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厨师们的挑战

    其实以弗兰茨今时今日的地位,他早就没有必要继续立人设了,毕竟他觉得自己的形象应该足够伟岸。

    弗兰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找出来,然后进行调查。将那些蠢货和受蒙蔽之人摘出来,公开审判那些想要浑水摸鱼的奸人。

    弗兰茨会再次明确这场战争的目的: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而借机滥用职权、制造冤案、贪污经费的人则同样是敌人,是祸害,应该一并铲除。

    弗兰茨并不喜欢别人借自己的势为恶,他更不想自己作为一切的元凶。

    当然弗兰茨的行动也是在加深人们对自己英明君主的刻板印象,毕竟如果他真的足够让人敬畏就不会有这么多人敢于铤而走险。

    弗兰茨并不需要让人觉得自己是受到了蒙蔽,实际上他的反应和行动都足够迅速,蒙冤之人并不多,受到的迫害也不严重。

    但弗兰茨的打击却是非常迅速,而且会对受害者给予足够的补偿。那些补偿自然要从诬陷者的身上出,这会大大加强沉冤得雪之人的爽感。

    当然那些诬陷者如果真榨不出油水,弗兰茨也会给予受害者补偿。

    弗兰茨作为一个英明君主的弧光过于强烈,人们只会记得他在惩治恶徒,甚至会觉得一切都是皇帝陛下设计好的。

    通常来说官场上常用的浑水摸鱼和倒打一耙对于弗兰茨这样的君主是毫无作用的,因为很多时候他就是皇权本身。

    至少想要通过舆论和道义来让弗兰茨屈服是几乎不可能的,毕竟无论弗兰茨是个明君,还是一个暴君,都没人想要和他站在对立面。

    哪怕是真有不拘一格之人也会掂量掂量,几年前和近些年发生的那些事。

    弗兰茨的行为在其他国家看来就比较离谱了,毕竟向老鼠宣战这一口号实在过于荒谬。

    弗兰茨本人的形象一时间出现在了各大报刊的头版头条之上,不过大多是十分讽刺的形象。

    比如弗兰茨穿着盔甲拿着盾牌和短剑与一只同样带着皇冠手持长矛的巨型老鼠在决斗。

    盾剑对长矛是古罗马竞技场中的经典对战组合。

    “什么宣战了?”

    约翰·罗素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来,他现在就怕奥地利帝国会横插一脚。

    奥地利人无论加入近东战争,还是北美战争,亦或是去印度搞事对英国来说都是十分糟糕的消息。

    因为奥地利帝国是真有可能威胁到英国本土,一旦奥地利帝国开始进攻英国本土,英国就将面临一个两难选择。

    要么收缩兵力全力应对奥地利帝国的进攻,要么就以北海舰队和现有的兵力硬抗到底。

    但前者会导致其他战场上英军的力量严重不足;而后者则是一场豪赌,就目前看来北海舰队和英国本土的兵力很难抵挡住奥地利人的全力进攻。

    “糟糕透了!”

    这是大多数英国高层的第一感觉。

    “什么?向老鼠宣战?”

    拿破仑三世和亚历山大·科洛纳·瓦莱夫斯基也是完全无法理解,他们甚至觉得是自己听错了,毕竟他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奥地利帝国的动向。

    由于铁路的存在,奥地利帝国的兵力调动十分频繁,理论上讲他们对加入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奇怪。

    不过对老鼠宣战,他们属实是一头雾水。

    英法的高层一致认为弗兰茨此举必然有着什么深意,或者是奥地利人发现了什么秘密。

    虽说英法都怀疑奥地利帝国能在消灭老鼠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好处,但他们实在不敢做出如此有悖常理的决定。

    而且英法的高层都找来了大量各界专家分析消灭老鼠的可行性,得出的结论是根本不可能。

    这不光是一个笑话,而且劳民伤财,毕竟从未有人能消灭哪怕一个村子的老鼠,更别说整个国家的老鼠。

    所有的专家都认为是奥地利那位皇帝陛下的老毛病又犯了,毕竟他时不时就会提出一些根本不可能的设想。

    “奥地利帝国还有专门预测天气的政府部门,他们以为自己是什么?上帝吗?”

