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1章,李鬼遇到李逵

    “赵参谋!”

    “赵参谋!”

    一行人回到湖镇,受到热烈欢迎。

    黄员外带着很多人在外面迎接。包括博罗县逃出来的官员。

    据点的日寇基本被消灭。鬼子的武器装备都全部搬回来了。

    除了武器装备,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

    大家都显得很高兴。

    这是实打实的胜利。

    而且是零伤亡。

    完全是用炮弹将日寇消灭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其实感觉是有点玄幻的。

    现在好了,那么多人亲眼目睹,确认是真的。

    【你在归侨里面的声望提升了】

    【你的领主值+1】

    又有提示。

    暗暗疑惑。

    始终没有搞清楚领主值是做什么的。

    系统也没有解释。

    【系统商城有更新】

    又有提示。

    发现多了一样工具,就是自行车。

    标准的二八大杠。

    很结实。

    但是感觉没有摩托车实用。所以,暂时没在意。

    “赵参谋。”

    曾振声忽然走过来。

    手里拿着一瓶药片。

    “什么东西?”

    “不知道。从日寇那里缴获来的。”

    “我看看。”

    张庸伸手接过来。

    药片是密封的。玻璃瓶。锡纸。

    上面的日语写着行军快乐丸。但是没有其他信息。

    没有生产商,没有日期。

    皱眉。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兴奋剂?

    什么猫目锭、突击锭之类的?

    “有毒。销毁。”

    “是什么东西?”

    “鬼子用来刺激脑神经的……”

    张庸简单解释。

    其实,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他知道的也不多。

    但是可以肯定,在日寇内部,是有各种各样的兴奋剂的。服用以后,会变得非常狂热。

    可以在短时间内刺激人的精神,让人亢奋。不知疲倦。不怕死亡。但是后遗症很严重。

    一般来说,是给高价值的兵种使用。很少给步兵的。

    现在连步兵都配备,说明日寇已经开始大面积使用。

    又侧面说明,日寇屡屡频繁调动,一般的步兵也是相当疲惫。

    确实如此。

    调来调去。

    一会儿去华北。一会儿又来华南。

    如此高强度的频繁的调动,对于日寇来说,也是强弩之末。

    于是,高层就开始配备这些快乐丸。

    每天一颗,快乐无边。

    “缴获了多少?”

    “有二十多瓶。每瓶有五十片左右。”

    “全部销毁。”

    “好。”

    曾振声转身离开。

    但是一会儿又回来了。拿着一大包烟土。

    张庸的鼻子很灵,立刻就闻到了。之前在战场上硝烟味很浓,反而没察觉。

    “这是……”

    “赵参谋,这是缴获伪军的。估计是从东三省带来的。”

    “我看看。”

    张庸伸手接过来。

    发现包装纸的外面,印刷有满文。

    确实是来自伪满洲国。

    得,又是害人的东西。

    伪军携带这些东西,估计也是为了振奋精神。

    其实,很早军统的情报就有提示,日寇在伪满洲国境内,种植有大量的罂粟,用途不言而喻。

    “全部销毁。不要有任何遗留。”

    “好。”

    “用石灰水浸泡。不要火烧。”

    “明白。”

    曾振声去安排。

    正好,后山就有石灰池,于是利用起来。

    缴获的烟土数量也不算多。一个石灰池就足够了。销毁的很彻底。

    吃席。

    鸡鸭鱼肉都有。

    相对于内地,这边生活水平确实可以。

    主要是去南洋谋生的人很多,回来以后,往往都带有一些钱财。

    积少成多,长年累月,自然就比较可观了。

    吃完饭。休息。

    琢磨着国军主力的评选……

    万事开头难。

    从哪里开始呢?从哪个部队开始呢?

    实战……

    攻击日寇哪个位置呢?

    雷达地图忽然提示,一个熟人进入边缘。

    很熟很熟的熟人。

    齐九鼎。

    他居然在这里。

    难怪要说一段时间联系不上。

    原来是来华南工作了。

    默默地等。

    一个小时以后,齐九鼎终于到来了。

    他是坐自行车来的。骑车的是一个小伙子。面貌平平无奇。腰间插着两把驳壳枪。

    张庸专门看了,发现两把驳壳枪的准星都是锯掉的。

    插在腰间,可以瞬间拔出。

    果然,用驳壳枪的高手,都嫌准星碍事。

    “齐先生。”

    曾振声上前迎接。

    看得出,两人还是很熟络的。

    应该是上下级的关系。

    “赵参谋,这位是齐云山先生……”

    “齐先生。”

    张庸从角落后面冒出来,笑吟吟的和对方打招呼。

    齐云山?不叫齐九鼎了?

