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
    “嘎嘎嘎……”
    “嘎嘎嘎……”
    有坦克履带碾压地面的声音来。
    众人开始的时候还以为听错了。都是面面相觑。满腹狐疑。
    潜意识觉得是坦克。但是又理智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怎么可能有坦克出现呢?军校还有坦克?
    “来了!”
    张庸拍拍手。面带微笑。
    这才是真家伙。是重点。
    五辆坦克。
    原装进口的德制三号坦克。
    重量15吨。主炮口径50毫米。足够对付日寇九七式中坦。
    唯一的缺陷,就是目前数量不足。
    但是战车工厂升级以后,似乎三号坦克的供应数量有所增加。
    好事。
    需要质量。
    也要数量。
    眼下,三号坦克还不到30辆,弱的一笔。
    在美丽国的步兵师编制里面,最多算一个营。如果是美帝的装甲师,至少五百辆谢尔曼起步。
    “坦克?”
    “坦克?”
    众人都是眼神闪亮。
    货真价实的坦克啊!
    还是五辆。
    就连程长官也是若有所思,侧头看着张庸。
    “专员……”
    “文白将军,这是我送给军校的。”
    “啊?”
    “军校有装甲科吗?如果没有,可以增加。”
    “好,好,好……”
    文白将军高兴之余,又有一点隐忧。
    这个装甲科,只有重庆那边的主校区才有。用的还是苏制T-26轻坦。
    结果,自己这个长沙分校,居然搞来了德制三号坦克。有点僭越了。
    低调……
    还是低调一点好。
    “文白将军,我再给你推荐一个人。”
    “谁?”
    “蒋伟。”
    “蒋……”
    文白将军沉默。
    他当然知道这个蒋伟是谁。
    委座的二公子啊!
    “我请他来担任长沙军校的副校长,主管装甲科。万事大吉。”
    “好。”
    文白将军立刻放心了。
    所有的焦虑烟消云散。
    有委座的二公子坐镇,自然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重庆那边的主校区也没有任何怨言。
    谁叫你们是在后方呢?
    长沙可是前线。
    “来人!”
    “到!”
    “去将坦克团的蒋伟团长请来。”
    “是。”
    很快有参谋去传令。
    蒋伟也在长沙。但不在城内。
    坦克团嘛,需要训练。需要宽阔的场地。
    所以,坦克团的驻地,是在湘江对岸的黑麋峰山脚下。
    “文白将军。”
    “专员你说。”
    “我有个建议,以后,长沙军校,主要以培训技术兵种为主。”
    “有专员大人协助,当然没问题。”
    “那就好。有困难可以找我解决。”
    “谢谢!”
    文白将军很欣慰。
    有张庸的保证,长沙军校妥了。
    张庸不再言语。
    野战炮有了。坦克也有了。
    以后,这就是长沙军校的重点发展方向。
    步兵科,已经没有必要。
    因为,更多优秀的基层军官,会从士兵里面脱颖而出。
    有什么比实战更加锻炼人?
    现在部队缺的不是班长、排长。而是技术兵种。包括炮兵、装甲兵两大类。
    航空兵也缺。但是那属于国府空军。和军校暂时无关。
    既然自己有野战炮,也有坦克,当然需要系统的培训。
    接下来的时间,都是相持阶段。
    大体上来说,日寇已经没有能力大举进攻。
    拿下武汉以后,日寇已经是强弩之末。不可能大步前进了。
    最多小打小闹。
    个别战场开火。
    同样的,国军也没有能力大举反攻。
    双方只能暂时僵持。
    你奈何不了我。
    我奈何不了你。
    于是,养精蓄锐,闷头发育就显得很重要了。
    这时候,开始绵绵下雨。
    淅淅沥沥……
    朦朦胧胧……
    但是无视。
    无人在意。
    在场的都是军人。令行禁止。赴汤蹈火。
    怎么可能因为一点雨水就改变?哪怕是倾盆大雨,也得继续。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军校也别开了。
    不过,雨水确实越来越大。
    日寇欺负不到专员大人,但是雨水可以。
    很快,浑身湿透。裤裆里面全部都是水。
    什么?
    打伞?