    奥地利帝国在科学界一直被认为是暴发户,完全靠着金钱激励和政府扶持才能走到今天。

    “先生,哈布斯堡家族的人智力多半有些问题。您不必太过在意”

    此外真的像奥地利帝国一样向老鼠宣战也太过荒谬,民众对他们的支持率不足以让他们制定出如此荒唐的政策。

    西班牙国王费迪南多二世倒是想学弗兰茨,但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威信。如果强行颁布只会适得其反。

    德意志诸国也十分疑惑,尤其是威廉四世,他觉得奥地利帝国最有可能向普鲁士宣战,结果居然向老鼠宣战,难道自己在弗兰茨眼中只是鼠辈吗?

    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威廉四世都在第一时间宣布进入战备状态。至于普鲁士要应对的危机是老鼠,还是奥地利人那就不清楚了。

    俾斯麦抓着自己的头发,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这是要做什么?”

    自幼生长在农村的俾斯麦可是很清楚老鼠是无穷无尽的,哪怕是雇佣了专业的捕鼠人,饲养了大量梗犬也不可能消灭老鼠。

    “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战争,奥地利帝国的那位皇帝陛下不怕身败名裂吗?”

    俾斯麦的夫人既无奈又心疼地说道。

    “皇帝陛下会不会身败名裂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您再不吃早餐又要胃痛了。”

    俾斯麦从马达加斯加回来之后就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医生说是吃了太多腐烂变质的食物。

    “亲爱的,我们可以多饲养几只梗犬,再去买几把猎枪。我们也要和老鼠开战了。”

    “天呐!您一定要把战火引到我们家里来吗?”

    “就当是一项长期运动吧。”

    俾斯麦想看看控制老鼠的数量究竟会有什么改变。

    实际上德意志地区的民众们都是这样想的,毕竟奥地利帝国的行动似乎一直都是正确且有预见性的。

    不管是奥地利帝国的什么活动都会引起德意志地区的跟风,这次也不例外,很快灭鼠行动就成为了一种时尚。

    虽然他们不明白这样做有什么意义,但一样乐此不疲。各种更新、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案也不断被开发出来。

    只是苦了这个时代的老鼠,整个德意志邦联范围内的种群数量都在下降。

    这个时代奥地利帝国经常需要发放救济粮,尤其是在打压哄抬物价时需要制作大量平价面包。

    这就需要临时雇佣大量的厨师和学徒,在弗兰茨看来应该算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然而久而久之就有人产生了不满,他们认为皇室的临时雇佣影响到了他们自己的生意,很多厨师更是不满只比学徒高20%的工钱,不同店铺的厨师更是对相同报酬不满。

    更让弗兰茨头疼的就是有人将厨师们组织起来,准备以罢工的形式来获得更高的佣金。

    “你能劝劝他们吗?内维芙特小姐。”

    弗兰茨一点也不想招惹这群厨子。

    “陛下,我是您的首席面点师,不是您的将军。我可没本事镇压他们。”

    “可我听说您是面点协会的元老。”

    内维芙特是一位典型的捷克美人,金发、碧眼,精致的面容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即便是穿着白色厨师服也挡不住的丰满身材。

    “那您应该知道,您根本不可能战胜全维也纳的厨师。”

    “如果我赢了呢?”

    内维芙特微笑的脸上带上了一丝诧异,毕竟她还是很想看一看这位英明神武的陛下吃瘪的。

    “那怎么可能?您难道也要向厨师宣战吗?人总不能不吃饭吧。”

    “万一我赢了呢?”

    内维芙特走到弗兰茨身前。

    “那我就请您吃顿好的。”

    内维芙特刚潇洒地转身离开。

    “啪。”

    “那么一言为定。”

    弗兰茨其实早就有着一整套食品工业化的计划,只不过他实在不怎么爱吃预制菜。

    在工业化之前,最麻烦的就是和面和揉面,揉面厨师要将十几公斤,甚至几十公斤的面团揉搓、摔打、折迭。

    整个过程通常需要数个小时,以及相当的技巧才能获得理想状态的面团。

    和面也同样困难,需要将大量的面粉、水、酵母、盐巴等原料混合均匀,同样耗时耗力。

    即便如此上述过程也是必不可缺的,面没和好就会出现死面疙瘩,揉面出了问题不但影响口感和卖相,更会影响烘焙(不成型受热不均容易糊)。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搞个搅拌机就行。弗兰茨甚至直接将其连到了蒸汽机上,完全省去了人力。