    到底哪个才是真的名字?

    又或者,两个都是假的?

    齐九鼎看到张庸,首先是有些难以置信,跟着恍然大悟。

    就说是谁,那么厉害,带着一百多个没啥战斗经验的新手,就能消灭那么多的精锐日寇。自身还没伤亡。

    原来是这位爷啊!

    还改名叫赵参谋。

    张庸,字少龙。

    赵云,字子龙。

    好像没啥毛病……

    “赵参谋,别来无恙。”

    “齐先生最近在哪里高就?”

    “我刚从港岛过来。”

    “原来如此。”

    张庸若有所思。

    原来是去港岛工作了。

    话说,此时此刻的港岛,也有很多人才的。

    好像有很多的名人都在港岛那边。以后日寇入侵港岛,红党还搞了个大营救什么的。

    “齐先生,赵参谋,你们认识?”

    “认识。”

    张庸笑吟吟的说道。

    一把将齐九鼎抓过来。带到一边去。

    正好打探打探孔令侃的消息。那个王八蛋在港岛,还想翻天了。

    “齐老板,跟你打听一个人。”

    “谁?”

    “孔令侃,孔家的那个大少爷。”

    “他在港岛,自己开了一家银行,还搞了很多电台,出入前呼后拥的,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孔家大少爷。”

    “果然如此。”

    张庸就知道。孔令侃是按捺不住寂寞的。

    这个家伙,一旦有机会,绝对会显摆。正好,他手里有的是钱,自然可以肆意挥霍。

    玛德。自己什么时候去港岛一趟,将他再次拷掠一番。

    怎么去?当然是霍克-3战斗机了。

    话说,在港岛,应该能迫降吧。只要迫降下来就没事。

    又或者,是找凯瑟琳。动用英国人的关系,直接降落。

    眼珠子滴溜溜的转。

    很快冒出很多坏水。

    只要抓到孔令侃,自己有一万种办法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

    汗……

    暗暗鄙视自己。

    做好事的时候,没看到自己那么聪明。

    一想到做坏事,立刻智商暴涨到200……

    “你又要收拾人家?”

    “猜对。”

    张庸毫不掩饰。

    没错,我就是想要收拾他。

    谁叫他不接受教训,又开始不听话了呢?

    小朋友不听话,肯定得打屁股啊!

    打完小的,老的就出现了。

    “其实,你有更好的办法。不用自己动手。”

    “怎么说?”

    “你不是和鲍勃的关系良好吗?请他出面啊!他能影响到港岛。”

    “哦?”

    张庸顿时眼前一亮。

    是哦!

    鲍勃现在地位挺高了。

    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二号人物。马上一号。

    随着法国的战败,工部局会很快改组的。到时候,肯定是鲍勃上位。他背后有丘吉尔支持。

    以他的身份,和港岛这边的同行打个招呼,是很简单的事。

    港岛当局暗中为难一下孔令侃,轻而易举。甚至抓他都行。

    “好!”

    张庸虚心受教。

    姜还是老的辣。

    “对了,齐老板,你来华南是要做什么?”

    “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需要我帮忙做什么吗?”

    “暂时不用。”

    “有需要的时候不要客气。”

    “好。”

    齐九鼎点点头。

    张庸于是没有再说什么。

    华南这个地方,好像真的不缺武器弹药。

    至少,游击队使用的轻武器是不太缺的。

    之前的黄大春、黄亚等人,手里的三八大盖,都是挺新的。

    后来曾振声带来的游击纵队,步枪什么的,也都是好家伙。

    怎么说呢?

    绝对比李云龙的独立团好得多。

    如果是李云龙的独立团,有这么好的步枪,老李做梦都会笑。

    可惜,这些步枪只能在华南地区使用。想要输送到华北,输送到八路军的手里,还是太困难了。

    还是时不时的空投一点来的实际。崭新的马四环质量也挺好。

    “你一个人单独行动?”

    “不是。刘黑仔和我一起行动。”

    “刘黑仔?”

    “就是他。”

    齐九鼎指着骑车的青年。

    张庸:……

    啊?他就是刘黑仔?

    哦豁……

    自己好像是李鬼遇到李逵了。

    没想到,对方就是刘黑仔。很有可能就是那个以后很有名的刘黑仔。

    当然,此时此刻的刘黑仔,还是默默无名的。

    可能就是单纯的神枪手。

    可惜了,这么一位厉害的人物,最后也是被流弹所伤。不幸牺牲。确实是挺遗憾的。

    不知道真正的刘黑仔,是否知道上海滩那边的事?

