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劝告

    洪承畴也不生气,笑了笑:“前几日江南有好友托人给我送了些茶叶,不如去我那边坐坐,品上一品?”

    杨嗣昌想了想微微点头,两人一前一后回到内阁,然后径直就去了洪承畴的办事房。

    作为内阁首辅,洪承畴的办事房和其他人不一样,是单独的一个房间,进门后,洪承畴就招呼杨嗣昌落座,而他也取出茶叶来沏茶,不一会儿,这茶香就弥漫开来,洪承畴亲手为杨嗣昌倒了一杯茶,伸手请他品茶。

    杨嗣昌现在哪有什么心思喝茶啊,不过样子还是要做做的。他抿了口茶微微点头,说了一声好茶。

    “是好茶,不过好茶也得用好水来泡,这煮茶火候也颇为讲究。假如水不好,火过大或过小,这好茶就糟蹋了。”洪承畴端起茶杯有滋有味喝着,悠悠说了这么一句话。

    “亨九兄这话是何意?”杨嗣昌微微一愣,反问道。

    洪承畴放下手里的杯子,目光朝着杨嗣昌望去,凝神道:“没什么意思,只是想告诉子微兄有些事过犹不及,今日之事,你做的有些过了。”

    “过了?”杨嗣昌冷笑一声:“难不成我今日的话有错的地方?还是户部的确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我身为内阁阁老,又是户部尚书,陛下问话作为臣子实话实说何错可有?”

    见杨嗣昌这个态度,洪承畴微微摇头劝道:“方式方法,两者不可缺一。户部的问题我自然明白,你的心思我也能猜出一二,既然你这么说,那我问你,户部真的拿不出这些银子么?还是你本就想借此事打皇宫修缮经费的主意?以此意图让陛下让步?”

    “我……。”杨嗣昌双目一瞪,正要辩解,不等他说话洪承畴就摆手道:“子微啊子微,老夫清楚你想干些什么,无非就是觉得这些年户部职权弱了些罢了。”

    这话一出,杨嗣昌心中不服,义正言辞道:“户部为朝廷执掌财政,乃中枢六部之一。我为户部尚书,自是要依照朝廷规矩行事。眼下淮北水灾,户部的钱粮虽多却都有数,能勉强挤些出来已是不易,作为臣子以实告知,又有何不妥?至于亨九所言,自不敢认同,我自认为执正应答并无不当,反而是亨九倒是打的一手好太极,如封似闭实在妙哉!”

    洪承畴心中轻叹,觉得这杨嗣昌简直就是死鸭子嘴硬,现在这里就他们两人没有第三人,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肯承认自己的小心思,这又何必呢?

    天下人不都是傻子,何况洪承畴是大明首辅,杨嗣昌今天的心思他瞧得明明白白,至于皇帝那边更早就看穿了,如果不是自己当时果断拦住杨嗣昌,用打时间差的建议周旋一二,一旦杨嗣昌继续把事说透,或者皇帝为此大怒的话,恐怕难以收场了。

    杨嗣昌想干什么,洪承畴太知道了,无非就是觉得现在内务府、皇家银行、总理衙门和海关这些部门分了户部的权罢了。杨嗣昌虽是内阁阁老,可他同样还是户部尚书,手上的职权少了,杨嗣昌自然是不愿意的。

    在杨嗣昌看来,朝廷的所有收入都应该交由户部管辖,而不是让这些部门来分权。现在户部非但没有掌控住之前的职权,反而在这些部门成立后许多职权都被分了出去,尤其是一些明明应该是由户部负责和征收的钱粮却落到了这些部门手中,这让杨嗣昌心里怎么能舒服?

    今天杨嗣昌故意以户部的银子不足找理由,还故意提到了修缮皇宫的开支,分明就是想借题发挥,给皇帝难堪。如果皇帝考虑到救灾的紧要性决定暂停皇宫修缮开支,转而把这笔款子挪用给救灾的话,杨嗣昌的第一步目的就能达到了。

    这个头一开,未来户部就能找各种理由消减宫中开支,逼迫皇帝把那些部门的职权重新交给户部,从而提升户部在六部的地位。而且这个事做成了不仅对户部好,对他杨嗣昌本人也是有大好处的。作为臣子能刚正不阿,为天下苍生着想劝住皇帝不要沉迷享受,把钱用到应该用的地方去,这一旦传出去的话,他杨嗣昌就成了如今清流的中坚,非但能声名远扬,更能围绕他身边聚拢起一大批清流官员,从而自成一派。

    洪承畴对这些看得清清楚楚,更为杨嗣昌的大胆而惊讶。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他作为首辅的缘故,洪承畴在当时没让杨嗣昌得逞,直接就插口拦下了此事,可以说今天杨嗣昌没能成功,洪承畴是坏了他的事,如此一来杨嗣昌怎么会有好脸色给洪承畴看?

