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贵妃被人栽赃?

    朱瀚将玉牌收起,目光幽深:“张安,这玉牌你从何得来?”

    张安战战兢兢:“那位蒙面女子给小的时,说这是凭信,若有变故,交给‘青竹巷的李婆’保管。”

    朱瀚眉头一挑:“青竹巷?那是宫外。”

    “是。”

    “很好。”朱瀚淡声道,“你今晚什么都没说过,照常回去。若有异动,本王立刻取你性命。”

    张安连连磕头,被人拖下。

    赵武忍不住问:“王爷,真要放他走?”

    “放——是为了钓鱼。”朱瀚冷声道,“本王倒要看看,这线能牵到哪一步。”

    次日午时,天机营暗探回报:张安离宫后,果然在夜里去了青竹巷,拜访一名年老盲婆。

    二人短暂交谈后,张安离开。

    不到一刻钟,盲婆的小屋突起大火,火势极猛,等人赶到,只余焦土。

    朱瀚听完,眼神愈发阴沉:“杀人灭口。”

    赵武愤然道:“王爷,这幕后之人太狠了!我们该立即奏报陛下,请皇兄定夺!”

    朱瀚沉声道:“不行。皇兄方才得知太子病情好转,若再惊扰他,势必疑窦丛生。此案若真牵扯后宫,必须有确凿证据。”

    “属下明白。”

    朱瀚目光微冷:“查青竹巷那盲婆的身份,看看她与谁有往来。另——调查沈贵妃宫中伺候的女官、太监,尤其最近可有外出。”

    赵武领命而去。

    夜里,朱瀚在书案前独坐。烛光在案上铺开的文卷上摇曳,光影交错,映出他凝重的神情。

    他翻看着太医所写的药性记录,手指停在几味药名上——“鹤顶红”“乌头”“天南星”。

    这几味剧毒之物若配得巧妙,便能在短时间内致命,却不易察觉。

    太子所中的毒,与此极似。

    “沈宛娘……”他低声喃喃,心头隐隐有种不安。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赵武推门而入,神色凝重。

    “王爷,有新发现!”

    朱瀚抬头:“说。”

    “属下查到,沈贵妃宫中有一名贴身宫女,名唤春柳。三日前曾离宫半日,据称是去替贵妃取药,但太医院并无她登记。”

    朱瀚目光一凝:“她现在何处?”

    “已被暗中看住。”

    “带上她。”

    片刻后,春柳被押至殿内。她约莫二十出头,眉目清秀,却带着一丝慌乱。

    朱瀚静静看着她,缓声道:“春柳,你可知太子中毒之事?”

    春柳脸色一白,慌忙跪下:“王爷,小的只是奉命行事,实不知其中原由!”

    “奉谁之命?”

    “是……是贵妃娘娘。”

    “让你做什么?”

    “让小的去取药,说是太子食欲不振,要调理身子。小的去了‘静安堂’,一位老药师给了几包药粉,说要按量混入太子膳食中。”

    “静安堂?”赵武低声道,“那是城南一处民间药铺。”

    朱瀚冷冷一笑:“看来这贵妃好生谨慎,竟避开太医院。”

    他转向春柳,目光锐利如刀:“那药粉你见过吗?”

    春柳颤声道:“见过,白中带灰,味极苦……小的只是奉命,不敢多问。”

    “那几包药粉现在何处?”

    春柳迟疑片刻,答道:“全数已交御膳房王德海处理,小的并不知下落。”

    “很好。”朱瀚站起身,冷声道:“来人,将春柳暂押天机营。若她所言有虚,严惩不贷。”

    春柳哭着被带下。

    赵武低声道:“王爷,看来沈贵妃嫌疑极重。”

    朱瀚缓缓摇头:“不急。她虽是线索核心,但我总觉得背后有人操纵。沈宛娘虽得宠,却未必有胆独自行此大事。”

    他顿了顿,语气转冷:“继续查——静安堂那位老药师,我要见他。”

    城南静安堂药铺,门面不大,门楣上悬着一块略显斑驳的匾额。

    白日里,这里往来人不少,以医病施药闻名,然而此刻,铺门紧闭,窗纸透出一丝微弱的烛光。

    朱瀚身着灰衣,面覆斗笠,带着赵武和两名天机营暗卫静静靠近。

    “王爷,探子确认药师仍在内室。”赵武低声汇报道。

    朱瀚点了点头,语气低沉:“从后门进,不可惊扰他人。”

    三人绕至后院,一名暗卫伸手轻推木门,却发现门闩未落。朱瀚眉梢微挑,示意众人小心。

    屋内传来轻微的翻动声,似有人在匆忙收拾东西。

    朱瀚目光一冷,脚尖一点,身形似影,眨眼已掠入屋中。

    “何人!”

