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2 雪中送炭的好

    翌日。

    杨小涛来到一机部,瞬间就被眼前的盾构机吸引眼球。

    “怎么样,没想到这么大吧。”

    夏老在一旁叉腰笑着,很是自豪。

    这可是他们一机部耗了大量心血做出来的啊!

    这可是国内第一台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啊!

    这就是全世界上也没多少个能做出来的!

    而他们,就是做出来了!

    心中自豪,脸上更是得意!

    杨小涛认真的点着头,“是挺壮观的。”

    “当初在设计图上还没觉得,可一做出来,感觉人在这东西面前,好渺小啊。”

    闻言夏老摸着胡子点着头,“要是一般大的话,能显示出咱们的本事?”

    “我跟你说啊,要是换成其他几个机部,没门,根本做不出来!”

    杨小涛在一旁笑着点头,“这话我信,要是没有咱们这底蕴,吐血也做不出来啊!”

    夏老听到夸赞更加开心。

    “消息报上去了?”

    “嗯,老黄那里已经跟上级打了报告,估计很快就能批下来。”

    “到时候,我们选个地方,看看这盾构机的性能。”

    “要是验收合格了,就给长延铁路送过去。”

    夏老清楚长延铁路里面有九部参与,也知道这次盾构机乃至要做的新型火车头,也都是拿长延铁路做试点的。

    所以这第一台盾构机,要送给长延铁路使用。

    “这可不是小东西,到时候拆下来送过去,可得保证装好啊。”

    杨小涛提醒着,夏老点头。

    然后杨小涛戴着故障扫描眼镜在盾构机周围看了一遍,没啥大问题,不过小毛病还是有的。

    这么大的家伙,有也正常。

    随手指出这些小毛病,现场的制造人员立马上前检查。

    随后发现问题,就开始现场改进。

    “咱们的前进号盾构机,总长五十米,其中盾构部分占了五米。整个直径有五米左右,采用新型的特殊钢材合金,单单这个车头可就贵多了。”

    “基本上严格按照你给的设计图做的。”

    “这还多亏了你们九部派来的工人同志呢。”

    夏老在旁边说完,杨小涛就看到逄国带着人过来。

    “杨部!”

    一靠前,逄国就有些激动,心中充满感激。

    杨小涛可不仅是他的救命恩人,更是让他发光发热的领路人啊。

    “老逄,恭喜你啊,完成了这么大的任务。”

    逄国立马感慨着,“杨部,要是没有您的设计图,没有您的指导,就没有这盾构机,自然就没有我逄国什么事了。”

    这话说的十分真诚,杨小涛只是笑着摆手,“老逄,还是你们付出了努力,才有这收获。”

    “否则也没有人能够将东西做出来啊。”

    “老逄,属于你的功劳谁也拿不走。”

    逄国深吸气笑着点头。

    随后逄国带着杨小涛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期间还将盾构机启动演练一番。

    一切没有问题,杨小涛才将逄国叫到一旁,说起黄老他们的事情。

    “老逄。”

    “这盾构机虽然做出来了,但还没结束。”

    “一台盾构机远不能满足国家的需求,后面还需要更多的盾构机。”

    “所以,这里还需要你继续带领团队努力。”

    杨小涛说这些,逄国立马明白杨小涛的意思。

    毕竟夏老先前就找过他,不过被他以九部的身份拒绝了。

    现在看来,应该是夏老跟杨小涛说过这事。

    而且,杨小涛也同意了。

    逄国欲言又止,杨小涛便再次解释道,“而且,我还需要你继续跟踪盾构机的进展,如果出现什么问题,还要在后面的设计制造中进行优化。”

    闻言,逄国心里话憋回肚子里。

    “还有,老逄,这人啊,一辈子总得干点轰轰烈烈的事,对吧。”

    “啥叫轰轰烈烈的事?”

    “那就是讲一件事做的有始有终,做明白了,做好了,做透彻了。”

    “你想想,等以后的人说起你来,第一句话就是好,这人做了好多盾构机,那是什么滋味?”

