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无论李皓与金莲如何竭力搜寻,始终未能寻得有关许平峰和姬家人的半点踪迹,他们就好似凭空从这世间消失了一般。
无奈之下,李皓只得再度联系监正,恳请他出手相助,帮忙寻找许平峰的下落。
然而,就连监正,此刻也表示对许平峰的行踪一无所知,唯一能确定的,便是他们已然不在云州境内。
“照这般说法,他究竟能逃往何处,才能避开你的监视?难不成是躲到魁族地界去了?”李皓眉头紧锁,满心疑惑地问道。
可监正却对顾鹤的问题置若罔闻,直接消散了分身,只留下李皓站在原地,一脸无语。
倒是金莲接过话头:“或许真如你所言,不过,当下或许你该转变一下思路了。
如今这帮叛逆几十年的积累一朝尽丧,仅凭剩下的那些人,已然闹不出什么大动静来。
反倒是京城那里,估计很快就会有官员到来接管,到时你们打算要怎么办。”
对于这个,李皓直接回道:“那也得让他们能顺利抵达才行,如今青州和云州都是刚刚平乱,地界上还乱得很呢!
真要是有什么意外,从而耽搁了行程的话,难道不正常吗?”
金莲微微蹙眉,追问道:“可这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能堵住一时,除非你马上要扯旗造反,否则总是要解决的。”
李皓眼中闪过一抹决然,说道:“一时便已足够。待大军休整完毕,养精蓄锐之后,便要借着这大胜之势,直捣京城,清君侧,顺带帮你看看能不能一起报仇。”
金莲面露担忧之色,说道:“进展如此之快,你就不再等等看?”
李皓说道:“等不得了,毕竟我愿意来等,可元景帝却未必愿意,与其等他先出招,倒不如我来抢占个先机。
再者寇阳州也等不了,他这么个好外援,可不能给浪费了。”
金莲闻言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啊,那需要我来做什么吗?”
李皓想了想,就给金莲安排了一件事:“你嘛,就先回京城召集天谛会的人吧,天人之争应该快要开始了吧?”
用天人之争,来吸引住元景帝的注意,这次虽然说是要清君侧。
可实际上,真正的行动却不能真的用军队来完成,大奉军队是弱,可那也不是几万大军就能速通的。
一旦打成了旷日持久的局面,对于自己这帮人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只会让天域和巫神教的人占了便宜。
金莲离去之后,李皓除了全力恢复云州的民生,其余时间便都泡在了军营之中。
给那些兵士做一下思想工作,好让他们在起兵清君侧的时候,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换个话说,其实也就是给他们洗脑。
不得不说,云州这些年因许平峰刻意挑起的诸多矛盾,早已被折腾得千疮百孔。
几乎无需李皓多费唇舌,那些原本收降过来的叛军,情绪便已被充分调动起来。
到后来,军中树立的标杆人物,也全换成了他们。
由他们带头,带领着其他人一起诉苦,并最终把矛头指向元景帝。
塑造一种只要除了元景帝,便能让天下变得更好的感觉。
可面对这种情况,却也有人为此担心,比如怀庆的人就挺担心她的安全。
“先生,公主如今可就在京中,要不要先想办法,把公主与皇后给接出来?”
李皓对此直接摇头:“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此时贸然接公主出京,恐会打草惊蛇。
元景帝本就多疑,若公主突然离京,他定会察觉异样,届时我们的计划还没开始便可能夭折。”
来人急切道:“可京中局势复杂,万一元景帝对公主不利,那该如何是好?公主千金之躯,绝不能有半点闪失啊!”
李皓回答道:“放心吧,在正式起事之前,我会提前赶到京城,这件事要想结束,终究还得看京城的结果。
而且,我们此番清君侧,本就是要树立公主的名望,让她名正言顺地站在天下人面前。
若因惧怕危险就退缩,那之前的努力岂不都白费了?”
来人见李皓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抱拳领命:“那便依先生所言,还望先生务必保证公主安全。”
但私下里,这家伙却是立马就派人去传信了,估计是向怀庆告李皓的状。
只是到最后,反倒是他自己,被怀庆给批评了一顿,让他听李皓的命令行事便好。
所以他后来就又来找李皓请教,后续具体的工作安排,并询问具体的出兵时间。
李皓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莫要心急,如今虽士气正盛,但准备还需周全,粮草辎重、行军路线、各部协同,这些都得一一安排妥当,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方能直捣黄龙。
再者光是鼓动军中之人,能起到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真正无限的力量,我们还没有调动起来。”
这人听的就有些迷茫,问道:“无限的力量,先生所指的是什么?”
李皓解释道:“那当然是这普天下的老百姓了,得民心者得天下。”
将领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明悟,却又带着几分疑惑:“先生所言极是,可这普天下的老百姓,我们又该如何去动员呢?
他们散布各地,且大多对朝廷之事心存畏惧,怕是难以轻易响应我们。”
李皓不同意他的看法:“你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其实咱们在军中怎么做的,到了百姓当中,依旧可以这么做。
要知道军中将士,本身就是从百姓来的,他们本就是一体。”
将领微微一怔,随即恍然大悟:“先生高见!只是具体该如何操作,还望先生明示。”
即便如此,最终达成的效果或许与怀庆最初的设想有所偏差,可那又有何妨?
