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气氛好就够了

    上祭品、烧纸、上香、点灯,一人磕几个头。

    最后点燃一挂鞭炮,除夕的送亮就算是完成了。

    开车回家,接下来就是准备年夜饭。

    老宅里常年准备着不少食材,后院里还有一口养鱼的大缸,只是这几天下大雪,缸里的冰都有十几公分厚,陈凡戳开看了看,下面空空如也,应该已经被转移走。

    不过没关系,昨天过来的时候,还带了一点蔬菜和鲜鱼,足够凑一桌年夜饭。

    云湖的年夜饭,有几样菜必不可少,首先是年鱼,寓意年年有余,这个是只看不吃的,其次是豆腐,表示做人清清白白。至于其他菜,那就没什么特别的讲究了。

    今天依然是姜丽丽主厨,姜甜甜打辅助,等到天色暗下来,一桌丰盛的年夜饭便准备好了。

    周正东坐了主位,右边是赵婉茹和周亚丽,左边便是陈凡三人。

    陈凡看着他笑道,“老舅,提几句呗。”

    周正东也不客气,往左右看了看,感慨地说道,“从小到大,每次过年的时候,都要摆好多桌,人多到坐不下,……”

    他转头看着陈凡,脸色变了变,“但是,如果只算血亲,今天这顿饭,是几十年来人数最多的,都是自家人,没有一个外人。”

    伤感的话不多说,他忽然摆了摆手,拿着酒杯举起来,笑道,“祝老周家、老陈家,人丁兴旺,家业永续。”

    其他人都纷纷举杯共饮,周亚丽自己喝完汽水,还没忘了给怀里的小弟喂一口奶瓶。

    姜甜甜坐在末位,本来参加这么正式的家族聚会,心里还有点忐忑,不过刚才看老舅没把她当外人,才稍微松了口气。

    可是转念一想,感觉又不对。

    刚才那番话的意思,分明是把她也当成了陈家人,所以……什么意思?

    刚放下的心,忽地又提了起来。

    她再往老舅看去,只见他面色如常,与陈凡推杯换盏,毫无异样,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等姜丽丽找她说话,她便将这点小心思抛到脑后,不再去想。

    吃了没多久,周亚丽忽然跑到边上,把电视打开,还冲着陈凡喊道,“老弟,今天是有联欢会吧,什么电视台?”

    陈凡“嗯嗯”两声,仰头喊道,“中央台,不知道别的台放不放,你先找个清晰点的。”

    哪怕陈凡本事再大、再有钱,家里的这台电视机,也只能收到三个台,分别是央台、江南电视台、云湖电视台,不像上海,还能收到其他电视台,虽然是上海台接收信号再转播的,但也能收得到。

    云湖台就没那么厉害,能接收个央台和江南台的信号就算好的,他们自己的电视台,除了每天15分钟的新闻节目,其他时段也都是转播那两个电视台的内容,而江南台的操作也没差太多,自制节目内容虽然比云湖台多一些,但也有限。

    所以他怀疑,不管放哪个台,节目都一样。

    “那就云湖台了。”

    周亚丽立刻调到云湖电视台,等着看联欢会。

    这时候电视里还在放新闻,全都是领导很忙、到处过年的内容,陈凡几人也没在意,边吃边等。

    好不容易到了7点20,《联播新闻》结束,电视里面空屏了几秒,接着便出现一段画面。

    看着电视里一派北国风光,大街上老百姓裹得严严实实的,一个个挎着菜篮子,在商店里买东西的场景,周亚丽顿时愣住,“啊?不是联欢会吗?”

    周正东和赵婉茹都不太在意,他们什么样的联欢会没看过?倒是银屏里生动的北国生活场景,深深吸引住他们的视线。

    他当即放下酒杯,目不转睛看着电视机,“这个也挺好。”

    周亚丽撅了撅嘴,“可是联欢会里有老弟的表演。”

    陈凡随意地摆了摆手,笑道,“不着急,这个应该就是联欢会的前奏,你安心看就是。”

    平时的电视节目,可不会把镜头对准老百姓的生活,就那么一点时段,不重点报道领导的大事,关注老百姓干啥?

