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门。
每年11月,对于赛车爱好者们,格兰披治三级方程式大赛都是不可错过的大赛。
创立于1954年的格兰披治三级方程式大赛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街道比赛之一。
徐君乐当初喜欢赛车就是从F3开始的。
可惜。
现在的他已经失去了继续从事赛车的能力,不过,那不重要,他可以培养孩子。
“小俊,记住,心态放轻松,不要有负担。”
FIA F4世界杯开赛前,徐君乐正在给弟子做着最后的心态调整。
这个比赛是F3赛事的‘下级’比赛,是2025年推出的顶级青少年方程式赛事。
“能够进入正赛,你已经领先很多同龄人,你是第一次参加比赛,不需要有什么负担。”
另一边。
看台上的李杰、许佳佳,以及老徐家的所有人都在看着临时P房前的两个人。
“阿乐今天是不是太紧张了?”
“嗯,是有点。”
听着婆婆的话,麦又歌点了点头。
“妈,你都不知道,昨天晚上他几乎一夜没睡,激动地睡不着,就像是自己要参加比赛一样。”
“能理解。”
老徐笑眯眯的点了点头。
“这小子第一次参加青少年卡丁车大赛时也是这样,激动的一晚没睡。”
“啊?”
麦又歌闻言愣了下。
这怎么跟她听说的版本不太一样呢,在徐君乐的口中,那天很寻常。
就这么参加。
就这么赢了青少年组的第一名。
然后。
他被职业车队看上,正式签订了青训条约,继而,一步一步的向上,虽然最后转了房车。
但。
F3赛事是他出发的第一站。
当年,他也是天才少年来着。
在奥门名气不小,毕竟,那会儿国内,或者说华人圈里玩赛车的很少,很少。
且不提F1,便是F2、F3级别的赛事也很少看到华人的身影。
所以。
当时的他很出名。
“是这样的。”
李杰毫不客气的补刀道。
“签约那天也是,一整天激动的嗷嗷叫。”
对于一个普通的少年人而言,能够进入职业车队的培养序列,也是一件非常值得称赞的事。
毕竟。
那可是职业赛车手!
万里,十万里挑一的!
车队每签约一个青训少年都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签约就是成功。
连签约都混不上的,只能去当自费车手。
作为曾经的赛车之王,李杰太清楚赛车这个行业需要花费的资源。
非一般家庭能负担的起。
培养一个车手,其花费足够塞十个人进国家队,甚至更多。
直接全队塞进去。
这,一点都不夸张。
虽然FIA F4世界杯是这两年刚刚成立的赛事,但它是基于奥门格兰披治三级方程式大赛。
圈内的关注度很高。
瞧瞧看台上的那些人,除了选手的亲朋好友,还有大量职业车队的新秀发掘官。
他们跟球探一样,常常游走在一些次级联赛,F2/F3,乃至F4赛事都有他们的身影。
毕竟,一家职业俱乐部不仅仅需要当打之年的明星车手,还要大量的候补车手。
每一个年龄段都要有。
至于那些车手最后能不能闯出来。
只有老天爷知道。
反正,他们只管投入,跟一线车手的花费比,青训选手,那简直是白菜价。
像红牛、法拉利那样级别的车队,如果放开签约名额,让人自费、倒贴都行。
但。
人家不可能那么做。
老牌车队更加爱惜羽毛,除非,除非开出了什么他们难以拒绝的天价,并且选手本人也比较有潜力。
那样的话,破例,也不是不行。
不一会,比赛开始了。
跟那些F1、F2、F3不太一样,F4的导播画面没有那么完善,镜头不像那些赛事那么集中。
但。
也够了。
只需要看到那几个关键性的路口,约等于看完了全程。
很快。
比赛开始。
李杰作为曾经的专业选手,看到的东西要比其他人多那么一点点。
老弟教的这个学生,有点天赋。
当然。
