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育先行(上)

    1853年。

    维也纳,霍夫堡宫。

    久违的御前会议之上,久违的有人对弗兰茨的命令提出了反对意见。

    “陛下,您的宏愿让人敬服。但我们太贵了!普鲁士的教育经费每年高达350万塔勒(大约421.68万弗罗林)已经是欧洲第四。

    然而我国去年在教育,以及教育设施建设方面的花费是普鲁士的15倍。

    但我们的人口只有普鲁士的三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国民正在享受着普鲁士五倍的教育经费。”

    施瓦岑贝格亲王擦了擦汗继续说道。

    “陛下,我们有太多东西需要投资,太多铁路、道路、河流需要修缮,还有太多太多的殖民地和一刻也不停歇的战争。

    恕我直言,即便是我国的国力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也点了点头。

    “我们的财政赤字正在不断增加,即便每年皇室都向政府输血,这样的局面也维持不了几年。

    除非有其他国家愿意把钱借给我们,我们本国的金融系统过于萧条根本无法担起此等重任。”

    其实布鲁克男爵还将施瓦岑贝格亲王所说的具体数据列了出来,奥地利帝国的铁路里程已经超过英国(15000公里),以16000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虽然与拥有两万公里铁路的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与第二的差距越来越大。

    美国的国土面积和地理优势是奥地利帝国完全无法相比的,但仅在欧洲而言,此时奥地利帝国一国的铁路里程就是其他国家铁路总和的两倍,是法国的五倍。

    实际上弗兰茨也不知道铁路建设会这么快,毕竟按照之前经验和专家们的预估,奥地利帝国铁路到今天这个规模至少需要十年,但奥地利人只用了四年就完成了。

    再加上铁路建设带动了市场,铁路本身就沟通了更多的市场,整个经济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所以建设的势头并没有停下来。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建设下去,那么1860年奥地利帝国的铁路里程将超越一战之前的奥匈帝国。

    此外在占领多瑙河两公国之后,奥地利帝国开始了对多瑙河的全方位改造,最终将会完成一张覆盖全流域的水系网。

    如此浩大的工程,其所需要耗费的资金自然也是天文数字。

    奥地利帝国政府的宣传部门每年都会不遗余力地吹捧,帝国获得了多少殖民地,在殖民地开拓了多少耕地,发现了多少矿山。

    然而他们不会说的是奥地利殖民地开发所耗费的巨额投资,以及维持占领的费用。

    战争的花费更自不必提,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马达加斯加,6000人的远征军花费就超过了500万弗罗林,这还没算上后期占领的费用。

    而最大的开销恰恰是占领和开发的费用,奥地利帝国每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总会打上那么几十次。

    按照财政大臣布鲁克男爵的统计,仅仅是在1852年奥地利帝国的战争经费就已经突破了五千万弗罗林大关。

    此外奥地利帝国的研究项目更是一个无底洞,各种技术的研发可都是要钱的,偏偏弗兰茨很喜欢给这些狂人提供经费。

    “其他诸如扩大再生产之类的投资行为便暂且不提,我觉得很有必要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

    对于布鲁克男爵的说法,弗兰茨只回了一句。

    “我们可以削减国家节日和皇室庆典的开销。”

    在弗兰茨眼里似乎经济状况不好的时候,减少铺张浪费是很必要的。

    但他的说法立刻遭到了所有大臣的齐声反对。

    “陛下,绝对不可以!除非您想再打一次1848,否则绝对不能暴露我们虚弱的本质。”

    “陛下,富人不奢侈,穷人将饿死。您不能辜负国民的期望啊!”

    “没错。实际上庆典的开销虽然巨大,但可以提升国家经济和国民幸福感,更是可以创造就业.”

    弗兰茨也知道这些所谓的庆典其实牵扯着多方利益,而且确实会影响到所有国民的感受。

    反法战争到弗朗茨二世离世,整个国家都没什么庆典,国民们也就过得忧忧郁郁的。

    弗兰茨登基之后,奥地利帝国的国民整体来说就处于一种亢奋状态。经常会有人兴奋地在大街或者河边大吼大叫,甚至还能如同狼群一般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

    弗兰茨的话还没说完就遭到了反驳。

    “国民才是您的基石,但您正在试图撼动它!”

    内政大臣乔瓦尼·巴蒂斯塔带着几分愤慨说道。

    “何出此言?”

    弗兰茨对于乔瓦尼·巴蒂斯塔的前半句还是比较认可的,国民确实是国家的基石,但后半句就有些不理解了。

    弗兰茨这些年来一直在致力于改善民生,虽然也打过一些仗,做过一些错事,但总体还是惠及了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

    “陛下,您的教育正在动摇这个社会的秩序。请恕我直言,民众只需要家、田地和教堂,或者家、工厂和教堂,三点一线的纯洁生活。

    这样他们才不容易受到异端思想的蛊惑,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稳定。”

    乔瓦尼·巴蒂斯塔痛心疾首地继续说道。

    “您正试图打开潘多拉的魔盒。那些不知感恩的蠢货,并不会感激您赐予他们知识,相反他们会质疑赋税,会质疑法律,甚至会质疑您神圣的权威。

    这世上总有些傲慢自大的家伙,1848年的血腥惨案不就是几个自以为是的年轻人挑起的吗?”

    弗兰茨就知道每个人都会将事件解读成对自己有利的模样。

    “你觉得无知是秩序的保障?那你为什么不说说无知也是动乱的源泉?近期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邪教组织要求教民奉上自己所有的财产和子女,甚至是生命先不谈。

    我们只说说1848年的动乱,真的就是表面上那几个年轻人脑袋一热就能掀起来的滔天巨浪吗?

    大家都是聪明人,这背后到底有多少错综复杂的关系不用我挨个给你捋清楚吧?”

    乔瓦尼·巴蒂斯塔顿时被驳得哑口无言,还惊出了一头冷汗。

    其实1848在奥地利帝国官场算是个禁忌,叛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奥地利帝国对其幕后组织者和支持者的清算却从停止。

    很多人都被这个可怕的漩涡卷了进去,甚至因此丢掉了性命。(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不错,请把《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