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当必杀之!

    郭白衣朝着萧元彻郑重拱手道:“大兄,因为他是沈济舟,他与别人不同啊......”

    “如何就不同了呢?......就像刘靖升之于扬州,刘景玉之于益安,钱仲谋之于荆南......沈济舟不过是渤海......”

    萧元彻刚说到这里,郭白衣却连连摆手,声音坚决道:“若此番咱们擒下的是主公说的前几个人,他们的死活还不算太重要,但唯独沈济舟......他必须死!他有个不得不死的理由......”

    萧元彻沉声道:“你讲讲看......”

    “其一,刘景玉、刘靖升之流,虽然也是各自势力之主,但他们所占大晋的地域,不过区区一州而已,那钱仲谋虽然比他们多些,也不过两州半之地,荆南境地,还有另一股名唤严青龙的势力,也小成气候,虽然不能对钱仲谋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但总不断袭扰钱仲谋所占州郡,令他不胜其扰,除此之外,那荆南越州更是巫越族人后代,对钱仲谋也多有不尊......所以,若比地盘,沈济舟首屈一指,独占大晋整个渤海五州之地啊!......”

    “地盘虽多,尽归咱们之手,不过是时辰问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萧元彻有些不以为然道。

    “刘景玉暗弱,益安偏远多山,所以可以忽略,刘靖升占有大晋最富庶的扬州,但受制于当地豪族门阀蒯氏一族,很多事情,刘靖升一人无法做主......那钱仲谋更是如此,江南四大家族,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位高权重的显贵大族,若是四大家族联手,那荆南都有可能易主,所以钱仲谋一直在用制衡的手段,分化四大家族......”

    郭白衣又道:“可反观渤海五州,除了沈济舟之外,再无与之争锋的强大世族或者个人,虽然渤海亦有门阀,但皆要看沈济舟的脸色......所以,这大晋诸多势力之中,真正能够在自己的地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有沈济舟一人而已......”

    “所以,只要沈济舟活着,那渤海所有得过沈济舟好处的人,都会幻想,有朝一日天子大赦天下,沈济舟还能打回渤海去,到时振臂一呼,渤海到底是大兄你的,还是他沈济舟的,犹未可知,加上渤海官员甚多,兵将亦多,咱们肯定要收编的,可是主公还在,他们怎么能对大兄心悦诚服呢?......我们将时刻面临这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啊......”

    萧元彻紧锁眉头,细细地拼着郭白衣的话。

    郭白衣又道:“可若沈济舟死了,那就另当别论了,那些有幻想的大族和官员,还有沈济舟的渤海兵将,必然树倒猢狲散,不敢说死心塌地地跟随大兄,却也再没有将他们凝聚起来的人了......那大兄必将永固渤海疆土,再无隐忧也,此乃沈济舟必须死的理由之一!”

    萧元彻神情变换,却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示意郭白衣继续说。

    “再者,若论名望,其他的势力之主,也不能与沈济舟相提并论......沈济舟乃四世三公之后,更是朝廷亲自加封的大将军,这是正统天命所授.....没有任何的污点......所以论声望和名誉,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这个四世三公还活着,将会有无数被他声誉和家世所骗的人想尽一切办法,暗中运作,营救于他......再加上他素来与孔鹤臣之流友善,若他们在暗中推波助澜,大兄可能化解危机么?”郭白衣问道。

    萧元彻冷笑一声,淡淡道:“那些人不足为虑,就算他们联名上书天子,天子刷下诏令,要放了那沈济舟,只要我萧元彻不点头,一切都是一纸空文!”

    郭白衣摇了摇头道:“大兄......若只有一次这样的事情,大兄大可以拒绝,可是若这样的事情,隔三岔五就要上演一番,大兄可还能招架得住?怕到时候会被这些龌龊之事缠住,不得脱身,不胜其扰,永无宁日了吧!所以,此乃沈济舟必死的理由之二也!”

    萧元彻点了点头道:“白衣心思缜密,这一点,的确是我没有想到的......”

    “其三,我军无论士卒还是将领,在对沈济舟大大小小数十战,这场仗更是打了将近两年之久,为何大家还是最初之时那般,将士用命,上下齐心,士气不衰?大兄想过没有......”

