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她们的父兄可以报名到京城来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到时候她们就可以见到自己的亲人。而且如果表现优异,还可以在京城任职,在京中买房置业,安顿下来。

    她们都可以写信给自己的家人,提前告诉他们这个消息准备起来。

    蒙古来的太妃都很高兴,激动得落泪,又敬了江月白好多杯酒。

    朝鲜国的丽太妃禁不住问道,朝鲜国的也可以吗?江月白当然表示,当然欢迎。

    天朝上国,就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只有高层次人才够多,才能够推动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尽快启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按照真实世界的历史,珍妮纺纱机要在十八世纪初才能在英国发明出来。

    江月白给了李北辰图纸和基本的思路原理,李北辰命能工巧匠进行研究。三年前就研发出了比珍妮纺织机更先进的棉线和毛线纺织机。一年前研发出生产效率提高两倍的丝纺织机。

    棉织品的生产率大幅提高,国内棉织品的成本和价格均大幅下降。加上国内典雅高级的纹样设计,超凡的印染技术,很快令棉织品的海外销量供不应求。两年前韩子谦下西洋就带去了大量棉织品和棉纺织工艺品,力图为国内纺织业打开销路。

    韩子谦原本计划休整一番后再第二次下西洋,但波斯使臣的求亲,不得不让他开始筹备新年里五月再次出发远航。

    第二年就是泰兴元年。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正月初一,江月白陪李承稷寅时起床,身着太后礼服,前往太庙祭祀祖宗,为新年祈福。回来后,接受命妇、王爷长公主、太妃们来拜年,依次发红包。

    正月初八,波斯来的洋太嫔赛斯顺产下一对健康的龙凤胎,母子平安。江月白赐名李承洋,李子沐。

    江月白召了波斯使臣进宫觐见,在勤政殿让其探望了新生的龙凤胎婴儿,对其大加赏赐。

    成功诞下龙凤胎被看成是莫大的吉兆。预示着波斯和明朝皇室之间被上天所祝福。上一次这样的多胞胎,还是六年前皇后娘娘产子。

    波斯使臣十分激动,表示会将此好消息带给国王陛下。

    泰兴元年正月里,江月白宣布了几项大的新国策:

    将蒙语列为第二官方语言,由礼部牵头,传胪寺、翰林院参与,将大明朝的主要律法全部翻译成蒙文,下发给蒙古地区管理机构,安排专人进行宣讲。

    未来的重大政策文件,必须都要有蒙文版本;

    三月重开恩科,为安北和安西都护府地区选拔官员一百人,并进行蒙语培训;

    选拔安北和安西都护府少数民族的优秀青壮年、部族首领进入中央任职。

    在安西和安北都护府地区各自选拔一百名蒙古青年男子,来京城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

    科举考试改为三年一选拔。

    三年后的科举考试,外语成为必考科目,可选语言有蒙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阿拉伯语。考试内容分为笔试和口语两部分。精通两门外语及以上者,优先提拔。

    政策一颁布,引起了朝内外巨大轰动。一批老臣对于太后推行的新政策十分不满,认为这是要灭国,让元朝重新占领汉地的节奏。

    除此之外,江月白年前将陈平从安北都护府里调回京城,任农部员外郎。

    周仕鹏没有想到太后最后拿出来的方案比他的还要全面还要激进,还要内卷。

    这不是要卷死读书人吗?

    学外语真有那么重要吗?

    比读好四书五经,学好算经还重要?

    读书已经很辛苦了。如今还要多学一门甚至是两门外语。

    他表示看不懂,太离谱。

    但他认同,这样确实能促进蒙古地区的稳定和融合,加强蒙古地区对皇室和大明王朝管辖的认同,也能加强中央对蒙古地区的管理,让中央对北部地区的管理常态化。

    所以他虽然不理解,但还是选择了顶住巨大压力支持江月白。

    当散朝后,以前的老同事常易安过来问他的意见时,他还是感慨了下,

    “燕雀贪恋草窝,以为保住草窝便是安全。然而风暴一来,便无处藏身。太后这是未雨绸缪,以鲲鹏之大,乘风而上,谋中央之国。老臣佩服!”

