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朱敏澄的奏折很快就通过渠道转到了内阁,内阁看见这个奏折之初还以为只是普通事,可等看完其中内容后,内阁诸人除次辅王晋武外,其余人全都是面面相觑。
“既然宋王提议由朝廷在其国设置州府,那就按宋王所请就是了。”阁老孔贞运开口如此说道,作为圣人后人,标准的文臣,孔贞运在内阁向来做事不偏不倚循规蹈矩,在他看来这件事简单的很,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虽宋国在海外,可宋国是大明亲王外封之地,自然也是大明的国土。之前朝廷没在宋国设置州府那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而现在宋国经历了三年多的发展已有了些模样,移民人口也有数万,从大明本土情况来看哪怕不设府,设州和县是绝对没问题的。
再加上宋王朱敏澄主动奏请朝廷,这自然是一件好事。在孔贞运看来宋王此举极佳,如此作为更是贤王所为,朝廷不仅应该应下此事,还当对宋王表彰一番。
“孔兄,此事哪有这么容易。”范复粹摇了摇头:“如在本土,哪怕在大明周边,设置州府也不算难。可是孔兄,宋国可是远在万里之外啊!在如此蛮荒之地设置州府,先不说朝廷有没有这个必要,就算真这么做了,又有谁愿意去呢?”
“朝廷指派,何须问人?”孔贞运胡子一翘,理所当然道。
“孔兄啊孔兄!朝廷固然可以指派,但这种事真落到了自己头上,谁会心甘情愿?到时候恐怕因病告退或者找门路钻营者比比皆是。十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科举过关斩将才有了这个官身,却要去万里之外冒险,或许一去生死难料,再也没有回到故土的机会呢。”
“一旦这件事做了,天下官员不知有多少人会忐忑不安,哪怕有一二人愿意前往,可这又能派得上什么用处?一个州府需要多少官员,又要设多少衙门,孔兄恐怕比我更清楚吧?如此一来,这事做起来实在不易,更不用说推行下去了。”
“这……。”孔贞运愣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孔贞运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他虽是孔家子弟,但也是读书科举出身,还当过地方官的,对于官场一些事自然清楚。
仔细琢磨了下,他承认范复粹说的没错,这件事表面上看似乎很好解决,可真要去做却是困难重重,尤其是后果难料。可问题在于宋王已经把奏折送到京师来了,皇帝也看过了这个奏折,现在奏折转到内阁让内阁拿出意见,内阁这边总得要有一个答复吧?
想到这,孔贞运一时间没了主意,目光朝着其他几位阁老望去,似乎想问问其他人的意见。可这一瞧之下,孔贞运差一点就想骂娘,首辅洪承畴微闭双眼,也不知是睡着了呢还是在打瞌睡,似乎根本就没听到刚才他和范复粹的对答。
次辅王晋武本就是勋贵武将,在内阁地位虽高,但一般除军事方面的事外,对于普通政务基本不主动发表意见。
接下来就是排名第三的钱谦益了,钱谦益这老小子手里握着茶盏轻轻转动,目光一直盯着他这个茶盏,仿佛在研究茶盏上的花纹文字一般,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而杨嗣昌也比钱谦益好不到哪里去,眼睛盯着桌上不知在看什么,仿佛普普通通的桌面刻了一朵花儿一般。
“一群老狐狸!”孔贞运气得就想骂人,明明是大家一起议事,他们倒好一个个置身事外一言不发,反而自己和小丑一般和范复粹讨论来讨论去,闹了半天这人早就看出了其中问题所在,怕惹麻烦故意不说话呢。
既然你们如此,那么自己何必当这个出头鸟呢?假如到时候传出去是因为自己执意要在新大陆设置州府,然后派驻流官的话,一旦这件事定下来,那么自己岂非成了出头的椽子了么?
自己一生勤勉,为官谨慎,好不容易进了内阁,而且从任期来看自己这个阁老也干不了多久了,到时候时间一到就会去职离开,然后告老还乡。何必在这个时候惹这个麻烦呢?万一如此,自己一世英名尽毁,何必呢?何苦呢?
想到这,孔贞运给了对面范复粹一个眼神,两人默契地也不再说话。眼观鼻鼻观心,端坐在那边,就如同一个泥塑菩萨一般。
就这样,办事房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静的连地上落一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一直闭目养神的洪承畴缓缓睁开了双方,目光在众人面前掠过,开口问道:“此事诸位可有决断?”
