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

    是的,这才是徐川迫不及待从京城那边赶回来的核心原因。

    这是虚空场论中最重要的关键性理论之一,其重要性不比之前的虚空场·暗物质理论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更重要!

    众所周知,在虚空场·暗物质理论中,借助大质量暗物质裂变释放的庞大能量来扭曲空间的褶皱,利用空间本身的弯曲特性来产生动力,使得飞船可以安全地以快于光速的几个数量级的速度航行的理论。

    亦或者是借助暗物质释放的能量,直接在宇宙空间这张充满褶皱的薄膜上打个洞,连接到数光年甚至是更遥远的宇宙中。

    这两项不仅完善,就连数学基础他都已经做好了的理论分别对应着‘曲速引擎’和‘时空隧道’两种超光速航行技术。

    但即便是徐川已经将的理论完善的不能再完善了,要将其转变成应用技术依旧是一件遥遥无期的事情。

    无他。

    这两项理论技术的核心基础都建立在暗物质释放的能量上。

    按照虚空场·暗物质理论的描述,暗能量相对比宇宙中的常规能量更容易引起时空的曲折与波动。

    但以目前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程度,想要利用暗物质,至少一个世纪以内都做不到。

    别说控制暗物质释放暗能量引起时空的波动了,就连如何从大型强粒子对撞机中捕获和保存暗物质与暗能量都做不到。

    这已经不是物理学理论发展的问题了,而是工程学、材料学、信息学乃至能量检测设备等等一系列工业基础都必须要跨越数个台阶才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徐川从没有指望过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通过暗物质来完成超光速航行这种事情。

    不过他也没有放弃过!

    原因便在于虚空场论中的·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

    是的。

    在虚空场论中,时空的曲折波动不仅仅可以通过暗物质释放的暗能量引起。常规能量也是可以的。

    比如恒星聚变释放的热能、光能、核能、磁能,黑洞与中子星等大质量天体具备的动能、势能等等都能够引起时空的变化。

    但相对比暗物质暗能量来说,这些人类可以观测的常规能量对宇宙时空的影响相对较弱。需要更多更庞大的能量才能够造成时空涟漪与曲率波动。

    就像引力波一样,它需要两颗黑洞或两颗中子星合,超新星爆发这种宇宙大规模能量爆发事件才能产生。

    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这仿佛就像是被精心设计好了的结构。

    暗物质与暗能量推动宇宙的膨胀,自然拥有着更容易对时空造成波动的属性。

    而常规的物质则将宇宙的物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当数量足够或者造成的能量足够庞大的时候,它才能对时空造成影响。

    对于徐川来说,这不仅仅是对宇宙的深入思考,更是实现到超光速航行的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前者需要文明实现更高等级的科学技术,但优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它的适应性很强。

    只要掌握了相关技术的文明就能在任何地方制造时空虫洞或曲率引擎进行超光速航行,不必受到周边环境的限制。

    缺点也同样明显,至少需要该文明掌握和应用暗物质与暗能量。

    而后者相对来说对文明的科学等级要求就不是那么高了,或者说它就是为初入宇宙的文明而准备的。

    当然,相对比暗物质制造的时空虫洞来说,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

    它需要一个大质量的天体作为起始点,才能够对附近的时空引起共振,进而改变时空的曲率。

    不仅如此,理论上来说它能够航行的距离也极为有限。

    按照徐川的计算,它所能够提供的航行距离是该大质量天体的引力所能够影响的范围极限。

    就拿太阳来说,如果能够以太阳为起始点,那么这项技术能够超光速航行的范围接近希尔球半径。

    即太阳引力主导,在此范围内其他恒星引力影响可忽略的区域。

    而太阳的希尔球半径约为1光年,也就是说,对于目前的人类来说,它最多提供一光年区域内的超光速航行。

    至于超过这个距离后会发生什么,徐川也不知道。

    不仅超光速航行的距离受限,这项技术还有不少其他的缺点。

    比如超光速航行跳跃的路径受重力梯度约束。

    这意味着它不仅需要恒星这类大质量天体作为节点,而且还需要避开行星的重力干扰。

    比如在太阳系内航行,需要避开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类行星与大质量天体。

    因为从理论上来说,它们会导致航线迂回且不稳定的同时跳跃速度远慢于其他超光速技术。

    当然,不管怎么说,也不管这项技术的缺点有多少,它有巨大的优点是其他超光速技术无法比拟的。

    那就是对于目前的人类文明来说,这是当下最有可能实现的超光速航行技术!

    书桌前,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徐川将自己之前所完成的虚空场论中的核心概念完完整整的思考了一遍。

    从将强电统一理论引入虚空场论开始,到虚空场破缺效应,再到引力不源于质量,也不源于时空弯曲,而是源于粒子在虚空场破缺时所产生的能量波动.

    毫无疑问,虚空场论是一个宏伟且无比庞大的理论。

    宇宙起源于虚空,虚空场一分为二构建了可观测宇宙与暗物质宇宙,世界附有多个不同的维度,引力来源于粒子的虚空场破缺.

    它如同数学大统一理论一般,指引着物理学未来的发展。

    不!

    严格的来说,它对于物理学界的影响要远超数学界!

    毕竟数学大统一也只不过是在原有的数学分支上建立起新的联系而已。而虚空场论却为人类重新构思了一个宇宙的概念,甚至对宇宙之外的世界进行合理且严谨的推测。

    如果它能够被学术界所接纳,那么无论牛顿构建的宏观物体运动的力学框架,还是爱因斯坦革新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理解,都将被这份理论所彻底刷新。

    它不仅仅囊括了我们现有的可观测世界,还包含看不见的暗物质世界,甚至就连引力的来源都在这份理论中得到了解释,以及为人类提供了一份宇宙之外的世界遐想。

    尽管后两者仅仅是理论上的存在,并未在数学上构建出来完整且严密的工具。

    但毫无疑问,这将是超越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标准模型.等等过去物理学家所创建的一切物理学基础的理论!

