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章 欧洲人被保护的太好了!

    郭康给朱文奎提出过一个概念,说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是不一样的。当然,随着时代变化,这种潜力可能也会产生消长,但总体来说,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朱文奎当时就问他,他们吴王府影响力比较大的几个地区,发展潜力如何?郭康回答说,不管是莱茵河两岸,还是巴伐利亚,亦或是蒂罗尔地区,都是很好的地方。哪怕是作为加盟者的波西米亚,潜力都很大。

    这些地方如今贫富不一,但上限都远不止现在这点。包括最穷的蒂罗尔地区,按郭康的记忆,反而是后来意大利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但另一方面,直到19世纪,这地方也是以穷山恶水出刁民而著称。

    当地的山民,一直被视为优秀的轻步兵兵源,也是奥地利手里少有的还能打的军队,不止一次从腓特烈乃至拿破仑手里,保住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点体面。

    虽然穷成这样,但当地人还是对奥皇很忠诚。因为相比起来,哈布斯堡家族都算是非常友善的统治者了。后来这里被转让给巴伐利亚之后,当地人就直接因为税收问题造了反。也不知道神罗的贵族老爷们,是怎么把这块并不差的土地,给经营成这个鬼样子的……

    这个时代的欧洲人,总是喜欢说,塞里斯地大物博,文明昌盛。比较狂热的人,几乎要把那里视作地上天国;保守一些的,也觉得那边肯定是膏腴之地。但实际上,明朝人自己才知道,为了经营和开拓这片土地,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在朱文奎等人的眼里,蒂罗尔的山,比起大明西南那些山,都算是小孩过家家级别的了。所以,在这方面,他倒是挺赞成郭康的“预言”,觉得这里成了“烂地”,单纯就是统治者太逆天了。

    在之前的交战中,贵族联军的进展速度一直很慢。因为这会儿,连唯一的罗马故道,也正在大修改造当中。

    这条路的选址很不错,至今,大部分路段都可以直接沿用。但道路本身,早已经不堪重负了。之前,偶尔有临时维护,也只是清理下路面。因此,这次需要的工程量,还是挺大的。

    战争爆发的时候,各个聚落的村民,正按照规划,把过于年久失修、已经不成样子的路面扒开,准备从地基开始,重新进行修筑。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把道路分成了众多小段,每个村子、领地,分包一部分,同时开工。

    结果,贵族联军进场的时候,除了头尾部分还没有开工,道路已经给挖成了不知道多少截。时不时,就会遇到一段大坑。

    很多人都开始咒骂伯恩哈德,说他不知道发什么疯,非要选择在这个时候行军作战。哪怕早一点或者晚一点,都不至于这样。当然,伯恩哈德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也没想到,这个工程居然能开始的这么快。至于往后拖,他倒是想,奈何债主们不同意啊……

    就这样,他们折腾了半个月,才通过了山区,抵达山南的预定位置。由于道路崎岖,和不断的袭扰,队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减员。

    由于辎重从一开始就出现了损失,沿途的村落里劫掠来的补给也不够全军使用,很多士兵还处于饿肚子的状态。只有匈牙利人吃的最好,士气依然很旺盛。

    出了最难走的那段山区之后,行动变得容易了不少。不过,他们惊讶地发现,这里的道路居然也在施工,工地上人员活动的痕迹还非常新鲜,道路的进度也比山区那边快不少,有些分叉小路,都已经铺完了。

    按照公开消息,这个修路项目,就是从他们在意大利筹款开始的。最早开工的地方,也是山南这几个城镇,因为他们这边交通相对便利,经济也更加发达,更容易召集工匠,运输材料。所以,他们开工比较早,也不奇怪。

    但是,按理说,这些人肯定会互相通风报信的,不可能连要打仗了都不知道。这就意味着,在得知大军南下的消息之后,这个“大明”组织,依然决定无视威胁,继续进行作业,直到最近几天才撤走。

    这种表现,让贵族们颇为光火,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出了山口之后,道路上的第一座有点规模的城市,是南边的博尔扎诺城。他们于是决定拿这里开刀,洗劫和摧毁这座城市,这样一方面总算开始回本,另一方面也是要立威,给其他人看看。

