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5章 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定能流传千古。

    殿内异常安静,落针可闻!

    殿内众人皆陷入秦明这首诗的意境中,不可自拔。

    然而,李愔这个问题,却在瞬间打破了殿内的氛围,引得众人怒目而视!

    长孙皇后面露不善,似乎对李愔的这个问题,颇为不满;

    韦贵妃、阴贤妃、燕德妃则在下一瞬,纷纷侧目,朝着自己的皇儿望去,想看看他们是否能体会诗中真意;

    唯有杨淑妃,那国色天香的容颜上,泛起一抹尴尬的羞红,脚趾扣地,恨不得原地消失...

    李贞正沉浸在诗句带来的震撼中,闻言微微一怔,正要低声解释,却听到前方传来一个温和却清晰的声音。

    “梁王殿下,”

    秦明不知何时已从回忆中抽身,笑意盈盈地望向李愔,缓缓道:

    “这句诗是说:子女如同细微的小草,如何能报答得了如春日阳光般博大温暖的母爱呢?!”

    殿内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李愔身上,让他不由地缩了缩脖子。

    这一刻,性子跳脱的少年郎,突然体会到了“社死”的感觉!

    这时,长孙皇后突然清了清嗓子,轻启朱唇道:

    “好!好一个‘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贤婿,大才!”

    长孙皇后的声音中,透着慈爱与感慨,缓缓道:

    “此诗,质朴无华,却道尽天下父母子女之情,当可流传千古!”

    言语间,她凤眸微挑,先是轻飘飘地掠过殿内一隅,记录宫中日常的女官。

    “不知贤侄,如今可为此诗想好了名字?”

    秦明微微一怔,望着长孙皇后眼中那满含期待的眼神。

    他仿佛从中看到了命名狂魔——李世民的影子。

    秦明略一沉吟,还是打算送个顺水人情。

    他在心里默默地对孟郊说了声抱歉,随后谦和一笑,缓缓道:

    “回娘娘,此诗名为《游子吟》,乃是臣感念诸位娘娘爱子之深,有感而发。”

    长孙皇后轻声重复了一遍,眼中闪烁着赞赏与欣慰。

    “好一个《游子吟》!此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定能流传千古。”

    她转头看向几位贵妃和皇子,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

    “诸位爱子即将远行,这首诗正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诲。”

    长孙皇后转而看向阴贤妃,温言道:

    “阴家妹妹,秦郡公既有此心,你大可放心。”

    “他自会照看好佑儿,助他早日融入同窗,磨砺心性。”

    她又环视众人,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与恭贺:

    “此诗一出,妹妹与祐儿怕是要名留青史了。”

    “还不快谢谢秦郡公?”

    长孙皇后此话一出,殿内一众嫔妃纷纷向阴贤妃投去羡慕的目光。

    唯有燕德妃轻抚胸口,呆呆地望着殿内长身而立、眸中还残留着些许哀伤的少年,美眸中满是心疼。

    阴贤妃回过神来,连忙起身,拉着燕王李祐来到秦明面前,敛衽一礼,感激道:

    “多谢秦郡公赠诗,此情深恩,妾身与祐儿没齿难忘。”

    李佑见状,连忙整理衣襟,跟着行了一礼,语气郑重:

    “多谢郡公!”

    秦明微微一笑,回了一礼,温声道:

    “贤妃娘娘言重了。”

    “臣不过借诗抒怀,能得娘娘与殿下共鸣,是臣之幸。”

    他随即转向众人,神色郑重地说道:

    “在此,也请诸位贵妃请宽心。”

    “清北书院自创立之初,便以‘仁义礼智信’为根基,秉持‘温良恭俭让’之美德,崇尚‘忠孝勇恭谦’之精神。”

    “书院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之材,既重学识,亦重修德。”

    “力求使每一位学子都能成为民间之表率,国家之栋梁。”

    秦明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臣可以向诸位贵妃保证:书院之内,学风淳厚,严谨有序。”

    “现今书院之学子,多出自寒门,其中半数以上皆是去年落难的孤儿,彼此间早已视同手足,情同一家。”

    “书院自创建以来,书院学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已蔚然成风,更是从未有过欺凌同窗之事。”

    “此外,书院设有教务处,专门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纪律监督。”

    “无论是谁,一旦违反院规、院纪,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绝不姑息。”

    随即,他的目光扫过李祐,以及所有皇子,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殿下,入学后,若是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以自行到书院教务处申诉。”

    “若查证属实,教务处的姜主任,自会秉公处理,绝不偏袒。”

    他他继续介绍,语气渐转昂扬:

    “书院从不以学生出身论英雄,但求德行与学识并重。”

    “书院为此设立两个光荣榜:一为学业榜,表彰学识出众者;二为德行榜,嘉奖品行端正、助人为乐的学子。”

    秦明的目光在众皇子身上缓缓扫过,最终落在汉王李贞身上,语气中带着几分鼓励与期待:

    “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勤勉向学,恪守书院规矩,友爱同窗,敬重师长,人人皆可上榜!”

    “上榜者,不仅能荣获书院颁发的奖章,以彰荣誉,更有优厚的奖学金,或十贯银钱,或者是与之等价的物品,以资奖励!”

    秦明语毕,殿内一时寂然,唯有灯烛轻微噼啪作响。

    诸位贵妃面面相觑,眼中忧虑渐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明亮的光彩。

    她们原只望儿子得一份照拂,却不想秦明所建书院,竟有如此完善的章程与深厚的风气。

    阴贤妃更是泪光微动,再度敛衽一礼,声音微颤却清晰:

    “秦郡公一席话,如春风拂面,令妾身豁然开朗。”

    “若书院果如郡公所言,重德重教、公正严明,那妾身......再无任何顾虑。”

    韦贵妃亦微微颔首,难得正色道:

    “如此说来,倒是我们多虑了。秦郡公年纪虽轻,办学却有古贤之风。”

    杨淑妃悄悄松了口气,偷瞄了一眼丰神俊朗的秦明,心中暗想:

    [厉害!难怪,他年纪轻轻,便做出如此多的功绩,还能俘获那位的芳心!]

    念及此,她又瞥了一眼自家那站没站相的李愔,峨眉轻蹙。

    [嗯,愔儿能跟在秦...郡公身边求学,的确是莫大的福分!]

    [即便将来只是从其身上学些皮毛,想来也能受用终生!]

    长孙皇后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唇角笑意更深,凤眸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

    她缓缓起身,走到秦明身前,温声道:

    “贤侄今日不仅以诗动情,更以理服人。陛下与本宫没有看错人。”

    “诸皇子入学之事,便全权托付于你了。”

    秦明躬身应道:

    “臣,定不负所托。”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不错,请把《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