李皓并未与这将领过多赘述具体安排,只是简洁明了地吩咐了具体事宜。
将领领命匆匆离去后,李皓依旧在军营中忙碌不休。
想要赢得民心,光靠言语上的宣传远远不够,更要在实际行动中让百姓真切看到希望。
于是,大军在青州和云州纷纷开仓放粮,救济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灾民,同时全力修复被战火肆虐破坏的农田与房屋。
与此同时,一场场诉苦惩治行动也在青州和云州两地拉开帷幕,旨在迅速凝聚民心。
当然,这一切行动都以怀庆的名义开展,她注定要逐渐走到台前,成为百姓心中的希望之光。
这一系列举措,很快便在两州百姓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早已对朝廷彻底失望,如今看到竟有人如此真心实意地爱护他们,心中那早已熄灭的希望之火,又渐渐燃了起来。
“听说这怀庆公主一心为咱们百姓着想,不但不抢咱们的粮食,还主动给咱们发放粮食呢。”一位老农满脸激动,对身旁的人说道。
“可不是嘛,要是她能当上皇帝,那咱们的日子可就有盼头咯。”另一人连忙附和道。
这些话语,如同春风一般,在民间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心底里支持怀庆。
而李皓并未因眼前的成效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
反正继续派人深入民间,广泛收集百姓的疾苦与诉求,并将其仔细整理成册,打算作为日后治理天下的重要参考。
在青、云两州百姓对怀庆的支持声浪日益高涨之时,元景帝也收到了风声。
朝堂之上,他直接怒不可遏,将手中的奏折狠狠摔在地上。
此时他倒也没有真就怀疑到怀庆要造反,人心中的成见本就是座大山,这事要是发生在哪位皇子身上,那他恐怕就真的要死了。
元景帝之所以愤怒,只是愤怒于怀庆的名声,竟然要好过自己,愤怒李皓这一拨人在羞辱自己。
于是直接就把怀庆给召进了宫里面来,狠狠的训斥了一顿,并直接将其幽禁在了公主府里面。
然后就又派出了钦差队伍前来青、云两州,调查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可之前的人都没能到达,这批人自然依旧是遇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小问题。
反倒是李皓得知消息很快,立马加快了动员的步伐,不仅在军中进一步强化对元景帝的批判和对怀庆公主的支持,还组织了一支支小分队,继续深入到青州和云州的各个村落。
这些小分队成员大多是能言善辩之人,他们挨家挨户地与百姓交谈,倾听百姓的苦难,向他们讲述怀庆的仁德与抱负。
“乡亲们,元景帝在位期间,咱们过的是什么日子?赋税沉重,战乱不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而怀庆公主,她心系咱们百姓,一心想要改变这黑暗的现状,还为此被昏君幽禁。
咱们只有救出公主来,才有好日子过啊!”一名小分队成员声情并茂地说道。
在他们的不懈宣传之下,越来越多的百姓被深深触动,纷纷主动投身到支持怀庆公主的行动当中。
他们或许也不认为女子能当皇帝,可那又怎么样,谁能让他们吃饱饭,他们就选择支持谁。
有不少的年轻人甚至主动要求加入到军中,为改变命运而战。
随着支持者的不断增加,李皓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起兵之事。
李皓对着召集来的各位将领,振臂高呼:“将士们!我们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才换来如今的局面。
但我们的使命还未完成,元景帝昏庸无道,致使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
我们此次进京,便是要清君侧,还天下一个太平!”
台下将领们本身也是被洗脑的一员,此时立马群情激昂,纷纷响应:“愿随先生进京,清君侧,安天下!”
怀庆的那名心腹将领见状,不由激动地说道:“先生,如今百姓支持,军心可用,正是起兵清君侧的大好时机!”
李皓点了点头:“不错,但此次起兵,我们依旧需要谨慎行事,元景帝虽昏庸,但朝廷毕竟还有一定的实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虽然我没指望凭借这些兵马就横扫天下,可你也别真就打输了。”
来人郑重回道:“先生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哪怕拼上这条性命,也绝不辜负先生和公主的厚望!”
随后,李皓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具体起兵事宜,根据各将领的特长和经验,分配了不同的任务。
有的负责粮草辎重的调配,确保大军在行军过程中物资充足;有的负责行军路线的勘察,寻找最为隐蔽且便捷的进军路线,以避开朝廷的耳目;还有的负责与其他势力的联络,争取在关键时刻得到他们的支持。
终于在小半个月后,李皓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京城进发。
一路上,他们所到之处,百姓们纷纷夹道欢迎,为他们提供粮草和物资,大军士气高昂。
不过李皓的身影,却是悄然消失在了军中,连带消失的还有寇阳州、曹青阳,以及武林盟麾下值得相信的一批高手。
他们会跟着李皓一起进入京城,并完成对于元景帝的围杀。
当然为此,李皓也需要给出自己的报酬,那就是九色莲花的莲子、根茎。
看来对于慕南栀,自己是又要食言了,光是一次成熟的九色莲花,明显是不太够分。
这么一批高手的全力行动下,速度可是比朝廷的快马报信要快上太多。
尤其是云州和青州,在经过一番极限梳理过后,已经基本扫清元景帝暗手的情况下。
等李皓这一行人都到了京城过后,元景帝都还没有得知青、云二州再次反叛,打出了清君侧的口号。
回京之后,第一件事李皓就是去到了怀庆的公主府里,虽然之前通过玉石小镜,自己已经和她通过消息。
可那时不管李皓怎么劝说,她都不愿意跟着躲一躲的。
没辙,李皓只能是打算要亲自上门来劝一劝了,不行就直接打包打走。
怀庆估计也是早就预料到了,李皓今日会来,早早就煮好了茶等着。
“公主倒是好雅兴,还有心思煮茶。”李皓开口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
怀庆抬眸,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你既来了,我自然要备好茶,免得你又要说我怠慢。”
(本章完)
喜欢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请大家收藏:()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