    当然和面、揉面都是有讲究的,所以不能直接上工业搅拌机,但设计出一个相对可控的搅拌机对于此时的奥地利帝国来说依然不是什么难事。

    由于一开始就是奔着工业化去的,所以一台料理搅拌机就能顶得上上百名厨师。

    至于发酵问题也好解决,奥地利帝国有专门培养的植物和动物幼崽的恒温箱,这玩意可以直接将发酵问题量化处理。

    剩下的便是半自动烤箱,这玩意在此时的条件下也不难解决。

    于是乎很快奥地利帝国的平价面包店便实现了一次重大突破,只需要几十个人就能完成之前上千人才能完成的任务。

    这直接造成了维也纳餐饮界的一次大地震,那些口味还不如平价面包店的店铺此时已经完全失去了竞争力。

    料理搅拌机也在逐步小型化,毕竟通常的店铺用不了如此巨大的工具。

    之后也很少有某个行业再来敢提挑战弗兰茨的事情,内维芙特认赌服输,弗兰茨也如愿吃了一顿好的。

    内维芙特在这个时代其实算不上标准的美人,她的骨架太大,胸脯又不够饱满(以现代人目光来看很不错,但在当时却显得不够)。

    不过她的身材修长,肌肉紧实有韧性又没有显得过于粗壮,在这个贵族女性身体如同棉花糖一样的时代也算独一份了。

    其实平价面包并没有弗兰茨想象中的那么难吃,反而是由于可以量化,其品质有了最低保证,味道要比大多数没什么天赋又不用心的厨师做出来的强。

    实际上整个奥地利帝国的食品工业化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批量生产的面包,加上批量煮熟的鲤鱼丸,以及几片菜叶就是很多人的一日三餐。

    不过在奥地利帝国的选择还是比较多的,人们可以选择将其做成汉堡,又或者是卷成煎饼果子。

    弗兰茨还开发出了面粉肠,他的目的并不是以次充好,而是让更多的人能尝到肉的滋味。

    如果使用精肉制造香肠,那么能消费的起的人实在有限,但混入一些面粉之后起价格就会骤降。

    而且香肠还可以使用一些平时不太好售卖的部位,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当然用木屑、病猪肉的事情,弗兰茨是不屑做的。而且他还会将面粉肠的价格打下来,以防那些真正黑心的人想要这么做。

    事实上面粉肠一出现便广受好评,由于价格低廉,再加上廉价的皮尔斯啤酒,很多人都过上了有酒有肉的日子。

    民众的幸福感一直在上升,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食品工业化的食物品质相对稳定,因食品质量而导致的问题反而在直线下降。

    当然满大街的工业化廉价食品也迫使厨师和饭店进行战备升级,如果他们创造不出更美味,更具特色的食品,那么就很容易被淘汰。

    而随着奥地利帝国在料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走进了厨房。

    因为男性厨师在传统的体力方面的优势遭到了巨大削弱,女性厨师的细心和敏锐便成了新的优势。

    尤其是在大贵族之间一位赏心悦目的厨师本人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只要双方的料理水平不是相差很多,谁不愿意看到一个让人赏心悦目的厨师呢?

    在这种压力之下,更多更美味的菜肴被端上了餐桌。一些大酒店和别具特色的小吃反而在这股大潮中被推向了更高的位置。

    不过大多数缺乏天赋,又不努力,更没资本的人则被淘汰。许多人不得不转行,有些人则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便只能去殖民地去碰碰运气。

    其实对于食品工业化最为欢迎的便是工厂和军队,前者是正好匹配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对于军队来说也同样如此,简单方面的食物可以有效地提升后勤补给的效率。

    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高速有效的补给可以让军队更容易取得优势。

    而且这些食品其实很容易保存,可以减少后勤压力。

    口感也比较统一,更兼高热量。

    此外高度统一的食品也更容易消除士兵们的隔阂,有效增强士兵们的归属感,让他们感到被公平对待。

    这些工业化的食品制作简单迅速,方便大批量生产可以应对部队士兵短时间大规模集中吃饭。(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不错,请把《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