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韩建议诺兰拍主旋律!

    “啧啧啧,果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啊。上面重拳打击天价片酬的强制措施才出台3天,下面的应对策略就来了。

    你不让我拿高片酬,我不拿就是了,但像什么艺术总监、项目策划、表演指导、副导演、监制、礼仪顾问、选角指导……

    这么多岗位的工作,你不能让我给剧组打白工不是么?这一来不是演员岗,涉及不到演员艺人的天价片酬问题;二来,我一个人和我的工作室身兼这么多岗位工作,你不让影视公司给我报酬那可是严重违反劳动法的!”

    韩佳女绘声绘色地跟刘艺菲吐槽着国内那边,圈里这两天的“急智”和“小聪明”。

    听说不少一线明星已经在小范围内达成了默契和共识,会这样跟影视公司进行交涉谈判;

    毕竟目前来说一线确实代表着市场保障,所以自然有底气跟制片公司谈条件。

    “艺菲,你听听,咱们这个行业里还真踏马是人才济济呢,不佩服不行啊。”

    “又说脏话,把那两个字去掉!”刘艺菲没好气的白了一眼,颇为嫌弃道。

    “唉,都怪我爸。他以前经常骂人,我都耳濡目染、近墨者黑这么多年了,真的没法彻底改掉呀。”

    得,小韩同学一瞬间就变成苦瓜脸了。老韩总是说她不淑女,但他也不想想,根本原因在谁?

    “你们俩别在这儿闲聊了,走,去外面迎一迎诺兰导演和杰西卡。”

    看着坐在阳台的藤椅上吹着海风、欣赏着海景、喝着咖啡的刘艺菲和韩佳女,林楠无奈打搅道。

    “杰西卡到了?”刘艺菲闻言,立刻站起了身。

    “哦豁,我去找诺兰导演要张合影。”韩佳女跃跃欲试地说道。

    “他们半个小时前刚刚下船上岛,这会儿已经快到这边了,走吧。”林楠向门口方向歪了歪脑袋,随即率先出了门。

    作为国际知名的顶级科幻片大导演,果然,诺兰自登上利多岛露面后,就被这几天已经赶到威尼斯电影节的不少媒体给围上了。

    一大帮记者们簇拥着诺兰、杰西卡两人以及他们的随行工作人员,就那样径直朝着酒店方向移动。

    “对,《信条》的剧本已经完成了。等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闭幕之后,我就会开始筹备演员的试镜工作;

    今年并不会开机,我还想好好再休息几个月。计划在明年4月到6月份期间,正式开始拍摄……”

    站在酒店门口,看着远远挪动过来的一大堆人,林楠依稀听到了诺兰接受采访的声音,他的精神头显得很足,声音爽朗有力。

    “林、Crystal!”还是杰西卡眼尖,挥着手喊道。

    “嗨~~”刘艺菲亦是笑嘻嘻地招了招手。

    不多时,一群媒体记者就被酒店的安保人员挡在了外面,诺兰一行人可算是解脱了。

    刘艺菲在给杰西卡和韩佳女两人互相介绍着彼此,而林楠则和诺兰在拥抱之后聊了起来。

    “抱歉,林,水晶影业的事情我帮不上忙。”得,诺兰这情商真是让林大导演无语,一上来就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些扫兴的事情咱们就不提了。先休整两天,等他们都到齐后,接下来就是一场大仗了。”

    “哈哈,林,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不可能成为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

    你知道的,这些A类电影节总是很不待见纯商业片,尤其是我这种以科幻片著名的导演。

    甚至我最近都在考虑,我是不是也该转型了,去拍现实题材或者传记电影?毕竟这些题材的电影会更容易得奖一些。”

    “那你得先把《信条》这部科幻片做完,之后再考虑冲奖的事情。”听到这话,林楠当即打趣了起来。

    诚然,诺兰对于奖项的焦虑,从很早之前就有了。尤其是这几年,越来越渴望和迫切。

    但也能理解,毕竟哪个大导演不渴望奖项呢?有了奖项后就渴望票房,有了票房后又渴望奖项。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终究是要有荣誉,要有“名望”的。

    “嗯,确实。”

    诺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待林楠再说什么,就听他自顾自地呢喃决定道:“好,等《信条》完成后,我就开始尝试……转型冲奖!”

    得,林楠直接无语,这跟当初莱昂纳多的症状一模一样。

    “诺兰导演,那我建议你拍主旋律电影。你知道什么是主旋律题材吗?这种题材囊括范围很大的,就是正面的、调子很高的、能笼络聚集起很多人情绪共鸣的……反正就是很容易得奖。我相信无论在哪里,主旋律电影都会很容易得奖……”

    这时候,韩佳女突然插了一句,语气中透着无与伦比的信誓旦旦。

    ……

    敦煌,《一秒钟》剧组。

    随着张大导演一声“咔”,这部现实题材电影就算是彻底杀青了。

    从开机到结束,满打满算一共用时40天整。

    而纵观张一谋执电影导筒数十年来的履历,这部《一秒钟》毋庸置疑绝对是他迄今为止拍摄时长最短的电影。

    而剧组所有演员,其实心里都对这次的拍摄体验有些“嘀咕”。因为张大导演对演员的调教和要求,貌似没有传说中的那么较真和严苛啊?

