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零六章 两万骑,够不够(九更)

    徐仪华看着转过身的朱棣,这是成婚以来,第一次见到这个坚强的男人泪流满面,如同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不受控制地抽动着宽厚的身躯。

    一阵不好的预感油然而生。

    徐仪华抱住朱棣,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温柔地抱着,轻轻拍打朱棣的后背。

    很难想,是什么事让这样一个钢铁汉子,让皇子身份的他,伤心到这种地步!整个大明,也没多少事,足够让皇子如此悲痛吧?

    难不成——

    徐仪华心头一紧,转念一想不对。

    若是金陵山崩地裂,朱棣就算是哭,那也应该在路上哭,在风里哭,而不是在床上哭。

    可除了皇帝、皇后外,还有谁?

    莫不是——

    徐仪华想到一种可能,低声问:“可是镇国公出了什么意外?”

    朱棣擦了擦眼泪,注视着徐仪华。

    她之前不知道,但现在,她猜到了。

    也是,她自幼聪明伶俐,过目不忘,通晓各种书籍,就连父皇都称她为“女诸生”。

    诸生,秀才的意思。

    朱棣强忍悲痛,点了下头:“南世卿突然来到北平,说先生他遇袭后的跌落长江,生死不明。军民搜索多日,依旧没有找到。”

    “啊——”

    徐仪华惊得脸色一白:“怎会这样?”

    不管是徐家还是燕王府,都与顾正臣有着密切的关系。

    徐允恭是顾正臣的弟子,朱棣也是顾正臣的弟子,徐仪华自然对顾正臣敬重有加,何况顾正臣这些年来为朝廷做了多少事,她很清楚,并拿顾正臣当榜样,去教导朱高炽、朱高煦。

    朱高炽与顾治平以兄弟相称,经常走动,那也是徐仪华在背后使力。如今顾正臣出了意外,这对朱棣、徐允恭来说,都将是个沉重打击。

    “我去收拾行李。”

    徐仪华起身。

    朱棣深呼吸几次,平复着情绪,摇了摇头:“曹国公不让我离开军营,他已经快马加鞭前往金陵,十日之后,会有人送来消息。”

    “十日?”

    徐仪华神情严肃,直言道:“夫君现在是军士,有职责在身不能离营,这是对的,但妾身不受这个约束,高炽也不受这个约束!”

    “何意?”

    朱棣不解。

    徐仪华抓着朱棣的手,严肃地说:“你是镇国公的弟子,有职责在身不能离营,没有父皇旨意更不宜离开北平。但咱们家不能不派人去金陵看望,不能不去抚慰。”

    “顾老夫人会何等伤心,张希婉会怎样绝望,还有那顾治平,小小年纪若是失去父亲,他该如何撑起来这个家?高炽既然喊他一声哥,那就应该在他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去陪伴。”

    朱棣明白过来,看了一眼门口帘下的小脚,喊道:“听到了吧,听到了就赶紧准备去,跟着南世卿等人回去,走运河,让人昼夜兼程去。”

    朱高炽掀开帘子,眼泪憋在眼眶里。

    朱棣走向桌案,提笔写了一封信,里面内容不多,就是质问朱棡、朱橚两个浑蛋,都是干什么吃的,若是不能护先生周全,还待在金陵干嘛,不如调换一下,自己回金陵,他们来北平。

    五日后,李文忠打马进入金陵,等人下马直奔皇宫时,马匹已趴在地上口吐白沫。

    武英殿。

    李文忠看着老了不少的朱元璋,那鬓角已是发白得令人心酸。

    是啊,这些年来自己都忽视了朱元璋的年纪,他已经五十七八了,再过几年便是个花甲老人了。他肩挑天下,面对的是何等繁重的政务,这副身躯,也没了往日的厚实,衣裳似有些宽大了。

    “陛下!”

    李文忠肃然行礼。

    朱元璋平静地看着李文忠,抬了抬手:“起来吧,这才几日你便回京,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没怎么停歇过吧,壮年身子骨就是结实,朕心生羡慕。”

    李文忠宽慰几句之后,便问道:“臣听闻镇国公失踪,现下可有消息了?”

    五月九日的事,这都六月了三日了,过去了二十几日,是生是死,总该有个定论了吧。

    朱元璋沉默了会,没有回答李文忠的话,而是问道:“北平诸卫将士多少?”

    李文忠犹豫了下,回道:“北平周围设卫所十七,将士合计十二万五千四百七十二人。”

    一卫规定是五千六百人。

    但边镇之地职责重大,往往会扩编,并不一味拘泥于额定数量。

    朱元璋站起身来,走向一旁的舆图,审视了一番,问道:“你可知辽东都司将士多少?”

    李文忠没有犹豫,回道:“据都督府兵马册,辽东都司目前有兵十四万三千二十一人。”

    朱元璋沉默地看着舆图。

    李文忠满脸忧虑,不安地问:“陛下,镇国公——”

    朱元璋抬手指了指北平方向:“在北平增兵五万京师,辅以水师精锐,若是由你带队,调动两都司兵马,有没有把握在关外消灭元廷十万骑兵?”

    李文忠将目光移向舆图,心不在焉地回道:“若无大量骑兵,很难达到这个目的。”

    “你认为需要多少骑兵?”

    朱元璋沉声。

    李文忠摇了摇头:“陛下,元廷式微,自身难保,在可预见的十年内,他们只能是小股骑兵偷袭,上万骑兵出动的场景,多发于辽东之地。至于北平、山西关外,上万骑兵出动的次数不会多,至于十万骑——”

    “臣以为,若要对上元廷十万骑,唯有前往新泰州、捕鱼儿海等地,远行出关,再次北伐。而北伐之兵,欲求一战功成,则不能低于十五万。即便是动用两都司兵马,考虑城防留守,增兵五万,远远不够。”

    朱元璋敲了敲舆图,手指扣打在北平关外之地:“朕问你,若是这里出现了十万元廷骑兵,你需要多少骑兵能留下他们。”

    李文忠看了看,思忖了下,回道:“五万骑,不能再少了!”

    朱元璋摇了摇头:“五万骑,整个北平都司、辽东都司的马匹加起来也差得远啊。两万骑,够不够?”

    李文忠心头沉重:“陛下,两万骑,很难做到。”

    “难?有人说可以!”朱元璋甩袖,走了回去坐了下来:“朕打算采纳他的意见,借势运作,提前北征!这一次,朕要整个草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寒门辅臣不错,请把《大明:寒门辅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