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京城的不速之客

    赵军他们跑一天山累了,到家就想躺在热炕上,烙烙腰、烤烤背、解解乏。

    可赵家东屋躺着病号,那病号还性情古怪,赵军三人跟他躺在一起会感觉别扭。

    而西屋里两老一少,邢三和老太太也就罢了,关键有李彤云那个年轻姑娘,实在多有不便。

    于是,李宝玉就叫着赵军、解臣到西院他家去休息。

    三人正往屋外走的时候,邢三忽然出现在西屋门口,唤赵军道:“小子,来,我跟你说点事儿。”

    “哎。”赵军应了一声,然后对李宝玉、解臣道:“宝玉、小臣,你俩先过去吧。”

    说着,赵军便和邢三进了西屋。

    看赵军进来,李彤云冲他一笑,就算是打招呼了。

    “来,小。”老太太看到赵军时,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

    此时老太太和李彤云盘腿坐在炕里,两人手中拿着绣花的样子。就说李彤云这姑娘善做表面工作,不仅字写的好看,刺绣也有章法。

    见邢三坐在炕沿边,赵军就拽过四脚八叉凳坐下,然后笑着问邢三,道:“咋地啦,三大爷?”

    “那啥……”邢三稍微迟疑了一下,才说道:“我跟老江太太,我俩商量了。从明天开始,我俩就不过来了。”

    “嗯?”赵军闻言一愣,但听邢三这话的一瞬间,赵军心中闪过一个荒诞的念头:“难道这二老要搭伙过日子?”

    但感觉不对,赵军没敢乱说话,而是小心翼翼地问道:“三大爷,你俩啥意思?你俩不来,你俩干啥去呀?”

    “再有不几天,你媳妇儿家那头就办事儿了,完了就你家办事儿。”邢三说着,面露苦笑道:“我跟老江太太,我俩不全乎。我们就不跟着掺和了,省着对你不好。”

    全乎人是东北有些地方的说法,所谓的全乎是指夫妻全、子女全。

    像解孙氏那样的老寡妇,也不算全乎人。但邢三这话不是针对她,而是针对自己和老太太这样无儿无女的人。

    邢三总不能说自己是绝户,就说自己不是全乎人。

    在旧的风俗中,像邢三和老太太这样的,遇到屯子里谁家办喜事儿,他们都得躲着人家走。人家办事的当天,他们不但不能去吃人家的席,甚至连给人家帮忙都不行。

    所以,刚才邢才就跟老太太商量,以他们跟赵家的关系,怕王美兰和赵军不好意思撵他们。还不如自己剃出来的要好些。

    听了邢三的话,赵军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赵军微微皱眉看向老太太。

    见赵军望来,老太太冲赵军一笑,但在那笑容中,多少带着些苦涩。

    她和邢三还不一样,邢三这些年在山里,除了他侄子邢智勇死,其它无论红白喜事他都不掺和。当然了,他跟别人也没有礼尚往来。

    而老太太则不然,当初她跟老江头子都在这屯子里住。但往常谁家办喜事的时候,老两口都是只随礼不坐席。

    白事倒是可以去,但越是这样,老太太心中越是苦闷。

    如今轮到赵军家办事了,老太太很想亲眼见证赵军人生中的大事,但她又怕自己真的会给赵军的婚姻带来一些霉运。

    赵军刚要说什么,外屋地的门被人拽开。

    王美兰走进屋来,似乎是找什么东西。当她路过西屋门口时,看到赵军、邢三、老太太都坐在西屋里,王美兰笑着问了一句:“别光唠啊,拿点儿瓜子吃呗。”

    “妈,你来。”赵军把王美兰叫进来,起身将四脚八叉凳让给王美兰坐下,然后对她说道:“我三大爷跟我江奶说了,这几天他俩不过来了。”

    “啥?”王美兰也是一愣,咔吧下眼睛,问道:“你们要干啥去啊?”

    “我……”邢三刚要张嘴,话茬就被赵军抢过去,道:“他俩净跟我闹,说他俩不全乎啥的,完了就不来了。

    “这叫什么话?”王美兰闻言,眉头一皱,对老太太和邢三说道:“咱家没有那些说道,啥全乎不全乎的?能咋地?”