    郭白衣不等萧元彻说话,又道:“其实,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拿下渤海,擒杀沈济舟,扬我军之威也!可若是大兄只是将那沈济舟擒而不杀,以后大兄再若征伐其他势力,士卒和将领们,还会目标一致,不杀贼首,誓不收兵么?白衣觉得,定然不会,甚至会有好事者言,沈济舟当年有五州之地,丞相都没有杀他,这一次出兵,也不过立威而已,至于擒不擒的敌首,无关紧要,反正抓着了,也是留他性命罢了......”

    “大兄啊,一旦如此,军心浮动,我军还能上下一心么......”

    说到这里,郭白衣朝着萧元彻一拱手道:“另外,此次苏凌为何要千里迢迢地返回龙台,就是要帮大兄在杀沈济舟时,能够坐实他该杀的罪状,以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可是主公若选择放了沈济舟,那咱们一切的谋划,苏凌返回龙台这一遭,又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此四杀之由,沈济舟必须死,决不可活,还请大兄不要一念之差,养虎为患,必须要斩草除根,才能永绝后患啊!”

    说着郭白衣长身而起,朝着萧元彻郑重一揖。

    萧元彻闻言,下定了决心道:“既然如此,我心已决,必杀沈济舟!白衣放心就是......不过么......”

    郭白衣察言观色,见萧元彻话里有话,似乎有难言之隐。

    郭白衣略微一想,便知道了萧元彻为何犹豫要不要杀沈济舟的根本原因。

    当然,他的确对沈济舟念旧情不假,但鉴于郭白衣对萧元彻的了解,萧元彻铁血狠辣是刻在他的骨子里的,更是深谙对敌人的留情,就是对自己的无情这个道理。

    所以他断断不会因为念旧,或者上了年岁,而变得仁慈的。

    郭白衣压低了声音道:“大兄是不是想说......那沈济舟毕竟四世三公,当年二十八路反王熙,更是对大兄多有提携,您若是执意要杀了他,怕背上骂名啊?......”

    萧元彻见自己的心事被郭白衣一语戳破,索性也就不再隐瞒,点了点头道:“一时之骂名,萧元彻自然不惧,可是若这骂名写进了史书之中,成了万世骂名......萧元彻死后之魂魄,怕是也无法安宁啊......”

    郭白衣思忖半晌,方叹了口气道:“若大兄不想背上这骂名吗,白衣倒是有一策,虽然是下策,却可以令大兄一石二鸟......”

    “哦?白衣快讲!”萧元彻大喜道。

    “大兄不是一直想要苏凌做一个只听命于您的孤臣么,可是苏凌向来不是循规蹈矩之人啊......再有,大兄一直没有将苏凌的官职拔得很高,也是因为苏凌他太年轻,一旦过早地做了高官,苏氏将成为后起的炙手可热的新贵勋......”

    “可是,白衣更确定一点,就算大兄现在能将苏凌牢牢攥在手中,可是......大兄的三位公子,无论是谁.....继承大兄之位,都无法驾驭得了苏凌......”

    萧元彻颇有深意地看了郭白衣一眼,故作不解道:“白衣今日怎么说起这些来了呢?”

    郭白衣沉声道:“若是那沈济舟死在苏凌之手的话,敢问一个背负了这样骂名的苏凌,会不会永远成为萧氏的孤臣呢?......”

    “这......”萧元彻的神情不断的变化,半晌方沉沉点头道:”白衣所说之策,却是可以一用......只是,一旦将沈济舟押解至京都龙台,以苏凌的资历,怕是不足以让天子答应杀了他吧......“

    郭白衣暗忖,大兄啊大兄,看来你果真是这样想的,果真有意的想让苏凌背上这个骂名啊!

    他心中如此想,嘴上却不如此说,淡笑道:“此事说来倒也容易......既然苏凌的资历不足以让天子答应杀了沈济舟,那就莫要让沈济舟返回朝堂了......毕竟天子日理万机,杀个人,这样的小事,就由苏凌在战场上,替他代劳吧!......”

    萧元彻心中大动,忙道:“白衣你的意思是......”

    “给苏凌擒下沈济舟的机会,然后在借苏凌之手,杀了沈济舟......这样的话,大兄对此事一无所知,沈济舟被杀,是苏凌肆意妄为......那这骂名,还需大兄来背负么......”郭白衣眼中冷芒一闪,一字一顿的说道。

    “嘶——”

    萧元彻深吸了一口气,又道:“可是,咱们可是要回禀天子的,我亦在对天子的奏折中说过,押沈济舟回去,交由天子处置......可是最后天子和满朝文武收到的是沈济舟已死的消息......这合适么?”