    不过,城市那边似乎也做好了准备。他们加固了城墙,还搭设了防御设施。可能是知道,如果被打下来,必然面对悲惨的命运,城里的市民都拼死作战,还有一些修路工匠,也退入城里,帮他们防守。匈牙利人带头攻城,打了一天,也没有什么进展。

    眼见突然性已经消失,贵族联军只能老老实实地准备攻坚,开始打造攻城器械,还调集人手,准备挖掘地道。

    与此同时,敌人的机动力量也开始频繁活动,更加卖力地袭扰他们的后方。还有大批敌人正在转移过来,应该是准备援救城市。

    伯恩哈德等人判断,敌人之前也不知道他们准备先去哪,因为出山口之后,既可以向西,去地位更重要的前首府、现在的筑路联盟总部所在地梅拉诺;也可以向南,去经济更发达、更接近意大利腹地的博尔扎诺。

    这个“大明”联盟,本质上还是当地人聚众自保的草台班子。虽然看起来人多,但能够长途行军,参与野战的军队,素质上的要求也要高出不少,不是随便拉点村民就行的。因此,敌人的机动力量其实也很有限,没法处处设防。哪怕要让城市暴露在攻城战的危险中,也必须把先手让给贵族联军,等他们已经开始作战,不会再随便转场了,才敢让自己这边的机动部队进场救援。

    这个思路,也符合军事常识。据伯恩哈德等人的了解,这些“明军”的主力,是由蒙古人组成的。本来就更擅长游动作战,而非堂堂之阵。这种布置,也更符合他们的战术习惯。

    而从之前的交锋看,这些蒙古人其实没有什么攻坚能力。一路下来,他们也就是进行一些骚扰,而且只能专门捡着队伍里的软柿子捏。

    到了平原地区之后,出现的蒙古人数量也增加了。不仅如此,他们的武器装备也升级了一些,还骑上了马。在前哨的交锋中,匈牙利的轻骑兵们缴获了其中几匹,发现这些都是来自意大利的马。应该是背后支持他们的人,比如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商人,提供给他们的。

    伯恩哈德最关心的是,如果威尼斯人对于道路投入了这么多精力和财力,那么,在面对武装干涉的风险时,他们会不会也选择武装介入?

    历史上,威尼斯人参与陆战的情况并不算多。最出名的一些战争,几乎都是在海上进行的。如果有必要,他们也更倾向于通过外交和经济手段,鼓励或者雇佣其他人帮自己进行陆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威尼斯就没有陆军。

    相反,威尼斯一直维持着一支颇为专业的陆军。其中很多,都派驻到各个殖民地,负责守卫商栈和据点。这份工作风险很大,因为守卫者的规模不可能太大,但很大概率会遭到当地觊觎者的劫掠,和“友商”的袭击。不过,于此对应的是,因为商业利润丰厚,共和国拿的出足够的薪水,从全欧洲雇佣最善战的战士,去执行这些任务。

    在威尼斯本土,也有足够的武装力量存在。由于技术发达还有钱,他们其实才是欧洲最早一批组织全装甲骑兵的势力。欧陆的骑士们还在披着祖传锁子甲战斗的时候,威尼斯的城市民兵,都已经开始普及大块铁甲了。

    独特的地形,加上数量不多但十分精锐的职业士兵,让威尼斯城很长时间以来,鲜少遭遇进攻。不过,可能同样是成本问题,威尼斯很少出动他们的陆军,去主动开疆拓土。

    但意大利人对于神罗军队南下,一向很敏感。这次威尼斯人投了这么多钱,战场还来到了这里,要是威尼斯人感到了威胁,开始准备介入,就比较麻烦了。目前只是给他们战马,倒是还好,如果情况升级,他就得小心一点了。

