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1997年的新合同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1997年春晚,一首《春天的故事》席卷神州大地,这首歌能火,既跟质量有关。

    又和某位老人有关。

    毕竟。

    刚刚送别了他。

    除了这一首《春天的故事》,还有一首《走进新时代》正在制作,同样是记念那位老人的歌。

    开车前往燕莎商场的途中,车内的广播正在放那首《春天的故事》。

    不一会儿,车子停到了大名鼎鼎的燕莎商场。

    跟几年前比,燕京街头的私家车明显变多了不少,燕莎的停车场,一水的丰田皇冠,虎头奔,进口宝马。

    跟老张见面前,李杰专门去了一趟一楼的‘茶百道’奶茶铺。

    茶百道是毛毛开的奶茶店。

    如今。

    毛毛已经开了三家奶茶店,每家店都是能买买,不能买才租,反正90年代的房价还算比较便宜。

    即使西单、王府井等地的商用住宅一平方要2万多,还是便宜。

    谁让那里是燕京最热门的商圈?

    那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一般人想买还买不到呢。

    哪怕买,也只有商场外面的铺子,燕京各大核心区块的商场,要么是国营单位,要么是香江和内地合营。

    只租不受。

    像燕莎旗舰店,就是租的,租约五年一签,月租金高达3万+。

    虽然租金很贵,但这家店是赚钱的,每个月保底能赚3万+,这是扣除各项开支、税费的纯利润。

    “老板娘,老板来了。”

    李杰一进门,那个小妹就朝着里面喊了一声。

    “你怎么来了?”

    看到李杰,毛毛有点意外,开业那会,‘卡子’倒是常来,偶尔会指点一些错漏。

    但。

    进入正轨后,卡子就不怎么来,最近,他的第三张专辑即将发行,都在忙专辑的事,来的更少了。

    “老张来了。”

    李杰如实道:“他约了我在这边见面,估计是谈合约的事。”

    “那,要不你打包两杯奶茶带过去?”

    “行,来一杯洞顶乌龙奶盖,再来一杯红茶玛奇朵。”

    茶百道的菜单每个季度都会更新一次,更新来源是店里的团队,谁能提供新点子,过关的话,奖励2000块。

    如果上架成爆款,奖励两万。

    有这笔钱吊着,很多店员都绞尽脑汁的研发新品,不过,这时候内地还没有专门的‘奶茶茶艺师’。

    大多数人都是野路子。

    研发几十、上百款,也未必能出现一个爆款,眼下店里的爆款产品,都是李杰提供的方案。

    他虽然说过不帮忙,但睡一个被窝的,哪有什么帮不帮?

    提供新品,只是他们夫妻之间的小情趣,每次卖爆了,小李都能享福。

    那些不愿意的芝士,一个个解锁,挺有乐趣的。

    “走了。”

    取好奶茶,李杰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门店,都是老夫老妻了,没必要腻腻歪歪。

    坐着扶梯来到顶楼,李杰走进了一家茶室。

    看到他自带饮品,服务人员只是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

    茶百道。

    她知道,一楼那家很火的奶茶店,在整个商圈都小有名气,很多人来燕莎都会点上一杯。

    跟着服务员,李杰来到一个小包厢。

    推开房门,看到屋内的两个人,李杰稍感意外。

    老段也来了?

    “卡子,你来的正巧,我们刚刚还说到你。”

    眼看他来了,老张和老段都露出笑脸。

    能不笑吗?

    这是一个财神爷啊,正儿八经的曲爹,任闲齐、辛小琪、周桦建、林艺莲的新专辑,发一张火一张。

    零失手!

    他给毛阿闵写的那首《人世间》也很火,不止在内地,在宝岛地区也火了一阵子。

    不过。

    宝岛那边的环境跟内地不太一样,类似的歌,受众有限。

    年轻人更喜欢更流行的歌。

    《人世间》有点太正。

    不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而电台点播、专辑购买的主力军又是年轻人,所以,《人世间》没有成功走红,实属正常。

    “说什么?”

    “你那张《无问》在英国卖的很好,上周还闯入英国专辑榜前30,单周卖了1万多张。”

    “一万多张?”