    提起面前的茶壶,给自己的杯中续了茶水,洪承畴淡淡道:“子微这话就说的过了,做事可不是这样做的。先不说陛下是否认可你的说法,就算陛下考虑到户部钱粮不足的情况,也绝对不会被牵着走。”

    “我们这位陛下啊可不是普通人,你可别忘了当今圣上是如何上位的。陛下的眼中揉不进沙子,何况陛下设置内务府、银行和总理衙门,并派驻海关大有深意,就算夺了部分户部职权,但陛下也没把这些银子全部放进自己的口袋,这还不有着每年定期同户部的结算么?”

    “这又如何?这能一概而论?”杨嗣昌不服道:“要是户部实在拿不出银子来,还不是从这些想办法?最便利的就是先挪用可挪用的银子,这么多年来户部不都是如此做?”

    “此一时彼一时!”洪承畴警告道:“现在不同往日,陛下哪有这么好糊弄的?换句话来说,到时候陛下强行要求户部向皇家银行借款,你又怎么办?”

    “借款?呵呵,借款就借吧,这又何妨,这银子到了户部还怕皇家银行索要?”杨嗣昌冷笑。在他看来这根本就和内库拿银子没区别,当年崇祯皇帝在的时候不就是这样给忽悠住的么?户部天天哭穷说没银子,为了解决军费问题崇祯皇帝只能从内库掏银子借给户部,可实际上这所谓的借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崇祯朝十几年来,因为这个原因户部不知从内库借了多少银子出去,把万历皇帝数十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家底几乎全借空了。而这些银子借出去后户部根本就没还的打算,之后崇祯皇帝也问过户部什么时候还银子,户部那边双手一摊耍无赖,说现在没银子拿什么还?再加上崇祯皇帝要面子,借银一说只是口头承诺,又没任何留在纸上的文字,户部就算否认崇祯皇帝也拿户部没办法,这件事直到朱慎锥登基为帝后也没解决,早就成了一笔烂账。

    所以杨嗣昌觉得之前既然可以这样做,那么现在同样也可以这么做。只要皇帝让步,那么他就能趁此机会逼皇帝把这银子挪用过来,然后以此作为例子,接下来的事就好办多了。

    “为何不能?”见杨嗣昌想的如此简单,洪承畴哭笑不得,杨嗣昌真以为当今圣上是当年的崇祯皇帝?这位可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物。洪承畴道:“陛下根本不必自己出手,直接让户部同皇家银行或者内务府来交涉即可,这两个部门可不是朝廷六部之一,根本不会卖你户部的面子。”

    “户部没银子,简单的很,就和做买卖一样拿东西来抵押,由皇家银行借款给户部就行了。”

    “抵押?朝廷户部能有什么可以抵押?”

    “税赋!”见杨嗣昌依旧不明白,洪承畴索性把话说的明白,他对杨嗣昌道:“户部的税赋之权就能作为抵押物,如此一来你觉得户部还能有多少职权。一旦这个被抵押出去,户部还有什么用处?”

    “这不可能!如何能这样算计!”杨嗣昌忍不住道。

    “你能算计他人,他人何不能算计你?陛下就算这么干了你又如何?说没银子的是你,想办法帮户部解决的可是陛下,这件事说破天也不是陛下的问题,更何况税赋之权只是名义上的抵押,按理说只要等借款交还后就能回归户部,但子微你别忘了以前户部所借内库的那些烂账,假如到时候把这些全翻出来,税赋就全不属于户部管了,等过上几年时间,户部还能做些什么?”

    “我……。”杨嗣昌一时间张口结舌,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手段,不过仔细想想朱慎锥这个皇帝还真有可能这么干。

    相比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崇祯皇帝,朱慎锥不仅没那么好糊弄,而且许多事一旦不出手则罢,假如出手就往死里整。就拿之前的京察和江南案来说吧,东林党当年多大的声势天下人谁不知晓?朝廷内外东林党羽几乎遍布天下,可现在呢?东林党早就成了昨日黄花,其中中坚分成了三派,一派被朝廷借京察和江南案整的欲生欲死,掉脑袋的不在少数。一派以钱谦益为首直接投靠了皇帝,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的狗腿子。还有一派心灰意冷就此消停下去,再也不复之前的局面。

    朱慎锥作为皇帝一旦不要起脸,直接以户部的理由让户部用税赋之权进行抵押给皇家银行,然后由皇家银行贷款给户部解决资金问题,杨嗣昌他这个户部尚书是同意呢还是拒绝?

    假如同意,那么杨嗣昌就把权力拱手相让了,后果异常严重。假如拒绝的话,那么杨嗣昌就等于打自己的脸,刚才还说户部没钱,现在又不肯借钱难不成突然变出钱来了?这让杨嗣昌如何交代?

    如果不是当时洪承畴果断插话,找了个合适理由把这件事周旋过去,给了双方一个台阶下,这件事弄不好就像洪承畴所说那样无法收拾。想到这,杨嗣昌也默然无言,目光紧盯着面前的茶杯,仿佛这茶杯中有朵花儿一般。(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苟在明末当宗室不错,请把《苟在明末当宗室》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苟在明末当宗室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