    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为了体现当前社会是多么的安定繁荣,才会拍摄一些这方面的片段。

    看看镜头里面,大街上人来人往,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货品齐全,而且都是应景的节日商品,商场橱窗里摆放的自行车整齐有序,衣服款式新颖,和大街上人们穿的好像是两个世界。

    柜台上的糖果糕点堆成了山,戴着白帽子、穿着白大褂、还戴了口罩的售货员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熟练地给顾客打包……这段就有点受不了了,摆拍的痕迹太重。

    即便是陈凡,在商场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热情的售货员呐,什么笑容连口罩都遮不住?!

    拍完了北方,镜头一转,便到了上海。

    这时候连周亚丽都看出来了,这个应该就是除夕的特别节目,联欢会肯定没跑。

    大家都安静下来,眼睛盯着电视机,连话都不说了。

    电视里,上海的街头很干净,这段时间应该没有下雪,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显得格外热闹。

    照旧拍了几个商店的镜头,忽然内容一变,赫然是照相馆里,一位摄影老师傅,正在给一对新人拍照。

    那位老师傅手里握着照相机的气动快门线,笑得好像那拍照的新人是他儿子儿媳似的,比人家新人还开心。

    (老师傅手里的气管子,就是照相机的气动快门线,也叫吹气球)

    那对新人也挺时髦,新娘穿的是白色的婚纱,新郎穿着一身西服,和之前陈凡看到的照相馆门前的广告牌一模一样。

    果然现在上海都流行穿西服和婚纱拍结婚照了。

    周亚丽这时忽然扭头看向陈凡,“老弟,你说拍结婚照的呢?”

    陈凡看了看她,“拍了啊,我还拍了你呢,就是这几天太忙,卢家湾又没有暗房,还没洗出来,等照片洗出来再给你看。”

    周亚丽有点晕,怎么拍的,我怎么没看到?

    周正东也有些好奇,“你什么时候拍的,没看到啊?”

    陈凡嘿嘿笑道,“照相机就在我兜里,我看见有意思的场景,就拿出来拍几张。”

    随后看向姜丽丽,“至于我和丽丽的照片,是另外单独拍的。”

    姜丽丽红着脸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

    旁边的姜甜甜比她还不好意思,因为拍照的时候她也在,不仅单独和陈凡拍过,还拍了几张三人的合照,当时还没什么,现在想来,着实有些脸红。

    周正东见他说拍了,也就不再多说,反正他自己当时也拍了照片,感觉还不错,回头等洗出来,自己留着看。

    电视里,给了新人几秒特写,镜头又转到了理发店。

    理发店里座无虚席,旁边还有好多等待的群众,就连发型都很统一,全是标准的三七分,理发师傅还体贴地用风筒定型,也不知道能管几天。

    比男同志理发还火爆的,则是“女宾专属”的烫发区,一位位理发师傅在女宾们头上用功,用烫发卷缠着头发,一个个的也不嫌麻烦。

    接着又放了几段橱窗里精美商品的片段,除了让人感叹上海真的很厉害之外,别的什么用都没有。

    因为那些东西,除了在上海和京城,别的地方也买不到哇。

    哪像后世,一款商品爆火,瞬间卖爆全球。

    接着又是儿童在游乐场、少年宫的场景。前面放了一大段“花絮”,……好吧,其实时间也不算长,加起来连十分钟都不到。

    如果没去过京城和上海的,对这段内容应该还是比较喜欢的,也可以算是间接见了世面。

    但对于陈凡、周亚丽来说,就有点无聊了。

    这时却还没有进入正戏,而是介绍霓虹闪烁的上海电影院和上海电影人。

    毕竟是与上海影人合作的联欢会,有这个也正常。

    直到武康路395号的大洋房出现在镜头里,陈凡立刻说道,“开始了。”

    其他人看了看他,再看看电视,姜丽丽好奇地问道,“这是哪里?上海电视台吗?”

