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生明其实也早就听说过这个剧本。
他没想到,陆严河会在这个时候,拿着这个剧本来找他。
虽然他之前也想过,里面那个父亲的角色,会不会找他。
这部电影,说白了就是三个主要角色的群像戏。
而其他两个角色,分别由陆严河和于孟令来主演。
这样的对手演员,对哪一个演员没有吸引力呢?
温生明在国内电影界的地位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却也不影响他想要跟这两个人合作。
尤其是在他跟陆严河合作,拍了《定风一号》这部电影之后。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老资历演员,在演戏这件事上,多多少少都有些难搞——
抛开那些故意恶心人的,其实也有温生明这样的,就跟现在的陆严河一样,谁都爱惜自己的羽毛。
所以,合作初期,会有一些试探,一些对话语权的争夺。
比如,温生明一开始要求陆严河每天陪他吃早饭。
这其实就是要陆严河明白,在剧组里,谁是真正握有话语权的那个演员。
到这一步,陆严河并不生气,还能接受,是因为温生明没有借此蹬鼻子上脸。
如果温生明借此开始倚老卖老,真折腾他,他当然也不是个傻子,坐以待毙,就这么被欺负。
但是,真正熟悉了陆严河的秉性,温生明还干过这种事情吗?
自然也就不会了。
相反,因为合作过,知道了陆严河是一个什么样的演员之后,有个词叫“欲罢不能”。
一个好演员,对另一个能够演出火花来的对手戏演员,便是这样的。
-
很多人都不知道,温生明现在接戏的标准是什么。
看上去好些年都没有正儿八经地演一部戏、演一个角色了,甚至让人觉得,他是不是不想演戏了。
可是过去的辉煌经历,以及他在中国的国民度,都让他看似“退圈”,却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
在《定风一号》之前,温生明甚至还主演了一部古装电视剧。
也是红极一时。
《定风一号》这部电影让他重新回归电影圈。
在那之后,大量的剧本、角色都找了过去,然而,温生明的经纪人又统统都给拒了。
当然有婉拒的理由。
比如角色跟温生明以前演过的角色重复了。
比如剧本有点粗糙。
比如温生明最近正在休息,还没有考虑接下一部戏。
等等。
陈品河可以从容地“躺”那么多年,更不用说温生明了。
大浪淘沙,他们都是他们所在的那一代站到最后的演员。
他们已经不再需要靠一年或者两年一部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了。
只要他们想拍戏,放出风声,各家公司都会搜刮自己的库存剧本,发来邀约。
只要他们点头,项目就直接开绿灯。
他们就是让项目可以开绿灯的大咖。
所以,大家都以为,温生明可能真的是《定风一号》刚刚上映,暂时不太想接另一部戏。
结果,前段时间被议论得沸沸扬扬的《舟》,忽然传出了他也将加盟主演的消息。
“温生明这两年是彻底跟陆严河绑定在一起了啊。”
“是啊,怎么连续跟陆严河合作?”
“倒也别说,你看看,基本上跟陆严河合作过的演员,都会继续合作。”
“《舟》这部电影明明是于孟令担任制片人,陆严河只是主演而已,到你们嘴里就变成陆严河的电影了,剧本都不是他写的。”
“但是电影是陆严河个人投资的,灵河也投了一部份,你以为陆严河就不是出品人吗?”
“……”
“陆严河现在简直财大气粗,一个人把中国电影市场三分之一的钱赚走了。”
“是灵河,不是陆严河一个人,陆严河一个人赚走了,你也说得出口,灵河上百号人喝西北风呢?那么多导演、编剧、制作人员,又不都是陆严河写的剧本。”
“有什么区别吗?”
“夏虫不可语冰。你说陆严河财大气粗,我承认,你说他赚走了中国电影市场三分之一的钱,我怀疑你在故意眼红他,给他招仇恨。”
“你不是陆严河的粉丝吧?这也要纠结?”
“这是纠结吗?瞧你话里面那酸溜溜的味道,话里有话就直说,藏着掖着算什么?”
“行了行了,你们吵什么啊?心操得够大的,陆严河赚多少钱干你们屁事,赚多少都跟你们无关。”
“《舟》这样的电影,陆严河愿意投资当然好了,不然文艺片难找投资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陆严河每年投的文艺片根本不在少数,不差《舟》这一部。”
“关键是,温生明、陆严河、于孟令三个人主演,你告诉我这样的阵容还难找投资?放到外面,不是被抢着投?”
“说得轻巧,投资方真一看电影题材,照样心里面打鼓。这一次《定风一号》全球票房没有过2亿美元,都让陆严河被一些媒体攻击说票房号召力失灵了,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你当那些投资方真懂啊?我认识的一个投资方还煞有其事地问我呢,问陆严河的新电影是不是找不到投资了,这个时候他去投,是不是能获得陆严河的好感。”
“……”
“你那个朋友纯属脑子有病吧?根本不懂行情。”
“你说有几个投资方是真懂行情的?”
“我们要讨论的不应该是温生明为什么会接这部电影吗?”
