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刁民

    “修道之人可以有杀心,但不能心存杀念。”

    剑灵瑶的声音如寒冰刺骨。

    “杀心是护道之刃,杀念却是自毁之根。你已在三境时有了杀念,若任其滋长.”

    她直视江川双眼。

    “未来你或将成为九州最大的恐怖。”

    洞天内突然寂静无声,连灵气流动的声音都仿佛消失了。

    江川只觉混身发冷,额头渗出细密汗珠。

    他从未想过自己竟已走在如此危险的边缘。

    “我明白了。”

    江川松开握剑的手。

    “多谢前辈提醒,我会注意。”

    剑灵瑶凝视他片刻,似在确认他话语的真伪,最终轻轻点头。”

    记住,剑修的杀意越强,剑越强,但心魔也会越强。斩断心魔,方能证道。”

    话音未落,她的身影已如烟消散,只余一缕剑气萦绕在石柱周围。

    江川怔怔望着她消失的方向,心中五味杂陈。

    良久,他重新将注意力转向石柱上的九字真言。

    盘膝而坐,双手结印,开始参悟这蕴含天地至理的秘祝。

    随着他心神沉入,石柱上的金光渐渐将他包裹,形成一个光茧。

    与此同时,北境之地风云变幻。

    渑池之会后的第七日,燕国使团在边境集结重兵,战鼓声震天动地。

    燕国皇帝亲自颁布诏书,宣称皇子赵威远已被定为皇太子,却惨死在大周陇海郡梁王府中,此乃大周蓄意挑起战端之举。

    “荒谬!”

    大周朝堂上,丞相怒拍桌案。

    “明明是那赵威远刺杀我国舅在先,导致梁王殿下身陨!燕国这是颠倒黑白!”

    龙椅上的皇帝面色阴沉,手指轻敲扶手。”

    云海仙门可有回应?”

    殿下一片寂静。云海仙门作为修真界魁首,向来超然物外,但赵威远毕竟是其门下弟子,此事他们难辞其咎。

    然而此刻的云海仙门内,却是一片混乱。

    “陆堂主和林堂主还没找到?”

    庄妍揉着太阳穴,面前堆积如山的卷宗几乎将她淹没。

    作为目前唯一能主事的堂主,她已经三天三夜未曾合眼。

    跪在下方的弟子战战兢兢地摇头。”

    回庄堂主,执法堂上下都找遍了,陆堂主和林堂主像是凭空消失一般。

    董堂主依旧昏迷不醒,薛堂主还在思过崖.”

    “够了!”

    庄妍猛地站起,衣袖带起一阵劲风。

    “继续找!另外,派人去查赵威远死前都接触过什么人!仙门不能背这个黑锅!”

    弟子慌忙退下,庄妍颓然坐回椅中,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

    她总觉得,这一切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而风暴才刚刚开始。

    思过崖下,云雾缭绕。

    薛醒盘坐在青石上,素白的衣袍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闭目凝神,眉间那道常年不散的戾气似乎淡了几分。

    崖底寒潭映出他清瘦的身影,如同一柄收入鞘中的利剑。

    “醒儿。”

    一道苍老却浑厚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薛醒睁开眼,眸中带着讶异,随即起身,恭敬行礼。

    “师父。”

    冥阳子负手而立,灰白的长发用一根木簪随意挽起。

    他打量着这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弟子,目光复杂。

    “在思过崖这些日子,可曾怨恨为师?”

    薛醒摇头。

    “弟子从未记恨师父。思过崖清修,反倒让弟子想通了许多事。”

    冥阳子叹了口气,袖袍一挥,崖边一块青石上的积雪顿时消融。”

    你和沉儿都是为师看着长大的。执剑堂与执法堂,如同断罪峰的表里两面,缺一不可。”

    薛醒垂眸,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

    那柄”寒鸦”剑已经许久未曾出鞘了。

    “这次失手,未必是坏事。”

    冥阳子望向远方云海。

    “江湖险恶,你还年轻,需要多经历些风浪。终有一日,你能独当一面。”

    “师父今日来,不只是为了开导弟子吧?”

    薛醒直截了当地问。

    冥阳子眼中带着赞赏。

    “聪明。仙门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几次会战下来,我们已元气大伤。掌门师叔即将闭关,宗师的修为也大不如前。年轻一辈中,能担大任的不过云忘归、陈阳寥寥数人。”

    薛醒眉头微蹙。

    “情况已经这么严峻了?”