    看样子应该是不知道。

    心思一动。

    看到刘黑仔在旁边玩自行车。

    标准的二八大杠。应该是南洋某地生产的,价格挺贵的。

    港岛可能便宜一点。但是也需要三百大洋以上。所以,在这个年头,有自行车的,都是有钱人。

    刘黑仔将二八大杠玩的很溜。

    那么沉重的自行车,到了他的手里,就好像是玩具似的。

    确实是天生牛人啊。没系统也这么牛。

    “报告!”

    有侦察员骑着自行车回来了。

    好奢侈。

    居然连侦察员都有自行车。估计只有这边的游击队这么奢侈了。

    “日寇出动了!好多人!”

    “多少?”

    “有,有上千人。还有炮!”

    “啊……”

    曾振声的脸色顿时肃然。

    那么多的日寇啊,局势恐怕是非常危险了。

    一千多个日寇,绝对不是他们能对付的。他们全部加起来,才五百多人。

    刚才,陆陆续续的,有其他一些游击队前来加入。

    里面也有很多归国华侨。

    但是总的来说,都是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

    每个人都有武器。但都是轻武器。都是步枪,或者手枪。勃朗宁很多。

    “赵参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张庸身上。

    这位赵参谋是非常擅长打仗的。杀日寇很厉害。听他的肯定没有错。

    “淡定。”

    张庸轻描淡写。

    日寇还没进入雷达地图范围。

    不着急。

    而且,办法早就想好了。

    就是在山隘里面堵住日寇,然后狂轰滥炸。

    从博罗县到来湖镇,需要走山路。

    不是那种弯弯曲曲,九拐十八弯的。比较平直。但是两侧都是山岭。

    如果控制山岭的话,日寇就无法继续前进。

    这时候,就需要驼背榴弹炮出场了。就是那些美制75毫米榴弹炮。

    射程八公里,弹道相对弯曲,可以将日寇炸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空指部地图显示,日寇没有火炮标志。

    说明只有九二步兵炮。没有山炮。也没有105毫米榴弹炮。

    所以,只需要这种75毫米榴弹炮,就可以将日寇吃得死死。

    安排送货。

    很快,榴弹炮送到。

    只有三门。

    但是足够。

    既然是降维打击,当然是要用武器欺负对方。他从来都不会没苦硬吃。

    “啊?大炮?”

    “我们的吗?”

    “我们也有大炮啊!”

    “哇!”

    一众游击队员顿时兴奋起来。

    纷纷涌上来,这个摸摸,那个摸摸,好像摸一摸就能获得好运似的。

    曾振声也是兴奋的上来,到处摸摸,仔细检查。

    又将炮弹抱起来,确信是真的。

    “安排人操作。”

    “好。”

    很容易找到人。

    很多归国华侨,都是有文化的。

    有些不但有文化,还懂技术。操作榴弹炮,完全就是小儿科。

    除了计算弹道有些陌生之外,其他都是小事。

    尤其是机械维修什么的,很多人都非常熟练。

    确实人才济济啊!

    在当时的华夏,南洋归来的,个个都是人才。

    心思一动。

    又将齐九鼎拉到一边。

    “你刚才说,要建立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

    “是啊!”

    “能想办法将部分归侨安排到国军里面吗?”

    “你们自己不想办法吗?”

    “国军……”

    张庸摇摇头。

    指望国军自己就算了。

    真的不太可行。

    国军的思想动员,一向都很糟糕。

    甚至可以说,很多国军都是没有思想动员的。对人才也不重视。

    “那就难办了。”

    “要不,都集中到你们麾下吧。”

    “什么意思?”

    “以后有用。”

    张庸没有明说。以后建设新中国有用。

    正好,曾振声就是红党的人。他带领的游击队,可以容纳比较多的人才。

    但是用来做纯粹的战斗步兵,确实是浪费了。

    至少也是技术兵种啊!

    比如说罗文宇等人,牺牲的就不太有价值。

    如果他们是炮兵,或者装甲兵,或者航空兵,他们能发挥的作用会更大。

    所以……

    要加强在港岛的工作力度。

    大部分的归侨,都在港岛入境。然后出境的。

    想办法将这些归侨,都引导到更加有用的岗位上。减少牺牲。以备将来。

    欲言又止。

    雷达地图提示,红点出现。

    是日寇的尖兵到来了。大约一个小队。很分散。

    所以说埋伏战很难打就是这样的。日寇肯定会安排人在前面探路的。

    一个小队,非常分散,甚至有走在山岭上的。

    想要在山岭上埋伏,也是很难的。会被发现。

    “出发!”

    “是!”

    带着队伍出发。

    占领山岭的西面。部署阵地。

    “啪!”

    “啪!”

    双方很快接火。

    有十几个日寇被打死打伤。

    其他的日寇迅速寻找地方藏好,然后还击。

    “啪勾!”