    别扯了。被人笑话。
    几分钟的功夫,所有人都已经是落汤鸡。
    “专员……”
    “继续。”
    张庸面无表情。
    军校新生开始分列式入场。
    都是文化青年。至少也有高小文化。
    在当时,高小文化,稀罕程度几乎相当于后世八十年代的大专了。
    受到坦克的刺激,新生的情绪都很高。
    军校居然有坦克。
    不简单啊!
    还是威风凛凛的德制三号坦克。
    无论是体型,还是战斗力,都要比苏制T-26强出一大截。
    “张专员,请。”
    “程长官,你先。”
    张庸主打一个礼貌。
    一行人上来主席台上面坐下来。
    都是露天的。
    雨水很大。迷迷茫茫。
    除了浑身湿透。视线也是严重受阻。
    操场上的泥水最深处有膝盖那么深。
    无视。
    进的这个门,就没在怕的。
    军校生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可以说是战斗积极性最高的。
    现在可不是和平时期。是战时。随时上战场的。
    但凡贪生怕死的,都不会到来。
    子弹不长眼。死了就是死了。没有重来的机会。
    所以,豪言壮语什么的就不用说了。
    “专员,你来给他们授枪?”
    “好。我负责授枪。文白将军负责野战炮。程长官负责坦克。”
    张庸点点头。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开始授枪。
    新学员都是马四环步枪。
    崭新崭新的马四环。质量绝对一流。
    因为是分校,所以,学员的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三十人。
    两年制。还有一批二年级的学生。老学员。
    具体如何安排,张庸不管。
    这些军校的细节。自然会有人处置。
    老兵也授枪。但不是马四环。是人手一把驳壳枪。
    他们毕业以后,应该都是军官。至少也是排长。带驳壳枪是合适的。
    好像温特斯那样,连长也是拿着加兰德的,属于另类。
    国军这边,暂时没有这样的习惯。
    授枪完毕。
    然后授予炮兵科野战炮……
    最后,授予装甲科坦克……
    “报告!”
    蒋伟来了。
    自己开车来的。
    大卡车。
    下雨的时候特别好使。
    空车的时候,完全不怕淤泥水坑什么的。
    一米多深的积水,也是轻轻松松的趟过。
    “蒋团长!”
    “张专员!”
    “我对你有工作安排。”
    张庸也不客气。直接告诉对方。这是安排。不是商量。
    蒋伟倒是任何异议。这是好事。
    能够培养更多的装甲兵人才,以后可以扩大队伍。
    有军校帮忙,自己可以节省下很多的基础训练时间。大部分用于实战训练。
    年轻人都有野心。蒋伟也有。
    他的野心就是组建一支强大的装甲部队。
    这是他的专属领域。
    暂时没有人和他抢。
    “对了,专员,第五军向统帅部提出申请,想要将我的坦克团纳入第五军编制。”
    “委座怎么说?”
    “委座没有明确表态……”
    “那就是不同意。”
    “可是,徐瑶庭和杜聿明……”
    “没有明确表态,就是不同意。他们会懂的。”
    “那……”
    “坦克部队需要集中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但是又需要步兵和炮兵掩护。”
    “是啊!单独出动,确实不安全。迟早要配属……”
    “你和谁私底下关系比较好?”
    “我……”
    “建镐,不用担心被人非议。事实上就是这样。你必须有自己人。有自己的亲信。”
    “我刚刚回国,也不知道和谁的关系好啊!都没时间联络。”
    “那我安排将你的装甲部队配属给第十军吧。”
    “李玉堂?”
    “对。黄埔一期生。委座的爱将。”
    “爱将好像说不上吧。他这个军长,来的很晚。好多人都排在他前头。”
    “就是这样才合适。他如果像胡宗南那么受宠,还会在乎你二公子吗?”
