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转移文化资产

    胡格大使最后提到的铜矿问题,让蒙特罗总统很心动,近期以来,智利的经济危机下,矿产出口能否恢复是当前智利政府最关心的经济问题。

    “胡格大使,这件事我们政府要内部商讨一下,请你给我们一些时间,很快就可以给予东非方面答复。”

    蒙特罗总统这样说,至少证明他对东非的提议在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胡格大使补充说:“总统阁下,最后我要提醒一句,在东非有句俗语叫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智利并非我们唯一的选择,东非的阿拉斯加距离远一些,但不代表阿拉斯加没有这个作用。”

    东非可不希望智利政府得寸进尺,上赶着不是买卖,所以胡格必须表明东非的态度,这不是东非政府有求于智利。

    ……

    1932年1月20日。

    远东帝国,申城,商务印书馆。

    在给予了远东帝国第十九军一些微不足道的军事援助后,东非申城领事馆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执行。

    历来,远东帝国对东非具有吸引力的地方,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贸易,然后就是文化,东非收藏了大量远东帝国的文物,古籍。

    而申城是远东帝国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这里也是东非收集远东帝国古代文化素材的重要基地之一。

    东非的企业,或者政府部门,还有个人,研究机构,不乏各种收购远东古籍的活动,申城作为远东帝国这个时代的文化中心,就有不少东非人从事这种活动。

    东非驻申城领事馆副领事罗文,正在商务印书馆总部和其董事长张元济进行会谈。

    “张元济先生,我此行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劝说贵公司,把商务印书馆还有你们在东方图书馆收录的各种古籍和文物,暂时转移到东非的领事馆内进行安全保存。”

    张元济是商务印书馆董事长,也是远东帝国文化传播的重要人物,他戴着一副玻璃眼镜,穿着一身朴素的青灰色长衫,看起来就是一副传统文人打扮。

    对于东非人,张元济并不陌生,因为他和东非打交道的时间不短,还有过不少合作。张元济年轻时曾经担任过远东帝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总理衙门就相当于当时的远东帝国外交部。

    因此,他年轻时就和不少国家外交人员打过交道,而东非人是其中比较频繁的一类。

    他任职总理衙门期间,也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彼时远东帝国也流行过一段时间“东非热”,因为那时距离东非击败英国和葡萄牙不久,东非新晋为世界强国,吸引了世界不少国家的目光,成为部分落后国家试图学习的对象,从而实现“富国强兵”。

    在这段时间里,东非和远东帝国的文化交流也颇为频繁,所以张元济和东非人接触的机会也比较多。

    进入20世纪后,随着远东帝国内部动荡,张元济加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并迅速帮助商务印书馆发展壮大,成为如今远东帝国最负盛名的出版业巨头。

    而没了官身,从商的张元济还是免不了和东非人打交道,在这些年来,有不少东非人员,公司和单位同商务印书馆合作,引入远东帝国的古籍,复印后出版到东非。

    毕竟商务印书馆是当下远东帝国最大的出版业巨头,所以,东非和他们展开一些合作,也完全不值得意外。

    他们能更好的帮助东非搜集东非感兴趣的远东帝国文化资料,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渠道帮助东非在远东帝国的文化传播和介绍。

    因此,张元济对和东非人打交道,还是很熟稔的。不过,这次罗文的话刺激到了他。

    “罗文领事,不知道你此话从何说起?我们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的古籍,那都是古华夏文明的瑰宝,你的要求过于无理,如果不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不要怪我翻脸无情。”

    对于张元济的愤怒,罗文完全不介意,因为他很清楚,那些古籍对张元济的意义,甚至把那些古籍看的比他的命还重要。

    罗文安抚道:“张元济先生,你不要怪我说话如此直白,这次我前来,并非贪图贵国文化瑰宝,恰恰相反,是为了挽救你们手里这些整体的文化资产。”

    “我们领事馆只是希望你们把这些古籍和文物,暂时存放在我们那里,防止战火对这批人类珍贵文化遗产的损毁。”

    “如果你相信我们东非情报部门获得一些消息的话,或许可以再做出决定。”

    “根据我们东非情报部门的消息,日本近期可能会对申城发动战争,而你们商务印书馆和东方图书馆,或许就是日本政府的打击目标,日本人有可能对你们进行轰炸。”

    罗文的这番话让张元济大惊失色,他说道:“你说的是真的?”

    对于日本是否会入侵申城,目前远东帝国民间根本不知情,也只有远东帝国金陵政府高层有所了解,毕竟日本方面在申城的军事调动,是瞒不了人的,但是金陵政府心里明白,在具体行动上却在装死。

    罗文肯定的答复说:“我没有必要在这件事上和你开玩笑,毕竟我本身是东非的外交人员,身后代表的是帝国政府。”

    “当然,我也希望张元济先生,你不要把我们东非获得的这些‘情报’向外界透露出去,那会给帝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张元济的脸色很不好看,这个时候,他根本没有心情考虑东非的态度,而是担心申城的安危。

    他问道:“日本对申城发动侵略战争,你们没有向金陵政府提示么?”

    罗文叹气说:“张元济先生,你要清楚,我们东非没有必要和金陵政府通报这件事,更何况是一场还没有发生的战争,而且,东非和金陵政府的关系也没有密切到这种程度。”

    “再说的难听点,就以金陵政府近期的表现,他们本身也没有对抗日本人的勇气,甚至更阴谋的说,我们都怀疑金陵政府高层被日本政府收买了不少,否则也不可能做出把贵国东北直接拱手让人的愚蠢操作。”

    “还有最后一点,那就是贵国的金陵政府再怎么讲,也不可能对于日本在申城的活动一无所知,就比如现在基本世界上的主要大国,都知道日本在申城增加了兵力,还有武器装备……”

    张元济狠狠的把手拍在桌子上,义愤填膺道:“这群畜牲!”

