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机勃勃的年代

    燕京。

    “师傅,麻烦去香格里拉,谢谢。”

    “好勒。”

    司机老李笑呵呵的应了一声。

    “小哥是第一次来燕京吗?”

    “算是吧。”

    这个时空,李杰是第一次来燕京。

    “那你可要多留几天,咱燕京是六朝古都,吃喝玩乐,样样都是这个。”

    眼见两人聊起了天,李海仁好奇道。

    “欧巴,你们在说什么?”

    嗯??

    这外语一出来,司机师傅明显愣了一下。

    咋还是个外国人呢?

    一听李杰也说起了外语,司机师傅顺口问道。

    “小哥是海外华人吗?”

    “不是,我来自韩国。”

    “韩国啊。”

    司机师傅乐和和一笑。

    “韩国好啊,现在讲究一个中韩友好。”

    燕京的出租车师傅,不,准确来说,全国的出租车司机都是能侃的人。

    一天天接乘换客,形形色色的人见到了一大堆,内向的人,也变外向了。

    从机场一路到北动附近的香格里拉。

    这家酒店是燕京老牌五星级酒店,始建于87年,最早是专门的涉外酒店,现在虽然不设置身份门槛。

    但价格贵的出奇。

    一间标准套房,一天的房费是200多美刀。

    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连一晚都住不起,除了住,餐饮的价格也不便宜。

    咖啡厅的一杯牛奶十几块,一杯咖啡6-70。

    就这物价水平,放在二十年后,那也算贵的。

    不过。

    香格里拉的生意却不差。

    对于外国人而言,五星级酒店一晚的房费200多刀,完全算不上贵。

    一杯咖啡60-70RMB,折算成美元的话,也就8美元左右。

    搁在星级酒店,物价算不上贵。

    跟国外的一些星级酒店比,甚至算得上便宜。

    李杰既然来了,肯定不会在衣食住行方面亏待自己。

    不说开个什么总统套。

    行政套间必须安排。

    办理入住时,直接开了一个月。

    一路上,服务人员都很客气,毕竟,他小费给的多,给的还是美金。

    换做是任何一个国家,服务人员收到小费都会开心。

    刚刚那个出租车师傅,他也没忘记给小费。

    “欧巴,这里的环境好像还不错啊。”

    进了房间,李海仁打量了一眼房间内的布局。

    相比于李杰,她对华夏这边是两眼一抹黑。

    完全不了解。

    “毕竟是星级酒店。”

    李杰一边放下行李,一边道。

    “待会出门,你最好多做一点保湿,燕京这边,很干燥的。”

    来到华夏,李杰并不着急马上投资什么的。

    投资实业的赚钱速度哪有金融市场来得快?

    实业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当然。

    实业必须要有。

    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欢迎实业投资者,因为只有投资实业,才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

    就业是什么?

    是政绩。

    是税收。

    是选票。

    是满意度。

    日后的懂王高喊什么制造业回流,为的就是增加就业,稳固他的基本盘。

    不过。

    眼下国内对外资的限制要比日后更多一点。

    毕竟,此时国内还没有加入WTO,而且,像院线投资这一块,外资是进不去的。

    不给投。

    “阿勒?”

    不多时,在游览燕京时,李海仁惊讶道。

    “欧巴要投资零售业吗?”

    “没有,我只是了解了解。”

    李杰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政策。

    “根据华夏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零售业和影视文化产业一样,都是‘限制类’项目。”

    “要投资的话,必须与华夏企业合资经营,并且需要中方控股。”

    “目前,只有北上广深等几座试点城市开放外商投资。”

    “另外。”

    “审批手续也比较麻烦,需要商务部门,以及地方的审批。”

    “这么麻烦吗?”

    一听那么多要求,李海仁不禁有点迷惑。

    投资限制还那么多?

