工人用拉绳的方式驱动布条制造凉风,安静又无需使用电力,很受英国贵族欢迎。

    英国安保负责人怕左重不放心,再三保证扇子和工人没问题,就连扇子上的灰尘,他都让工人舔了一遍。

    左重心中一阵恶寒,监视工人离开会议室来到一墙之隔的走廊里,见这帮人很老实,这才稍稍放心。

    至于工人会不会偷听,英国安保负责人悄悄做了个割喉的手势,会议一结束,这些人就会【消失】。

    对此左重毫不意外,英国人嘛,不做人是正常操作,对方怎么对待殖民地百姓也跟国府没关系。

    写了一大段谈判交锋,结果提示有风险,删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蝉动不错,请把《蝉动》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蝉动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