    “这……”
    蒋伟似懂非懂。最终沉默。
    他确实是刚刚从国外回来。对国内情况不太熟悉。
    既然如此,无脑听张庸的安排就对了。他是真正的一家人,肯定不会害自己。
    其实,张庸内心是有些不爽的。
    不是对光头。也不是眼前蒋伟。
    是对杜聿明。
    还有徐瑶庭。
    这两个家伙,有点不识好歹。
    手伸得好长。
    蒋伟的坦克团,是我组建起来的。
    事先都没有跟我私底下打个招呼,就直接向统帅部申请。
    光头迟迟没有表态,就是意识到了其中的关节。他不想跳过自己,决定坦克团的归属。
    万一自己不喜欢呢?那就是他光头背黑锅了。
    “行,就是第十军了。”
    张庸一锤定音。
    不要以为你们第五军了不起。
    有我张庸的扶持,第十军一样能打。甚至比第五军更能打。
    正好,李玉堂没有足够强大的后台和背景,愿意向二公子靠拢。双方可以构成密切的利益纽带。
    对于这样的安排,光头肯定是非常乐意的。
    将坦克团配属到第十军,等于是第十军掌握在二儿子手里,当然放心了。
    “好的。”
    蒋伟没有异议。
    张庸于是告辞。
    回到战区司令部。找刘峙。
    简单说明。
    刘峙当然没意见。
    张庸、二公子,都是委座的亲戚。
    自家人内部安排,他一个外人,自然是爽快遵照执行。
    何况,他对李玉堂印象也不错。
    关键是,这个第十军,眼下也是九战区部队。
    “少龙,这件事,我出面提交申请吧!”刘峙将事情包揽过去。
    “谢谢。”张庸点点头。
    他和光头有亲戚关系。如果自己申请,可能会被人诟病。
    他自己倒是无所谓。就是光头可能会优柔寡断。
    有时候,光头是又要面子,又要里子。很多时候,为了面子丢里子。
    这个不舍得,那个不舍得,最后全丢。
    然后三年就转进。
    但是如果是刘峙申请,那就毫无问题。
    果然,申请电报发出,统帅部十分钟以后就回复了。当然是批准了。
    可能接到电报的李玉堂还昏坨坨的。
    怎么忽然间有那么大一个馅饼落下?
    当然,这些事,张庸就不用管了。忙自己的活去。
    什么活?
    当然是继续杀日寇。
    准确来说,是继续消耗日寇的资源。
    现在日寇学乖了。
    到处都在修防御工事。碉堡、暗堡密布。
    单纯的地面进攻,已经很难大批量的消灭日寇。自身反而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需要改变战斗方式。
    改成消耗日寇资源。
    包括日寇的重武器、后勤补给、生产资料、运输工具……
    恰好,这些,都可以用轰炸机来完成。
    两架P108轰炸机。五架马丁139WC轰炸机。可以专门执行这样的任务。
    每天出动一次。
    去睡觉。
    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时间正好。
    看来,自己的生物钟是颠倒了。昼伏夜出。
    出门。
    去机场。
    正好赶上吃宵夜。
    吃饱喝足。活动活动。身边的人逐渐增加。
    大家的宵夜都是吃得饱饱的。后半夜要出动。飞机上面只能啃干粮。
    万一……
    如果……
    飞机不幸被击中,这一顿宵夜,很有可能就是最后一顿。
    战场凶险,任何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专员。”
    通讯参谋上来。
    递给张庸一堆电报。都是27的明码。
    随便看了看,都是一些打趣的。很像是有人无聊的跟帖。天马行空,说啥的都有。
    没有什么关键性的信息。也看不出发电报的是谁。
    无视。就当做是聊天频道了。
    “报告!”
