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

    燕京。

    七月的燕京,蝉鸣阵阵,毛毛扶着后腰慢慢走着,怀孕六个月,她的肚子越来越大,一旁,周母左手提着刚买的菜,右手扶着儿媳妇。

    婆媳俩沿着人行道往家里走着。

    “妈,你看那。”

    途径报刊亭的时候,毛毛忽然停下脚步,她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报亭上。

    准确来说是最新一期的《音像世界》。

    这一期《音像世界》的杂志封面是一张专辑封面。

    片刻后,毛毛手上多了一本杂志。

    由华夏唱片总公司主办的音像刊物——《音像世界》。

    不同于报纸,摇滚乐是可以堂而皇之上杂志的,因为杂志的价格往往更贵。

    发行体量也更低。

    像《音像世界》,它就有关于摇滚乐的介绍,今年更是多了一个【摇滚天地】栏目。

    不过。

    《音像世界》主要是介绍欧美摇滚乐,偶尔才谈一谈国内的摇滚乐。

    之所以是偶尔,不是有什么限制。

    都能上版面,哪有那么多限制,谈的少是因为国内正儿八经发行的摇滚乐专辑很少。

    从80年代至今,能称得上完整性的摇滚乐专辑就那么四五张。

    所以。

    《音像世界》只能多介绍西方摇滚乐,发展几十年的摇滚乐,有太多乐队可以介绍。

    但最新一期的杂志专门介绍了《丑奴儿》,主笔人是华夏第一乐评人金兆军。

    在报刊亭看到这份杂志,毛毛果断入手。

    “妈,我先看会杂志。”

    回到家里,毛毛就迫不及待地去了阳台,那边有一个躺椅,卡子专门给她打的椅子。

    躺在上面看书,正合适。

    至于热的问题?

    客厅空调一直开着,热什么热?

    躺到椅子上,毛毛打开杂志,直接翻到了第33页。

    【时代裂缝中的个体困境——评周利军首张专辑《丑奴儿》】

    翻开杂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以及专辑封面。

    接着是正文。

    【1993年的华夏摇滚乐正站在商业启蒙与艺术觉醒的十字路口,当崔建的《一无所有》仍在市井回荡,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走红国内之时。

    一张名为《丑奴儿》的概念专辑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以近乎残酷的真实撕开了时代青年的精神伤疤。

    作为魔岩唱片在内地发掘的又一‘遗珠’,卡子(周利军)以这张融合 Grunge、迪斯科与东方旋律的作品,完成了一次对摇滚乐本质的深刻叩问。

    ……

    概念叙事:从少年不识愁滋味到时代困局的音乐寓言

    专辑以辛弃疾词牌名《丑奴儿》为题,本身便暗含着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我嘲弄。

    在intro部份压抑的吉他声与呐喊的人声中,一场关于成长异化的叙事悄然展开。

    ……

    《烂泥》以‘多么美丽的一颗心,怎么会,怎么会变成了一滩烂泥’的诘问,将理想主义崩塌的痛感转化为失真吉他与军鼓的激烈碰撞。

    ……

    ‘我想要的公平都是不公们虚构的’直指90年代社会转型期的价值真空。

    ……

    这种叙事逻辑在《大风吹》中达到高潮。

    ……

    《山海》则是以‘他明白,他明白,我给不起’的循环咏叹,将个体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推向诗意化表达,吉他solo如浪潮起落,暗合向山海的隐喻性逃亡。

    ……

    时代回响:小众美学与商业现实的艰难平衡。

    1993年的华夏唱片市场,港台流行音乐占据绝对主导,内地流行音乐虽然开启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

    但仍然难逃港台音乐的强势激战。

    碍于种种原因,摇滚乐的生存空间极为有限,一度被压缩至地下。

    《丑奴儿》的发行面临双重困境,主流电台拒绝播放‘非主流’的歌词,国营出版社不想承担额外的ZZ性风险。

    即便如此,在摇滚圈圈内,这张专辑引发的震动是难以忽视的。

    ……

    《丑奴儿》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华夏摇滚乐在商业启蒙期的挣扎与可能。

    它既不是对西方摇滚的简单复制,也非对本土文化的保守回归,而是在撕裂中寻找第三条道路的勇敢尝试。

    ……

    那个‘转身向山里走去’的背影,既是卡子的个人自我写照,也是一代青年人的精神映射。

    同时也是摇滚乐在本土中‘未完成突围’的隐喻。

    ……

    毕竟,真正的摇滚精神从来不在于迎合,而是在持续不断的质疑声中前行。

    ……

    如果让我给这张专辑打分的话,我会给出10分,只打10分,因为满分是10分!】

    “看什么呢?笑这么开心?”