    而且,只是零售业而已,这又不涉及到一些敏感的东西。

    “毕竟是刚刚开放。”

    李杰笑着解释道:“华夏这边没有太多的经验,限制多一点,也能理解。”

    90年代虽然已经明确确立了转向,但保守派的声音也不小。

    不仅是摸着石头过河,还得防着自己人推一把、拉一把。

    走起路来,磕磕绊绊,这不是很正常。

    况且。

    投资超市,只是李杰立起来的一个幌子。

    他要投资的行业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里面没有列出来的项目。

    像互联网这种新生事物,不仅法规跟不上,政策也是。

    根据目录,它既不属于鼓励类,也不是限制类、禁止类。

    这也是早期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接收外资的原因之一。

    法无禁止即可为。

    为了这次的华夏之旅,李杰准备了整整5000万美金,这也是他个人名下所有的可流动资金。

    其中,一部分还是贷款。

    5000万美金,看着很多,但实际上却很少。

    以藤讯为例,1999年第一轮融资时,估值就高达1100万美元。

    新琅更是高达8000万美元。

    是的。

    成立一年多的新琅,估值就有了8000万美金。

    要不怎么会有互联网泡沫。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互联网相关的企业,估值就像是吹气球。

    一个月,一个新台阶。

    所以。

    5000万美金,真的不多,这笔钱,李杰目前都放进了外汇、期货市场里,从哪里赚钱,都没这里快。

    对于普通人而言,外汇、期货是赌博。

    一个点的波动都会损失惨重。

    但对于李杰这种知道大势,且理论过硬的人来说,外汇、期货市场,约等于捡钱。

    并且,区区5000万美金,投入到外汇、期货市场,就像是一滴水花落入大海。

    根本影响不到大势。

    这边。

    李杰和李海仁在华夏‘旅游’,那边,陈道俊还是走上了收购起亚汽车的路。

    奇迹投资公司以1.1万亿韩元收购了起亚汽车。

    折算成美元的话,大概6.3亿美元。

    “道俊,你疯了吗?”

    陈养喆看着对面的小孙子,脸色阴沉如水。

    “你知道这笔钱是什么概念吗?”

    “而且,你的那个公司,完全没有汽车行业基础,你花了这么多钱,跟打水漂有什么区别?”

    “爷爷,我只是想尝试一下而已。”

    陈道俊语气‘轻松’道。

    “您不是想让顺洋旗下的汽车业务做起来吗?”

    “我们两家合并吧,以股换股,怎么样?”

    “以股换股?”

    “你要跟我换股?”

    陈养喆脸色又是一沉。

    “你知道顺洋汽车的估值是多少吗,如果顺洋和起亚汽车合并,我会丢掉顺洋汽车掌控权。”

    “你觉得我会同意这个方案吗?”

    “何况,道俊啊,你没有任何管理汽车行业的惊讶,想要经营一家企业,不是有钱就行。”

    “虽然我不知道你手里有多少子弹,但你能掏出这么大一笔钱,想必资金链肯定会很紧张。”

    “我只需要等着起亚汽车陷入泥潭,越陷越深,等到快要破产的时候,我再反向收购不就行了?”

    听到陈养喆的这些话,陈道俊心中一惊。

    爷爷的计策,确实直指核心。

    他手里可动用的资金,确实不多了。

    不过。

    如果有需要的话,他可以抛掉一部分股票,当年,他可买了不少有潜力的互联网公司股票。

    再过几年,大名鼎鼎的纳斯达克大破灭就要来了。

    即使没有资金需求,他也会抛掉所有的股票,等股灾到了,到时候再低价买回来。

    所以。

    他不是特别缺钱。

    人老成精。

    眼看小孙子气定神闲的样子,陈养喆心底不禁有些惊讶。

    这个臭小子,到底有多少钱?

    又是从哪里赚的?

    资金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凭空消失,这小子在国内明显没有什么投资。

    难道是那个叫吴世轩拉来的钱?

    如果是这样,那就能说得通了。

    瞄准起亚汽车的,可不止内资,还有虎视眈眈的海外资本。

    包括顺洋汽车,也在那些人的狩猎名单里。

    对汽车。

    他确实有执念,但跟生存相比,汽车业务并不是难以舍弃的东西。

    有必要的话,他会卖掉顺洋汽车。

    谁开价高,那就卖给谁!

    “爷爷,我们要不要打个赌?”

    “赌?”