    郭白衣淡淡道:“怎么,大兄还怕天子他龙颜大怒,问罪苏凌不成?”

    他刻意地在龙颜大怒四个字上,语调上扬,声音满是不屑。

    萧元彻摆了摆手道:“我如何会怕这些?就算天子要怪罪苏凌,我只要说他无罪,谁敢将他如何!只是,我考虑的是,一旦孔鹤臣他们,借此趁机生事,攻讦于我啊......”

    “呵呵呵......”郭白衣冷笑,又道:“这便是主公让苏凌此行龙台的目的了,只要苏凌查出当年旧案的一些证据,那他杀沈济舟不但无罪,还杀得有功,那孔鹤臣之流也当投鼠忌器,绝不敢在此事上,兴风作浪了!......”

    萧元彻眼珠转动,半晌看着郭白衣大笑起来道:“好你个郭白衣啊,其实在苏凌动身之前,你早就盘算好了这一切了吧......只是今日才对我言明,是也不是......”

    郭白衣哈哈大笑,朝萧元彻一拱手道:“大兄英明,什么事都逃不过大兄的眼睛!”

    两人相视一笑,皆懂彼此之意。

    便在这时,帐外响起脚步声,有阴鸷的声音响起道:“属下伯宁,求见主公!”

    萧元彻神情一动,看了一眼郭白衣道:“此时,伯宁想见我,所谓何事啊......”

    郭白衣淡笑道:“大兄诏他进来,一问便知......”

    萧元彻点了点头,改换面容,正坐与书案之后,淡淡道:“伯宁,进来吧......”

    话音方落,却见帐帘一挑,人影晃动,伯宁从帐外走了进来,抬头看了帐中一眼,见郭白衣在座,神情并未有丝毫的波动,朝萧元彻恭谨地拱手道:“属下伯宁,参见主公......”

    萧元彻微微点头道:“伯宁......坐下说话......”

    伯宁应了,却转身站在郭白衣座位的对面,并未坐下,同时淡淡的与郭白衣相互点了点头,算是见过。

    “伯宁啊,来此见我,有何事啊?......”萧元彻当先开口问道。

    伯宁忙拱手道:“主公......苏凌来信,走的是......暗影司的秘密传信路子......”

    萧元彻和郭白衣同时神色微变,萧元彻沉声道:“信在何处?......拿来我看!”

    伯宁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双手递到了萧元彻的面前。

    萧元彻瞥了一眼那信封口处的火漆,见完好无损,知道伯宁并未拆开那信,这才将信拆开,看了一眼,见那歪歪扭扭,如鬼画符一般的字体,便知道是苏凌亲笔无疑。

    只是萧元彻从头至尾,将苏凌来信看了一遍,脸上出现了玩味之色,似乎还有些许的不解。

    索性,他将这信交给郭白衣道:“白衣啊,你来看看,苏凌这臭小子,到底又在搞什么幺蛾子!”

    郭白衣看了那信之后,却不禁哑然失笑,不过,与萧元彻不同的是,他却是从苏凌的新中华,读懂了苏凌到底要作何打算。

    郭白衣将信交还给萧元彻,淡淡一笑道:“主公啊......白衣刚才还说,苏凌绝不是一个循规蹈矩之人,往往做事不按常理行事......这不,立时就应验了......”

    “当时如何行事,咱么可都是完全按他的意思办的,结果现在要完全反过来......苏凌这臭小子,是何苦来的......”萧元彻笑骂道。

    郭白衣淡淡一笑道:“既然大兄已经将龙台之事,交给他全权处理了,那他心信中说些什么,咱们不如就怎样配合他......反正最后事情若是办砸了,他可不能说问题出在咱们的身上!”

    萧元彻点了点头道:“那依白衣的意思是,咱们该如何做呢......”

    郭白衣压低了声音道:“主公只需亲自向天子写一封奏折,奏折走八百里加急,必然于苏凌之前,先到龙台......那信中只需......”

    郭白衣与萧元彻耳语了一阵。

    萧元彻哈哈大笑,大手一挥道:“好,既如此,久已白衣之言......来人,拿笔墨来!”