    这时,周母走了过来。

    “妈,你看看,这是国内第一乐评人写的测评,评论对象是卡子的新专辑。”

    “国内第一乐评人?”

    “嗯,他是最早做流行音乐评论的人。”

    近朱者赤,跟了卡子那么久,毛毛也认识不少圈内的名人,像金兆军就是其中之一。

    “哦,我看看。”

    看完《音像世界》的评价,周母的嘴角也勾起了几分笑意。

    她不认识金兆军,但《音像世界》她知道啊,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本音像杂志。

    自家儿子能上《音像世界》,还是大篇幅的报道。

    是真闯出来了。

    别的不说,一个月上万块的基本工资就超过了绝大多数音乐人。

    “妈,怎么样?”

    眼见周母放下杂志,毛毛期待道。

    “我不太懂摇滚乐。”

    周母呵呵一笑:“中午吃炸酱肉丝面,可以吗?”

    “都可以。”

    毛毛不是很挑食,吃什么都行。

    “好,我去做饭了。”

    言罢,周母面带笑容的走进了厨房,煲汤时她还哼起了邓莉君的《漫步人生路》。

    相比于自家儿子的那些‘躁动’的音乐,她更喜欢邓莉君。

    那个年代,她们都是偷偷地听。

    彼时,邓莉君的音乐在主流价值观里属于‘靡靡之音’,一些电台,那都是‘敌台’。

    只能在家里听。

    煲完汤,周母途径走道时看见墙上的日历。

    算算时间,再过几天卡子应该回来了?

    也不知道他在宝岛那边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

    效果非常好!

    90年代,两岸还未开通直航,内地前往宝岛需要经由港澳中转,并且仅限于三类活动。

    即,探亲、访友、处理事务三类。

    文化活动需特批。

    李杰前往宝岛,不仅需要宝岛那边审批,国内这边也要审核,三审三核才能赴台。

    好在有滚石这个地头蛇,如果没有滚石,如果是非宝岛公司,几乎很难运作。

    只因宝岛那边也很敏感。

    对于任何形式的文化交流都非常紧张,别说是内地电影,便是有内地人员参演的电影,都要严格审核。

    很多香江电影公司如果要选用内地演员,通常都会拍两个版本。

    一个角色由两人分别饰演。

    在宝岛发行的版本,由宝岛演员出演。

    有些电影公司干脆不做什么宝岛发行,太麻烦。

    同样的剧情拍两遍,那不是成本吗?

    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少有内地歌手成功前往宝岛,李杰是第二个前往宝岛宣传的内地出身歌手。

    前一个是王霏。

    今年年初,王霏发布了个人第一张国语专辑《执迷不悔》,这张专辑的同名主打歌是写给窦威的。

    不过。

    在宝岛人眼中,王霏并不算内地歌手,她是在香江出道,并且她还持有香江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有没有这个证,那是两样。

    有永居证,王霏前往宝岛,走的是香江通道,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所以。

    李杰是第一个在宝岛亮相的内地歌手,此时,宝岛官面上虽然很忌惮文化交流。

    民间却不一样。

    他们对内地很好奇,当初黑豹乐队能在香江登顶电台点播榜,很大一部分也是出自于好奇。

    毕竟,双方断开联系太久,太久。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宝岛也处于高压状态,直到五年间,当局才开放内地探亲。

    当下,只要是跟内地相关的讯息,都能在岛内引起大范围的关注。

    特别是那些徘徊在外的游子。

    强烈好奇!

