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章 纳哈出的人(三更)

    江文清疑惑的神情逐渐消散,微垂的头晃了晃:“你这是要拿我当刀,去对付元廷啊。”

    手中铜钱飞起,再次抓住。

    顾正臣冰冷地说:“你是一把尖刀,在元廷手上朝向大明,刺了个血淋淋。如今你在大明手上,朝向元廷理所当然。当然,我给你拒绝的机会。”

    江文清嘴角抖动。

    拒绝?

    我敢拒绝,你他娘就敢当我的面杀光我的家眷!

    江文清没有选择的余地,抬手指向阿布:“杀了他,我听你们的。”

    阿布刚想动作,便被控制住。

    被扭锁住的阿布冲着江文清喊道:“你当真要背叛大汗不成,不要忘记了你的祖先是草原人,大明不可能真心待你,等他们将你利用完了,一样会将你杀了!”

    江文清无奈。

    被利用完了死,总好过立马死。

    顾正臣的手段绝非常人能忍,落他手里,最好还是早点低头为好。

    “将他带下去审讯。”顾正臣抬手,然后对江文清道:“他待在你身边知道不少事吧,看样子还是个元廷死忠,若是你们之间的供词对不上,呵呵,你信口开河,我开杀戒。”

    江文清打了个哆嗦,交代道:“洪武六年之前,元廷一直在大明有细作在活动,并策划了多起降将造反……”

    顾正臣微微点头。

    明元战争中,元廷降兵降将数量相当多,朱元璋宽厚地接纳了这些人,并将他们当做大明人一般看待,没有区分什么四民,没有将这些蒙古、色目人踩在脚下,一视同仁。

    朱元璋不是没吃过接受降将的亏,自己手底下也有降而后叛的降将,差点要了自己的命,一些大将也被投降之人所害,比如追封为越国公的胡大海,那就是被降将所杀。

    还有洪武元年,元降将乔佥院在济南造反,一下子拉出了五千余人,仅仅被讨平斩杀的便有三千余人;洪武四年,元降将知院白文显聚众于华亭县造反……

    从这里来看,元廷在大明的活动并没有真正结束过。

    这也正常,任何政权的倒塌都是一场地震,总会伴随着一些余震,只不过余震的等级高低有别罢了。

    “洪武六年之后呢?”

    顾正臣问道。

    江文清叹了口气:“洪武五年,明军二次北伐,虽然徐达率领的主力折损惨重,大明战马数量锐减,此后至今明军都不能大规模出兵塞外。可洪武五年北伐那一战,也让元廷心有余悸,虽表现猖狂,却也不敢大规模进至边关。”

    “洪武六年至洪武十一年,这五年间,元廷都在蛰伏舔伤,恢复战力,明军也一样。这几年中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直至洪武十一年,事情出现了改变,因为你。”

    顾正臣皱眉:“我?”

    江文清重重点头,看着顾正臣,肃然道:“洪武十年,十一年,你在辽东,先封定远伯,再封定远侯。你用火器重创了纳哈出,让明军彻底在辽东站稳脚跟。”

    “纳哈出惨败之后,元廷哗然,也正是在这一年,元廷内部开始渴望知道大明火器的秘密,并针对大明重新布置情报网,只不过进展缓慢,尤其是许多降兵被困于田地卫所之内,很难联络。”

    “包括一些降将,多偏居一方,许多人只有俸禄没了实权,这些人也安于享受当下,没了征战的血性与野心,已不能使用。直至洪武十二年底,云南梁王被俘,云南大量元军被俘,我们才找到一批可用人手……”

    顾正臣皱了下眉头。

    刚投降的元军元将,自然很容易被教唆反叛,面对更大的好处时,也不会死心塌地跟着大明,这好理解。但这些人跑出云南,朝廷不应该没有半点察觉才是。

    江文清看出了顾正臣的疑惑,低声道:“我们也组建了商队,并以云南本地商人为头目。”

    顾正臣恍然。

    商人可以带着一些伙计,凭着手中的商引自由来去,哪怕是关津处,只要没有协查逃犯的公文,巡检会盘查下货物,并不会一个个伙计挨个盘查。

    这群人,还真是善于学习!

    顾正臣问道:“所以,你们这些情报网,是在洪武十三年左右建起来的?”

    江文清重重点头:“是啊,特别是你离开大明开始大远航的那一两年,这情报网借助行商的幌子掩护,人手越发壮大,越发完善,只不过我们平日里并没有任何动作,日常如何,便是如何。”

    “去年,我们在句容活动时,察觉到了一股神秘力量的存在,也得知了一批蒙古男女进入了大明,这才惊觉金陵内外除了锦衣卫还有另外一股力量。后来,这股力量没了,传出了靖江王身薨的消息。”

    “当时你应该在山西移民,但你出现在了金陵,想来这件事与你有关吧?”

    顾正臣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道:“你与孟福,并非同一条线?”

    江文清摇了摇头:“我的上面,是纳哈出。孟福的上面是谁,我不清楚,或许,他压根没什么上面,更像是游离在暗处的老鼠,总想要找些吃的,填饱自己扭曲的心思与欲望。”

    “纳哈出?”

    顾正臣笑了:“倒是个老熟人。那你为何接纳孟福?”

    江文清叹了口气:“孟福事败之后,不得不潜藏起来躲避锦衣卫的追捕。我们本着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便让人将孟福留下,并帮助他隐藏起来。后来我发现此人心理阴暗,善于挑拨离间——是个人才。”

    “所以便留下了他,并提供了一些情报,外界动态,作为交换,他提供了一些帮助,并说出了清江船厂有花船的消息。”

    顾正臣凝眸:“花船不是常茂让人打造的?”

    江文清摇了摇头:“据孟福所言,花船是靖江王命人暗中打造,是为了游玩、聚财所用。后来靖江王死了,知道这件事的人极少,孟福便将此事运作一番,让常茂的管家去接了这艘花船……”

    “直至后来,孟福、杨相公商议,认为镇国公的存在是最大的威胁,且若你活着,大明会越发不可战胜,于是我们便定下了这花船计策,以花船为瓮,引君入瓮……”(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寒门辅臣不错,请把《大明:寒门辅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