    早有人捧了笔墨递了上去,却见萧元彻执起笔来,包蘸浓墨,略做思忖,在纸上刷刷点点地写了起来。

    不一时,他已然写完了信,将信装在信封之中,递给伯宁道:“这封信,走八百里加急的路子,要赶在苏凌回到龙台之前,送到禁宫天子当面......虽然是八百里加急,但毕竟如今不太平,八百里加急也难保万无一失,伯宁......你该知道怎么做吧?......”

    伯宁闻言,赶紧拱手道:“属下明白,属下会派暗影司得力之人,沿途暗中护送的!”

    萧元彻这才点了点头,让伯宁退下。

    伯宁走后,他伸了伸懒腰道:“这几日阳光不错,寒意渐消,白衣可否有兴趣,与我对弈一局啊?......”

    郭白衣却是一摆手,笑道:“呵呵,大兄还是放我这一马吧,今早起得早了些,如今一番劳心费神,又泛起困来,白衣想先行回去,今日又不行军,白衣想着好好的睡个回笼觉呢......”

    萧元彻用手点指郭白衣,哈哈大笑道:“你啊你啊,速回!速回......”

    郭白衣这才笑着起身,朝萧元彻一拱手,转身出了中军大帐。

    温暖的阳光洒在郭白衣的身上,让他的身体感觉到了久违的暖意。

    郭白衣闲庭信步,缓缓的走在军营之内,却看到那白雪之中,竟有了些许的绿意。

    他似有所思,目光也变得坚毅起来。

    “苏凌啊,郭白衣对你仁至义尽了,也只能竭尽全力,帮你到这里了......大兄他有意搁置甚至刻意打压于你......我偏偏要助你一飞冲天!......”

    “想要让苏凌背负这千古的骂名......大兄啊,您还是不太了解苏凌啊......他若是想背负这骂名,怕是你不让他都会心甘情愿地去背,可是他若铁了心的不愿去背这骂名,怕是任何手段......都无法让他就范的......”

    郭白衣的神情之中闪过睿智的光芒,昂首阔步,朝着那阳光之中走去。

    ............

    龙台城南城门。

    此门因设在龙台城的南方正位,乃是上古神兽朱雀之位,因此唤作朱雀门,过了此门,不消走多远,便是整个龙台城最为繁华的大街——朱雀大街了。

    平素里,由于此门离着朱雀大街——整个龙台城的核心区域最近,所以往往只要城门一开,车水马龙,往来行人,穿梭在城门内外,熙熙攘攘,预示着龙台城新的一天的到来。

    然而,今日这龙台城的朱雀门,却似乎与往常不同,正门处,两列官兵一字排开,将正门区域完全清场,不允许百姓和车马通过。

    却很少见地开了两侧各一的小门,那些行人和车马,分别从左右两侧小门进入。

    即便是进入城门,这些百姓也皆保持静默,没有了往日的喧哗,整个龙台城朱雀门,安静的只有车马吱吱呀呀的声音。

    却见那正门之下,彩旗旗幡飘扬,从城外一直延伸到城内。

    旗幡之下,站了一列身着官服的官员,皆一身崭新的官服,头戴各是各色的乌纱帽,手拿笏板,细细看去,有文官,亦有武将。

    虽然他们穿着与打扮各异,却神情庄重,站位严格按照官秩,整齐划一,眼神齐齐地看着朱雀门外的官道,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重要人物的出现。

    莫说这些文武官员,便是一旁小门通过的百姓,心中也知道,今日这龙台朱雀门,怕是有大人物通过。

    午时还未到,却见一片烟尘涤荡,两三员斥候策马而来,来到城门近前,便翻身下马,一路小跑来到为首的一名文官近前,朗声禀报道:“报诸位大人,我等已探查清楚,大人已然离此不远了,大约只有千步之遥了!”

    那为首的文官淡淡点了点头,挥手让斥候们退下,转身朝着官员队伍朗声道:“诸位大人,天子丞相特命使臣就在不远之处,我等还是动身前去迎以迎这位双赐使臣——苏凌苏大人吧!”

    “张大人说的是,请——”

    众文武齐声应道,迎接的官员们随即朝着城门外迈开了脚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对弈江山不错,请把《对弈江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对弈江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