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苛刻的包线

    当天的稍晚些时候。

    犹他州,空军测试与训练中心。

    一架经过特殊改装的f-15c战斗机正静静地停在跑道起点,随时准备起飞。

    编号“83-0042”。

    说明这已经是一架近30年前生产的老飞机了。

    它的外表与标准型号并无显著区别。

    但稍微细心一些就会发现,机腹中心线下正挂着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挂载。

    那是一枚通体灰白、线条生硬的巨大导弹,其长度几乎占据了f-15机身的一半,远超常见的副油箱或电子吊舱。

    它不仅破坏了战机原本流畅的线条,像一只笨拙的寄生虫吸附在猛禽的腹部,而且几乎已经占满了机身下方的空间,稍有不慎就会擦到跑道地面。

    塔台指挥中心内,darpa局长埃尔蒂·普拉巴卡尔和海军研究办公室主任陶德·伍德鲁夫少将站在防眩光玻璃幕墙后,目光紧锁着跑道尽头那架沉默的f-15。

    “鹰爪01,塔台,可以起飞。”指令通过无线电传出。

    “鹰爪01收到,开始滑跑。”

    飞行员托马斯·弗宁中校的声音平稳而专注。

    加力燃烧室瞬间喷吐出耀眼的橘黄色尾焰。

    大约一秒钟后,飞机开始沿着漫长的跑道加速滑行。

    然而,机腹下方的沉重负担像一个巨大的锚。

    f15c很少像攻击鹰那样携带大量对地挂载,因此弗宁能清晰地感觉到加速度感远低于平常。

    引擎的怒吼仿佛被巨大的重量和阻力所吞噬。

    好在f15的推重比还算了得,最终在接近跑道中间线的位置成功拉起。

    “感觉像在拖着一节火车厢。”弗宁在无线电里抱怨道,“空速爬升缓慢…220节…230节…”

    话虽如此,但起飞毕竟还是成功了。

    塔台内,压抑的呼吸声终于释放出来,化作一片低低的、如释重负的呼气。

    普拉巴卡尔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了半寸,但这仅仅是漫长而充满风险的任务的第一步。

    “鹰爪01,报告状态。”

    直到看不见飞机的影子之后,普拉巴卡尔亲自走到通讯台前,拿起话筒。

    无线电里传来弗宁的声音:“低速下操纵感非常僵硬,杆力异常沉重。”他顿了一下,似乎在感受飞机的状态,“尤其对侧风非常敏感,需要持续施加不小的舵量来维持航向。”

    又过了大约15秒:“现在速度上到300节以上了,感觉比刚离地那会儿稍微好点,希望进入高速飞行区域后能更稳定些。”

    “收到,鹰爪01。保持监控飞机状态,按计划爬升至指定空域。”普拉巴卡尔放下话筒,目光转向雷达屏幕。

    那个代表着弗宁和hmms的光点,正缓慢但坚定地向着东方爬升。

    “重量和阻力都有些超出设计预期。”伍德鲁夫低声对普拉巴卡尔说,“这对飞行员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在低空低速阶段。”

    普拉巴卡尔没有看他,目光依旧锁定在雷达屏幕上,只从唇间吐出几个字,冰冷而坚决:

    “我们没有退路陶德。成功是唯一的选项。”

    高空中,弗宁中校已经将航向稳定在正东。

    他小心翼翼地操纵着这架因为负重而变得反应迟钝的座驾,持续爬升。

    座舱外是深邃无垠的蓝天,下方是广袤、荒凉、呈现出红褐色调的犹他荒漠。

    他时不时低头,扫一眼摊开在大腿上的硬皮任务日志。

    这次任务透着一种不同寻常的仓促。

    来自海军方面的压力巨大,以至于他甚至没来得及挂载一枚同等重量的模型弹,进行一次完整的模拟发射流程来熟悉这前所未有的挂载特性和发射程序,就被直接推上了真弹测试的前线。

    任务简报将其冠冕堂皇地称为“hmms——空射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

    但弗宁心里清楚得很。

    他曾经在报纸上见过x-51a“驭波者”,那流线型、充满未来科技感的构型,也了解吸气式高超音速的复杂与挑战。

    而此刻,沉重地悬挂在他机腹下的这个东西,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更像是一枚空射弹道导弹。