    说着,王美又单独对邢三道:“老哥,别人不知道,你应该知道啊。那以前我爸在的时候,我们家办事,我爸都特意招唤屯子里那些不全乎的过去。”

    该说不说的,当年的王大巴掌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善人。为人豪爽,乐善好施。在这一片的口碑相当不错了。

    听王美兰这么说,邢三皱眉道:“你爸那前儿是请客,但没有吃喜的时候啊?”

    这话不假,王美兰的大哥没等成年,人就没了。等到王美兰和赵有才结婚的时候,又赶上特殊年代。也没大操大办,就是摆了几桌,请了亲朋好友。再等到王强娶妻的时候,王大巴掌却已经不在了。

    “这……”对于邢三的这番说辞。王美兰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辩解。

    见王美兰不说话。老太太道:“闺女,你家对我们这俩老轱辘棒子好,我们心里头都明镜的。不过小娶媳妇是一辈子的大事,可不能拥呼我们再不利索。”

    “啥叫不利索啊?”王美兰道:“你们不来,我们心里能得劲儿吗?那还就差你俩啦?”

    “唉呀!”老太太强颜欢笑,道:“我们就这几天不过来了,等过了二月三,我们再过来。”

    “行啦。”王美兰还想再劝,却被赵军打断。只见赵军对老太太、邢三道:“咱家没那些乱七八糟的说道,再说你俩又不是客(qiě),你俩是自己家人。我结婚,你俩不来成咋回事儿了?”

    说完这句话,赵军手往外一挥巴掌,道:“行了。你俩也别寻思乱七八糟的了,明天该过来还过来啊。”

    说完,赵军便起身向屋外走去。

    “听见了没有?””见邢三和老太太愣神,王美兰一笑,道:“我儿子做主了,听我儿子的吧。”

    王美兰说完,往外屋地去找铁剪子。而西屋里,老太太脸颊微微抽动,流下两行清泪。李彤云见状,连忙搂住老太太肩膀,拿手绢为老太太擦泪。

    与此同时,李彤云偷偷看向邢三,只见老头子微微昂着头,同时瞪大眼睛看着窗外。

    李彤云知道,邢三那样的举动是为了不让眼泪落下。

    就在这时,邢三仿佛察觉到了什么。他眼神瞬间犀利起来,猛地转头看向李同云。

    李彤云连忙低下头,轻声的安慰老太太道:“江奶,你看你哭啥呀?这不是好事儿吗?到时候,咱吃席啊。”

    李彤云说话时,邢三起身向外走,他打算出去帮着剔肉。看老头子走了,李彤云暗松了一口气,自己的鸳鸯腿虽然独步永安,但也挡不住尖刀啊。

    出去透风的邢三,正好遇到王强六人从马家回来。而王强进家门没多久,赵威鹏、赵金辉父子俩坐着吉普车回来了。

    爷俩本来应该昨天就回来的,但耐不住楚安民的一再挽留,这才又在县城里多待了一天。

    爷俩不是空手回来的,他们带了一筐青菜,里面有黄瓜、韭菜、芹菜、蒜苗。虽然不像赵军那样一样一筐的买,但他们买回来的,也够赵家吃几天了。

    都这么熟了,王美兰也没说什么客套话,只对跟赵金辉抬筐的赵威鹏道:“兄弟,给菜放下就行。完了你爷俩就不用管了,我们几个收拾,你们赶紧上屋歇会去吧。”

    “哎。”赵威鹏、赵金辉异口同声地应了一句。可刚迈出脚步,赵威鹏就停下来,转身对王美兰道。:“嫂子,我有个事儿还想跟你说呢。”

    “啊?啥事儿?”王美兰问,赵威鹏道:“老楚,就是那个林业局的楚局长。前天我们上他家吃饭,他跟我说了。等咱家办事那天,他要也来。”

    “啊?”王美兰闻言一惊,随即大喜道。:“来呗,来才好呢。”

    王美兰办事,图的就是热闹。如果那天楚安民能够亲临现场,那赵家得多有面子啊。

    “那啥……他家老太太,还有他闺女也都想来。”赵威鹏如此说,王美兰毫不犹豫地道:“那就来呗,来多少人,咱家都能招待了。”

    “关键老楚不让啊。”赵威鹏道:“我感觉他是不好意思,完了我寻思啥呢。嫂子你让我大侄儿给他打个电话,邀请一下子,邀请他一家子都来。”

    说完这几句话,赵威鹏又追问一句,道:“嫂子,你看这么整行不行?”

