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0章 他们定然有事瞒着朕。

    堂内,烛火摇曳,落针可闻。

    李世民沉默半晌之后,面沉如水地弯下腰,将散落的纸张一一拾起。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几张舆图上时,脸色骤然变得铁青。

    握着纸张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此前不是没有察觉到,这些番邦使节私下的小动作。

    只是作为天朝上国的帝王,他始终自信能够驾驭四方。

    这些窥探,在他看来无伤大雅,甚至将其视为蛮夷仰慕天朝的表现。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最恭顺、最不起眼的藩属小国,野心竟如此之大,言行如此卑劣!

    尤其是那句:

    “先取新罗,再灭百济,尽收高句丽......待唐室衰微之日,便是吾皇西进之时!”

    更是彻底触怒了他这位天可汗!

    “砰!”

    李世民猛地将那一沓纸张拍在案几上,胸膛剧烈起伏,声音像是从冰缝里挤出来一般,带着压抑到极点的愤怒:

    “好......好一个倭国!”

    “好一个......以待天时!”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转而望向李渊,肃然道:

    “父皇,此事是儿臣失察,险些酿成大患!”

    他罕见地对李渊用上了敬称。

    然而,李渊却只是冷哼一声,环抱双臂,斜睨着他。

    李世民抿了抿唇,继续道:

    “这些番邦使团居心叵测,罪证确凿,其心可诛!”

    “如何处置,但凭父皇决断!”

    “鸿胪寺官员失察,儿臣自会严惩不贷。”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此外,儿臣会下旨,即日起断绝与倭国的一切来往,严禁倭国船只入境。”

    “所有已在境内的倭国人,无论僧俗,全部缉拿,严加审讯!”

    “凡有通敌嫌疑者,立斩不赦!”

    “余者,发配岭南为奴为婢,其子孙永世不得入良籍。”

    李渊听罢,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

    “这还像个皇帝的样子!”

    “不过,光抓有什么用?关键是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让他们知道,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李世民闻言,面露难色,迟疑道:

    “可是......”

    恰在此时,秦明出现在门口,轻声打道:

    “指挥使、陛下,先用膳吧!”

    “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给了秦明一个赞赏的眼神。

    李渊迎上秦明那略显埋怨的眼神,尴尬一笑。

    他自知有些得意忘形,险些提前泄露出海计划。

    于是,笑着摆了摆手,温声道:

    “好吧,听你的,先吃饭!”

    不多时,三人便一同走进隔壁的厢房。

    此时,厢房内早已摆好美味佳肴。

    长乐公主和婉儿纷纷见三人进门,急忙迎上前去,敛衽行礼。

    “丽质见过...”

    “奴婢...”

    李渊摆了摆手,和颜悦色道:

    “免礼,免礼。”

    随后,他便招呼众人落座。

    晚宴上,气氛格外凝滞。

    众人各怀心思,默默用膳。

    李世民心里一直琢磨着该如何利用此次机会,将番邦使臣彻查一遍。

    故而,他只是简单用了几口饭食,便起身告辞:

    “阿耶,宫里还有些政务要处理,容儿臣先行告退!”

    李渊手上的动作微微停顿,沉吟片刻,缓缓道:

    “国事要紧,老夫就不留你了!”

    他转而望向秦明三人,温声道:

    “你们继续用膳。”

    言罢,李渊起身看了李世民一眼,径直朝门外走去。

    待到两人离开后,

    长乐公主这才望向秦明,小心翼翼地问道:

    “明哥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婉儿也投来视线,目露担忧之色。

    秦明拍了拍长乐公主的小手,柔声安抚道:

    “一群宵小之徒的痴心妄想罢了,无需在意!”

    长乐公主抿了抿粉嫩的唇瓣,美眸中波光流转。

    迟疑片刻,她羞红着俏脸,学着豫章公主的模样,轻拽秦明的衣袖,压低声音,撒娇道:

    “明哥哥,你就告诉人家嘛!”

    秦明:“......”

    .......

    另一边,李渊回到之前的厅堂后,将犬上御田锹的部分日记内容和长安布防图收拢到一起,交给了等在门口的李世民。

    “这些证据......你拿回去,足以给满朝文武和那些外邦使节交代了。”

    李世民伸手接过,欠身道:

    “多谢父皇。”

    李渊微微颔首,轻拍李世民的肩膀,温声道:

    “去吧,路上小心。”

    李世民嘴唇翕动,最终只是轻嗯一声,便带着无舌离开了。

    .......

    回宫的马车上,李世民沉默良久,忽然开口:

    “无舌,你有没有觉得今日之事太过蹊跷?”

    无舌眸光闪烁,试探性地问道:

    “陛下......是觉得供词有问题?”

    李世民缓缓摇头,目光透过摇曳的车帘,望向外面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而冷静:

    “供词和证据,应该不假。倭奴狼子野心,确凿无疑。”

    “朕疑惑的,是太上皇的态度。”

    他微微眯起眼睛,只见轻轻敲击着吸怪,仿佛在梳理着纷乱的思绪。

    “太上皇这些年,虽偶有任性之举,但大多时候,不过是耽于享乐,醉生梦死......”

    “何曾如此主动、如此急切地插手这等闲事?”

    “即便那些倭奴有意窃取鸿渊号的工艺,以他的性子,最多是下令加强戒备,将其驱逐了事,或是寻个由头将朕训斥一番。”

    “毕竟,鸿渊号不过是外物而已。即便没了,也可以再造!”

    “他又何须亲自下场,冒着与朕......与朝廷龃龉的风险,如此大动干戈?”

    李世民的语气越来越低沉,分析也越来越清晰。

    “他不仅派人闯了四方馆,将三国使节一锅端了,还直接在京畿之地搜捕倭奴!”

    “这已然打破了我们之间的默契!”

    “更何况,秦明那小子素来谨小慎微,今日却一反常态,满脸淡然,似乎......”

    “似乎丝毫不担心朕与太上皇心生嫌隙!”

    “此事,定有蹊跷!”

    李世民语气一顿,声音笃定道:

    “他们定然有事瞒着朕,而且事关重大,甚至可能远超这倭国细作本身!”

    无舌闻言,心头一震,垂首道:

    “陛下的意思是......太上皇此举,另有深意?”

    “深意?”

    李世民沉默片刻,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浮现出院门口那块写着“大唐镇海司”的匾额,以及李渊自封的那个“镇海大统领”的头衔。

    再联想到百济、新罗和倭国这个藩属国,皆是与大唐隔海相望。

    顷刻间,李世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有些荒诞的念头。

    “无舌,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老头子是想要出海访......远游?”

    “出海远游?”

    无舌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说道:

    “不.......不会吧?”

    李世民凤眸中闪过一抹睿智的光芒,沉声道:

    “你即刻传信李君羡:命他全城搜捕百济、新罗和倭国的人,严加审讯。”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或许,搞清楚他们这三个国家是否有什么特殊的人与事,便可知晓太上皇出海的真实目的。”

    “喏。”

    无舌急忙应声,转而走出车厢。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不错,请把《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