    “啪勾!”

    子弹横飞。

    日寇的大部队陆陆续续的到来。

    一个一个的红点,开始进入雷达范围。数量确实很多。足足有上千人。

    确实是携带有九二步兵炮。总共六门。

    还有90毫米迫击炮。总共有十二门。远程火力还是很强的。

    不愧是日寇精锐。

    因为地形的关系,日寇只能沿着山路前进。排列成一字型。

    但是负责带队的日寇中佐没有在意。

    埋伏是不可能埋伏的。

    搜索尖兵已经发现敌人。敌人没有偷袭的机会。

    只要展开攻击,消灭敌人即可。

    等进入射程以后,将步兵炮和迫击炮展开,就可以稳稳的压制敌人。

    殊不知,它已经被榴弹炮瞄准。

    “预备!”

    “放!”

    张庸一声令下。

    75毫米榴弹炮果断开火。

    瞄准的是日寇队伍最后方,首先切断日寇退路。

    日寇都集中在道路上,相对集中,正好被炮火覆盖。一炮下去,估计能炸死不少日寇。

    “轰……”

    “轰……”

    果然,炮弹落下,爆炸。

    瞬间,周围的日寇都被掀翻。当场就有不少日寇被炸碎。

    “纳尼?”

    “山炮?”

    日寇中佐顿时傻眼了。

    其他日寇也是呆滞了。

    不是……

    怎么可能?

    怎么会有山炮?

    天!

    对方居然还有山炮!

    看样子,山炮的威力还不小。数量也不止一门。

    上当了!

    大意了!

    没想到是这样的埋伏。

    被敌人用山炮伏击了。

    可恶!

    到底哪里冒出来的国军?

    怎么会有山炮这种武器?

    要命……

    日军自己的山炮还没下船呢!

    前期到来的都是步兵。只携带了步兵炮和迫击炮。

    以为山炮稍微晚几天到来没事的。没想到,正好被国军打了一个时间差。

    被欺负了……

    无法还手……

    “轰……”

    “轰……”

    更多的炮弹落下。

    全部倾泻到道路上。落在日寇队伍当中。

    日寇想要躲避,唯有向两侧山岭展开。从山岭斜坡爬上去。

    然而,炮弹爆炸飞溅的碎片,都是向上溅射的。爬上山岭,恰好就是在弹片的杀伤范围内。

    说白了,往两侧山岭攀爬,就是主动送死。

    于是……

    惨叫声不断。

    一个又一个的日寇倒下。

    很多日寇都是连滚带爬的从山岭上落下。

    “杀叽叽!”

    “杀叽叽!”

    日寇中佐发现情况不对。

    炮弹是落在自己的后面。将撤退的道路封锁了。

    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前突击。

    杀开一条血路。

    所以……

    “杀叽叽!”

    “杀叽叽!”

    前面的日寇疯狂向前冲。

    张庸默默的看着。不动声色。直到日寇进入81毫米迫击炮射程。

    “预备!”

    “放!”

    “哐哐哐……”

    “哐哐哐……”

    迫击炮开始发射。

    最大射程大约2800米。

    居高临下的,封锁中间的道路。

    “轰……”

    “轰……”

    炮弹又在日寇队伍当中炸开。

    猪突冲锋中的日寇,顿时被一片一片的掀翻,狼狈不堪。

    81毫米迫击炮的杀伤力可不弱。

    尤其是对于纯粹的没防护的步兵来说,绝对致命。

    “轰……”

    “轰……”

    一堆堆的日寇倒下。

    他们想要躲避,都没有机会。

    道路就是那么宽,两侧都是山岭,没地方躲。

    当然,也有很多日寇是顺着山岭往上爬的。而且,攀爬的速度还挺快的。

    这时候,就需要游击队的其他人出手了。

    “啪!”

    “啪!”

    自由射击。

    专门打对面的山岭。

    打日寇的后背。

    交叉火力。

    很快,一个个日寇就被打中,然后从斜坡上滚落下来。

    但是,又有更多的日寇顺着斜坡往上爬。

    还有部分日寇顺着道路向前冲,试图杀出一条血路。

    战斗很快进入白热化状态。

    张庸波澜不惊。

    小事。

    淡定。

    “啪勾!”

    “啪勾!”

    张庸忽然注意到,有人枪法如神。

    一枪一个小鬼子。

    弹无虚发。

    侧头观察。发现就是刘黑仔。

    对方没有用驳壳枪。而是用一把平平无奇的三八大盖。

    默默点头。

    果然,真正的李逵确实是很厉害的。

    佩服。

    【未完待续】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谍影:命令与征服不错,请把《谍影:命令与征服》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谍影:命令与征服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