首辅问话,众人再也不能视而不见,无奈之下钱谦益见王晋武依旧不答,知道王晋武的身份特殊,在这种事上不表态也是正常的,按照排名也只能自己先回答了。
“在下以为此事可斟酌一番,按理说以我大明规矩,在新大陆设置州府是理所应当的,而且宋王也来此折向朝廷进行请求。可在下也以为新大陆毕竟离着本土实在太远,此事当慎重,朝廷就算设置州府也难以直接管理,再加上那边又是蛮荒之地,派驻官员和管辖实在不便,所以这件事在两可之间。”
“这个老狐狸!”洪承畴心中暗骂,好的坏的都给你说了,却不说结果,钱谦益的态度很明白,就是不想接手这个得罪人的事。无奈之下洪承畴只能把目光转移到杨嗣昌身上,询问杨嗣昌怎么看。
杨嗣昌也在暗骂钱谦益,其实他的想法和钱谦益是一样的,这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是麻烦事,无论做还是不做都落不下好去,最好的处置办法就是把这件事给推出去,不沾手最为合适。
可刚才钱谦益的一番话已被他说了,杨嗣昌总不能鹦鹉学舌跟着钱谦益一样表态吧?而且一直以来杨嗣昌和钱谦益的关系很差,两人之间争斗不少,这一对冤家你看不上我,我不服你,相互斗了好多年了,让杨嗣昌和钱谦益一样表态,在杨嗣昌心中是绝对不乐意的。
杨嗣昌心中如此琢磨着,想了想道:“此事不是小事,尤其是牵涉到外藩事宜,内阁恐怕无法做主。”
“哦,子微的意思是……?”洪承畴挑眉问道。
杨嗣昌道:“这等大事在下以为还是让其他各部参与讨论更妥当些,无论是否同意宋王奏请或是驳回,至少吏部、宗人府、总理衙门都有话语权,此外礼部那边也要考虑礼制的问题,尽量做的谨慎些才好,首辅您觉得呢?”
说着话,杨嗣昌顺便朝着钱谦益看去,钱谦益心中大骂,这关礼部什么事?你杨嗣昌强行把礼部拖进这件事来,分明就是给老子下眼药啊!可问题杨嗣昌不仅提到了礼部,还提到了吏部、宗人府和总理衙门。
一旦在新大陆设置州府要派官员,那么就是吏部的事了,这个毫无疑问。而牵涉到宗室外封事宜,宗人府自然责无旁贷。至于总理衙门,现在许多外藩的事务基本由总理衙门打理,所以那边表态也很重要,如此一来从礼部角度来看,就是要确定这件事是否合礼了,杨嗣昌这个小人居然想出这等毒招把自己放火上烤,实在是欺人太甚!
“杨大人说的不错,但在下以为户部也应当介入,一旦设置州府,税赋和支出就同户部有关,所以既然是各部讨论,那么户部自然也不能缺席。”钱谦益脑子一转就找了个理由,你杨嗣昌既然要拖自己下水,那么他也不是吃素的,把户部也扯进来得了,到时候大家难兄难弟,谁都跑不了。
两人针锋相对,你要拖我下水,老子就拖你也下水,谁都别想着避开。他们的小心思洪承畴看得明白,心中暗骂之余只能问王晋武的意见。
“次辅,这事您怎么看?”
“首辅您可问错人了,如是军事方面我倒能说上一二,但此事牵涉到州府设置,又事关宗室外藩,恐怕我不便表态吧?”王晋武也不傻,他虽明白皇帝和宋王的打算,可有些话他却是不能说的,更不会在内阁明确表态,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躲得远远的不要沾染这个麻烦,任凭内阁其他人决定这件事。
“您身为次辅,这件事虽不牵涉军事,但也是国家大事,何况内阁议事,总得说上一二,要不然陛下那边日后问起来,也不好回复,您说呢?”洪承畴怎么会让王晋武脱身?更重要的是别看他是首辅,可在皇帝那边王晋武这个次辅的重要性可比他强多了,王晋武可是皇帝的表弟,如今的新贵,更执掌新军是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不管如何必须逼他表态,无论是什么态度,只要王晋武开口,那么洪承畴就有回旋余地了。
面对洪承畴的追问,王晋武也是无奈。知道自己今天必须说上几句,他仔细想了想后道:“刚才几位阁老的话在下也听明白了,在下对政务不熟,平日也不接触,但在下看来诸位阁老的想法都有几分道理。而且钱大人和杨大人都提出各部协商的建议,在下考虑后觉得这样做也更稳妥些。”
“不过在下看看,仅仅各部协商或许还片面些,既然这件事是关系到外藩大事,又是陛下交代下来的,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既然各部协商,倒不如奏明陛下后直接廷议得了,如此一来也能听听诸位朝臣的建议,首辅觉得如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