    那老药师闻声回头,手中药罐“啪”地落地碎裂,白灰散满地。

    烛光下,他满头白发,神色惊惶。

    朱瀚取下斗笠,冷声道:“静安堂的掌柜王续,你可认得本王?”

    王续一怔,目光落在朱瀚腰间的金龙玉佩上,登时跪倒:“草民叩见王爷!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朱瀚扫了他一眼,语气平淡中透着威势:“你可知太子中毒一事?”

    王续脸色骤变,额头冷汗直冒:“王爷,小的……小的不知啊!药铺不过卖药治病,怎敢涉入宫事!”

    “你不知?”朱瀚冷哼一声,抬手一挥,赵武将一封药方摊在桌上,“这是你亲笔所写,春柳从你手中取走的药粉就是按此方调制。你还要狡辩?”

    王续脸色如土,扑通一声跪地:“王爷饶命!小的只是受人所托,并不知那药为何用!”

    朱瀚眸光锐利:“受谁所托?”

    王续哆嗦着开口:“是一位戴着面纱的女子,声音柔和,但言辞凌厉。她说是奉宫中贵人之命,要我调制几包‘补元散’。小的原本以为只是补药,可她另给了一包粉末,命我混入其中。”

    朱瀚目光一凝:“那粉末你可识得?”

    “看不出名目,但药性极强,带苦涩辛辣之味。若非多年老药师,根本不敢动。”

    赵武问道:“那女子留下何物凭证?”

    王续犹豫片刻,从柜底摸出一方锦帕。朱瀚接过一看,帕上绣着金丝牡丹,边角暗藏香气,隐约似沈贵妃所用。

    朱瀚目光阴沉:“看来,她的确是宫中人。”

    王续哭丧着脸:“王爷明鉴,小的当真不知那药竟是毒!若早知是害命之物,小的宁死也不敢调制!”

    朱瀚沉思片刻,忽然问:“那女子来时,是否独自一人?”

    王续点头,又摇头:“她带着一名随从,是个年轻男子,面容清俊,却气度不凡,不像下人。小的偷瞧过一眼,他腰上佩着一枚玉带环,雕着飞鹤纹。”

    赵武眼中闪过一丝疑色:“飞鹤纹?那是翰林院的官佩!”

    朱瀚神色微变,缓缓说道:“看来此事,已经不止后宫之争。”

    赵武低声道:“王爷,可要立即拿下此药师?”

    “留他性命。”朱瀚淡声道,“此人虽涉事,却只是棋子。派人暗中守着他,不可让任何人靠近。”

    “是!”

    次日清晨,天机营送回王续所调制的药粉,经太医院鉴定,果然含有少量“乌头”“断肠草”成分。

    毒性虽被掺杂稀释,却足以令人病重,若服久必死无疑。

    朱瀚看着药检结果,眸中寒光一闪:“太子服药仅三日便中毒,显然那女子故意加重剂量。”

    赵武问道:“王爷,您可怀疑那翰林院中人是谁?”

    “查。”朱瀚冷声道,“京中翰林凡佩飞鹤纹者,皆给我列名逐一对照。尤其与沈贵妃宫中有往来的。”

    “遵命。”

    然而,天机营查遍翰林名册,竟无任何一人符合那名“年轻随从”的特征。

    赵武皱眉:“奇怪,莫非是伪装?”

    朱瀚沉吟良久,低声道:“也许他并非翰林院中人,而是故意留下假象。”

    “王爷的意思是?”

    “有人要借贵妃之名,嫁祸她。”

    赵武一惊:“若真如此,那幕后之人心机极深!”

    朱瀚目光深沉:“越是错综复杂,越要冷静。凡事走得越明,越容易露出破绽。”

    他缓缓走向窗前,看着殿外金黄的阳光,声音低得几乎听不清:“太子若亡,皇兄必怒;贵妃若被疑,后宫必乱。那人……要的就是这一局天下动荡。”

    赵武低声问:“王爷打算如何?”

    “静观其变。”朱瀚眼神一凛,“但要有人试探沈贵妃。”

    赵武一怔:“试探?”