这个有点天赋是在李杰的眼中,对其他人来说,那就是标标准准的天才少年。
有机会闯入F1的那种天才。
虽然日后不一定会在F1赛事里大展拳脚,但在低级别一点的赛事,基本是那种乱杀的状态。
就像NBA每年的新秀一样。
在年轻人赛道,他们永远是闪耀年青一代的人。
果然。
后续的发展跟李杰预测的一模一样。
周诚在比赛中一骑绝尘。
击败来自日本、欧洲、美洲等地区的车手,赢下了F4世界杯的冠军。
当晚。
徐君乐醉了。
醉的一塌糊涂,一杯白酒就醉了。
弟子拿了冠军,他觉得比自己当初签约了还要高兴。
“哈哈,哥,我跟你说,我这徒弟以后肯定能开上F1。”
“……”
“说不定他以后还能成为传奇呢,嘿嘿,到时候,我作为他的老师,嘿嘿……”
“……”
“完了,完了,我突然想起一件事,等他签约了,到时候俱乐部肯定会给他配教练,我教不了他了。”
……
“唉,教不了也好,我这个水平,教人家不是误人子弟嘛。”
“……”
看着醉话连篇,时而高兴,时而哀伤的徐君乐,李杰心里一叹。
心结还是没有完全打开啊。
一旁,麦又歌看向他的眼神,那是以心疼居多。
许佳佳也觉得今天的徐君乐不一样,不过,她觉得这样也好。
释放一下,对自己有好处。
总是憋在心里,容易把人给憋坏了。
翌日。
谁也没有提昨天晚上的事,带着小徒弟在奥门逛了一圈,然后,他又客串了经纪人的角色,帮助小徒弟跟那些俱乐部谈合同。
这种事,他是得心应手。
花了几天时间,谈好合同,他就回了鹏城。
麦又歌仍然留在奥门。
她现在是常驻这边。
李杰则是继续经营着珍强记,如今,珍强记的生意已经趋于稳定。
又一年。
继米其林之后,珍强记又入选了黑珍珠。
先后入选米其林、黑珍珠,来往的食客更多了。
李杰这位大厨的名字,也在餐饮界广为流传,也有不少餐厅过来挖他,能出面的都是那种五星级餐厅。
毕竟。
没有五星级的级别,哪好意思出面?
都拿不出手!
其中,李杰曾经工作的那家酒店也出面了,就在去年,他们酒店旗下又多了一家五星级酒店,当时的总厨带着团队集体走了。
在物色总厨时,声名鹊起的李杰就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有之前的香火情在,他们以为邀约会比其他人的概率大一点。
毕竟。
他们给出的待遇并不低。
虽然没有给股分,但是有提成。
综合收入怎么也比经营一家接待能力有限,客流有限的小餐馆要好得多。
然而。
李杰哪会接受其他人的挖角,在他眼里,珍强记要比五星级好得多,谁让那边的客户都太‘高端’,没有一点烟火气。
在那里,他是服务别人。
在珍强记,他是服务自己,取悦自己。
……
转眼,又一年。
“哥,我家小徒弟晋级F3啦!”
十月的第一个周末,徐君乐就宣告了一个好消息。
14岁,F3。
哪怕放在欧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比徐君乐当年更加出色,他当时是直接转道去了房车。
方程式,太踏马卷了。
卷不过啊。
与其在这个赛道卷生卷死,不如退一步。
那就是海阔天空。
“哥,我家小徒弟去了F2。”
三年后。
李杰再次从老弟口中听说了他那个徒弟的消息。
从F3到F2,无疑是一次跃迁。
身份不一样了。
从今往后,他的徒弟不再是无名之辈。
不过。
那跟李杰的关系不大,他在这个世界只是一个厨子,从来没有表现过对赛车的关注,也没有爱好。
唯一有感觉的,大概是从徐君乐脸上看到了喜悦。
几年过去,徐君乐也算是彻底看开。
因为他找到了寄托。
他那个徒弟就像是他的化身。
就像是父母望子成龙,很多时候,父母会下意识地把自己的某种期盼,寄托在孩子身上。
看着徒弟一步一步走着当年他没有走过的路,徐君乐已经把东西放在了徒弟身上,他哪还有心结?
