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五十二章 没有谁再能约束的权力

    “道君化身前来不足为惧,强力剑术和火甲符配合可以摧毁他化身!”

    “董仲舒当下在誊写相关,相应的针对要求或许还能降低一些!”

    “他真身前来至少要能找到人!”

    ……

    张学舟有几分担忧道君的报复,新帝则没那么在意。

    如果帝王容易杀,大汉王朝的帝王早就被一轮一轮割草了。

    其他不说,新帝外出还会换身份,改了发型、头冠、衣袍等,没多少人认得出他。

    “你家不大,很容易被那些咒师搜寻到,以后昏睡的时候住皇宫中便是了,大门锁上谁能知道你躺到哪儿去了!”

    张学舟惧怕报复的隐患也被新帝安排得妥妥当当。

    只要不是被道君正面撞见,他安全度会非常高。

    而转换世界后的安全则因为住所的隐匿性难于被查探到。

    “也不知结合灵木法杖给道君那一下的创伤有多大!”

    张学舟寻思着道君的创伤,又盘算着对方可能报复的时间,只听新帝在那儿催促张学舟再找找敖厉索要一点精血。

    但凡他杀伐道君时动用的是赤霄剑,新帝觉得自己斩杀对方的概率会较高。

    “那柄剑也太不稳定了,跟赌命似的”张学舟吐槽道:“万一软瘫下来,那是真的会要我们的命!”

    “它是不靠谱了一些,也就病儿拿着较为稳妥,软了都硬撑起来挥斩两下!”

    新帝悻悻不已。

    如果赤霄剑面对道君一下变成软骨头,新帝觉得那种场景应该会很绝望。

    这是一柄他想用但又需要拿命来赌的剑。

    道君不会给对手反复重来的机会,思索再三,他心中少了几分催促张学舟算计敖厉精血的念头,只是叮嘱张学舟碰到机会不要放过,万一真能用得上,那便是真正存在反杀的可能,作为备用选择不差。

    “听说义妁给你配的安神药材多达三十六种,母后和田蚡托我问一问,义妁开的丹方能用在她们身上吗?”

    张学舟的病情算是较为稳定,发病时只是胡言乱语,并不会大吵大闹。

    新帝也很好奇张学舟是否有良方。

    “这种药的冲击性很大,要么吃好,要么吃死”张学舟笑道:“义妁也就敢对我这么开丹方了,但凡换成另外的病人,她不敢这么配药!”

    “我听说有一些毒药在其中?”

    “药性相克也相生,毒用好了就是药,药用差了就是毒!”

    “我现在只剩下五枚极品吊命丹,你身体正常时是否还能炼制一些!”

    “我尽可能炼制!”

    ……

    张学舟从太医馆出来后并没有返回府邸,而是前往皇宫安住。

    伴随他同时前去的还有义妁,又涉及两个皇宫禁卫跟行。

    他和新帝在未央宫大殿分开。

    “陛下,东方朔似乎和昆仑有说不清的牵扯关系,此人底细有几分不干净,陛下还需谨慎!”

    “郑卿……长信宫缺乏詹事,你去那边协助皇太后盯紧一些后宫的安危事,也给朕看清楚一些,不要让不轨之人在长信宫作祟!”

    新帝心中叹了一口长气。

    郑当时的敏锐性十足,也较为维护他的安危,明知张学舟是他身边近臣依旧敢谏言,但郑当时没搞清楚相关信息,也不懂张学舟的重要性。

    张学舟在很早以前就向他禀报了昆仑之行,诸多涉及相关事并非没头没尾。

    而张学舟在新帝击杀道君和烛九阴时的配合无人可取代。

    对方冷静又理智,临场表现远较之田蚡要好。

    如果硬要找张学舟的毛病,新帝只能想到张学舟性格太趋向于‘求和’,和朝堂上那些投诚保守派系官员差不多,想着尽可能不得罪人不惹事。

    这种观念很不好,毕竟惹不惹事并不由他们说了算,越不惹事越容易被人欺负。

    新帝觉得张学舟必须纠正这种观念,甚至要学一学怎么惹事,又怎么让别人不敢再惹事,从而避免被算计。

    这种过程没法一蹴而就,过程必然充满曲折,但只要不断向上,他相信事情必然能解决。

    譬如他们这一次异地作战有折损,但也给予了道君等人一个深刻教训。

    若道君等人敢来长安城,新帝觉得那不是危险,反而有可能成为一个铲除对手的机会。

    张学舟等人还担心道君的报复,新帝则是在等待,希望可以寻觅到出手的可能。

    “多谢陛下恩赐!”

    目光扫过郑当时,这位曾经的京兆尹脸上是错愕之色,而后又低头躬身行礼,将京兆尹顶冠取了下来。

    “辟阳侯之孙审充擅长辨识,可暂入京兆伊府任职!”

    新帝让人取墨写了一封诏书。

    没有皇太后插手,田蚡也不敢再阻隔,他此时任命官员的程序极为简单。

    三言两语摘去了郑当时的职位,新帝也安排了人员任职。

    没有谁再能约束的权力在新帝手中,但他没有过往想象中那么恣意,并没有报复性将诸多官员都换成身边近臣,而是会根据官员能力进行调整,毕竟当下朝廷内政运转正常,并不存在大规模替换的必要。

    说到底,新帝需要的是有随时替换官员的权力,而并非需要将所有职位换成自己身边的忠心者。

    新帝很清楚自己身边人的能力,也清楚这些人的极限。

    如果能力到了,他就会换成新人,如果能力没达到,他也不会做揠苗助长的事情。

    “如果卫青在第四波负责扫尾……”

    大部分官员都会被保留,但也有少部分官员必然要被新帝替换。

    哪怕他的人存在欠缺,这也比一个有不可弥补缺陷的官员强。

    “王恢……王恢……”

    新帝念念了两声。

    王恢是朝堂主战的将领,也代表了皇太后主战的思想。

    但对方的能力不足以胜任主战派首席,一场战争打得虎头蛇尾,更不可能让对方继续领衔下去。

    “王恢当时死拼一场活下来就是合格的统帅,他心性犹豫,领军的风险太高了,这种畏战不出击犯了战争大忌,我惩戒重了会让人离心离德,惩戒轻了又会引发效仿,烛九阴伤我父,道君伤我母,若朝廷将官学王恢,这仇如何能报……”

    未央宫大殿中,新帝来回踱步。

    朝廷的官员需要做部分调整,而军部将领则不是简单的调整问题。

    这就像张学舟需要去转换观念。

    只有观念转变敢于不断对外,新帝结合众人才有报仇的能力。

    而且他所要的并不简单只涉及私人恩怨,他听过张学舟周游时所听到的消息。

    眼下的三界很可能处于一个势力真空期,各大派系青黄不接,也欠缺了仙庭主导秩序。

    这或许能让他抓住一个引导自身和大汉王朝强大的契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第五形态不错,请把《第五形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第五形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