    常易安不禁问道,“可这万一是妇人之道,以为是拉拢,实则引狼入室又如何?”

    周仕鹏瞪了常易安一眼,“堂堂国本,岂是几个蛮夷之人入朝就能动摇的?!不懂就多读书。你去翻看下唐朝太宗时的历史,其中自有答案。”

    “您老就一点不担心?不能叫大明在我们手里折了啊。”常易安颇为不解地问道。

    他实在不理解周仕鹏一个原则性极强的老学究,当初在先帝面前,反对后宫干政最激烈的一人,为何会站在太后一边。

    常易安不禁揣测道:莫非太后对周相使用了美人计?

    周仕鹏似是察觉出了常易安目光里的揣测,戏谑地看了常易安一眼,“老夫劝你还是回去花时间好好学蒙语。以后蒙古地区的官员还要靠你们监察,你到时候少不了跟他们打交道。”

    常易安听到这话顿时无语。这才是他真正的顾虑所在。

    这不是额外加工作量吗?

    现在每天上班已经要比以前累多了。

    以前划划水就行了,自从先帝要求简报要点化清晰化,对每个事项的来龙去脉周边全都了如指掌。他们已经卷得不要不要的。如今竟然还要学蛮子说话。

    气死了,累死了!

    躺平,我好想躺平啊。

    他禁不住叹道,“唉。想把蒙语学会谈何容易。累啊。”

    周仕鹏面色淡然,“从来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老夫打算把蒙语也学起来。只要学总归能学会,还能教教小孙子。我们曾经一起共事,说句心里话。如果想安逸,不如早些回家享福。看这架势,太后不打算养闲人。”

    常易安悻悻,“周相说得是。还能怎么办,学呗!”

    周仕鹏经不住笑了笑,“你不妨这么想,你学蒙语不是为了太后学,而是为了继承先帝遗志而学。

    高宗戎马一生,多次征战鞑靼和瓦刺都未能成功击破,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征服鞑靼!先帝终于通过文治武功实现了遗愿,收服了两地。现在要做的就是守住。太后这么做就是为了把这两地真正变成大明的地盘。”

    两人交谈时,很多官员看似离得远,其实都在竖着耳朵听他们的对话。听到周相的一番解说,之前亡国的担忧,对江月白的怨怼不满有所消解,但还是不认同江月白的做法。

    实际上暗含了一条,如果让鞑靼和瓦刺两地的人进到中央六部里来,池子里的鱼更多了,很可能会抢了他们的饭碗,自然心里不痛快。

    而且不得不从零卷蒙语。这不是要搞死人嘛!谁愿意没事跟自己过不去啊!

    陈宁抄着手跟在后面,听到二人的对话禁不住弯了唇角。他没想到,上次见到还是腿上中箭不能动弹的嘉宁妃,再见时已经成了太后,生了八个孩子,嫡长子当了新帝。

    从一个没有背景的商人女,能够在复杂血腥的后宫一路搏杀走到今天,成为赢家,令他心生佩服。

    今日颁下的新令,更令他感到震撼。不禁想到那日从晋王府坐在马车里,车里还有孝慈太后跟江月白。他团在中间,一动不敢动,视野里只有江月白手里泛着冷光的长剑。

    那种冷静警惕,一往无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气势,已隐隐透出今日指点江山的王者气势。

    他的嘴角不禁浮上微笑。

    虽然收服了鞑靼和瓦刺,但西北部还面临着东察合台汗国的威胁。

    东察合台汗国也是以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代为王统,蒙古诸部落为主体并联合西域各族组成的松散政治联合体。

    出自黄金家族的黑的儿火者死于圣战之中,其子继位后,励精图治,跟明朝始终保持着友好的联系,进行朝贡。但没有像瓦刺和鞑靼一样送来贵族女子进行和亲,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圣战”带来了超强的凝聚力和狂热的战斗力,但让其与同宗同源信仰佛教的北部蒙古族形成了文化隔离。

