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的工业化道路

    朱元璋想了很久,以至于站着有些累,索性坐在了一河边,看着潺潺流水出神。

    顾正臣什么也没说,安静地站在一旁。

    如青松迎风。

    终于,朱元璋一声叹息打破了沉默,问道:“小子,大明能不能研究出来一杆火铳比肩加特林,一门虎蹲炮比肩喀秋莎的火器?”

    顾正臣眉头微抬。

    朱元璋明显是抓住了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无论是预言中的西方瓜分中国还是日本进犯中国,都必须建立在一个他强我弱的情况下,否则,谁能瓜分,谁敢进犯中国?

    唯有国强、兵强,方可谈和平。

    而在朱元璋心中,大明卫所制没问题,大明军士的战力也不存在问题,真正该担心的是,大明的火器能不能始终保持优势,而不是被敌人碾压!

    顾正臣上前一步,回道:“陛下,火器的进步,需要依托一个完整的、健全的工业。没有工业上的突破,火器很难实现大的突破。在臣看来,大明一定可以制造出强大的火器,但这需要两个因素。”

    “仔细说说。”

    朱元璋饶有兴趣。

    顾正臣抬手:“第一,人才。格物学院一直提倡实干兴邦,但这还不够,还应该加一句科教兴国。让学院尊重客观事实,不断钻研各类学问,深入到更微观,更深层去研究,掌握不同材料、物质的特性……”

    简言之,就是需要将材料工程学院拆分为物理学院、化学学院,让材料研究朝着各自的方向向下扎根。

    朱元璋听得频频点头,询问:“第二呢?”

    顾正臣回道:“工业!目前格物学院搭建起了初步的工业底子,但大明的工业实在太弱。臣以为,可以借助铁路建造这个机会,将相关的器具拆分出来,在民间打造各类工厂,而不是每一件东西都需要格物学院制造……”

    朱元璋皱眉:“怎么,蒸汽机也可以让民间制造?这可是国之重器,格物学院不是干得挺好?”

    顾正臣叹了口气:“陛下,格物学院是学院,它不是工厂,机械工程学院的使命在于研究、迭代、完善等,不能长时间将精力放在制造上。这些年来,为了朝廷的蒸汽机船,机械工厂学院已经牺牲良多。”

    “朝廷可以单独设置一个蒸汽机工厂,专门生产锅炉与汽缸,至于蒸汽机的其他零部件,比如气阀、拉杆、摇杆、驱动轮、刹车铁块、烟囱等等,都可以拆分出去,交给民间的工厂负责。”

    朱元璋抓了下胡须:“可是民间工厂如何能制造出质量过关的零部件?”

    顾正臣回道:“所以,这是机械工程学院弟子的出路,也是他们需要去的地方。”

    朱元璋诧异:“你想将这些人才分散出去,建立一座座工厂?”

    顾正臣认真地点头,回道:“陛下,这是发展工业的必然之路,也是标准化生产必须经历的过程。唯有如此,民间才可能出现工厂,大明的工业基础才能搭建起来。”

    “这些工厂可以为蒸汽机供应零部件,一旦有了设备、技术与人才,自然也可以承担起其他零部件的研究,也可以担负负责零部件的改造,甚至朝廷可以下派任务,让他们攻关某些零部件,以满足工业制造的需要……”

    工业基础不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吗?

    只不过西方是市场需求主导之下,建造了一座座工厂,大明是朝廷主导之下,主动布局,推动一座座工厂建立起来。

    路径不同,但目的相同。

    格物学院培养的蒸汽机人才不在少数,最糟糕的是,他们的出路很窄,如果不是朝廷一直需要蒸汽机,他们很可能不适合入仕。

    为朝廷做了诸多贡献,反而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这不合适。

    必须给他们一条出路,而这条路,就是工业之路,在这个路上,他们可以是厂长,可以是技术人员,也可以是制造工人。

    不管如何,工业的路需要这些人踩出来!

    朱元璋抬手揉了揉眉心:“所以,当工业之路建起来之后,大明就有了足够的底气与人才,去建造更好的火器,这样一来,无论是二百年还是五百年,便再没人能欺负大明了,对吧?”

    顾正臣点头,拿出了一枚铜钱:“臣认为如此,即便有人敢来,我们吃了亏,也能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基础提供物资反击,不至于面临绝境,也不会被他们逼至一座城中任由他们屠杀!”

    朱元璋暼了一眼顾正臣的手中的铜钱,问:“马克思没说预言的时间,你作为他的弟子,也应该有些眼光,揣测下预言中的事会发生在什么时候?”

    顾正臣捏了捏铜钱:“只要控制了西方诸国,东征了日本,以臣之见,预言中的事根本不会发生。臣的余生不多,可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所以,东征之事——”

    朱元璋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虽说朕对这番预言还有些——罢了,倭寇进犯大明,威胁朝鲜,俨然已成大害。朕已经下了最后通牒,十月之后,日本没有对周召死做出满意答复——”

    “到时候,你就挂帅出征吧。”

    顾正臣心头一热,拱手道:“臣谢恩!”

    终于得到了朱元璋直截了当的表态与支持!

    东征的阻碍很大,大到了即便是顾正臣拥有不小的能量,也未必能凭借一己之力推动。

    但朱元璋的脚很大,一脚就能踹开。

    顾正臣跟上朱元璋,言道:“陛下,东征之事,十月怕是来不及,臣还需要一些时间运作。既然朝鲜被卷了进来,臣也想借助一下朝鲜的力量。”

    朱元璋呵呵一笑:“你想干嘛?”

    顾正臣跟着笑了:“大明出兵讨伐日本,朝鲜怎么也应该提供一些补给吧,粮食、战马索要一些,不过分吧……”

    朱元璋对此很是满意:“不过分,但不要将李成桂逼急了,此人心正,对朕算是用心了,你可莫要打什么心思,将朝鲜也一起灭了,否则,朕不饶你!”

    顾正臣错愕:“臣是那种人嘛。”

    “占城的事?”

    “那不一样……”

    顾正臣有些郁闷,李成桂听话归听话,可总归一个棒槌杵在舆图上,看着令人不爽,可老朱似乎并不想动这个小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寒门辅臣不错,请把《大明:寒门辅臣》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