    以至于这几天大家在私下都叫它“小飞棍”。

    外形问题当然还是次要,更麻烦的是发射窗口。

    高度、速度、姿态、过载……要求精确得像在穿针引线。

    弗宁觉得,除了像自己这样整天泡在手册和模拟器里的试飞员,恐怕没几个人能在实战的混乱和压力下,把这玩意儿按照要求打出去。

    他再次瞥了一眼高度表和空速指示器:高度指针稳稳地指在35000英尺,空速稳定在870节(约1.45马赫)。

    阳光透过座舱盖,在仪表盘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目标空域就在前方。

    “鹰爪01呼叫塔台,已抵达预定测试空域。当前高度36500英尺,空速870节。请求下一步指示。”弗宁的声音清晰地传回指挥中心。

    短暂的沉默,仿佛在确认所有系统状态。

    随即,指令传来清晰而简洁:“鹰爪01,塔台确认。启动发射程序。祝你好运。”

    当年agm135反卫星导弹测试的时候,波音事先编写了一套自动飞行程序。

    但二十多年过去,弗宁反而只能依靠自己。

    “收到,启动发射程序。”他深吸一口气,接着轻柔、且极其精准地向后带杆。

    f-15c机头瞬间昂扬,以3.8g过载从平飞状态转入陡峭的爬升。

    机腹下巨大的负载带来的惯性让这个动作显得尤为沉重。

    同时,他左手将油门杆再次推动到底,重新打开加力燃烧室。

    两道炽热的尾焰喷射出数米长,战机仿佛被无形的巨手向上猛推。

    高度表的指针不断顺时针转动:37000…37500…38000英尺……

    然而在重力的无情拉扯下,空速指示器上的数字却仍然在不断下降:850节…830节…810节(约1.35马赫)……

    这是一个极其短暂、稍纵即逝的窗口。

    就在高度指针堪堪划过38500英尺刻度线,空速跌至810节的精确瞬间,弗宁中校干净利落地扣动了武器发射扳机!

    “载荷发射!”

    机腹下传来一系列轻微震动——那是弹射机构正在作动。

    紧接着,是机体猛地一震。

    那枚沉重的“小飞棍”被巨大的力量猛地推出挂架,巨大的反冲力,以及突然减轻的载荷让本就在爬升的f-15c猛地向上剧烈一窜。

    就在它脱离载机不过数米的瞬间,其尾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轰然点火。

    一股远比f-15加力尾焰更为粗壮、刺目、带着毁灭性力量的橙白色烈焰喷薄而出。

    弗宁只觉得手中操纵杆传来的巨大惯性负载骤然消失,原本如同陷入泥沼、每一步都需付出巨大努力的战机,瞬间变得无比轻盈,甚至有些过于敏感和难以预测。

    巨大的推重比优势瞬间回归,这匹脱缰的野马需要立刻被重新驯服。

    他迅速而熟练地调整配平,同时进行小幅度的滚转和俯仰修正。

    几个干脆利落的动作后,重新将飞机牢牢掌控在手中。战机恢复了它应有的敏捷和响应。

    “鹰爪01报告hmms成功分离!”弗宁一边报告,一边侧身透过座舱盖向斜上方望去,“发动机点火正常!正在剧烈爬升!”

    hmms拖着一条凝练不散的粗壮尾迹,以远超载机的恐怖加速度,撕裂稠密的空气向上蹿升。

    其轨迹与速度,绝非寻常导弹可比。

    指挥中心内,压抑许久的寂静被骤然爆发的掌声和低低的欢呼声打破。

    技术员们紧盯着各自屏幕上瀑布般流下的遥测数据,普拉巴卡尔紧绷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真正意义上的笑容,回头向身后的观众席上瞄了一眼。

    在极其“充分”的准备之下,只要这枚导弹能正常点火,那就已经成功了99%。

    至少,显示在大屏幕上的结果不会出问题。

    “非常出色,鹰爪01!”她拿起话筒,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赞许和如释重负,“祝贺你!任务完成,可以返航。”

    (本章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不错,请把《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