    “行,太行了。”王美兰笑道:“我这就让你大侄儿打电话去。”

    说着,王美兰就要翻墙到李家去找赵军。

    “嫂子,嫂子。”赵威鹏见状,连忙拦住王美兰道:“今天就别让小军去了,明天再去吧。我刚才回来前儿,路过屯部看那个赵国峰关大门回去了。”

    “啊,那没事。”王美兰笑着一摆手,道:“咱家有电话,随便打。”

    “嗯?”赵威鹏闻言一愣,随即笑道:“嫂子,电话安上了?”

    “安上了。”王美兰道。:“兄弟,这回咱打电话可方便了。”

    “这是一码事。”赵威鹏笑道:“关键是你也太牛了。我混这么多年,也没混上个电话呀。”

    “哈哈……”听赵威鹏这话,一向有些小虚荣的王美兰心里美滋滋的。

    “行啦,兄弟。”王美兰又对赵威鹏、赵金辉说:“你爷俩快上屋歇会儿去吧,开好几个小时车也累了,完了我招呼你大侄儿去。”

    说着。王美兰又要奔墙头去,可却再次被赵维鹏拦下。

    “嫂子。”赵威鹏笑道:“我话还没说完呢,你总着啥急呀?”

    “兄弟,你说。”王美兰按捺住那颗翻墙的心,听赵威鹏道。:“我大侄儿不看电视了吗?还上报纸了呢。”

    “嗯呐。!”王美兰闻言,重重点头,脸上满是骄傲和自豪。

    这时,就听赵威鹏继续说道:“我听老楚说的,有个什么歌舞团的领导啊。想拿我大侄儿上电视说的那几句话了,说要改编成歌词。”

    “歌词?”如今流行音乐还没未流行,或许说还没流行到这东北山区里。而王美兰会唱的,除了一些红歌,再就是二人转。

    王美兰虽然认为赵军是很优秀的,但她感觉她儿子说的那几句话虽然很好,但不管是改红歌还是改二人转都是不成。

    所以王美兰对此似乎不太感兴趣,只对赵威鹏问道:“我知道了,兄弟,那啥……你还有没有旁的事儿了?”

    “嗯?”赵威鹏闻言一怔,纳闷王美兰怎么不兴奋的同时,赵威鹏摇了摇头,道:“没有了,嫂子,你去招呼我大侄儿去吧,完了我跟他说。”

    刚在李家躺下的赵军又被招呼起来,在跟王美兰往外走的途中,赵军就听王美兰说了让他给楚安民打电话的事。

    从李家出来,翻墙回到自家。赵军和赵威鹏、赵金辉打过招呼后,听赵威鹏把改歌词的事一说,赵军立刻变了脸色。

    他在采访时说的那两句话,是他上辈子听到的一首歌的歌词。那首歌的传唱度很高,可谓是家喻户晓,关键是还上过春晚。

    一时间,赵军有些心虚。想着跟楚安民把这件事推了,要不然太不好意思了。

    从家出来。赵军慢慢悠悠的往新宅走去。到地方,从兜里拿出钥匙,正准备开门的时候。赵军就听自家柈子垛侧面,有哭泣声传出。

    这多亏是白天,要是晚上能给赵军吓一蹦。

    赵军循声走过去,就见一人蹲在自家墙根底下,正在那里抹眼泪呢。

    赵军仔细一看,竟然是顾洋。

    “兄弟。”赵军连忙上前,问道:“你这是咋的啦?”

    “军哥。”那人看见赵军,继续泪眼婆娑地唤赵军道:“军哥,军哥啊。”

    顾洋带着哭腔连喊三声。还喊出旋律来了。

    “咋的啦?”赵军追问,就听顾洋道:“军哥,我娶不上媳妇儿了。”

    “啥?”赵军听顾洋的话,冷不丁没明白有些懵,连忙问道:“咋的了?咋还娶不上媳妇儿了呢?

