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星艺人,在公众场合下,对自己的粉丝喊出“泼妇”两个字,甭管这个粉丝是不是真的泼妇,在某种意义上,这件事已经注定了被各大媒体在报导过程中,被赋予各种“文字表述”上的发酵,也注定了这件事在抵达不同人耳中时,被不同人对于明星艺人的刻板印象、对泼妇这个词的刻板印象、甚至是对于明星艺人和粉丝关系的刻板印象,进行不同程度的衍生联想,继而引发出各种各样的反应。
李治百从来不是一个委曲求全的人。
他的粉丝都知道,他这个人从小生活优渥,发展顺利,没有遇到过什么大挫折,更别说跌个跟头什么的。有的时候,你想让他对某件事进行妥协,是不现实的,尤其是林苏洋的微博下面,都时不时可以看到李治百的粉丝在评论区留言,李治百是个狗脾气,你平时多包涵一点。
每一次李治百发脾气的时候——或者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大部分的时候,他的粉丝其实都有一种“他就是这样的人”的心态。这甚至是在他们还不了解全貌的情况下,就几乎先入为主地相信,李治百就算说错了话,也不过因为“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多包涵一点吧。
好在李治百大部分情况下,骂人骂得有的放矢,发脾气发的有依有据。
可是,这一次。
李治百因为突然跟江玉倩在一起这件事,真正地伤害到了很多核心粉丝的心,甚至,“泼妇”那个词,命中了其中很多没有宣之于口、其实确实以女友心态自居的核心粉丝,某种意义上,这两个字,就像是回旋镖,打中了“他就是这样的人”的心态,也击碎了她们未宣之于口的幻想。
归根结底,李治百,他,谈恋爱了。
-
没有人会相信,像李治百这样一个年轻英俊、家境富裕的男明星,能在这样一个年纪守身如玉。
但似乎这个时代的男明星也好,女明星也好,尤其是走流量路线的,因为粉丝群体中一部分对“纯洁”的病态偏执,与经纪团队一起,刻意地模糊这方面的信息,宛如娱乐圈版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不是单身,是不是处男,是不是单身,都处于不可问、不可答的状态。
粉丝也未必不知道,但只要对方不说,自己就可以自欺欺人,达成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你给我造梦,我给你花钱,共同营造一个空中花园。
-
李治百从来没有打造过这方面的人设,他身边的绯闻也没断过,但是,他一直没有公开的女朋友。
这一点,给了他的粉丝幻想的客观现实。
万一他就是真的从来没有跟女孩子谈过恋爱呢?
哪怕李治百在无数个采访中表达过,他不可能为了粉丝就保持单身,他也不是什么纯爱战士。可那都只是说出来的话,说不定就是他嘴硬呢?
人嘛,永远只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
关于他们两个人的舆论风暴,眼下仿佛成了全世界吃瓜群众的关注焦点。国内李治百粉丝和江玉倩粉丝引发的动静,让陈寅长吁一口气——从现状来看,《失恋33天》提前上映是无比正确的选择。他们两个人在国内的粉丝都太疯狂了,现在甚至有一大帮人涌进评分网站,去给这部电影打差评——
仅仅因为他们认为江玉倩和李治百是通过这部电影而在一起的。
而恰好的是,《失恋33天》是那种为数不多的、作品本身就有很多影迷的电影。
影迷看到两个主演的粉丝因为跟电影本身无关的事,来打低分,伤害电影,纷纷站出来维护这部电影,跟两个主演的粉丝开战——当然,是骂战。这样的骂战,是没办法优雅的、可控的,必然硝烟弥漫,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就炸出一个雷来。
《失恋33天》本来这个时间点都要上国内的视频平台了。但是在这样的舆论声势之下,多方商议之后,决定再等一等。先看看《失恋33天》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吧。
从这一点来说,海外又相对好一点。因为李治百在海外的知名度和人气,跟国内远不能比,也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女友粉”。而江玉倩的粉丝——
事实上,对于这样的恋情,大部分人反而是看好的。因为江玉倩漂亮、时尚,是很多人心目中来自东方的异域女神。她没有跟富商谈恋爱,而是跟一个年轻英俊、在中国同样是顶级巨星的男演员在一起,反而凸显她“追求爱情”的纯真一面——
说来奇怪,在艺术界,这样的特质往往受人尊重。对大众来说,更是如此。一个女明星,如果你选择了爱情,而不是嫁入豪门,某种程度上,大家会更认为你拥有艺术家的人格,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庸俗的明星。
绿谷对《失恋33天》的宣发,原本就定了一个很不错的开画计划。但在两个人突然曝光恋情、带来巨大关注和流量之后,绿谷也意识到,这部电影或许可以打开新的局面?