    李杰意外道:“怎么突然涨了那么多?”

    《无问》在英格兰上市近一年,一共才卖了5万张不到,这一周卖了1万多张,占了全年的四分之一。

    “好像是哪个海盗电台的主播推荐了你的专辑。”

    滚石在英格兰那边没有渠道,走的是代理的路子,具体是什么情况,他们也不知道。

    宝丽金只是顺口提了一嘴是某个DJ推荐的缘故。

    海盗电台是英格兰的特色之一,20世纪60年代,英伦摇滚正在发酵,但那时候,在主流眼中,热烈、叛逆的摇滚乐是异类。

    占据英国绝大部分份额的BBC,最初根本就不放摇滚乐,禁制播放,跟国内是如出一辙。

    后来,因为摇滚乐越来越‘流行’,BBC做出了妥协,但每周只给摇滚乐留下2个小时。

    是每周!

    不是每天!

    然后。

    一大批人非法的‘海盗电台’飘在公海上,7X24小时的播放摇滚乐。

    众所周知,英格兰是一个岛国,四面都环海,如果在公海架设一个大功率电台,英格兰根本就没有管辖权。

    不适应广播方案。

    60-70年代是电台的黄金期,那时候电台广告是可以卖钱,卖大钱的。

    最早的海盗电台迅速吸引了2000多万的听众。

    2000多万在国内是很少的人,有些人口大省人口都破亿了,而在英格兰,这却是接近一半的人口。

    这么多听众,最早那家电台赚的盆满钵满,然后又有大量的非法电台架设。

    眼看海盗电台越来越火,‘高傲’的BBC也不得不低下头颅。

    商业社会,钱才是大爷!

    那么多人都收听摇滚乐,再不播,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犯罪!

    于是,BBC解禁了摇滚乐,但事情并没有跟BBC预想的那样发展,哪怕他们拥抱摇滚乐,那些海盗电台依旧活跃在公海上。

    因为BBC的电台DJ们太老了。

    审美跟不上新时代的年轻人,他们的咨询永远落后好几手,他们还要考虑各种因素。

    反观那些海岛电台,他们不需要。

    一个人,一根天线,一艘船就能开播,不论是两三分钟的流行摇滚,还是五六分钟,甚至更长的摇滚乐,只要喜欢,他们就播。

    像《无问》这种从头到尾几十分钟的专辑,没有任何一家商业电台会播。

    没办法。

    商业电台是要吃饭的,他们有考虑指标,完播率达不到,影响的是自己的收入和前途。

    这也是《无问》在欧洲没有大卖的缘由之一。

    它太长了。

    “不说这个了,来,这是公司提供的新合同。”

    张裴仁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掏出两份合同。

    “这么单刀直入,也不来前戏?”

    李杰呵呵一笑,打趣道。

    “前戏?你想要什么?要不我们去天上人间谈?”

    男人嘛,不论什么年纪,都会想着女人,开开黄腔也正常,甭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大老板,大官。

    都会来点小黄腔。

    “嗯?”

    看到摆在桌面的合同,李杰抬头看了老段和张裴仁一眼。

    此刻。

    桌上一共有两份协议。

    一份是专辑约,一份是股份转让协议。

    前者是正常的合约,滚石的绝大多数歌手签订的都是这种,区别只是合同条款不太一样。

    后者。

    那不一样。

    这是要绑定自己?

    “利军。”

    老段见状郑重的邀请道。

    “我代表滚石诚挚的邀请你加盟这个大家庭。”

    “谢谢。”

    李杰果然用出拖字诀。

    “不过,这是一件大事,我想,我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当然。”

    老段点了点头。

    “这是应该的。”

    只要不是当场回绝,那都是好消息,其实,如果是正常情况下,老段和滚石是不会这么急的。

    总得来点前戏吧?

    不然。

    干干的,怎么弄?