    又有参谋到来。
    是高射炮送来了。总共三十门。
    都是37毫米双联装高炮。是用来保护大沅洲机场的。
    大沅洲机场本身已经有一百多门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但是张庸觉得还不够。
    反正闲着没事。一个劲儿的堆防御力就是了。
    眼下,敌我双方都在迭甲。
    日寇也在努力的增加各地高射炮的数量。
    别人是开展战列舰军备竞赛,他张庸和日寇是开展高射炮竞赛。
    汉口机场的高射炮数量就很多。大大小小口径,已经超过三百门。现在是比较难啃了。
    除非是高空水平轰炸,否则,很容易造成自身的损失。
    所以,他现在都不去汉口机场。
    都是专门偷袭日寇那些防御薄弱的地方。
    等于是间接迫使日寇消耗大量资源去生产高射炮。
    生产高射炮消耗的资源多了,能够用来生产其他武器的资源就少了。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消耗方式。
    绝大部分的20毫米高射炮,很快就会失去作用。
    随着B-17、B-25、B-29等轰炸机的到来,高空水平轰炸会成为主流。
    至少也是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投弹,20毫米机关炮根本打不到。B-29甚至是在万米高空投弹。
    不要说是高射炮够不着,就是日寇战斗机都够不着。
    只有干瞪眼。想撞都撞不到。
    收货。
    然后交给闵部长安排。
    地面武器,只要有,就会有人操作。哪怕是不熟练。
    转身。
    去检查轰炸机的情况。
    所有的轰炸机都已经灌满了油料。只能挂弹。
    需要张庸决定。
    到底挂什么弹。
    这是和航程密切相关的。
    远距离,就要轻负载。最多挂四枚250公斤的。
    如果是近距离,就可以满载。
    目标是哪里?
    还得先看看。
    张庸就是这样。临到头才查找目标。
    完全不可能泄密。
    因为他可能就是比日寇早10分钟知道。
    比如说轰炸天津卫港口。
    就是临时改变主意。真的就是提前了十分钟。
    这一次……
    最终将目标锁定在吴淞口码头。离开那里好久了,是时候回去问候一下。
    空指部地图显示,那边有日寇的榴弹炮、坦克,可能是从国内运输过来的。还在码头。还没有完全拉走。
    好,就去收拾它们。
    顺便打爆日寇的运输船。用102毫米加农炮。
    安排挂弹。
    一架P108挂满七枚500公斤凝固汽油弹。
    另外一架挂载五枚500公斤航弹。同时将102毫米炮弹数量减少到20发。
    为什么减少?
    因为不实用。
    实践证明,根本没有那么多机会开炮。
    日寇在上海龙华机场也有战斗机,会迅速赶来增援的。所以,没有时间恋战。
    用最快的速度将炸弹投放下去,然后跑路才是王道。
    hit-and-run,永远的高端局。
    “报告!”
    有参谋到来。
    张庸点点头。
    “专员,又有人用电台播报你的死讯。”
    “又?”
    “是满洲国的。”
    “哦?”
    张庸很纳闷。
    怎么的?吃饱了没事干?
    一个接一个上阵,就是要证明我张庸死了?
    明明没死,就是说已经死了。
    是要用舆论攻势?
    先入为主?
    “这是我们收集到的资料。”
    “麻烦帮我将乔清子叫来。”
    “是。”
    很快有人去传令。
    乔清子也在长沙。暂时是个小透明。
    她的专业是电讯。张庸暂时也没有安排她做什么事。就这样闲着。
    明码电报什么的,好像也不用她负责发了。
    现在他张庸自己就能发。
    但是,现在需要用到她了。自己也搞个广播电台。
    你说我张庸死了,我直接将你们天蝗的无条件投降宣布提前发布出来,看谁凶残。
    等等……
    日寇天蝗的投降“玉音”是什么来着?
    完蛋……
    完全没印象。
    想要假冒都没有可能。
    但是没关系。
    你中伤我,我以牙还牙。
    什么山本五十六好赌,只有九个指头。
    什么杉山元便所扉……
    什么东条英机,上等兵,翻垃圾桶……
    我一桩桩,一件件的,也都给你们播报出去。看谁丢脸。
    不就是舆论战吗?好像谁不会似的。
    “专员。”
    等了一会儿,乔清子来了。
    还是长的那么漂亮。清秀中又带着一丝妖艳。
    装扮简简单单的。却很诱人。
    不由自主的想要……
    迫不及待。
    “我和你进去里面说点事。”
    “好。”
    于是抱她进屋。
    然后……
    惬意的折腾一番。
    心满意足了,这才说起正事。
    就是让她搞一个广播电台,按照自己的要求反复播放。
    “好的。”
    她总是乖乖的。让他很满意。
    于是又缠绵一番……
    凌晨三点。
    一切准备妥当。
    出发。
    起飞。
    一直向东。
    直奔吴淞口码头。
    【未完待续】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