“还能是为什么,因为陆严河呗。”
-
正在做《钢琴家》这部电影宣传的陈品河,在路上看到了这个消息,眉头一拧。
“怎么了?”张悦真马上就注意到了陈品河的异样。
“《舟》这部电影,温生明也加盟了。”陈品河说。
张悦真也愣了一下。
“温生明跟陆严河竟然走得这么近。”
“是啊,他现在的能量都已经达到连续两部电影都可以找来温生明合作了。”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陈品河都还没有跟温生明合作过。
他刚出道的那几年,温生明如日中天,他根本没有资格进入他所在的剧组。
后来,他走红、拿奖,温生明却有些“退隐”,很少出现在江湖了。
而有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跟某个圈子的核心人物合作过,你是得不到这个核心圈子的认可的。
陈品河跟温生明差了一代。
恰恰是这一代,让陈品河在中国的演艺圈虽然地位稳固,却又没有接着更进一步。
这种更进一步,其实就是上一代的认可度。
很多人都以为国师是中国电影导演的TOP1,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打不过另一位正儿八经的学院派嫡系的。
父辈那一层,更认可的并非国师。
所谓正统,所谓主流。
直到父辈那一代死的死、瘫的瘫,国师才真正站稳了国师位,然后,成了新的正统、新的主流。
这些年中国电影女演员里的扛把子Marry女士,也得上他的电影,才能拿下一座百花奖最佳女主角。Marry当然是完全有能力拿最佳女主角的,但真得上了他的电影才能拿吗?之前那么多电影,拿不了吗?见仁见智吧。
不上这些掌舵者的电影,你当然也能拿奖,但你得碰上没有这些嫡系力保的时候。不然,如果都有拿奖的实力,那肯定是嫡系拿。
陈品河本来想着,上一代的圈子,他融不进去也不硬融。
但是,偏偏,陆严河通过罗宇钟、陈玲玲搞定了电视圈,又跟王重、温生明接连建立联系,短短几年时间,陆严河就成了老一辈人的心饽饽。
这让陈品河如何不恼火。
连续两部电影都跟陆严河合作,这几乎就差把“我对陆严河很满意”的态度写在脸上了。
难怪——
那么多次针对陆严河和他影视项目的一些攻击,都仿佛有一只无形之手在背后帮忙化解,对他影响不了分毫。
任何档期,只要是陆严河的电影要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以任何问题把它拉下来。
荣誉也好,奖项也好,跟金鼎奖唱对台戏,陆严河都能全身而退,让金鼎奖自己自伤八百。
或许陆严河自己都不知道,他背后有多少力量在保护他。
一想到这一点,陈品河就有些难受。
不知不觉之间,陆严河手里握着的力量、身边汇聚的力量,就已经让他和他之间的悬殊,发生了一个对转。
这也同样意味着……危机感。
从什么时候开始,主动权忽然不再被他掌握?
这种感觉很不好。
当然,没有人在意这一点。因为这种感觉,只有他自己知道。
-
“严河,你发现没有,现在做一个电影项目,哪怕是一个低成本的文艺片,你也开始情不自禁地用最好的制作班底了。”
陈梓妍对陆严河挤了挤眉毛。
陆严河说:“《舟》这个剧本这么好,不用最好的班底来制作,也可惜了。”
“然而,能够被你看上的剧本,又怎么会不好呢?”陈梓妍笑了,“这是一个悖论,但总有一些电影,在制作之初,看上去不是什么好班底的,当然,可能你接下来都遇不到这样的剧组了,最好的制作人才都在等着跟你合作,以你的作风,估计以后只要是你看上的剧本,都会被你不遗余力地支持,现在外面都在说了,你财大气粗,你支持文艺片,不计成本。”
陆严河:“……那我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陈梓妍:“因为被说中了,对吧?”
陆严河:“说得我跟个煤老板似的。”
“那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毕竟之前演艺圈最喜欢的投资方就是煤老板。”陈梓妍说,“除了钦点女主角,其他的都钱多事少,哪个制片人导演不喜欢。”
陆严河:“……”
陈梓妍:“当然,你不止钦点主角,你还钦点导演。”
陆严河:“听起来,我应该是那种非常不受待见的合作者了。”
“在艺术创作上,受待见的都是没有才华的。”陈梓妍说,“有才华的,不能让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有也是白费,你又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工作机会比艺术态度更重要,你是陆严河,艺术态度是你的核心价值,艺术审美是你要爱惜的羽毛,不认真考虑你提出的意见的人,问题比提出意见的你问题大多了。”
陆严河:“……梓妍姐,你真的是我的头号粉丝。”
“差不多,你说得没错。”陈梓妍笑,“我向来不否认这一点,如果仅仅只做你的经纪人,我可坚持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
陈梓妍之前确实说过很多次,她不是一个长性的人,连商永周和陈碧舸都是说不合作就不合作了。
她在江湖上的传奇,绝对有这件事的功劳。
不过,现在陆严河跟陈梓妍的合作,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经纪人和艺人之间的合作模式。
陈梓妍之前也说过,因为他,她反而有了机会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拾火”。
陈梓妍说:“温生明的经纪人陈克求也联系了我。”
“嗯?”陆严河一愣。
“他说,他希望能够把温生明的经纪业务交由我们代理,他本人以独立经纪人的身份,作为合作方来负责温生明的经纪业务。”陈梓妍说,“他自己也意识到了,如果温生明接下来要跟江军一样去拓展自己的国际影响力的话,他现在的能量是不够的。”
“温老师的意见呢?”