    “我钱都没了。”顾洋此话一出,随即一屁股坐在地上放声嚎啕。

    “你说啥?”赵军有些无奈,但念在顾洋这小子上辈子对自己不错,当即伸手一拽顾洋胳膊道:“行了,快别搁外头嚎了,不嫌丢人呐。那啥……咱俩进屋,上屋里说去。”

    顾洋抽泣着起身,跟着赵军走进院子。看着气派的赵家大院儿。顾洋的眼泪流来势更凶了,更止不住了。

    “这是干啥呀?”赵军也是无语,带着解臣进屋。这屋里外屋地就有板凳,但这屋子一冬天没人住,屋里比屋外都冷。

    “这屋啥也没有,我也没啥招待你的。”赵军对顾洋道:“你有啥事儿就说吧,咋地?我给你那些钱都没啦?”

    “嗯呐,军哥。除了你给我的,还有自己编筐挣的。”顾洋说话时,眼泪止不住地流。

    “啊?”赵军眉头一皱,问道:“那你钱呢?咋能没呢?”

    “我钱……丢了。”顾洋如此说,赵军听了叹口气,道:“那咋不加点儿小心呢?”

    赵军此话一出,就听顾洋道:“在家丢的。”

    赵军:“……”

    赵军撇了撇嘴,问道:“在家丢的……那是丢你妈手了,还是丢你大哥、大嫂手了?”

    “不知道啊。”顾洋抽泣道:“你家我赵叔教我给钱缝棉袄里,没成想那天我衣裳刮个口子,不让谁看见那钱了。完了我喝顿酒,喝多了再起来钱就没了。”

    赵军也是无语了,没想到这里头还涉及自己那个不让人省心的爹。但赵有财给顾洋出谋划策,应该是出于好心。

    忽然,赵军眉头一皱,他抓住了顾洋话语中关键信息,问道:“谁安排的你酒啊?”

    “没人安排我。”顾洋道:“我一回家看我大哥喝,我就跟着喝。”

    赵军吧嗒下嘴,有些无奈地看着顾洋,道:“我一早就把钱给你了,屯长也把地都给你批了,你咋不抓紧盖房子呢?”

    顾洋继续抽泣,道:“我妈说了,让我再攒俩,完了她跟我大哥给我添俩,我就能盖三间房了。”

    “你……呵呵……”这话听得赵军都听乐了,心想这回添吧,你那俩钱都添人家兜去了。

    看着可怜巴巴的顾洋,赵军也没办法。挑拨人家母子、兄弟打架,那叫做大损,一旦传出去,赵军就臭名远扬了。

    而且,赵军也不认为自己能教明白顾洋。

    “唉!”赵军跟着顾洋叹了口气,问道:“那过后,你妈、你大哥没说啥呀?”

    “说了。”顾洋一边抹眼泪,一边道:“说我家前趟房,老关家老闺女挺好的,让我倒插门去。”

    老关家老闺女就是赵军前世时顾洋的媳妇,那娘们儿在家那叫一个厉害,把顾洋收拾得卑服的。

    但就一样好,那老关家给的彩礼高。90年的时候给了顾家四百块钱的彩礼,要按娶媳妇都可以了,娶倒插门女婿更是永安林区头一份。

    可老关家一点不亏,把顾洋娶回家,每天顾洋挑水、做饭、放牛,还伺候老关家三口。

    赵军重生以后,是真心想帮顾洋。杀完那个黑瞎子,赵军直接就给顾洋折现、分红。

    后来赵军又安排顾洋去解忠楞场干活,怎奈这小子跟张援民搅合到一起去了。最后没缺胳膊少腿回来,就算他有福气了。

    赵军上下打量顾洋,这小子将近一米九的个子,个头在永安林区仅次于李宝玉。

    而这小子长得也行,面相也好,一脸的憨厚。

    要不是他那个家太差劲,赵军都想把他介绍给李大智当上门女婿了。

    眼看顾洋眼泪又下来了,赵军不禁一个头两个大。想想自己还有一堆事要办呢,赵军便对顾洋说:“行了,兄弟,啥也别说了。你要有需要的话,使多少钱我借给你钱,管你是盖房子是娶媳妇,都行。”

    赵军此话一出,顾洋惊讶地抬头,脱口道:“真的呀?”