    同样的,岛内的年轻人也对内地音乐、内地年轻人很好奇。

    热度如此之高,当然少不了宝岛媒体的参与,在商业社会中,流量就是一切。

    不夸张的说,李杰享受到的是‘天王级’待遇。

    只要他想上,不论是什么电视台,不论是什么电视节目,都会敞开大门。

    另外。

    那些节目的主持人也很谨慎,几乎没有涉及到什么敏感话题,更多是日常生活、音乐创作。

    随着节目陆续播出,《丑奴儿》这张专辑也在宝岛亮相。

    听到专辑里的那些歌,宝岛的音乐人、歌迷,直接麻了。

    什么?

    不是说内地很落后吗?

    “哈哈,卡子,最新的数据出来了。”

    这天早上,李戒情绪激动的跑进李杰的房间。

    “大卖!大卖啊!”

    “上周《丑奴儿》一共卖了十万张,三万张CD,七万张卡带!”

    “还有,最新一期的龙虎榜,《丑奴儿》排名第九!”

    龙虎榜,全称金曲龙虎榜,是《民生报》、宝岛唱片工业工会、CTS电视台联合制作的音乐综艺节目。

    它是宝岛地区最热门的榜单,只要歌手在宝岛发歌,甭管是香江四大天王,还是宝岛新四大天王,这个都是必打的榜单。

    “我看看。”

    李杰笑着接过‘成绩单’,低头一扫。

    确实是第七名,但这个是内部预测数据,后续排名可能还会变动。

    变动也很正常。

    90年代初,唱片店还没有大规模的信息化,专辑销量统计并不是卖多少算多少。

    都是根据经销商提供的数据进行统筹。

    而金曲龙虎榜的上榜规则,也不是完全看销量,它是根据销量+明信片票选决定榜单排名。

    前者是实打实的数据,没有什么操作空间。

    后者的话,水分比较足。

    很灵活。

    ‘公关’一下,入榜、前十,甚至是冠军,也不是不可以,一切都要看唱片公司的诚意。

    这一次,滚石的诚意很足。

    上榜,前十,那都是应有之理,至于能不能夺冠,李杰估计很难。

    前面的那些歌太猛了。

    第一名:《心事》(爱如潮水)——张信喆

    第二名:《宝贝对不起》——草蜢

    第三名:《只要你和我》——金成吾

    第四名:《明月心》(潇洒走一回)——叶倩雯

    第五名:《花心》——周桦建

    第六名:《不必在乎我是谁》(当爱已成往事)——林忆莲

    第七名:《吻别》——张学有

    第八名:《一天一点爱恋》——梁朝韦

    有前面这八张专辑,《丑奴儿》几乎不可能夺冠,虽然这张专辑的整体质量更高,圈内的音乐人、乐评人、歌手都是好评如潮。

    但。

    专辑销量从来不是看什么质量,什么艺术性,越‘口水’的歌,越容易流行。

    排名靠前的几首歌,都是当下KTV的必点歌曲。

    都很好跟唱。

    不像李杰发的这张专辑,演唱难度很高。

    不要小瞧KTV渠道的威力,卡拉OK是当下最热门的娱乐场所,很多热门歌曲的MTV资金,都是源自于KTV公司赞助。

    一毛钱不用花。

    一首歌的KTV版权也可以单独‘拍卖’,连锁KTV公司抢热门歌曲的KTV版权,就像后世电视台争抢某某剧的首播权、独播权一样。

    人无我有,那就是优势!

    喜欢张学有是吧?

    其他KTV没有版权,想唱只有来我司旗下的KTV。

    “杰哥,机票买好了吗?”

    半晌,李杰放下手中的数据表。

    “买好了,后天下午的飞机。”

    “行,今天没有活动,正好出门买点礼物。”

    难得出来一趟,当然要买点礼物回去,老爸老妈、毛毛、老丈人、丈母娘、小舅子,都得买一份。

    不求多贵,心意总要到位。

    此外,一些婴幼儿用品也可以买起来了。

    眼下国内的婴幼儿市场才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都买不到。

    “好,我也买点。”

    接着,两人一起出了酒店,等他们再回来时,两个人手里都拎满了各种包装袋。

    李戒也买了一大堆东西,而这只是他们带回来的,还有一些是寄回去的东西。

    比如尿不湿。

    那玩意体积太大,不好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不错,请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