    “更糟的是。”

    冥阳子压低声音。

    “两个月前,沉儿和林萧前往青冥剑宗寻找让董小宛三尸归位的方法,至今音讯全无。”

    薛醒瞳孔一缩。

    “陆师兄他.”

    “我需要你潜入青冥剑宗,查明他们的下落。”

    冥阳子直视薛醒的眼睛。

    “若有危险,立刻撤回。仙门经不起再损失一位真传弟子了。”

    山风骤起,吹散了崖顶的积雪。

    薛醒沉默片刻,抱拳道。

    “弟子领命。”

    冥阳子从袖中取出一枚玉简。

    “这是青冥剑宗的地形图和近期情报。记住,此行凶险,万事小心。”

    “师父放心。”

    薛醒接过玉简,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

    “弟子定当带回陆师兄和林师妹。”

    冥阳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带着难以察觉的忧色。

    “若遇变故,为师会替你担着。去吧。”

    薛醒再次行礼,转身走向崖边。

    他纵身跃入云海。

    素白的身影很快被浓雾吞没,如同一滴墨落入水中,转瞬无踪。

    冥阳子站在原地许久,直到夕阳西沉,才叹息一声。

    “多事之秋啊”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大周都城。

    金銮殿上,群臣肃立。

    龙椅上的帝王面容隐在珠帘之后,声音不怒自威。

    “渑池之会,关系边境安危。

    唐爱卿,孤城将军,此行务必谨慎。”

    一位身着紫金官袍的中年男子出列,正是当朝相国唐士奇。

    他面容儒雅,眼中却藏着锐利。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旁边一位身披玄甲的高大将领抱拳道。

    “末将誓死护卫相国周全。”

    此人正是镇西将军孤城,脸上那道从眉骨延伸到下巴的伤疤在烛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帝王微微颔首。

    “齐国使团已先行出发。记住,渑池城虽小,却是三国交界。此次会谈,关乎未来十年边境格局。”

    “臣明白。”

    唐士奇躬身。

    “郑宋战事胶着,齐国介入后局势更加复杂。我们需借此机会摸清各方底细。”

    帝王挥了挥手。

    “去吧。

    三日后启程。”

    两位重臣退出大殿时,夕阳将宫墙染成血色。

    孤城低声道。

    “相国,探子来报,青冥剑宗最近动作频繁,恐与边境异动有关。”

    唐士奇眯起眼睛。

    “江湖与庙堂,从来都是纠缠不清。告诉暗卫,盯紧各大门派动向,特别是云海仙门。”

    北境,汜水关。

    寒风呼啸,卷起城头的旌旗。城墙下尸骸遍地,有郑国的蓝甲兵,也有宋国的黑甲骑。

    一场恶战刚刚结束。

    城楼上,一位身着儒袍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

    他面容清癯,双目如电,正是稷下学宫大儒陈守仁。身后副将抱拳道。

    “大人,宋军又退了。

    这已经是第七次进攻了。”

    陈守仁望着远处宋军大营,眉头紧锁。

    “宋之问用兵如神,不会轻易放弃。传令下去,加强夜间巡逻,谨防偷袭。”

    “是!”

    副将正要离去,忽又转身。

    “大人,太子党派人送来密信。”

    陈守仁接过信笺,扫了一眼,冷笑一声。

    “内战未休,外敌当前,还在争权夺利。告诉来人,齐国只助郑国防守,不参与内政。”

    副将犹豫道。

    “可太子党掌控了大部分粮草供应.”

    “所以我才带了三万精兵来。”

    陈守仁淡淡道。

    “传令火头军,从今日起缩减三成口粮。将士们若问起,就说凛冬将至,需未雨绸缪。”

    远处,宋军大营中,一位银甲将军正凝视着汜水关方向。

    他面容冷峻,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身旁谋士低声道。

    “将军,齐军防守严密,强攻恐损失惨重。”

    宋之问冷笑。

    “陈守仁以为靠三万兵马就能挡住我十万铁骑?传令下去,暂停进攻,等第一场雪落下时.”