绿谷对这部电影的形容是: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常规的爱情喜剧电影。
最终,《失恋33天》拿下了2300家影院的开画数——创造了华语爱情题材电影在北美的开画记录。
不仅如此,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样都是大规模上映。
这给陆严河带来了巨大的惊喜,原本这是他想要在《星运里的错》实现的。一部华语爱情电影在全世界各大市场的大规模放映。《失恋33天》能够作为先锋去探索这个市场,也很不错。
李治百和江玉倩两个人接连在洛杉矶、纽约、伦敦、巴黎、汉堡、多伦多几个城市出席当地的首映礼,按照传统的宣传模式,为电影做相关宣传。两人恋情曝光遭遇极端粉丝的抵制这件事,也成为了宣传行程中被关注的重点。得益于这一点,李治百和江玉倩都有充分的发声渠道,去跟各自的粉丝表达他们的想法。
“当时冲动了,我不应该在公众场合下用那种有侮辱性的词汇骂一个女性。”李治百也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反正,不管怎么抵制也好,愤怒也好,他和江玉倩两个人的曝光一点没有减弱,由国内媒体不断从海外媒体搬运回来,在强大曝光下,又意外地塑造了一个两人在海外备受关注和欢迎的印象。
一个演员是要维持自己的格调的,你不能通过那种哗众取宠的方式走红,那也许会让你很红,可也容易沦为被看贬的网红。而这也意味着,演员想要真正出名,如果只依赖传统路径,必须靠作品。一部代表性的作品,一个代表性的角色,就是一个演员最标志的名片。
《失恋33天》的全球大规模上映,为两个主演带来的是全球一线媒体的曝光。这样的曝光,是正统而且被正视的。粉丝闹得再摧枯拉朽,却似乎也不影响他们本身的事业,甚至在海外混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随着时间过去,吃瓜群众失去兴致,粉丝们的精力也大多发泄得七七八八,退出粉籍也好,不再关注也好,这样的声浪,终究是渐渐降下去了。
最关键的是,《失恋33天》这部电影,北美周五上映,两千多家影院,一共拿下了215万美元的票房,随后,周末两天,又拿下了将近400万美元的票房,首周末一共取得600多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表现极为出色。
而在北美之外的其他海外市场,表现更加出色,尤其是在欧洲地区。英国和法国分别都贡献了300多万美元的首周末票房。对于这部由陆严河编剧、江玉倩主演的爱情电影,它独具一格的风格和表达,吸引了评论界的关注和议论。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这部电影是有希望在海外拿到5000万美元以上票房的。
跟那些动辄好几亿美元的大爆黑马相比,这个数字看上去有些小,然而——
然而,它的存在就是一个意外之喜。在拍摄这部电影之前,没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可以在海外取得这样一个数字的票房成绩。它肯定不愁海外发行,DVD也好,流媒体也好,靠着江玉倩和陆严河的名字,都能卖一个不错的价格。然而,院线,电影院,观众一张张买票,买到5000万美元的票房?
对于爱情电影来说,哪怕是放在好莱坞,每年都没有几部电影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
绿谷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买下了《失恋33天》的翻拍权。
-
“这部电影已经是全球发行了,绿谷再拍英语版,难道他们认为可以获得不错的票房吗?”
“评论界对《失恋33天》的剧本评价很高,而且,你也知道,虽然是全球发行,但毕竟是一个华语电影。如果是邀请好莱坞的一线明星来主演,翻拍成一部爱情小品,还是有赚头的。”
“我可不觉得有人能够把这部电影改编好。”
“谁知道呢?翻拍嘛,他们未必就是原封不动地用原作的东西。最关键的是,《失恋33天》这部电影现在在欧美的反响很好,各大媒体给出的观影意见都是值得一看。”
……
关于这部电影在欧美引起的讨论,甚至都没有因为奥斯卡颁奖典礼而削弱。
江玉倩和李治百虽然没有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但在之后由《名利场》举行的After Party,他们却携手出席了。
两个人的现身在恋情的加持上,曝光量巨大。无论什么年头,谈恋爱这种事情都是引人注目的。八卦的基因存在于每一个人类身上。
而热度不减的议论,也同时反应在了这部电影票房的长期走势上。
《失恋33天》的票房走势,超出预期很多。以至于灵河和绿谷都在考虑,是否要让《失恋33天》剧组在即将举行的西图尔电影节举行展映。不过经过评估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一想法。电影对大众已经不再陌生了,这个时候再上电影节,对票房的作用意义不大。
相反,《我的野蛮女友》倒是受到了西图尔的邀请,想要让这部电影到西图尔做全球首映。
陈寅在问过陆严河的意思以后,拒绝了。
理由是,这部电影不适合西图尔。
