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百九十二章 富祸

    时隔十余年,张学舟依旧不能平视曾经的梁王。

    论修为,梁王境界要高他一筹,论运术,他或许存在斗败梁王的可能,但他运体水准确实不如梁王。

    而论财富,小乾坤袋盛放满满的张学舟也没什么把握。

    二七三厢房中,李素艰难施法取物,放饭菜的桌面上已经多了七件奇珍。

    梁王好奇珍,哪怕死前也不乏人敬献奇珍。

    奇珍的特点就是‘奇’,它并非稀罕珍稀之物,也可能是较为常见的形态。

    譬如长了四条腿的牛很常见,但长六条腿的牛就成了奇珍。

    李素取的第一件物品是一个酒壶。

    酒壶很常见,闪烁夜光的酒壶很少见。

    当然,这种夜光酒壶在这方世界很稀奇,但张学舟很清楚原理,没觉得是什么好东西,这种奇珍酒壶蕴养酒也没什么用。

    他和李素还真不是客套,而是没看上李素取出之物。

    等到李素一件件取,张学舟的脸色才渐渐肃穆起来。

    他看不上一些奇珍,但有一些奇珍确实入张学舟的眼。

    “这辆指南车有些意思!”

    司南和指南车不稀奇,若能找到较好的磁石,张学舟也能制作指南针。

    但他有这种能力是一码事,能不能找到合适之物制作成功则是另一码事,而好不好用则难于确定。

    如同他早年制作的法器‘衡’,理论都清楚,亲自打造的时候则因为自身和工匠的能力不达标,难于制作到精细。

    指南车就是一件需要精细制作之物,李素放在桌上的指南车精致到就像现代仪器。

    不论如何摆放,这辆巴掌大的指南车都会平稳指向南方。

    指向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在阵法中指向就成了难事,张学舟才刚刚从仙庭大阵中走出,心中的余波不曾完全消退,他对这种物件确实想有备无患。

    但一辆指南车的代价显然远远不足。

    “你想问我什么?”

    张学舟开口询问李素,此时的他也愿意听一听李素所求,看看自己是否能满足对方,又需要什么样的代价才能达成协议。

    “我很快就要进入修行状态,修行结束后便会远走,您不要遮遮掩掩,免得所求无果”张学舟提醒道。

    “我想清楚陛下会怎么处理我们梁国”李素咬牙道:“我们这儿到底要乱到什么程度才能罢休!”

    “哦?”

    “先王有五子,山阳王和济阴王继承王国后一两年便暴毙,济川王被太傅逼得失了智,济东王疑神疑鬼,我儿继承梁王,也陷入了王庭纷争,短短数年便撒手人寰,如今只能由我的孙子刘襄来继承,他年少不懂事,唯恐遭了横祸!”

    李素是梁王刘武的皇后,知晓了太多机密,也很清楚景帝与梁王的纷争。

    在她看来,梁国的一切都是梁王败退后的下场,至于这种纷乱要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则是未知。

    眼见庞大的家族渐渐崩溃,梁园冷冷清清,天下名望之士都不断远离梁国奔赴长安城,李素心中惶惶没有任何妄念,她只求一个平安。

    在李素看来,梁国的乱和长安城有关,她也希望新帝能松一松手放她们一马。

    “太皇太后最疼的孩子是梁王”张学舟道。

    “这……”

    “太皇太后在位一日,长安城没有谁敢动梁国!”

    “可……”

    “太皇太后虽然已经故去,但梁国的祸事并非发生在当下,也与陛下无关,这么说懂了吗?”

    长安城的新帝这些年从来没有真正把控过实权,熬完太皇太后还要熬皇太后,绕不开这其中的伦理纲领,把控权势较弱的新帝从未针对过梁国,甚至还承受过公孙诡的突袭,几乎差点丧了命。

    “那我们这儿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素难于置信道。

    “梁王早年是不是接触过一些什么人,他是否想借这些人的力量入主长安城?”张学舟问道。

    “这……”

    “你要清楚这些人因为利益汇聚睢阳城,甚至还协助过梁王抵御七国之乱,他们死伤诸多不可能不求回报”张学舟道:“如今只是向你们索取过去的付出罢了!”

    “还望东方大人教我等如何避灾!”

    李素此前将更多怀疑放向了长安城,但她也清楚自己脚下内乱不休。

    没有梁王的能力和魄力,继承者们没一个站稳了位置。

    此时被张学舟再三解释,她不得不将心中那些念想消退,又寻求相关解决问题的方案。

    王庭中纷争不断,李素难于判断谁才是真心向着王庭,而梁园客寥寥,这些有大智慧和实力的人纷纷出走,想寻到一个立场较为公正的梁园客难之又难。

    李素此时也是趁着好不容易回归了的一个梁园客求教。

    她知晓张学舟,也知晓张学舟在新帝身边是宠臣,心中没什么抗拒心态。

    只要建议合适,她确实会直接采纳。

    “梁国太富了!”

    张学舟拿起指南车转了转,又看向李素。

    “我们太富了吗?”

    “太富!”

    张学舟点点头。

    梁王有匹配财富的地位、实力、关系网,而梁王的儿子没有,梁王的孙子更没有,至于梁国的太皇太后李素连神通境的修为都不曾通达,想撑也撑不起来。

    “我们该怎么穷一点”李素问道。

    钱财不是撒出去了就行,一些突兀的行为只会让人更加贪婪,认为梁国隐藏着更大的财富。

    如何适当穷下去,这需要有正确的方式,也需要付出有所值。

    “保三五年平安向皇太后进贡,保长久平安则是向陛下进贡”张学舟回道。

    “您的意思是陛下依旧没能把控大汉的权力,当下一切都是由皇太后做主吗?”

    李素对政治的敏锐度显然十足,简短的一句话也让她迅速判断清楚了长安城未央宫大权的形态。

    如何投资当下,又如何投资未来,这需要她仔细进行研究。

    而礼不是想送就能随手送,只有在朝着长安城岁贡等情况时才能赠送,又不能表现太突出让其他诸侯王出丑。

    如何送礼,向谁送礼,又送什么礼,礼要多少,这对李素来说确实有不小的难度,尤其是梁国和长安城距离遥远,马车通行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

    等到张学舟再次开口打了包票后,李素只觉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第五形态不错,请把《第五形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第五形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