    “真的……”赵军刚开口,话还没说完,就听顾洋道:“我还不起。”

    赵军:“……”

    “唉呀!”赵军重重地叹了口气,他重生后能让他赵军为难的人,除了赵有财,怕也就只有眼前的顾洋了。

    “那你就慢慢还呗。”赵军道:“明年我给你安排个活儿,干装卸去,你就好好跟着干。完了你欠多少钱,我也我不催你。你是十年还也行,还是二十年还我也行。”

    如果这钱真拖到二十年以后,那还与不还就没什么两样了。现在什么物价?二十年后又是什么物价?

    但赵军不在乎,他这么说、这么做,无非就是想拉顾洋一把。

    “行,军哥。”顾洋再次用棉袄袖子一抹眼泪,道:“那我就管你借1000块钱,但你别现在给我。等我啥前儿需要了,我再找你。”

    听顾洋这么说,赵军还有点欣慰。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丢钱以后,顾洋这小子也算是学聪明了。

    送走了顾洋,赵军回屋拿起电话拨到交换台,要到了山河林业局楚安民的办公室。

    这时候楚局长还没下班呢,当听电话那头传来赵军的声音时,楚安民直接问道:“赵军呐,赵胖子他爷俩回去了吧?”

    “嗯呢,楚局。”赵军应道。:“我赵叔他俩回来了。”

    “那就行。”楚安民随口接了句话,然后说起永安春猎的事情,竟然还表扬赵军说:“赵军啊,我听老周说了。那个黑瞎子踢蹬人的事儿,你处理的挺好,非常的及时。

    你这眼瞅要结婚了。还这么努力工作。非常值得表扬啊。”

    即便赵军脸皮挺厚的,可听楚安民这么夸自己,他还是有些心虚,他一天也不正经上班啊。

    而楚安民真的很器重赵军,说完春猎又问起赵军结婚的事,道:“赵军呐,你家里事儿都安排咋样了?有没有啥需要我在这边儿帮忙的呀?”

    “都准备好了,楚局。”赵军有些受宠若惊地道:“楚局,我打这个电话,也是想请你跟家里人,过来喝我喜酒。”

    楚安民闻言,就知道是赵威鹏回去说了什么,暗怪赵威鹏嘴不严的同时,楚安民道:“不得了,赵军,到时候我自己去得了。

    “别的呀,楚局。”赵军劝道:“我们家办事儿那天也没有啥人,你给家里人领来,也帮我热闹、热闹。”

    电话那头的楚安民闻言,不由得撇了撇嘴,心想:赵胖子说你家那天得办一百来桌,你还想咋热闹啊?再热闹,就得摆三天流水席了。

    但楚安民知道赵军是让自己家人也过去,想到自己老娘和闺女期待的眼神,楚安民紧忙借坡下驴,道。:“那行,赵军。那到时候我们就过去,不给你添麻烦就行。”

    “不麻烦,不麻烦。”赵军笑道:“那没有啥麻烦的,要不我们家也是张罗。”

    “哎?对了。”楚安民忽然想起一事,忙对赵军说:“赵胖子跟没跟你说了没有啊?有个歌舞团的团长,要把你的电视采访改成歌词。”

    “楚局啊,这个我就不管了。”赵军忙道:“他们愿意咋改都行,我无所谓。”

    这年头没有版权的说法,况且就算有,赵军也不好意思要啊。

    “他都改完了。”电话那头,楚安民笑道:“中午那头来电话,给我哼哼两句,我听真挺好。完了他说啥意思呢,他想过来见见你。”

    “啊?见我干啥呀?”赵军闻言,心里有些慌乱。

    “他说要来看看,能出那样话的小伙子长啥样儿。”楚安民如此说,赵军心里更没谱了,但他也不能说那话是他拿上辈子歌词改的呀。

    “楚局,别让他来了。”赵军道:“家这头儿春猎,完了我还结婚,都挺忙的。”

    “没事儿,那没事儿。”楚安民笑着说道:“完了你家办席,留出四五个空儿来,到时候他们也过去热闹、热闹。”

    “啥?”赵军闻言大吃一惊,他刚要拒绝,就听楚安民道:“啊,行,你等会儿啊。”

    这话却不是跟赵军说的,紧接着楚安民对赵军道:“行啦,赵军,我这有事儿呢,我撂了啊。”

    说完,楚安民也不给赵军说话的机会,直接就挂断了电话。

    赵军半响撂下话筒,咔吧、咔吧眼睛,心想这可怎么整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不错,请把《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整座大山都是我的猎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