    只有张沫最清楚,自家亲爹的态度确实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在上一部电影《影》的时候,他还是那么用心的教关晓潼如何找角度、如何拍出烟雨竹林中的美感……

    可到了这部《一秒钟》,他就明显没有那么尽心了。如果说以前对每部电影都投入了十分的精力和心力,那现在最多就只有七八分。

    也许以后会越来越追求效率而不是质量,一两个月拍一部电影的频率会越来越高吧?且这所谓的一两个月时间,甚至可能还包含了停工跑通告的时间在内。

    “爸?”张沫将矿泉水递给了张一谋。

    后者接过水的同时,也一并吩咐道:“让后勤团队慢慢收拾吧,我们提前出发先回首都。通知《影》剧组,都准备准备,可以启程威尼斯了。”

    “好的。”

    “张绎。”张一谋招了招手。

    “张导?”张绎觍着一张笑脸,迎了过来。在敦煌待了一个来月,原本就长得不咋样的他,此时更显沧桑了。当然,这张脸也更搞笑了。

    “这应该是咱们第一次合作。”

    “对,没错。我是很希望能多跟张导您合作的,您可比林导照顾我得多。我在他手里就没演过男一号,甚至都没演过几回他的电影……”

    面对张绎毫不掩饰的“捧高踩低”,连张一谋一时间都有点忍俊不禁了。

    “合作的很好,后面我还会找你的。”

    “哎呀,那我可真是受宠若惊了。张导您放心,您随时打电话,我随时都有档期……就是有林导的戏,我也给他推了。”

    还别说,一副嘻皮笑脸模样的张绎,让整个剧组都乐了起来。

    张一谋之所以这么明确的给张绎承诺,不只是因为后者的演技,最重要的还是票房号召力的问题。

    如今华语电影圈中有稳定的票房号召力的演员真的不多,其中各方面都很全面、戏路宽广的演员更是凤毛麟角,而张绎无疑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能跟他半斤八两的,业内也就只有一个王保强了。像什么沈藤、吴亰之类的演员都太吃电影题材,已经定死在了喜剧和主旋律上。

    而他之后的所有电影都会是商业片,所以张绎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长期合作,未尝不可。

    ……

    一天时间过去,到20号上午的时候,《一秒钟》杀青的消息已经彻底传遍了影视圈。

    “任董,国内的电影剧组、电影人、演员明星都已经开始陆续动身启程前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了。”

    “咱们不急,开幕式前一两天到就成。”任大董事长点了点头,嘱咐道。

    今年,他也准备过去凑凑热闹,亲自带队去挑选一些外语片买回来。

    当然了,跟中影不能比,上影只能以批片的行为买进外语片,之后的发行和上映只能自负盈亏了。

    “任董,人到了。”这时候,又有员工敲响了办公室的门。

    “那就带过来吧。”任中伦毫无情绪变化地摆摆手,吩咐了句。

    “好的。”

    平心而论,任大董事长很清楚,沪圈能拿得出手的中生代男演员和年轻男演员真的不多。

    如果真要拎出个人来做代表,那邓朝绝对是其中毋庸置疑的中流砥柱和典范;他是国内的顶级一线,亦是拥有着不俗票房履历的导演。

    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是绝不可能去演配角的,上影也不会允许他来演配角。

    在这种情况下,能上得了台面的、值得给主旋律资源去捧的男演员,就真的太难找太难找了。他不仅得是一线或者准一线,而且用在电影里作配角还得不突兀……

    喏,经过大半个沪圈的私下“竞争”和“筛选”,最后递到任中伦眼前的就是他了。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徐客和李任港的原因。准确的说,是《攀登者》的港圈团队也隐隐支持了这一位根正苗红的沪圈年轻男演员。

    不多时,就见一身正装略微有些拘束的胡戈被带进了任大董事长的办公室。而他的助理,则被留在了门外。

    没错,一整个沪圈挑下来,就只挑出来个胡戈。其他的都是些不堪的,没有一线和准一线了。

    “任董。”脸上挂着笑容,胡戈半鞠躬问好。

    “坐吧。说实话,你们上戏可真是一年比一年差劲,真不知道都在干什么。

    千禧年之后快20年了,出了几个一线演员?出了多少拿得出手的演员?

