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张姐和高加林各自忙碌起来,办公室里也渐渐安静下来。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突然传来“砰”的一声巨响,吓了高加林一跳。他惊得从座位上弹起,转头看去,只见副会长正捂着手哇哇叫疼。
原来是副会长看得太入迷,一时激动,狠狠拍了桌子一下。一时间没把握好力度,把自己的手震得生疼。
“哎呀!我说会长呀,就算是你的手不怕疼,这桌子也是国家财产,可经不住你这么狠拍呀!”张姐也被吓了一跳,明白原因后,顿时调侃起来。
“哎呀呀,我没拿捏好劲儿!”副会长疼得龇牙咧嘴,好半天才缓过劲来。
他顾不上手疼,抬头冲着高加林,兴奋地叫道:“小高,你这部小说写得太好了!这个女主角简直太出色了!我看了这么多小说,很少能看到如此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真是太让人激动了!”
这部小说虽然是高加林一字一句写出来的,但他依旧很难理解这个时代的人看到这部小说时的激动心情。
在后世,女权兴起,大女主小说层出不穷,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但在这个年代,小说里的女主角大多是为了衬托男主角的形象,性格也多是温柔委婉、逆来顺受的。就像1990年的电视剧《渴望》里的女主角刘慧芳,就是这种典型形象。
然而,在这种背景下,兰花花那种温柔善良又不失泼辣甚至强悍的性格,顿时让人眼前一亮。她就像舒婷《致橡树》中那棵傲然挺立的木棉,柔美又刚强,每一朵红硕的花朵都如同英勇的火炬。她独立又坚韧,与男主角共同分担寒潮、风雷、霹雳,也共享着雾霭、流岚、虹霓。
就这样,《兰花花》这本小说掀起了一股高加林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热潮。
在1986年的华夏大地,《兰花花》这本小说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划破了文学界的寂静夜空,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文学热潮,成为那个时代最耀眼的文化现象之一。
小说一经发表,便在各大书店引发了抢购狂潮。读者们纷纷涌入书店,争相购买《当代》杂志,希望能够一睹兰花花的风采。
书店的货架上,《当代》杂志被一扫而空,许多书店不得不紧急加印补货,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一些读者甚至在书店门口排队等候,只为第一时间拿到这本杂志。
随着小说的传播,兰花花这个人物形象迅速深入人心。她的温柔善良、泼辣强悍、独立坚韧,以及在命运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在那个年代,女性角色多以温柔委婉、逆来顺受的形象为主,而兰花花的出现,无疑是一股清新的春风,让人们看到了女性的另一种可能性。
媒体也纷纷加入这场文学盛宴,各大报纸、杂志、电台纷纷报道《兰花花》的热潮,对高加林的创作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评论家们纷纷撰文分析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称赞其为“女性文学的新里程碑”“新时期文学的佳作”。一些文学评论认为,兰花花这个形象的塑造,不仅展现了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的交织,更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觉醒与成长。
在文学界,《兰花花》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论。一些作家和学者认为,这部小说打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束缚,为女性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们认为兰花花的形象具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和独立精神,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小说在展现女性力量的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女性的温柔与善良,这种平衡使得兰花花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
《兰花花》的热潮不仅局限于文学和艺术领域,还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兰花花成为了那个时代女性的偶像和榜样,许多女性读者受到她的启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角色。她们在兰花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些女性读者甚至以兰花花的名字为自己命名,表达对这个形象的热爱和敬仰。
然而,这股热潮并非没有争议。一些传统的文学评论家认为,小说过于强调女性的独立和坚韧,强调做买卖能赚钱,可能会对传统农村生活生产产生冲击。他们担心这种新的女性形象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滑坡和家庭结构的不稳定。
但也有评论家反驳说,兰花花的形象恰恰是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仅靠土地并不能让所有农村人口吃饱穿暖,富裕劳动力做一些小买卖活跃经济,劳动致富也是合理合法的。
尽管存在争议,《兰花花》的热潮却持续升温。它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文学界,更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高加林的名字也因此被载入了文学史册,被誉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开拓者”。
在这个热浪中,高加林也被自己作品的力量所震撼。他这才意识到,这个时代,文学不仅仅是个人的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这让他不免有些胆战心惊起来,下笔行文也就更加谨慎小心了,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给更多的读者带来负面的影响。
最终,《兰花花》的热潮最终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它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了文学本身,成为了那个时代社会变迁和思想解放的见证。兰花花的形象,如同一朵永不凋谢的花,绽放在华夏文学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追求独立、自由和尊严。
高加林向来害怕这种烦糟糟的事情,更不喜欢在闪光灯下展现自己。他除了接受一些不好意思推辞的熟稔报社杂志的记者采访,其它能推掉的尽量推掉。
他深入简出,要么在自家小院子窝着,要么就去作协办公室待着,反正想办法躲着来访的人。作家干活只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和笔纸,不管躲在哪里他都能写作。
至于写的内容,那自然是《大唐双龙传》和《哈利波特》系列了。
《大唐双龙传》第二册已经写完了,本应该寄给《今古传奇》杂志社了。不过对方没打电话催,作为一个职业的作家也自然不会主动要求给。高加林就将其放下,自己继续写第三册。
这本书写起来不累,赚钱又多,还没啥风险。高加林干起来动力十足。
《哈利波特与密室》也是高加林写作的重点,这本书也基本写的差不多了。《少年文艺》钱主编是个认真仔细的人,所以他也不敢马虎大意,一定要反复检查,确保没有任何疏漏才行。
好在《少年文艺》这本刊物比较单薄,每次能刊登的内容也少一些,远不如《今古传奇》放得开。
《今古传奇》的主编但凡发现某本小说大受欢迎,就大幅度增加每次连载量。《大唐双龙传》就是这样,现在每次连载量已经比最开始翻倍了,据说这还不够,很可能还要再翻倍,甚至半本杂志都是《大唐双龙传》都有可能。
这两本小说都是高加林源源不断的来钱通道,他自然也不会怠慢。每天至少要保证四个小时用来写这两本小说。所以,尽管深入简出,不能出门溜达,高加林倒也不是闲得发慌,每日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这一日,正是周一,按规定又是高加林在作协办公室坐班的日子,他也像往常一样,八点半就出门,九点前就已经稳稳坐在了办公室。
张姐和会长没多久也到了,两人给高加林都安排了些事情。最近作协的事情也不多,安排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会长只是给他安排了两篇报社的稿子,完成期限也不是很急。高加林估计一早上就能写完。
倒是张姐安排了不少事情,什么精神学习,什么卫生检查,汇报材料之类的,估计要花上一两天才能弄完。
所以说,作协里名义上是会长管事,实际上却是张姐掌权。也就她说话最管用,谁都得听。
高加林接下这些工作,回到自己办公室,正准备一鼓作气把这些琐事都处理个七七八八。他干啥都没有拖延症,习惯有事就尽快处理,是那种眼里搁不下活的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