    他拔剑出鞘,剑锋映着寒光。

    “我要让汜水关变成一座冰雕。”

    秋日的黄昏,残阳如血,将郑国王宫镀上一层凄艳的金红色。

    宫墙内,太子负手立于殿前,望着远处渐渐平息的火光,眉宇间的凝重却未减分毫。

    “殿下,叛军已全部投降,弋夫人带着小太子在偏殿等候发落。”

    一名身着铠甲的将领单膝跪地,声音洪亮。

    太子微微颔首,眼中带着复杂之色。

    “带他们来见我。”

    不多时,一位身着素衣的美妇牵着一个约莫十岁的孩童缓步走入大殿。

    那妇人面容姣好却带着憔悴,正是小太子生母弋夫人。

    她拉着孩子的手微微发抖,却在看到太子的瞬间挺直了腰背。

    “罪妇参见太子殿下。”

    弋夫人盈盈下拜,声音轻柔却坚定。

    “小儿无知,全因罪妇教唆,才卷入这场纷争。请殿下开恩,饶小儿一命。”

    太子目光落在那个怯生生躲在母亲身后的孩子身上,心中某处柔软被触动。

    他缓步上前,伸手欲扶起弋夫人。

    “孤已说过,既往不咎。从今往后,你们母子安心在宫中生活便是。”

    就在太子手指即将触碰到弋夫人衣袖的刹那,一股若有若无的腐臭味钻入他的鼻腔。

    太子瞳孔骤缩,本能地想要后退,却见弋夫人猛地抬头,眼中带着疯狂。

    “去死吧!”

    弋夫人厉声尖叫,从袖中抽出一把泛着幽蓝光芒的匕首,直刺太子腹部。

    “殿下小心!”

    一旁的将领反应极快,长剑出鞘,寒光闪过,弋夫人的手臂应声而断。

    然而那匕首已经刺入太子腹侧,虽被内衬的软甲阻挡,锋刃仍划破了皮肉。

    太子踉跄后退,捂住伤口,难以置信地望着弋夫人。

    “你为何”

    弋夫人倒在地上,断臂处血流如注,却发出凄厉的笑声。

    “你以为我会相信你的承诺?郑国必亡!宋军铁骑会踏平你们的尸骨!”

    话音未落,将领的剑已贯穿她的胸膛。

    “快传太医!匕首有毒!”

    太子脸色迅速变得苍白,被侍卫搀扶着坐下。

    偏殿内,小太子目睹这一切,呆立原地,眼中满是惊恐与茫然。

    太子强忍疼痛,对侍卫道。

    “带他下去.好生照看不要为难他.”

    与此同时,汜水关外,宋军大营。

    十万铁骑驻扎在关前平原上,营帐连绵数里,却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主帅帐内,宋之问盯着沙盘上汜水关的模型,眉头紧锁。

    “报!督军大人到!”

    帐外侍卫高声通报。

    宋之问眼中带着不悦,却迅速收敛,转身迎向帐门。

    一位身着锦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缓步走入,身后跟着两名小太监。

    此人正是宋王派来的督军按察使,大太监张宴。

    “张公公深夜来访,有何要事?”

    宋之问语气平淡,却掩不住其中的戒备。

    张宴微微一笑,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宋将军,咱家是来给您送好消息的。”

    他拍了拍手,两名小太监抬着一个檀木箱子进入帐内。

    箱子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一卷卷竹简。

    张宴取出一卷,递给宋之问。

    “王上密旨,请将军过目。”

    宋之问展开竹简,越看脸色越沉。

    最后他猛地合上竹简,声音低沉。

    “王上这是何意?临阵换将?”

    张宴笑容不变。

    “将军误会了。

    王上只是担心将军连日征战,太过劳累。接下来的总攻,由咱家代为指挥,将军只需坐镇后方即可。”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宋之问铁青的脸色。

    他握紧拳头,指节发白,却最终松开了手。

    “末将.遵旨。”

    张宴满意地点点头。

    “将军明智。对了,傍晚运来的那批辎重,将军不必过问了,咱家已派人接管。”

    说完,他转身离去,宽大的袍袖在身后飘动,如同一条毒蛇游走。

    宋之问独自站在帐中,良久,一拳砸在案几上,茶盏震落在地,摔得粉碎。

    铁城,宋军占领区。

    夜色中,一队宋军巡逻兵举着火把在街道上巡视。

    火光映照下,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门窗紧闭,偶尔有几双充满仇恨的眼睛从缝隙中窥视。

    “听说今天又抓了几个反抗的刁民?”

    一个年轻士兵低声问道。

    领队的老兵冷笑一声。(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不错,请把《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