    所以,伯恩哈德伯爵赶紧又给公爵大人写信,对威尼斯人可能介入的情况,也发出了警告。另一边,也开始投入更多兵力,搜索敌人,希望尽快解决战斗,免得夜长梦多。

    不过很快,明军就开始主动朝这里接近。一大早,双方的前哨又开始交上了手。

    在欧洲流行的各种故事里,蒙古人都是和阿提拉一样的恐怖存在。很多记录里,都还有他们当年如何以恐怖的实力,瞬间摧毁东欧的描述。

    不过,队伍里的匈牙利人,却不怎么把这些说法当回事,认为这是那些被保护得太好的人,对于敌人的一种幻想罢了。

    他们认为,当年蒙古的连续胜利,更大程度上,是他们这边自己的问题。别的不说,当时匈牙利的状况,他们还是很清楚的。国王和贵族们之间关系极为紧张,战争准备也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随便什么外敌,都能给国家带来重大伤害。说原因都是蒙古人太能打,反而是给他们甩锅了。

    而且,现在的蒙古人,实力也大不如前了。只靠这种骑射骚扰的战法,是不可能打败一支有备而来的正规军队的。但现在,很多跑到欧洲来的蒙古、库曼人,就只会这一招了。二百年来,他们不但没进步,反而还不如当年的祖先,因此,也不太值得担忧。虽然至今还有人雇佣他们,但主要也是作为军队的补充,实际上难堪大用,最大的优势已经是便宜了。

    因此,至少这些匈牙利人,是不怕他们的。

    至于紫帐汗国这种军队,不管匈牙利人还是神罗贵族们,虽然嘴上说他们是蒙古人,不是真正的罗马正统,但平时讲军事问题的时候,已经下意识不把他们作为蒙古系的军队看待了。所以,也没有专门去提及这个问题。

    在这种认识下,大家决定,不停止进行攻城。不过这几天,匈牙利人先换下来修整,换成伯恩哈德等人的雇佣兵上。

    如果敌人的野战部队来的少,就直接不理,看住营地就行;如果来的多,就让匈牙利人出动,去驱逐他们。因为论起和草原骑兵的战斗经验,乃至骑射之类的本领,肯定还是他们最合适。

    结果,第二天,就又有一大群蒙古人,簇拥着一面画着奇怪符号的旗帜,从后方跑了过来。他们的数量,比之前多了很多,展开成了一条长长的弧线,就朝攻城的阵地笼了过来。

    有跟紫帐汗国打过仗的人,认得那是汉字的“明”。看起来,这就是之前出现过几次的明军主力。联军里的匈牙利人立刻出动,上马去驱逐他们。

    这些蒙古人的装备要好一些,有了不少意大利式的铁甲。可能是因此,他们也更有底气,没有立刻退走,而是一边来回驰骋,和匈牙利人对射,一边破口大骂。

    匈牙利人的语言很特殊,既不是欧洲这边常见的希腊人、拉丁人、日耳曼人的语言,也不是草原上如今常见的蒙古或者突厥人的语言。不过,这些蒙古人里,有人似乎和他们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语言。

    一上来,就用他们听得懂的话,故意谩骂他们,说他们不过是一群给德意志人养马的奴隶,装个什么贵族。

    如果只是普通的脏话,倒是还好,毕竟上了战场,也不能要求大家嘴巴多干净。但蒙古人不讲武德,当面瞎说大实话,就很容易让人破防了。

    对射这种交战方式,在其中一方非常不正规、实力很弱的情况下,一般会以他们被吓跑收场。不过很多时候,远远放几箭并不足以吓跑敌人。如果两边士气和纪律都超过了“及格线”,那么这种骚扰,就不足以击溃任何一方,反而会让大家积攒火气。

    为了寻求优势,骑射手们会越来越近,以求获取准确度和杀伤力上的提高。当然,这也会让自身一方伤亡的比例,同样随之提高,从而导致士气不稳的一方,更容易坚持不住退走。

    而如果这次,双方也没能分出胜负,那么他们就会更加接近,这种相互的追逐和周旋,会一直循环,直到双方开始近战格斗。

    不过这次,蒙古人并没有坚持到这一步,就转身逃走了。匈牙利骑兵立刻跟了上去,开始试图对他们进行分割。(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不错,请把《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