    但。

    李杰这边不是正常情况,据滚石的情报,已经有好几家同行要出手了。

    老段听闻,宝丽金和百代都开出了很好的条件。

    虽然不是邀请‘卡子’入股,但他们愿意给‘卡子’单独成立一家厂牌,公司内部事宜全部是‘卡子’说了算。

    然后。

    发行、签约都是走最高档的推广协议,其中还有进军欧美乐坛的相关条件。

    对比那些大公司,滚石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

    所以。

    段氏兄弟决定让李杰当股东。

    一块钱一股,转让3%的股份给他,按照滚石当下的市值,李杰只需要付出1500万,就能收获价值5000万的股份。

    白送3500万。

    除了这份股份转让协议,前面的那份制作人、歌手合同,也是诚意满满。

    签约金,三张专辑5000万,可RMB结算,可美元结算。

    然后是专辑版税分成再次调整。

    18%的版税分成,当然,这个18%不是销售价的18%,而是滚石出货价的18%。

    如果是销售价,一张CD一百块,李杰个人就要拿18块,批发价按照50块计算,减去18块,只剩下32块。

    然后,还要再扣除5%的词曲版税分成、5%的制作人版税分成,滚石到手只有22块。

    再去掉成本,滚石的利润只有十几块,李杰到手28块,是滚石的一倍。

    这么一算,唱片公司反而是给李杰打工。

    天底下有没有这样的合同?

    有。

    但摇滚歌手拿不到这样的合同,除非是披头士、皇后、滚石等等全球爆火的乐队。

    他们可以拿到最顶级的合同,因为他们的商业价值更高。

    李杰现在发的那些专辑,别看卖了多少多少钱,它终究还是一种小众音乐。

    不是正儿八经的流行歌手。

    所以。

    这份合同基本是最顶级的条款,至少在现有框架是如此,想要获得更好的合同,除非他愿意全面转型,成为一位流行歌手。

    那样的话,滚石可以给出销售版税的18%,20%,甚至25%也不是不行。

    不过。

    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签下那么丰厚的合同,歌手也会失去‘自由’。

    从年头忙到年尾。

    不多时,李杰放下了合同,他对这份新合同还挺满意的,主要是滚石没有强行要求他参加宣传什么的。

    一个歌手不参加宣传,简直是‘离谱’!

    高达发达的商业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不跑通稿,哪来的曝光度?

    没有曝光度,怎么卖片?

    全靠人传人吗?

    那是效率最低的方式。

    而这,也是李杰没跟百代、宝丽金、索尼等公司签约的原因,他们提供的合同,不乏比滚石价码更高的。

    财大气粗的索尼,不仅提供了1000万美金/三张专辑的签约金,还给了100万美金的签字费。

    除此之外,如果生活上有什么问题,他们也能包办。

    比如移居日本什么的,他们都可以提供帮助,但,索尼合同里的条款也很‘苛刻’。

    一旦签了那份合同,李杰哪能稳坐钓鱼台,到时候他就是一个赚钱的工具人。

    “合同没问题,可以随时签。”

    说着,李杰翻开那份股权转让协议。

    “这个我可以带走吧?”

    “可以的。”

    老张连忙道。

    “保密就好。”

    “好,这份合同我带回去慢慢看,再跟家人商量一下。”

    “OK。”

    今天谈成签一份合同,已经是大圆满了。

    即便后面那份合同没能签成,那也没多大关系,来日方长嘛,像这种重量级的人物、合同,三顾茅庐都正常。

    接着,李杰就在这家茶室跟老段、老张签下了新合同。

    签好合同,老张又掏出一张专辑。

    《第二届海螺LEE COOPER纪念专辑》。

    “利军,这是大马滚石那边举办的活动,里面有一个叫梁晶如的学生声线很出色。”

    “你回头有空听一听,如果有灵感的话,可以提携一下新人。”

    “好,我回头拿去听听。”

    李杰把专辑放到合同上面,话说,梁晶如这么早就跟滚石接触了?

    这件事,他还真不太清楚。

    不过。

    他的词曲库里有不少适合梁晶如的歌,既有她自己的,也有别人的,就是不知道现在的梁晶如能不能驾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诸天万界之大拯救不错,请把《诸天万界之大拯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诸天万界之大拯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