“哥!”
“我高兴啊!”
两年后的一天,徐君乐好似化身乐观版的祥林嫂。
不停的重复‘我高兴啊’。
就在一周前,他的徒弟跟索伯车队签约了。
虽然不是首发车手,虽然只是‘看饮水机’的,虽然也不是一线强队,但再怎么差,那也是F1车队。
那是徐君乐始终没能实现的愿望。
“高兴你就多喝几杯。”
李杰莞尔道。
“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哪还有当年的样子。”
“老啦,老啦。”
“你老个屁,四十都没到。”
李杰摇了摇头。
“你都老了,那我这种奔五的人,不是半截身子入土了?”
“不是吗?”
徐君乐哈哈一笑。
“七十古来稀,大佬,你现在都42,眼瞅着奔五,毛估估都快60了,不是半截身子入土是什么?”
“你也说是古代了。”
李杰剥开花生,一边吃,一边道。
“现在科技那么发达,活到100岁,那都不算大。”
“50岁,那是当打之年。”
“哥,其实我有一件事一直没想明白。”
“什么?”
“你当年为什么要接手珍强记?”
“你别自作多情了。”
李杰瞥了他一眼。
“以前没发现你这么自恋啊,我接手,只是因为我喜欢,跟你没关系。”
“真没有?”
徐君乐的脸色很是认真。
“没有。”
李杰同样用很认真的语气给他回了一句。
“真是我自作多情了?”
“我骗你做什么。”
李杰哑然道。
“都这么大年纪了,我骗你有什么意义?”
此话一出,徐君乐心里最后的那颗结,也跟着解开了。
随后。
两人又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哥,我和小麦有件事摸不准,你说是在这边上学好,还是在那边?”
“回来吧。”
李杰直言道。
“强哥这两年的身体不太好,你在那边反正也没什么事,小麦目前也是辞职状态,到这边来吧,有空多陪陪强哥。”
人,终有一死。
虽然李杰说着活到100岁没什么问题,但那也分人,强哥年轻时吃过不少苦,身体亏空太多。
即便后来填补了不少。
还是没法补满。
估摸着也就这五六年的时间。
五六年,似乎很长,真正过起来,那就是一晃眼的功夫。
看到第三代结婚,估计还有机会,四代同堂的话,有点难。
不过。
这些话,李杰谁都没说。
毕竟。
强哥现在除了失味症之外,身体没有其他的毛病,失味症也不是经常犯,只是偶尔会失去味觉。
不太影响生活。
“好,那我们就回来。”
看到大哥一脸认真的样子,徐君乐当场拍了板。
其实。
他和麦又歌也有意回来。
把鹏城的房子卖了,这边再买一套小点的,住他们一家四口人,应该是的。
就是以后得换。
没办法。
麦又歌又怀孕了。
真的是意外。
三十七岁进行生育,有一点点风险。
但。
真去医院拿掉,他们更加不情愿。
两人商量许久,最后决定生。
麦又歌辞职在家养胎。
决定回来后,徐君乐的行动很迅速,等麦又歌生完孩子,出了月子,他们就把鹏城的房子给卖了。
随后。
火速在奥门买了一套房子。
一家五口人都移居奥门。
五口是他、麦又歌,两个孩子,以及丈母娘。
他们一家过来,最高兴的肯定是强哥和珍姐,人老了,就喜欢热闹一点。
孩子越多越好。
李杰和许佳佳只生了一个娃,现在孩子大了,学业忙,除了周末,日常没有太多时间,徐君乐的到来,正好弥补了这个空闲。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老徐每天都是乐乐呵呵的。
珍强记完美继承了下来,又儿孙满堂,能不高兴吗?
临走的那一天,他没有任何遗憾。
走得很从容。
就是苦了王婉珍,她跟强哥的感情一直很好,强哥走得那么早,她有点接受不了。
没过几年,她也走了。
操办完珍姐的后事,李杰没有选择继续停留在这个世界,而是选择回归。
一句默念。
他人已经回到了新西兰的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