    朱瀚嘴角微扬,露出一丝冷笑:“她若真无辜,定会惊慌辩解;若有心思,必然掩饰。无论如何,本王要亲眼看她反应。”

    翌日,朱瀚以探视太子之名,入宫拜见朱元璋。

    朱元璋正与沈贵妃在殿中,闻得朱瀚来访,脸上露出几分笑意。

    “瀚弟,标儿已大好,多亏那老者妙手回春。”

    朱瀚恭敬一礼:“皇兄安好,臣弟心安。太子病体方愈,还需调养。”

    沈贵妃轻笑,语气温婉:“王爷多虑了,太子殿下福大命大,定会无恙。”

    朱瀚抬眼望她。沈贵妃一身淡金色宫装,眉眼如画,神情温和从容,丝毫不显慌乱。

    “贵妃娘娘气色甚好,不知近来可安?”

    沈贵妃莞尔一笑:“托王爷吉言,宫中清净,倒也无事。”

    “哦?那就好。”朱瀚微微点头,忽然话锋一转,“昨日臣弟查得外宫药铺有人冒用宫中名义购药,不知贵妃可曾差人去过静安堂?”

    沈贵妃神色一滞,但极快地恢复平静:“静安堂?未曾听闻。”

    朱瀚注视她的眼神更深了几分:“奇怪,那药师说,来取药的是贵妃宫中一位春柳宫女。”

    沈贵妃眉心一蹙,轻声道:“春柳?本宫确有此人,前日似是去太医院取药。莫非被人冒名顶替?”

    朱瀚嘴角轻扬,拱手道:“或许如此。臣弟只是例行查访,不敢妄言。”

    朱元璋看着两人,神色微凝:“瀚弟,这药铺之事,朕自会命人查明,不劳你费心。”

    朱瀚低头:“臣弟遵旨。”

    走出殿门时,朱瀚侧头,恰好与沈贵妃的目光相遇。

    她的笑容温柔,却在那一瞬间,朱瀚清楚地看见,她眼底闪过一丝慌乱。

    回到府中,赵武迎上来问:“王爷,可看出什么?”

    朱瀚缓缓取下外袍,淡淡道:“她心中有鬼。”

    赵武道:“那是否意味着,她确实参与?”

    朱瀚摇头:“不一定。她可能知道真相,但未必是主谋。”

    他顿了顿,神情愈发深沉:“命人继续盯沈贵妃,但切记——暗中行事,不可让皇兄察觉。此案已牵动宫心,一步错,便满盘皆输。”

    赵武抱拳:“属下明白。”

    三日来,朱瀚未再入宫,只在府中静候天机营密报。

    表面上,他仍处理朝政与军务,甚至偶尔出席酒宴;但知情者都明白——他正等待一个足以撕开真相的破口。

    夜半时分,赵武匆匆入报:“王爷,沈贵妃宫中传来消息。”

    朱瀚抬头,眉目微凛:“说。”

    “属下暗线回报,沈贵妃昨夜密召一名太监入春华殿,两人交谈良久,似乎在议某件机密之事。暗线未敢靠近,但听见几个字——‘药’、‘太子’、‘赦’。”

    “赦?”朱瀚低声复述,目光闪烁。

    赵武点头:“是。那太监名唤陆安,原在中正司做事,后因擅改账册被贬入贵妃宫中服侍。属下已派人跟踪。”

    “很好。”朱瀚起身,负手踱步,“赦者,赦罪也。她此时提‘赦’,恐怕是有人向她施压,逼她认下某桩罪名。”

    赵武迟疑道:“王爷,难道贵妃被人栽赃?”

    朱瀚神情深沉:“若她真涉毒,绝不可能主动求赦。此举反而说明,她自知被算计。”

    赵武道:“那幕后之人……”

    朱瀚打断他,语气森冷:“继续查陆安。此人定是关键。”

    翌日,午后阳光透过层层帷幕洒入春华殿。

    沈贵妃正独坐案前,面前摊着一封密信。

    信纸被她反复揉皱,指尖微颤。

    “娘娘,您当真要回信?”侍女绿萼低声问。

    沈贵妃抬眸,眼神冰冷:“若不回,他只会更放肆。”

    绿萼咬唇:“可那人来历不明,又在信中提到太子之事,奴婢怕是有诈。”

    沈贵妃缓缓展开信纸,上书数行——

    “贵妃娘娘若不愿受牵连,三日后亥时,于御书房后廊相见。有人能保您周全。”

    落款处是一枚极小的墨印:一只展翅的飞鹤。

    沈贵妃目光一沉。飞鹤,竟又是这个符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不错,请把《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