    听到这个词,陈养喆不由想起多年前的赌约,当时,道俊还是一个孩子,却精准的预见了谁能胜选。

    政商不分家。

    哪怕顺洋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也不得不选边、站边。

    最近这几年,情况还好一点。

    十年前,那时候的日子更难过,那些正客们,都是一群贪婪的吸血鬼,时不时过来敲竹杠。

    想到小孙子的神奇,陈养喆露出了一丝笑容。

    “你想怎么赌?”

    “就赌我能不能让起亚汽车起死回生?”

    陈道俊一脸‘平淡’的说道:“以两年为限,如果两年内,起亚汽车能够走出泥潭。”

    “那么,顺洋汽车,我也要了!”

    “好,我跟你赌了!”

    陈养喆哈哈一笑,不论小孙子是不是昏了头,最后能不能成功,这种纵横捭阖的气势,不丢人。

    商场如战场,何时何地都不能露怯。

    真老虎也好,纸老虎也罢,必须要拿出虎威天下的气势!

    这一点,他在其他人的身上都没有看到过。

    而这。

    也是他特别偏爱小孙子的原因之一。

    可惜啊。

    如果他是长孙,那该多好,那样的话,指定他为继承人,法理、情理都合适。

    可惜。

    道俊只是小孙子。

    虽然陈养喆是顺洋集团的会长,大部分情况下,他也是说一不二的存在。

    但涉及到继承人选择,需要考虑的不止是个人意愿,股东的意见,其他子女的意愿,下面员工等等。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

    国内的历史上,不乏选错继承人,行将就错的案例。

    眼下,陈养喆还没有完全下定决定。

    大孙子虽然差了一点,但好好栽培,当一个守成之君,或许,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多时,陈道俊走出了爷爷的住所。

    很快。

    他就出现在起亚汽车的总部。

    “吴理事,怎么样,审计结果出来了吗?”

    “出来了。”

    吴世轩抽出一份文件。

    “道俊啊,情况不容乐观啊,你投入的那笔钱只是并购费用,想要让起亚汽车重新运转起来,后续至少还要再投入5-10亿美金。”

    “这还是裁员的情况下。”

    起亚汽车虽然谈不上空壳,但各方面的欠款,不知道有多少。

    债务包袱太大。

    单单供应商欠款,就是很大一笔钱。

    良久。

    陈道俊摸了摸下巴。

    “这样吧,回头再注入一笔资金,先把旧债还了,然后再借入一笔新债。”

    借新还旧,这是全球通用的套路。

    全用自己的钱,那多傻啊。

    “没问题,不过,你的军火库里还有足够的子弹吗?”

    吴世轩扬了扬手里的文件夹。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啊。”

    “放心吧,够用。”

    陈道俊既然敢喊出买下顺洋的口号,自然不止那么一点点子弹。

    只是。

    如果重启起亚汽车失败的话,他个人即使不破产,那也是伤筋动骨。

    毕竟,收购+注入的资金,高达10亿美金。

    这笔钱放在哪里,都是一笔天量资金。

    “好,既然你有数,那我就放心了。”

    吴世轩呵呵一笑。

    “你先继续看着,我去财务那边。”

    等到吴世轩走后,陈道俊翻了一下桌上的审计文件。

    简略的看了一遍,他也有点揪心。

    情况,不容乐观啊。

    念及至此,他拨通了老爸的电话。

    老爸之前的那些话,给他打开了一点点思路。

    合资,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他翻看过华夏那边的相关文件,汽车、摩托车整车制造,在华夏是鼓励类投资名单。

    虽然外资比例不能超过50%,但如果运作的好。

    这笔投资会成为起亚汽车起死回生的关键。

    “嗯?”

    远在燕京的李杰收到电话,连连摇头。

    “你想建立合资公司,想法不错,客观条件也充备,但管理的事,我可不会负责。”

    “……”

    此话一出,陈道俊沉默了。

    他最初的计划是老爸、老妈帮忙管理华夏分公司,这样,既能给他们找点事做一做,他本人也放心。

    现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

    要不找找老妈?

    让老妈出面游说一二?

    那么大的事,交给别人,他真不太放心,自己去管,他也没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不错,请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