    而这样的一篇理论,即将在他的手中完成!

    思索着,徐川的脸上浮现带上了一丝笑容。

    从书桌上拾起了圆珠笔,在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的空白处写下了两行新的算式。

    【ds^2 =-c^2 dt^2 +[dx - v_s(r_s) f(r_s) dt]^2 + dy^2 + dz^2】

    这是动态曲速泡度规公式,由泡壁形状函数与平滑过渡函数构成。

    其理论基于时空对偶原理与量子引力效应,构造动态曲速泡替代传统引擎,仅需正能量密度。

    盯着稿纸上的算式,徐川一边轻声的念叨着,一边继续在稿纸上写着。

    “引入量子修正项(k Gh M(r)2 ln r)/r,对旋转曲线进行平坦化,再通过量子修正规避负能量需求。”

    “那么其整体可以看做‘量子引力径向弯曲时空的质量’,因此,按照定义,作为拓扑结构质量的 M对于距黑洞不同径向距离 r的目标来说,是随 r变化的动态拓扑质量 M(r)k,也就是量子引力相对纠缠强度因子而变化。”

    “则:K=M·Gh M(r)2/M·1/2R”

    洁白的稿纸上,一行行的算式犹如深山中的溪流奔腾在山林间,汇聚出一副副数学领域独特的风景。

    在执笔人缜密大胆的思维火花中,那如同深渊一般的墨色痕迹一笔一划地描摹勾勒出了一幅庞大的蓝图。

    那个数学界的未来,也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书房内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刷刷的笔触声。

    已经完全进入研究状态中的徐川,全然忘记了时间和空间。

    他所有的思绪都已然投映到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物理世界中!

    眼前的稿纸更像是深邃黑暗的宇宙,而上面的文字与符号,就像是一颗颗的星辰,点亮着人类的未来。

    窗外的白昼与夜色轮回交替,也不知道过去了几天的时间。

    终于,坐在书桌前的那个人停下了手中的笔,轻轻吐出了胸中的浊气。

    将目光投向了桌上的那迭厚厚的草稿纸,徐川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虚空场论,这一宏伟的理论终于在他的手中完成了。

    尽管还缺少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的数学公式,比如引力与其他三大力统一的数学,还有部分涉及到暗物质的概念.等等。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他人生中所完成的份量最重的成果!

    至少对他来说的是的。

    哪怕是数学大统一理论,放到虚空场论的面前也远远无法与之比较。

    这并不仅仅是他这辈子的成果,更是上一世的时候就已经在思索的方向。

    如果将所有的时间加起来,那么至少有超过二十年的时间他都在思考这份理论。

    终于,在今天,在两世为人,在浑厚的数学与物理基础上,他总算是完成了这一份划时代的理论!

    轻轻的拾起桌上的稿纸,徐川将其翻到了第一页,重新阅读起来。

    事实上,在完成这份理论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的猜想是否只是一个不靠谱的脑洞。

    尤其是在他的数学能力并不出色的时候,这份猜想就像一座永远都找不到出口的迷宫一样,困难和陷阱在他的面前重重迭迭。

    然而好在最终他并没有放弃,在耗费了漫长的时间,在解决了无数的问题后,才一点一点的,如同拼图搭积木一样,将虚空场论最终慢慢的组建了起来。

    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将手中的稿纸完整的阅读了一遍后,徐川刚想要呼唤AI助手小灵让它帮忙整理一下,脑海中似乎又想起了什么,重新拾起了桌上的圆珠笔。

    翻开,在论文开头部分的引言处,他写下了一行文字。

    “本文不必参考任何理论文献!”

    看着落在引言开头处的文字,徐川嘴角勾起一抹笑容。

    “小灵,帮我将稿纸上的那些公式整理成文档。”

    “收到,主人!()”

    小灵的声音在书房中响起,紧随其后,它用那像小孩般的好奇音询问道:“主人,你已经完成虚空场论了吗?”

    徐川笑着点了点头,肯定的回道:“是的。”

    “太厉害了!主人!ヾ(°°)”

    “不过小灵有个问题?”

    听到这话,徐川有些好奇的开口道:“什么问题?”

    一边通过扫描设备整理着稿件的小灵,一边开口问道:“主人,宇宙的外面是什么呀?”

    “宇宙的外面啊.”

    徐川沉吟了一下,笑着开口道:“它会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呜~,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去这个新世界看看鸭\( ̄︶ ̄*\))”

    徐川笑了笑,道:“会有机会的,你能看到这一天的。”

    “真的吗?主人!*(ˊˋ*)*”

    “当然,我什么时候骗过你。”

    徐川笑着起身,朝着卧室走去:“你先整理着吧,我要去睡一会了。”

    从进入对虚空场论最后的收尾到现在,在对引力与时空-共振时空曲率临界点理论发起冲锋,尤其是在圈量子引力框架下进行的量子曲率涨落数学补充公式时,他已经熬了三天两夜了。

    尽管中间可能眯了一会,但他可以肯定的是,这三天两夜他睡觉的时间不会超过六个小时。

    当然,这绝对是世界上最值得熬的两个通宵了!

    “交给小灵吧!干劲十足.JPG!”(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国院士不错,请把《大国院士》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国院士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