    很显然,张元济口中的畜牲,不仅包括日本人,还有金陵政府里的绝大部分人。

    罗文这个时候说道:“张元济先生,这个时候,你一个小小的商人,也无法决定金陵政府的决策,现在,应该尽快想办法,避免日本人在战争中针对你们公司,还有资产的刻意打击。”

    “留给你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日本随时有可能对申城发动战争,悲观点,说不定是今天晚上,乐观点,也就在这个月内,毕竟如今日本因为经济危机,十分迫切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的矛盾。”

    此时,张元济对罗文说的话,已经相信了一大半,他苦笑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又能怎么做?商务印书馆家大业大,就算这个时候,搬迁也来不及了。”

    作为远东帝国最大的出版业巨头,商务印书馆在申城的规模可不小,各种印刷设备,还有海量的印刷物,想在半个月内搬走完全不现实,更何况日本人也不可能给他们留这么多时间。

    对此,罗文说道:“对于这一点,张元济先生,你们现在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那些最重要的书籍,资料还有文物,暂时存放到我们领事馆。”

    “我们会利用车队帮助你们完成搬迁工作,等到战争结束后,你们再做下步决定,我们东非绝对不会贪图你们的资产,毕竟这事关帝国的国际声誉。”

    话是这么说,但张元济显然还有疑虑,别看罗文长着一副东方面孔,但东非终究是外国。

    罗文接着说道:“我们东非和贵公司也有过不少合作,所以张元济先生,你应该相信我们的诚意,东非是非常重视远东帝国文化古籍的,这些都是重要的财富。”

    “我们也不希望这些古籍,因为战火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当然,这次之所以伸出援助之手,我们确实也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复印一些我们东非需要的书籍,通过抄写,拍摄等方式备份。至于原本,我们绝对不会动心思,也没有必要。”

    如果东非真的什么都不图,那张元济反而要担心,现在罗文这么一说,让他的戒心也少了一些。

    正如罗文所说,张元济和许多东非人打过交道,包括罗文等东非在申城领事馆的人,至少这么多年接触下来,东非这个国家在远东帝国的信誉还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在罗文的劝说下,张元济最终同意了双方的合作,将部分商务印书馆还有东方图书馆的典藏,暂时寄放到东非驻申城领事馆。

    之所以是部分,这自然表明张元济对东非依然抱有戒心,所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商务印书馆决定把其他古籍,还有重要资产,向各国租界转移。

    东非领事馆也开始针对这批古籍,进行拍摄,复制和妥善储存。

    其中绝大部分典籍来自于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是目前远东帝国最大的私人图书馆,馆长正是张元济本人,这家图书馆的藏书超过四十多万册,还有不少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孤本。

    当然,这家图书馆还有众多的西方文献,使得东方图书馆成为远东帝国介绍西洋文化,科技的重要场所。对于这些东非就完全不重视了,毕竟按照远东帝国的标准,东非就属于西洋国家。

    1931年1月28日,深夜。

    日本海军第一外遣舰队向吴淞炮台开炮轰击,同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向闸北十九路军驻地进攻,闸北布防的十九路军七十八师所属部队进行抵抗,史称“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第一次淞沪会战正式打响。

    首日申城内的宪兵部队顽强顶住了日军的攻势,紧随其后,第十九军迅速投入战场,和日军发生激烈交火。

    1月29日上午,日军首次轰炸,日军海军陆战队和航空队对闸北进行无差别轰炸,上午十点,日军飞机专门瞄准商务印书馆总厂投下燃烧弹,印刷厂、编译所、仓库等均被炸起火。后来,张元济在日记中记载到“飞机掷弹,焚我商务印书馆总厂,火焰冲天,纸灰飞扬,十里可见。”

    紧邻总厂的东方图书馆因建筑坚固,虽受震但未完全焚毁,但是从29日到31日,由于图书馆藏书多为纸质,火势迅速蔓延。尽管部分员工和市民试图抢救,但因战火封锁,救火队无法进入,只能眼睁睁看着藏书被焚。

    据幸存者回忆,日军在周边设置警戒线,阻止消防队进入灭火,2月1日,日本浪人闯入图书馆,泼洒汽油并点火,确保彻底焚毁。

    东方图书馆的毁灭被称为“远东帝国近代最严重的文化灾难之一”,损失远超普通战火破坏。

    东非领事馆也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场“文化大屠杀”,后东非领事克鲁斯回忆说:“东方图书馆和商务印书局的大火,散发的浓烟和灰烬,甚至飘到了租界区,数百万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有目的性的毁灭,这是一场性质十分恶劣的文化灭绝事件。”

    对于这一点,日本也无法否认,因为日本海军司令盐泽幸一曾公开宣称:“炸毁闸北的商务印书馆,足以让华国人三十年不敢反抗。”

    ……

    第一次淞沪会战,犹如前世一样,后续结果足以让人“血压飙升”,金陵政府希望依靠国际干涉来停止战争,拖延对第十九军的援助,主张作有限度的抵抗,后续才不得不在国内各界人士压力下,支援战场。

    3月,双方宣布停战,后续签署的停战协定中,限制了远东帝国在申城周围地区驻军的权利,却给予了日本驻军权,同时远东帝国军事调查、监督之权亦转交至日本及英、美、法各国。

    坚持抵抗的第十九军,也在战后遭到金陵政府清算。

    对于远东帝国申城的战争结局,恩斯特早有预料,金陵政府的表现,完全符合他的判断,这也是东非近些年来,一直和金陵政府没有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毕竟“竖子不足与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非洲创业实录不错,请把《非洲创业实录》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非洲创业实录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