“他说他还没有跟温老师说,想跟我们这边谈清楚之后,再去跟温老师说。”
陆严河想了想,“温老师倒是不一定会愿意,他跟江军老师不太一样,温老师其实根本不太在意事业上更进一步了,他对《定风一号》在国际上的表现很关心,纯粹是因为他作为一个中国电影人,想看看这部电影到底能获得什么样的成绩,如果说需要他配合做一些工作,帮助《定风一号》获得更好的成绩,他会做,如果只是为了他自己,那就未必了。”
陈梓妍却说:“温老师拿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定风一号》又帮助他在国际影坛上打响了名号,他如果真的希望看到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就不应该只是旁观,他完全可以成为其中一个推手,推动这件事,我也认为,陈克求既然来找我了,他肯定也是看出来了温生明对于国际市场还是有想法的,不然他何必来费这个劲儿呢。”
陆严河点点头,“确实,可能是我想岔了,陈克求才是最了解温老师的人。”
他们两个人合作了几十年。
就像陆严河一点儿也不怀疑,陈梓妍可能比他自己更了解他。
陈梓妍说:“如果温老师的经纪业务能够签到拾火来,其实也很好,我们拾火目前签的演员里,年纪最大的也就是江军老师了,正好缺少温生明这个年龄段的演员。”
陆严河说:“但是,温老师他平时接戏要求很高的,我们拾火能够达到他的要求吗?”
“不怕要求高,只怕要求不明确。”陈梓妍说,“陈克求会一起过来,有他来沟通,我们拾火要做的其实都是执行和找资源的活,这些是拾火的长板,有陈克求在,我们并不需要去猜温老师的想法,这是跟成熟艺人合作,最麻烦的地方,其他的,其实相对来说还好。”
陆严河:“明白了。”
陈梓妍说:“另外有一件事,章若之她妈妈来问,如果寒暑假有合适的表演机会,可不可以让章若之接一两部戏。”
“她妈妈转性子了,支持章若之做演员了?”陆严河惊讶不已。
他至今还记得,在江芝的时候,章若之的妈妈有多么不希望她做一名艺人。
陈梓妍说:“倒也不是,她妈妈只是想要给章若之以后多一点选择,我看章若之自己反而不是那么想要做演员,她的性子是真的挺淡的,非常享受大学生活,哪怕《情书》这部电影给她带来了那么大的曝光,到现在都有很多人刷她在电影中的一些片段。”
陆严河说:“若之她自己的想法最重要,要不问问若之自己的想法,如果她愿意,我们就在寒暑假给她找几个角色,保持一下曝光,在她毕业以后还想演戏的时候,也还有基础。”
陈梓妍点头,“如果若之真的没有那么想做一名演员的话,怎么办呢?我们要不要劝一下,说实话,她资质很好,她不做演员是真的有点可惜。”
“这东西一定是强扭的瓜不甜。”陆严河说,“而且,当年她演《情书》,完全是本色出演,也涉及不到演技什么的,只是她的镜头感特别好,在这方面,老天爷真的赏饭吃。她想做什么,都可以先去尝试,说白了,有《情书》在,哪怕十年后她想再回来做演员,一样有机会。她很幸运,完全可以先尝试自己想做的,人生自由一点,没有必要为了一点看得见的前途,就匆匆地砍掉了其他所有的可能性。”
陈梓妍:“你啊,真是不得了。”
“我怎么不得了了?”陆严河摇头,“头号粉丝,请收起一点对我的崇拜和喜欢。”
陈梓妍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说的话,同样送给你,人生自由一点,已经如此努力,天地都被你打宽了不止一点,你也别总是让自己在跑道上奔跑啊。”
陆严河:“我……如果我生来就是运动员,只有在跑道上才是我舒适的状态呢。”
“那当我没说,你加油跑。”
-
《舟》的班底,基本上就这么码齐了。
下个月,就可以开机。
陆严河又去录制了最新一期的《年轻的日子》,和自己的老友们相聚。
这个综艺节目,满打满算,已经做了八季,已经算是中国最长寿的综艺节目之一了。
而这个节目最牛逼的地方就在于,全员都咖位飞升,稳居一线,却一个都没少,从第一季到最新一季,即使档期越来越难凑,全员越来越难集合,却一个都没有换,一个都没有少。
而《年轻的日子》做到第九季,这仍然是陆严河出道至今,唯一一个常驻综艺节目——不算第一季担任发起人的《演员的诞生》的话。
光是陆严河的粉丝,就知道这个综艺节目在陆严河的心中份量有多重。
直到现在,陆严河都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个人简介部分,把《年轻的日子》列入自己的代表作。
李真真非常开心地拉着大家一起吃饭。
因为运气特别好,陆严河回归参与录制的这一期,十分难得,全员到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