    “对吧。”

    “这是你的机会。”

    “再说了,这是哪啊,这是一机部啊,咱们以前就是一机部的,就当是回了老家,甭多想啊。”

    杨小涛在旁劝说着,逄国渐渐的冷静下来,然后琢磨着杨小涛话里的意思。

    尤其是那句,做好一件事打动了他。

    他年纪也不小了。

    虽然成了工程师,但那是怎么来的,自己心里清楚。

    最起码,跟常明杰相比差的太多。

    而且他也没有其他出色的成绩。

    唯一去了趟石城,做出一点成绩,可最后还遇到了地震。

    要不是杨小涛去救了他们,也许他现在的墓碑上就只有一个名字。

    好在,现在有了这个机会。

    一个可以让人在说起盾构机时,就能想到他的机会。

    他得抓住。

    “好,杨部,我知道了。”

    逄国知道杨小涛的性格,只要自己坚持不同意,那肯定不会勉强。

    同样的,杨小涛给出的建议,一般来说,都是最优解。

    “好,这件事你放心,夏老是咱们的老上级,肯定会照顾着。”

    杨小涛在一旁笑着,然后又舍不得的说道,“不过,老逄你这也算是半个九部人啊,以后有啥事需要你帮忙的,老逄你可不能推辞。”

    听杨小涛这样说,逄国立马拍着胸口保证道,“杨部放心,有什么事情尽管说,我保证随叫随到。”

    “就等你这句话呢。”

    两人散步回来,找到夏老将情况说了下。

    夏老得知逄国愿意留下,而且还会劝说其他人一起留下研究盾构机,顿时喜笑颜开,并且还保证不会让他们受到委屈。

    一机部的事情结束,杨小涛就回到了九部。

    当然,后续盾构机的事情他还会继续关注。

    不过在这之前,杨小涛决定还是给李洪峰打个电话,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谁知电话拨打一会儿,转了两次线,都没有人接听。

    杨小涛琢磨着,应该是在忙,没有人在电话前值班。

    想了一会儿,决定过会儿再打。

    只是这电话刚放下,就接到郭秘书的电话,陈老要找他!

    杨小涛只好开车前往。

    另一边,自从杨小涛跟郭秘书说起莫西多夫的事情,陈老就一直在思考这件事。

    那就是个烂摊子。

    可同样的,也是一个机会。

    浑水好摸鱼,而且运气不错的话,还能摸到大鱼。

    这就是风险机遇并存,有些难以取舍。

    于是才有了郭秘书叫杨小涛过来,一起商量讨论。

    思考的功夫,门口传来了脚步声。

    一齐抬头,就看到杨小涛快步走进来,身后跟着郭秘书。

    “首长好!”

    杨小涛喊了一声,陈老点点头,指了指身旁的座位。

    “坐下说话!”

    杨小涛闻言坐下,郭秘书关上门,随后坐在一旁。

    “最近在忙什么?”

    陈老随口问了一句,杨小涛笑笑,“就是瞎忙!”

    “这里搞搞,那里干点的,反正事也不少。”

    “听说你们要研究新型机床?”

    杨小涛笑着说道,“上次您安排的任务,这不是要做机床的出口生意嘛,我们九部的压力不小,所以就想着搞一个数控机床,好提高国内的机床技术。”

    陈老听了很是满意,“好好做,等做出来,我去给你们剪彩。”

    杨小涛当即点头,“是,我们一定尽快完成任务。”

    陈老听到机床的事情,心里突然想起一件事,“你们的水星机床做出来后,还要人去帮忙装起来。”

    “这些人要可靠,不能马虎。”

    “你们提前做好准备。”

    杨小涛听了却是好奇,“首长,不是有外贸的同志协助吗?还要我们的人去?”

    “这人生地不熟的,我怕同志们出去了不适应。”

    陈老却是摇头,“这件事也是协议当中的,毕竟机床这东西,不是一般人能够操控的,咱们既然卖出去,就得做好售后服务。”

    “总之,你们九部要提前做好人员的选拔培训,一定要把好关。”

    杨小涛听了知道多说无益,只能点头赞同。

    等回去跟刘怀民说一声,提前物色人选。

    “对了首长,今天我去一机部看了下刚做出来的盾构机,运行的还不错!”

    陈老乍一听很好奇,“盾构机?你给他们的那个盾构机图纸?他们做出来了?什么时候的事?”

    “怎么没人跟我说啊!”

    杨小涛有点不知所措了。

    最后只能对陈老说道,“那个,可能是没找到您吧!”

    陈老点头,然后问起盾构机的事情。

    杨小涛随即说了一些盾构机的情况。

    陈老点了点头,“我也想看看,这盾构机到底长什么样,到底能不能用!”

    杨小涛在一旁笑道,“首长这个您就放心吧,肯定能用,而且比人工开凿更快,更安全!”

    陈老点点头,随后说道,“这次叫你来,主要是关于莫西多夫的事情。”(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四合院里的读书人不错,请把《四合院里的读书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