不仅仅是电影节对很多电影人有刻板印象,电影人对电影节也是一样的。
陆严河始终不认为商业性较强的作品适合放到西图尔来举行首映。
就像奥斯卡的大热作品,未必招国际四大电影节的待见。大家喜好的风格是不一样的。
《我的野蛮女友》就是那种大众经典电影的典型代表。抛开时代滤镜,它当时一炮而红,也沾了题材新颖、人设创新的光。现在一个野蛮型的女友早已经不稀奇,这部电影的侧重点,也放到了对这对情侣相处日常和爱情细节的部分。
某种程度上,它就是一部温暖的、好玩的、让人看完觉得心里面暖暖的电影。脱离了时代的滤镜,它很多的东西,甚至不如《情书》所描写的那种暗恋情愫或者是《失恋33天》对爱情和两性相处价值观的探讨可以扛得住时间的摧残。唯有一点,这部电影写恋人相处的细节,是历久弥新、无论什么时候看都打动观众的。
但是,这需要观众的口碑,而不是评论家的口碑。
评论家只会觉得这部电影太庸俗。
它不够尖锐,既无法像《失恋33天》一样讽刺性地戳破一些假面和伪装,也无法像《情书》一样用一种诗意的电影语言,构筑一首能撩拨每个人心弦的暗恋之歌。
-
看看《舟》《热带雨季》和《三山》这些电影就知道了,西图尔到底喜欢什么样的电影。
艺术性极强,但在电影内容之外的层面,又有商业性——比如名导,比如大牌影星,比如题材以及风格的极度个性化,全世界只此一家。
稀有也是某种商业性。
陆严河并不跟罗宇钟、于孟令他们一起去西图尔。
他一个人去。
罗宇钟、于孟令和温生明三个人会一起提前两天在西图尔会合。
陆严河则是只能赶首映礼,以及参与首映礼之后的媒体见面会,这两个环节结束以后,就得匆匆往回赶。
好在《原来的父亲》拍摄完全不受影响——
真要是状态不对,黄天霖现在仍然干得出让陆严河一场戏演三天的事。
非常夸张。陆严河那个时候都在想,连刘毕戈都不至于让他一场戏拍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完全在逼他,把他的情绪和状态都逼到一个生理性烦躁和恼火的境况,去捕捉那一点返璞归真。
所以,陆严河倒也不用担心自己出去这两天,会影响到自己回来以后的表演。
黄天霖打定主意不赶工期这件事,对演员来说,确实是福音。
很多的戏,演员自己在演完之后都是不满意的,想要重新来一条。然而,其实没有那么多机会给你重来。重来是要额外花钱的,真正敢让你一遍遍重来的导演,某种程度上,是在拿大家的资源往你身上砸,就期望着能砸出一个响儿来。
你像《飓风2》或者是《无神》这种投资的电影,哪有功夫陪着你一场戏拍个三五天,就因为你的表演不对?有这个功夫也没有这个钱陪你烧,超一天工期,就是一天的工钱。
-
至于《舟》在西图尔会得到什么样的反应,陆严河这一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有一点成功太多次以后的自以为是,他总觉得,《舟》这部电影不可能反馈不好。
它太符合电影节的审美标准了。
而这样一个电影文本,又恰好洋溢着文学的质感。必须要承认的是,就像文学作品一旦跟哲学融和得好,就更容易受到好评,电影一旦有了文学的意味,往往也会更受评论界的欢迎和认可。
陆严河在前往西图尔的飞机上,还将《舟》的剧本重新读了一遍。也不知道《舟》最后呈现出来的会是什么样子。
但是,陆严河很清楚,要说冲击表演奖项,《舟》应该是很难了。因为它是一个三个演员三足鼎立的电影,而且,罗宇钟在现场采用的拍摄方式,也不太利于凸显演员的整体塑造能力。大量的固定机位镜头,甚至让演员远离镜头,只成为画面构图里的一个元素,包括陆严河所出演的这个角色,陆严河是觉得,都不够饱满、立体。
可是,如果最后电影呈现出来的真的是陆严河在现场所想象的那个样子,陆严河觉得,虽然这部电影难以冲击表演奖项,却可以冲击一下电影大奖。
而个人表演奖项——
陆严河隐约觉得,自己真的要有所突破的话,在合作过的这些导演里,只有刘毕戈和黄天霖两个人有能力逼着他去给出一个他自己都预想不到的表演状态。而在《舟》这部电影里,哪怕罗宇钟是他的老师,也是《黄金时代》这部戏的领路人,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没有觉得自己演得有多么的突破。
他只是出色地完成了他预计能给出来的表演。
-
西图尔电影节对《舟》这部电影俨然也是重视的。
给它安排到了开幕后的第六天放映。
正是一个电影节期间最黄金的时段。
陆严河乘车前往酒店的时候,惊讶地看到了自己出现在三个不同的广告牌上,都是非常巨大的广告牌。
全是他代言的品牌。
上一次来西图尔的时候,这座城市还没有这么多他的广告牌。
当然,西图尔一向被视为陆严河国际之路的开端,也被视为陆严河的福地。
陆严河就是靠着《三山》在国际影坛声名鹊起的,后面又靠着《热带雨季》获得的西图尔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强势杀入北美颁奖季,最后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这一次过来,国内很多媒体喊出的口号都是,看看陆严河能不能在四年之后二封西图尔影帝。
陆严河默默地心想,想多了。
他只是好奇,怎么今年他代言的品牌会在西图尔投这么多的地广。
关键是,他这一次来西图尔,一点时间都挪不出来去给这些品牌方们。
当然,对此,各个品牌的PR都毫无意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