    由于之前要忙着应对期末考试,回来后又要准备结婚,她还没找陈凡问过联欢会的事,只知道他在上海时录了个节目,别的都不清楚。

    陈凡立刻笑道,“那里是上海电影演员剧团的驻地,这一次的联欢会,就是在那里录制的,形式也不太正式,有点类似于茶话会的方式,没有观众入场,所有的观众也都是演员,要上台表演的。”

    周正东缓缓点头,“那就相当于文艺界的一场内部联欢会了,精彩程度可能会比正式的表演稍微差一些,但气氛应该更好,也更适合除夕这种阖家团圆的日子。”

    陈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看着电视机。

    电视里,演员们开始入场,还有一段“江南好”的背景乐。

    看他们穿着的衣服都是常服,不像后世,只要是上镜的活动,男女老少都盛装出席。

    只是相比之前镜头里老百姓的穿着,这些演员们的服装又要高了一个档次。

    如果排一个时尚顺序,大约就是农村里的小于城里人的,城里的小于京城和上海的、然后普通老百姓又小于镜头里的,镜头里的又小于这些演员们的。

    也就是自家有个服装厂、而且比大部分城里人还有钱的卢家湾社员家庭,才有条件穿着服装厂生产的漂亮衣服,能与这些演员们一较长短。

    一较长短的意思,是长相气质没有这些演员们好,但衣服要小小的胜出一筹。

    谁让卢家湾服装厂生产的衣服,从羽绒服到棉服、从大衣到裤子,全都出自姜丽丽的设计呢。

    有陈凡亲自培养的时尚感,姜丽丽设计的产品,即便是当前时代最好看的产品,也远远不能与之相比。

    更何况,有些演员同志也太不讲究了些,刚才从镜头里走过去的那位,说的就是你,竟然还穿着一件连半新都没有的军大衣,摇摇晃晃的就过去了。

    只能说这年头的老同志,确实不讲究。

    到了联欢会场,大家也不太讲究,各自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落座。

    然后,联欢会就开始了。

    姜丽丽见这时候还在介绍演员,她看了一眼桌上的残羹冷炙,赶紧起身,到房里拎着几个袋子出来,那是提前准备好的瓜子花生,还有找吉林狩猎队电话购买的松子。

    姜甜甜一看,也没闲着,立刻将桌上的碗盘归拢,拿着抹布在桌上转了几圈,就将桌面收拾干净。

    周亚丽刚把小弟递给老妈,撸起袖子要帮忙,然后便呆在那里,“我能干啥?”

    周正东看了她一眼,嫌弃地撇撇嘴,“你能吃。”

    周亚丽脸色垮下来,“老爸同志,大过年的,你能不能少说两句?”

    周正东沉默两秒,“你要是能多点眼力劲,我就能少说几句。”

    周亚丽忍不住咬牙切齿,气鼓鼓地坐下来,就要去拿姜丽丽放在桌上的袋子。

    这时姜丽丽拿了两个干果盘过来,赶紧说道,“亚丽姐,用这个装。”

    陈凡捂着脸狂笑,“果然没有眼力劲。”

    周亚丽眼睛微眯,抓起一颗花生就砸了过去,“让你多话。”

    哄笑声中,姜丽丽和姜甜甜已经装好果盘,又倒了几杯茶,这才重新落座,安静地看电视。

    电视里,唱的唱、说的说,会两手乐器的,也都纷纷上阵、各显神通。

    周正东几人是看稀奇,姜丽丽和姜甜甜都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一员,平时娱乐生活少,自然也看得入神。

    唯有经历过后世娱乐轰炸,今生又亲身经历了文艺洗礼的陈凡,看得是百无聊赖。

    他一手撑着下巴,半靠在桌子上,无聊地嗑着瓜子。

    倒不是说这些演员们的表演不行,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已经算不错的了,基本上都能达到登台的水平。

    只是,怎么说呢,没有大师,懂吧?

    而如今的陈凡,就是真正的乐器大师,他看这些演员们的表演,就好像选秀节目里的专业导师在评判。

    这届的苗子,很一般呐。

    哦,还有个舞剑的,怎么还笑场了呢?

    倒是周正东他们看得挺欢乐,姜丽丽和姜甜甜也笑得合不拢嘴,不够专业、精彩,但气氛确实好,这也就够了。

    节目一个个的过,这时忽然镜头闪了一下,陈凡的身影出现在电视里。

    一家人立刻直起身子,周亚丽直接站起来,指着电视喊道,“老弟、老弟,老弟出来啦。”(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穿在1977不错,请把《穿在1977》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穿在1977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