    彻底收服存在很大的困难,也不稳定。羁縻更符合现实情况。

    江月白将兵部尚书、武成伯孙尚礼调去安西都护府担任指挥使,总领该地区军事防务。

    擢李北辰表哥李工亮为兵部尚书,用以统一思想。调河南承宣布政史司左布政使陆瑞麟担任兵部左侍郎,再由周仕鹏推荐一位地方任职的大将军调回北京担任兵部右侍郎。

    同时派出上次游说瓦刺可汗颉力的礼部主事冯前出使东察合台汗国,游说他臣服于大明王朝,签订和平友好协定,共同减少边境冲突。

    虽然江月白在正月里提出的新政遭到了不少反对,但在六位顾命大臣的推动下,依然被强力贯彻执行。

    二月里,出身原瓦刺的谦太贵嫔生的十一王爷不幸夭折。

    如今不比从前,没了孩子还可以再怀,没了就是没了,再也没有念想。谦太贵嫔整日郁郁寡欢,茶饭不思。

    江月白原本想把两岁的十长公主交给她抚养,思来想去,还是作罢。自己的孩子还是养在自己跟前吧。而且开了头,后面就收不住。

    三月举行的恩科顺利举行,江月白亲自主持的殿试,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上面的决策到了下面执行不下去怎么办;另一个是在蒙族地区,如果遇到蒙族和汉族人发生武装冲突怎么办?

    根据这两个问题,选拔出了一百人。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到了七月底时,有三十多人满语过关。

    江月白把所有的人拆分成两组,留下十六人在各部。

    剩下的八十四人,参考八旗制度,将全部的北部区域拆分成八个盟,两个分区各四个盟,综合素质最高的四名分别进入两处都护府任职,其余的八十人,每个盟十人,然后根据综合考试成绩排序进行分工任命。

    首先,对所在辖区的地理、人口、牲畜饲养、部落分布、部落内部结构与外部关系、经济状况等进行摸排,掌握每个地区详实情况。

    第二,对中蒙友好政策、大明朝律法进行宣讲。

    第三,发展村落和贸易集市,在帮助牧民解决基本生存问题基础上,禁止牧民跨区移动,防止部落联合暴动。

    第四,兴学校办教育,免费教习牧民汉语。

    这次恩科殿试时,意外地见到了一个特殊的人——杜若,本次的探花郎。

    江月白将他叫到御书房,命人侍奉上清晨荷叶上露珠泡成的茶水。

    “这次又是为何而来?”

    杜若扑通一下跪下,“回禀太后娘娘,微臣感激娘娘对吾二人的救命周全之恩,无以为报,唯有入朝为朝廷效力。”

    江月白,“决定好了?”

    “臣心意已决,愿以性命为太后娘娘肝脑涂地。”

    “蒙古也能去?”

    “听从太后调遣。”

    江月白颇为赞许地看向杜若。

    对嘛。谈什么恋爱,避什么世嘛,用才学回馈社会,不要太完美。这才是宥世之才的正确打开方式。

    “到蒙古后,你要多发挥医术上的特长,尽可能地拉拢贵族。对牧民要一视同仁,能治尽治,让其体会朝廷的诚意。”

    “臣遵旨。”

    江月白把他安排去了安西都护府任副都护,并赐婚同族旁支督察院任职的江秉廉之嫡女江思齐为妻,择吉完婚。

    三月里,弟弟江秉恭满了十六岁,坚持不改初心,要娶恩人之女徐丹霞,江月白随了他。

    婚礼办得十分风光。

    江秉恭如今已成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小将。前年被调去收复瓦刺,智勇双全,立下合围擒获颉力的大功,封为副千户,从五品大员。

    完婚后不久,江秉恭就被江月白调去了安北都护府做毛玉良的副手。新婚的徐丹霞不仅没有抱怨,还主动要求随军。

    江月白大为感动,非常喜欢这个贤惠善良的弟妹。不仅安排了大量物资随行,还安排了可靠的宫女还有嬷嬷跟去伺候。考虑到她已经十九岁,单独送给她生男散,保胎丹,叶酸片,孕妇维生素等。(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奉旨加班不错,请把《奉旨加班》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奉旨加班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