    你算是其中最根正苗红的沪圈一线了,但这么多年也就只能在电视剧圈混一混……”

    任大董事长颇为直白地吐槽着,毫不留余地和面子。以致于对面的胡戈都不敢在椅子上坐实,只坐着半个屁股。

    “任董,我们确实在资源上没法和北电、中戏比。”胡戈尴尬的陪笑道。

    “行了,我也不费那么多口舌了。现在是主旋律的风口,上影的《攀登者》又有两个国内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演员加盟主演,带一带沪圈的年轻演员是绝对可行的。资源,我给你;但行与不行,就看你自己的了。

    实事求是的讲,电视剧演员想跨行进电影圈确实很难。但整个华语影视圈,这种演员同样也不少。像邓朝、徐争、黄小明、陈昆、黄博、王保强、吴亰等一大批人,他们都是从电视剧起家,成功进入电影圈的,甚至现在已经成功的成为了电影导演……

    说实话,我并不觉得你的潜力有多大。包括演技,这些年其实也没看到有多少明显的进步。但这个机会我还是愿意给你,也希望你珍惜……”

    任大董事长一脸严肃,直言不讳地说着大实话,甚至语气中还带着点嫌弃。而胡戈就像个被大佬呵斥的小赤佬,脸色隐隐发白,不断点头,一声不敢吭。

    唐人这边,办公室。

    蔡艺农此刻是有些焦躁和忐忑的,她跑了不少门路,才把胡戈的名字送到了上影的办公桌前。

    当然了,之所以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沪圈的男演员中没有多少合适的年轻一线或顶级二线,沪圈是青黄不接的状态。

    而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线小生且根正苗红的胡戈自然就是最佳人选。并且他也的确需要这个角色,需要这份资源、履历。

    “还没回消息吗?”

    “蔡总,还没有,应该是还在上影呢。您放心吧,应该不会出问题,毕竟我们都已经跟联系到李任港导演团队那边了。”

    “话是这么说,但还是保险起见得好。你知道的,其实沪圈并不待见咱们公司。

    老胡可以说是根正苗红的沪圈演员,这没问题;但唐人可从不被沪圈接受,也不被上影认可……”

    正说着话呢,就听桌上的电话响了。蔡艺农只一眼,就立刻接了起来,“老胡,怎么样?”

    “蔡姐,拿到了。”

    “好,拿到了就好。”

    “但上影的任董也明确的说了,如果不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他们不会定我。他们认为我基本锁死在了电视剧方面,很难在电影上有所成就……”

    蔡艺农和秘书能明显听到电话那头沮丧的语气,完全就是被打击惨了。

    “哈哈哈,话虽是这么说,但你的优势也是非常巨大的。你要清楚,你是沪圈的演员。在沪圈没有人选可捧的情况下,在沪圈男演员青黄不接的情况下,这个圈子只能选择你,就像白玉兰。

    而沪圈最大的资源就是荣誉,这里有白玉兰,这里更有国内唯一的A类国际电影节……最终,你们都是有机会的。这些就是你们这些根正苗红的沪圈演员所拥有的最大的资源。”

    “说得好像我能拿到上影节影帝似的,哈哈……”胡戈忍俊不禁地笑道。

    “诶,这你还别说,真不一定呢。因为你要清楚,沪圈永远是会照顾自己人的,并且是那种完全不加掩饰、赤裸裸的偏袒和照顾!而上影节的影帝和影后,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的‘保留项目’。”

    ……

    威尼斯时间,21号上午。

    温仔仁和娜奥米·沃茨先后从好莱坞飞了过来,随即,林楠几人就再一次聚了餐,以此欢迎这两位。

    但与此同时,组委会的人也找了过来,颇为正式地告诫道:在闭幕式颁奖典礼之前,请主竞赛单元评审团成员尽量不要在外抛头露面,请尽量保持低调和神秘,不要接触任何媒体和参赛剧组。

    “哎哟,可真是惨呀。原来A类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在电影节前后,真跟坐牢一样?

    那为什么上影节的时候,姜闻导演那样活跃和蹦跶呢?”韩佳女砸吧着嘴,询问着看向刘艺菲。

    “你不都说了嘛,那是上影节!”刘姑娘先是嫌弃地笑了韩佳女一句,然后颇为“同情”地瞥了眼林楠。

    林大导演从今天开始就不能跟着一起出去玩儿了,他得老老实实在酒店里待着。等时间一到,就跟着其他7个人一起“关进”放映室,开始干活!

    “你玩你的,不用管我。提前过来,不就是让你来休假、旅游和玩儿的吗。”

    林楠注意到了刘艺菲的目光,抬头笑着回了一句。他手上拿着手机,刚刚在刷国内的新闻呢。

    也不知道是业内哪座山头或匿名强者向裤子开了炮,这会儿国内互联网上到处都是通稿,全是指向他的。

    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思,他偷了很多很多!

    “我去,这么劲爆了吗?”韩佳女扫到了林楠的手机,顿时惊呼。

    “是不是很有一种墙倒众人推的架势?”林楠语气戏谑,笑问道。

    “嗯嗯,以前那边如日中天的时候,圈内可没人敢下这种‘黑手’。好家伙,这是大规模的……”

    “搁以前绝对已经出来开骂了,可现在居然是沉默,还关闭了评论功能?呵呵,我估计已经在瑟瑟发抖了。

    但后面应该还是会出来喊冤的。咱们看热闹吃瓜就行了,这可是难得的大热闹呢。”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那年华娱不错,请把《那年华娱》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那年华娱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