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零三章 帝王一怒(六更)

    五月二十六日。

    镇江一户渔民在登上将江心岛时,发现了一具腐烂的尸体,看情况,至少在江水里泡了十多天了,容貌已不可辨识。

    此事震惊镇江府,知府姚时中亲赴现场勘验。

    仵作也没见过如此腐烂的尸体,连连作呕,但还是从尸体里翻出了一块玉佩。

    姚时中看着云纹玉佩,翻转之后看到了一个“顾”字,大惊失色,当即命人收敛尸体,写了一封公文,加急送往金陵。

    镇江发现镇国公尸体的消息不胫而走,一瞬间便传得沸沸扬扬,金陵中不少百姓潸然泪下。

    水师出动,将尸体迎回金陵查验。

    不久之后,应天府衙贴出安民告示,大致意思是,镇江发现的尸体并非镇国公,发回镇江知府,命其找寻被害之人线索。

    可这番告示并没有打消百姓疑虑,毕竟尸体都泡在水里那么久了,谁能分辨得出来,而且这尸体腰间还有绳子,还找到了顾家的玉佩,不是顾正臣是谁?

    朝廷不承认顾正臣已死,自然有朝廷的考虑,毕竟镇国公的威名能震慑不少宵小之辈。

    南洋的海贼,北元的胡虏,谁不惧镇国公?

    水师需要左都督,格物学院也需要顾堂长,大明还需要镇国公,他不能就这么死了。

    可朝廷接下来一系列的动作,却让无数人相信,镇国公是真的死了。

    五月二十七日,皇帝下旨将赵瑁、郭桓、邵质、任昂四人凌迟两日,并五马分尸。

    五月二十八日,皇帝下旨将王道亨、王忠等一百三十七名贪污、结党官员,悉数腰斩于市。

    五月二十九日,皇帝下旨将逮捕的一干贼匪,合三百二十一人,全部推于长江岸边,悉数斩首。

    接连三天,帝王的愤怒与杀戮,让整个金陵震颤。

    坊间议论纷纷,皆曰:

    镇国公死,帝王怒。

    与此同时,郑国公常茂不知何故,被削去爵位,也不知什么病症,与常遇春一样,突然暴毙。

    各中内情百姓无人知晓,只听一些传闻说并非暴毙,言说常茂死在开平王府,痛苦之声连绵长达三个时辰,此间并无太医院、医学院的人登门,常家之人也没差人送医。

    朝堂之上有官员提议为镇国公设庙祠,被皇帝断然拒绝,可民间百姓要给顾正臣建造生祠,官员文书送到,朱元璋一个不落地批准了,一时之间,金陵竟出现了三十二祠堂,就连天界寺的和尚都借此机会蹭了一波,说要为镇国公办水陆道场祈福。

    水陆道场嘛,可以为死人办,也可以为活人办,谁也说不出个不是,但这一招却吸引了无数百姓。

    相对于和尚蹭流量的行为,神乐观就显得与世无争,相对清净了些。

    道观内,后山。

    仙风道骨,年过七旬的老者将手搭在顾正臣的手腕上,另一只手抓着发白的胡须,长眉微动,面色凝重。

    盘坐的张宇初一双眸子带着光亮,询问道:“孙真人,如何了?”

    孙真人收回手,道了声:“福生无量天尊,这余毒虽去了些,可无奈医治太晚,毒侵肺腑,想要痊愈怕是难如登天,不过可用一些大药压镇,可保十年无忧,幸运的话,十五年。”

    沐春脸色陡变,急切地说:“什么十年、十五年,先生他身体好得很,这次不过是中了点毒,治好了定能长寿百——”

    顾正臣抓住沐春的手,淡然地笑了笑,对孙真人道:“有劳真人了。”

    孙真人行礼:“贵人也莫要顾虑重重,忧虑度日。从容淡然,顺其自然,修心养性,说不得这病症也会年年渐减,十年之后,恢复如初也不是不可能之事。人体的造化,如大道,绝非一估而定。”

    顾正臣含笑:“管他是十年还是十五年,人活不在长久,在得道、证道、行道。所谓朝问道夕死可矣,不就是这个意思?”

    孙真人抓着胡须,满脸敬佩:“这番心性,胜人无数。若是加入道门,修行道家心法,可延年益寿。”

    张宇初咳了声,开口道:“孙真人,去准备药吧,记住了,要用最好的药,他是道门的贵人,也是我的生死之交。”

    孙真人惊愕地看了看张宇初,领命而去。

    生死之交的说法,并非毫无依据。

    上一次为了引出明教之人,顾正臣发疯,与宗泐、张宇初去了青龙山的山洞之内,结果宗泐、张宇初大开杀戒,差点累死宗泐个老头子,张宇初也是透支不少。

    张宇初面带忧虑之色,叹道:“你知不知道,外面疯狂你已经死了,百姓为你设祠堂的可不在少数,尤其是句容百姓,恸哭之声不绝,这消息一旦传入泉州,不知又有多少百姓掉泪。”

    人还没死,却不出世,隐在这山中,不知道这个家伙又在使什么坏。

    顾正臣盘坐着,平和地看着张宇初:“百姓的在意与恩情,顾某记在心中,这次并非有意欺骗天下,而是有不得已的地方。道门不参与俗世,我便不多讲了。只是暂时借你们这宝地休养一阵子,不算叨扰吧?”

    张宇初微微摇头:“你想在这里住多久便住多久,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

    叙说了半个时辰后,张宇初见顾正臣面露疲态,便站起身来,从袖子里取出一本书递了过去:“我知道镇国公对道门之法并不在意,只是修身养性总归不是什么坏事。这是我所撰写的《上品妙经》,也算得上道门至宝了,送给你。”

    顾正臣接过之后,翻看了几页,缓缓说道:“静则金丹,动则雷霆?还真是有气势,不过这上面的吐纳之法,我倒是有些兴趣。”

    张宇初行礼:“道门中事多,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门外道人。”

    顾正臣微微点头,对沐春道:“送送大真人。”

    沐春出了禅房。

    顾正臣将《上品妙经》放了下来,从袖子里拿出一份舆图,目光落到了北平方向,喃语道:“也不知李文忠是否收到了回京的调令,朱棣在北平过得如何,收到消息之后,该不会没旨意就跑回来吧,这可不行,他要留在北平……”(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寒门辅臣不错,请把《大明:寒门辅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