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带在身上不早说!
谢泠玉咬着唇,没忍住,横了祁砚礼一眼。
又慌忙收敛表情。
生怕被祁砚礼看见,被治一个不敬之罪。
她的一举一动,祁砚礼尽收眼底。
见她这般鲜活模样,他脑海里浮现出两个字,有趣!
祁砚礼面上笑意不减。
“这次是我忘了,下次再带给夫人。”
谢泠玉暗暗咬着后槽牙。
下次下次,哪有那么多下次。
她哪能每次出门都碰见他呢!
这下一次,又不知是何时了。
“很快的。”
仿佛是猜到她心中所想,祁砚礼缓缓道。
“那……”
谢泠玉亲启朱唇,想约定秋社时见面,可刚张嘴,就觉得不妥。
街上碰见,是运气,纵使谁看见了,也没办法说什么。
可这开口约人家,就是另一种含义了。
“那要不殿下您回去后,让小厮送到侯府来呢?”
谢泠玉建议。
“那怎么行。”祁砚礼抛起手中铜板,又手快的接住。
动作肆意自然,赏心悦目。
“夫人连这区区十枚铜板都要亲自交给我,我自然也需要把那玉佩亲自交还给夫人,有来有往嘛。”
他满脸真挚。
谢泠玉仿佛能听见自己的磨牙声,还是后槽牙。
有来有往,是这么用的吗?
谢泠玉也知道,今天是很难拿回自己的玉佩了。
她又忙着回谢家,没工夫和祁砚礼耗。
“烦请殿下收好那枚玉佩,别让别人看见。”
谢泠玉软着声音请求道。
那日是她冲动了。
那枚玉佩金玉堂打造的,独一无二的,许多人都知道那枚玉佩被她买走了。
她也喜爱,日日佩戴。
要是突然出现在祁砚礼身上,被人看见,那就不好解释了。
祁砚礼点头:“那是自然。”
“殿下既然喜欢侯府,便再多逛一会儿吧,臣妇先行告退了。”
谢泠玉没有想一路送着祁砚礼离开的想法。
说完扭头就走。
出了侯府,桃月才悄声问:“夫人,您和齐王殿下关系很好吗?”
谢泠玉摇头:“不过是那日在外买糖葫芦,身上没带银子,朝殿下借了点,现在正好还回去。”
桃月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啧,看来传闻没错啊!”
荷月也跟着颔首。
见两人这副模样,谢泠玉倒是好奇了。
“什么传闻?”
徐嘉序也支起耳朵。
他对这个齐王殿下,也是好奇的很。
桃月嘻嘻笑着:“就是近日盛京城里都传,齐王殿下已经不再嗜杀了,再也不会当街无故杀人,是因为——”
她卖了个小关子。
谢泠玉敛起笑容。
荷月连忙接道:“说是因为齐王殿下太穷了,付不起杀人后的一系列开销,譬如给死人买棺材,做法事等等。”
桃月:“连十枚铜板都斤斤计较,想来齐王殿下都快穷的揭不开锅了吧!”
谢泠玉小脸皱在一起。
“可是,他都杀人了,为什么还要给人家置办棺材法事?”
这听起来,很是荒谬啊!
“那当然是因为怕鬼魂索命啦!”桃月一脸理所当然。
“可他毕竟是皇子,还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子,哪能过得这么惨!”
谢泠玉还是不信。
荷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1】”
“想来是陛下在考验齐王呢!”
桃月荷月两人一唱一和。
说的谢泠玉和徐嘉序一愣一愣的。
徐嘉序忽然开口:“母亲,孩儿也想要效仿齐王殿下!我也想成为齐王殿下那样的英雄人物!”
谢泠玉随手一拍他的脑袋。
“你正是长身体的年岁,不吃饱,都长不高!到时候成了一个小矮子,人家齐王殿下可是身长八尺,挺拔威猛,你怎么和他比?”
“别好的不学学坏的。”
“嗷——”
徐嘉序捂着脑袋,表示受教了。
谢泠玉此时内心也有了点怀疑。
难怪,这从不参加官员家眷举办的宴会的祁砚礼,这一次,突然参加。
原来是没钱吃饭了。
“啧啧啧——”
不久后。
这个传闻飘到祁砚礼耳朵里。
他当即去到了卢元明的住处。
“听说我因为穷的,不再杀人了?”
卢元明眼神发亮:“殿下也听说了啊!从开宝寺回来后,我便传出了这个消息,短短数日,传遍盛京,想来此时远在边疆的将士们,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祁砚礼微笑:“你不觉得,这理由着实荒谬吗?”
卢元明十分得意。
这个办法可是他想了许久,最后是贺凡阳给了他灵感。
“您就说,百姓是不是已经对您改观了,别管这理由荒谬与否,有用不就好了!”
祁砚礼点头:“是,他们现在确实不觉得我是杀人魔。”
“可本王如今走在街上,时不时有百姓给我递馒头包子,本王此生头一次感受到被怜悯是什么感觉。”
他这也算是头一个因为穷而扬名的王爷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马车到谢府时。
谢泠玉一撩开帘子,爹娘大哥小弟正站在门口,在那块熟悉的牌匾下,迎接她呢。
谢泠玉眼眶又红了。
她好久好久没有回到这里。
可一切依旧记得那么分明。
谢府宅子上的每一块砖,都沾染过谢家人的血液。
“怎么又哭了?不哭不哭,有什么委屈和爹娘说。”
谢父谢母见谢泠玉这副模样,心疼坏了。
连忙跑过去,抱着谢泠玉安慰。
谢泠玉缓了一会儿。
进屋后,谢泠玉才给爹娘正式介绍徐嘉序。
“这是序哥儿,聪慧有礼,才读书不久,就写的一手好字,也认得许多字,柳先生也常夸他。”
徐嘉序红着脸,给两人行礼时,有些手忙脚乱。
谢父一惊:“是柳家那个吗?”
谢泠玉对他点头。
谢父顿时高看了徐嘉序几分。
“好孩子,往后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外祖父我!”
徐嘉序正因为这一声外祖父而惊诧,愣住。
那边谢母夸奖的话又扑面而来。
“昨日事情繁杂,今日好好瞧着序哥儿,确实钟灵毓秀,很有风范啊。不愧是玉儿主动要过继的孩子。”
被两位长辈夸奖,徐嘉序傻愣了一会儿,才慌忙给两人行了大礼。
【1】:来源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章完)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