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三路大军

    决定了六位太上议事成员到地方去,到前线去,可如何分路,谁去什么地方,还要商榷。

    所有人都望向齐玄素,大家都明白,既然是大掌教主动提及的,那么大掌教肯定已经有了方案。

    齐玄素当仁不让:“在正式议事开始之前,我分别与诸位副掌教大真人交换过意见,地师是今天到的,我们刚刚谈过不久,张大真人和齐大真人到得更早一些,谈得也更早一些,苏大真人一直都在玉京,那就更不必说了。虽然天师和澹台大真人因为军务在身没能亲自到会,但成德大真人和立名大真人分别转达了天师和澹台大真人的意见,我综合了各位副掌教的意见后,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之前的战略,请大家讨论。”

    随着齐玄素的话音落下,一张地图在他身后徐徐降下。

    齐玄素转身指着地图说道:“我们以东、西、北三路大军合围江北平原。东线自芦州发兵,先攻怀北府、彭城府,进入齐州境内,继而拿下齐州首府北海府,然后渡过长河,进攻渤海府,切断帝京的出海口。西线分别从西京府和龙门府发兵,渡过长河,进入晋州境内,攻占晋阳府和云中府,继而控制宣德府,对帝京和直隶形成居高临下之势。最后的北路大军以凤麟洲为跳板,自新罗登陆,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打穿新罗,配合水军攻入辽东境内,直取辽州的辽阳府、幽州的朝阳府,控制辽西走廊,进而攻占榆关。如此三路合围,最终会师于长河以北的帝京直隶一带,在此进行最终决战。”

    在座之人都静待下文,因为这本就是道门的既定战略,以优势兵力多路进攻,不仅要从正面张开两只手左右打人,还要从背后来上一脚,关键在于兵力配置。

    齐玄素继续说道:“东线方面不变,还是以正一道为主,不算辅兵,共计约十二万余人,以正一道大真人张无寿为掌军大真人,以紫霄宫掌宫大真人齐吾为副掌军大真人,节制东线战事。

    “北线方面,以灵宝道为主,组建三洲三道联合舰队,共计约十五万余人,以灵宝道大真人澹台震霄为掌军大真人,以太平道大真人张气寒为副掌军大真人,节制北线战事。

    “西线方面,则以全真道为主,共计约十万余人,由我亲自担任掌军大真人,以全真道大真人姚齐为副掌军大真人,节制西线战事。

    “掌军大真人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副掌军大真人除了辅助指挥之外,还要负责统揽地方道府、同道府的后勤转运事宜。

    “太一道大真人苏元仪留守玉京,负责后勤统筹调度,务必保证物资供应,并总揽玉京政务,再加上灵宝道平章大真人皇甫极、紫霄宫首席辅理姚懿、紫霄宫次席辅理张无恨、紫微堂掌堂真人张拘成、北辰堂掌堂真人周梦遥、天罡堂掌堂真人宁凌阁,组成临时议事,协助苏元仪开展相应工作。大家有什么意见?”

    虽然凤麟洲道府掌府大真人、凤麟洲道府掌府真人、紫霄宫首席辅理、紫霄宫次席辅理的具体调整还没有走完程序,但人选基本已经定下了。灵宝道那边还是一团乱,所以皇甫极只是挂了一个平章大真人的职务,跟张月鹿差不多。

    按照道理来说,大掌教应该坐镇玉京,总揽全局,指挥调度。这也是可能会有争议的地方。

    不过齐玄素这样安排并非没有理由。首先一点,齐玄素本身是道门的最高战力,让他坐镇玉京无疑是一种浪费,其次一点,昆仑道府和紫霄宫的兵力大都调到了东线,西线就显得过于薄弱了,只是防守问题不大,可如果主动进攻,很可能会推不动,齐玄素又不能变出更多的兵力,除非是调动边军,最好的办法自然是齐玄素亲自顶上去,以个人武力来弥补整体兵力的不足。

    一言概之,七娘和苏元仪推不动程太渊的防线,换成齐玄素亲自上阵,就推得动了,这就是准一劫仙人的实力。

    既然齐玄素无法居中指挥,那么干脆就完全放权了,选择相信东线和北线两路大军的主帅,他们可以根据局势变化相机决断,而不必请示。

    这个分路也是有讲究的,苏元仪现在是个空架子,所以留守玉京。东线和北线方面,谁家出兵多,就让谁做掌军大真人。天师和五娘已经合作打了芦州战事,也算是老搭档,这次继续搭档,是情理之中。

    关键是北线方面,虽然张气寒不是空架子,但也只有凤麟洲道府的一洲之力,还是无法与掌握了整个南大陆的澹台震霄相比,兵力也是灵宝道更多,所以要以澹台震霄为主,这没什么问题。

    问题在于张气寒和澹台震霄的交集不多,属于初次搭档,不知能否配合好,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毕竟性格脾气这个东西也是难说。

    至于西线,齐玄素和七娘这边是最不可能有问题的,毕竟两人这么多年了,知根知底知心知肺,早在齐玄素还在江湖里打滚的时候,两人就是搭档了,如今更是上阵母子兵。退一步来说,齐玄素是大掌教,无论谁来做这个副手,都是齐玄素说了算。

    齐玄素见众人都不说话,便说道:“那就举手表决吧。”

    这次仍旧是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齐玄素道:“个人之毁誉、家族之兴衰、道统之传承、道门之统一、天下之太平,皆在此一役了,诸位万不可有半分怠慢。不管平日里有什么矛盾,在这个时候都要以大局为重,相忍为国,不可因私废公,而置大局于不顾。”

    众人皆是凛然,齐声应是。

    齐玄素又望向一直没有发言的张拘成和皇甫极:“三位掌军大真人,除了我之外,另外两位都不在,正是不能亲自前来,方可见其军务之重之关键。成德,立名。”

    张拘成和皇甫极齐声响应:“在。”

    齐玄素道:“请你们两位分别转告天师和澹台大真人,两位副掌教都是老成谋国之人,也都是国之柱石,无论资历威望,还是经验能力,都是天下间最顶尖的人物。此番战起,虽有各种预案安排,但局势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说一句儒门的话,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两位副掌教但有决断,无须顾虑,可自为之。”

    两人齐声领命。

    齐玄素最后说道:“这次要在长河以北解决问题,我们积累了有利决战的条件,所谓战略决战,简单来说,就是赌道门的命运,赌天下的命运,这个‘赌’字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词语来替代它,就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啪’的一下把手里的所有筹码全都压上去了,事到临头,干系天下之重,又忍不住紧张,可越是在这等关头,我们的手越是不能发抖,我们要用这些筹码换取一个完整的新道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过河卒不错,请把《过河卒》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过河卒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