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成的短篇《狩猎》发表,毫无疑问是在文学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论,应该说不仅仅是文学界,因为林有成这位作家的影响力,真正的知名大作者,可以说每一次的作品发表不管如何,都会备受关注。
文学评论界有不少评论家们都有发表评论文章点评林有成的这篇,这里面有不少肯定,但是也会有一些争议,认为林有成写得这个故事情节太过刻意,情节生硬,远没有上一篇《爱》来得自然真实。
甚至还会有文学评论家认为林有成的故事编撰太过极端,失真,一个孩子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谎言,自然也就会认为林有成情节的虚假和故事的堆砌之感很重。
这样的争议和讨论非常激烈,当然更多的还是讨论林有成的这篇《狩猎》里面的关于三人成虎,又或者说在讨论流言出现之后的伤害,毕竟就像里面群众对男主角的偏见将会是无数个铁证和迟来的真相都无法扭转的,还有讨论男主角的遭遇就是反映了当今群体社会流言的可怕程度,一人一句的诋毁化成无形的刀刃,刺向无力回天的受害人,而真正的加害者们在真相大白后,仍然会为了顾及面子而选择装聋作哑,继续实施暴行。
对于这样的讨论,林有成作为作者自然也会收到反馈,更有读者写信给林有成,直接在信件里面说林有成在冬季这个时候带来了一个很寒冷的故事。
林有成放下张伟那边送过来的其中一封信件,说道:“看样子,他们的确是觉得这个故事太过压抑了。”
这封信件里面的读者就有表示自己很喜欢林有成的文学作品,但是对于《狩猎》这个故事读的时候就感觉很压抑,整个心情都很绝望,难以平静,也就写了信给林有成,想要说自己的感受。
一旁的谢舒华听见林有成这话,忍不住笑了,说道:“我在看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感受。”
林有成笑着说道:“也许,后面应该要写一个结局一些的故事。”
谢舒华听见林有成这话,不禁问道:“你的作品结局似乎大多都是悲剧。”
“第一部《山楂树之恋》,当初我看的时候都哭了好久。”
林有成听见谢舒华这么说,不禁笑了,仔细想了一下自己的作品似乎大多都是悲剧,不管是《山楂树之恋》,还是《嫌疑人X的献身》,又或是那一部《情书》都是悲伤的故事,还有《人间奇事》的逆向人生,以及那几部战争在那样的年代都不可能是圆满喜剧的结尾,至于后面的《赎罪》和《朗读者》也是一样悲伤,真正喜剧结尾的故事——
林有成仔细想了一下,似乎还真的没有特别美好的结局结尾,当然像《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又或者说是《人间奇事》的结局虽然有相逢,但那都是经过了漫长的等待。
谢舒华看林有成似乎真的在想这个,只怕也很难说出一个喜剧的故事,觉得有些好笑,说道:“你还是擅长写悲剧,即便是像《假如爱有天意》这样的故事里面,也还是有悲伤的情节在里面。”
听着谢舒华的话,林有成也不禁点了点头,但又说道:“《楚门的世界》你看过的,其实就是一部喜剧啊。”
“你真的觉得那是一部喜剧?”
谢舒华其实内心是真的很难想象会有人能够经历楚门的那一切,被操控和欺骗的人生,那真的太可悲了。
林有成听谢舒华这么反问,他自然知道《楚门的世界》虽然是一个勇敢走出谎言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前提就很恐怖,毕竟又有谁能够接受自己活在虚假的世界里面三十多年的,然后突然之间大厦崩塌,发现一切都是假的,那是真的难以接受的事。
当然这也是《楚门的世界》的伟大之处,即便是身处那样的世界,楚门最终还是勇敢地走出来了。
林有成笑了笑,说道:“至少结局是美好的,楚门选择离开了那个虚假的世界。”
谢舒华也点头承认这一点,不过她又说道:“可惜你没有写这个故事的版本,国内还看不到你写的这个故事,他们不知道你的这个故事有多精彩。”
“没事,后面总会有机会的。”
谢舒华好奇地问道:“有成,为什么不发表《楚门的世界》这篇呢?即便是《人民文学》这样的文学杂志不行,也可以投给《科幻世界》的杂志上,你要是给他们杂志投稿,肯定会发表的。”
林有成听见谢舒华这话,不禁笑了,他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发表《楚门的世界》,毕竟要真正说起来发表《楚门的世界》的,他也还可以发表那一部《每一天》。
林有成笑着说道:“以后国内的观众有机会看到的《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的,不用着急。”
林有成自然非常清楚毕竟1993年都快到了,再过不久漂亮国那边的好莱坞电影也会出现在国内的电影院里面的。
到那个时候,国内的观众自然也就会看到《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了,也就会知道林有成笔下也不仅仅是压抑的悲剧故事。
……
1993年1月1日。
元旦佳节,京城的大雪依旧,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悄无声息地1992年就已经过去了,仿佛就是在那一刹那间,1992年的故事都将被这一场又一场的大雪覆盖,然后消融,唯留下一些痕迹。
一如离开的1992年,文学界也有人离开了,写出《平凡的世界》的路垚也留在1992年,这些都是过往的痕迹,大雪覆盖,即便会消失,但也记载着1992年的故事。
时间总是往前走,虽然还没有人知道1993年的文化圈将会是血雨腥风的一年,但隐隐文学界,又或者说文化圈也都已经有所察觉。
因为在1992年领导人的南巡讲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文化发展呈现出多种形态并存的多元化格局,文化工作者都能够知道,就文学而言,主旋律文学、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所谓“纯文学”,已经转变为依托各类大众媒介和消费市场的大众通俗文学,文学似乎也从“宣传工具”转向“商品属性”,作家不再追求“思想高度”,而是试图用更贴近生活的语言与读者对话,一如《烦恼人生》描写出租车司机一天的琐碎烦恼,又或者是《一地鸡毛》讲述大学教师被生活琐事淹没的无奈,还有《风景》里面用冷峻笔触描绘底层家庭的生存挣扎……
甚至还有王蒴的《顽主》《过把瘾就死》等作品风靡一时,顽主形象也就是京城小人物用戏谑的口吻解构权威,用市井智慧对抗体制的荒诞,但也引发了“文学是否应该娱乐化”的激烈争论。
在这样的文学争论下,林有成的作品一样也有争议,不过正如最初林有成所说过的,他写的从来都不是先锋文学,也不是什么严肃文学,只是人民文学。
就这一点,那些文学评论家们对于林有成的作品即便是想要批评林有成的作品过于通俗,又或者是别的什么,终归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羡慕嫉妒林有成作品肯定是有的,毕竟谁让林有成的剧本卖给漂亮国那边的商品经济属性相当刺激人心。
虽然说林有成的剧本价格很刺激人心,但是余桦对于张国师这一次给自己的版权价格也很激动。
余桦一脸兴奋地和林有成,说道:“张诒谋要拍我的那部《活着》,两万六的版权费。”
虽然这价格让余桦相当激动,但是林有成也没有和他说,《狩猎》的剧本版权费,免得刺激到余桦。
不过,林有成还是说了一句,“这价格低了。”
要知道后面刘振云卖出《一地鸡毛》的版权,也拿到了有八万块钱,虽然这还是明年的事,但是张国师那边给余桦的还是低了,尤其是《活着》的故事相当动人。
余桦不知道林有成所想,笑着说道:“我觉得这价格可以,毕竟不能和你比,你的剧本都是卖给的漂亮国的公司。”
很显然,余桦这边也是知道林有成卖给漂亮国那边的公司版权和剧本稿费究竟有多夸张,反正他是羡慕不来的,真得就是想都不敢想,要知道当初他第一次知道百万美元的版权费的时候都真得懵了。
现在对于林有成这样的事,可以说早就习惯了,毕竟谁让他是林有成,作品在漂亮国那边相当受欢迎。
林有成一看余桦这么说,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另外他也知道余桦这以后都不缺钱,可以说靠一部《活着》活着,而且还活得相当好,不过即便如此,林有成这边还是提醒了余桦一句,“你和程红既然在京城这边定居生活,早些买个房子,这京城的房价以后会更贵。”
余桦点了点头,他也知道要尽快买个房子,总不能一直在京城租房子住。
“我现在也有写剧本,就是想着赶紧在京城买房。”
余桦虽然也有写自己的,但是他也很清楚现在的影视文学也很赚钱,其实一直也都有找他写影视剧本,他自然也不会拒绝,这也是没办法,要真正说起来,这个时候的纯文学除去贾平洼有些煌色的《废都》轻易卖破了十多万册,纯文学越来越卖不动了,当然这里面也没有说林有成这位特殊的人民文学作家。
因为有的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界就不认为是纯文学,像是那部《触不到的恋人》。不过,很显然林有成出版的书籍还是相当有市场的,要不然国内的那些出版社也不会争先恐后地要和林有成合作。
除此之外,纯文学的市场并不算好,现在文学圈子里面文学旗手们已经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纯粹靠投稿是吃不饱饭的。这也是为什么苏潼等一批作家都开始涉足影视,当起编剧、策划,投入了影视的怀抱。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文学面孔变得极为暧昧,在市场经济下,纯文学不得不在保证自身的纯度与严肃性这一前提下,而做出一定的妥协,与通俗、流行的大众文化联手。
林有成很清楚,“文学商品化”后面还成为了“人文精神大讨论”的导火索,尤其是这里面对另外一位作家王蒴的批判更是直接,可以说从王蒴的老本行文学圈开始向外蔓延,似乎就是在这个月《青年报》开辟了“王蒴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专栏,展开对“王蒴现象”的讨论,后面《光明日报》发表的《从王蒴中读出什么》中说:如果把文学完全建立在一种商品观念上,就必然会损害艺术的特性和精神……变文学为‘逗乐解闷’、‘喷饭解颐’的工具,就会拒绝深刻、拒绝意义而媚俗,虽然后面王蒴在《新民晚报》发表《脱离文学界启事》,从此与学院派结下梁子,但实际上《旷野上的废墟一一文学与人文精神危机》,并不是因为王朔,更多的市场经济开放后知识分子们在种种新思潮冲击下的一场反思,范围涉及整个文艺界,持续了数年时间。
林有成很清楚,这也就是1993年文化圈的血雨腥风真正的开始,林有成并不觉得自己能避开这场讨论与冲击,毕竟他本身就在文学圈子里面,他并不认为会攻击到他,毕竟以他现在在文学界的地位,还有之前的作品不管都觉得经得起冲击。
不过相比起文学圈子里面的冲击,这里面更惨的还是诗歌。
林有成忽地想到查海泩依旧还在创作诗歌,但是诗歌却是再没有八十年代那般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而且1993年到了,诗人查海泩还活着,但是也不知道另外那一位天才诗人会不会在这一年走向那悲剧的命运,让整个诗坛更为寂静,又或者说是鸦雀无声了。
那才是真正的一场血雨腥风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