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的结果并不重要。”
父亲的话让李奕轩愣了一下,说道:
“父亲,这次会议不是SEATO商讨中南半岛局势的吗?”
军队服役的经验,让李奕轩第一时间以军人的角度给出了他的判断。
“现在真腊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如果我们不介入的话,朗诺政权随时都有可能能陷入失败,届时,赤真必定会对暹罗构成威胁,考虑到南越局势也可能在未来陷入崩溃,届时越南、赤真他们必定会联合起来,在外部的支援下,我们不得不面对连锁反应——这个反应很可能是我们在中南半岛上彻底崩溃,从掸邦到暹罗,再到大马……”
听着儿子的分析,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你说的很对,这一切确实有可能发生,但是有一点你忽视了,就是金边和河内是不可能做到一起的,他们两者的观点分歧很大,未来甚至有可能因此发生冲突,所以……”
对于站在上帝视角的李毅安来说,他非常清楚未来的几年会发生什么。
不过,他并不能解释这一切。
当然最后一点,还是军方那边不放心竹幕的威胁,他们一直把其视为最大的威胁,毕竟,威胁是真实存在的。
李毅也不是不把竹幕的威胁当成不存在,只不过有些了解内情,谈不上多害怕。
同样一件事处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恐惧是来源于不了解。
他不会全都相信一面之词,苏联还说一定会埋葬西方世界呢?
可是后来呢?
所以,只要了解了他们,就知道,塑料姐妹花有共同的敌人时,还能一起好好的相处,但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塑料情份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因此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会尿到一个壶里的。
况且,在不久的未来,全世界的局势都会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如果说过去,李毅安最担心的是他们输出歌名,去复制在越南以及真腊的成功。但是以后就不用了担心这个问题了,这会不久之后成为的过去。
毕竟,无论是什么都需要成本的!
这就是的为什么李毅安会做出这个判断的原因。
“有时候,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所以,他们会构成威胁,但是他们绝对不会联手的……他们彼此视对方为异端!”
于是他们父子两人就这样聊着,但最后话题还是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上,参加核电站奠基。
其实原本像这种公众性事务,李毅安并不需要亲自参加,完全可以交给李奕轩自己过去。
但是,李毅安之所以会参加这种事务,就是为了最大程度上给儿子站队,其实,现在众所周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李毅安已经开始把很多事情交给儿子了。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sEA是一个受到西方影响非常深的地方。但这里的权力交接仍然是东方式的。
哪怕李奕轩是砂劳越王国的王储,同样也是sEA毋庸置疑的继承者,但是,李毅安仍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强调他是自己的继承人。
而参加公众性事务,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况在不少国家都是很正常的。当他的身影不断的充斥于新闻之中的时候,也就没有任何人会去质疑他的继承。
而李毅安所需要的是什么呢?
就是在某些场所让他站到前排。就像现在,参加大型新一代核电站的奠基典礼的时候,他仅仅只是简单的说了两句。接下来就是由李奕轩致辞了。
在儿子致辞的时候,身为父亲的李毅安则站在一旁微微点头,虽然权力的交接是需要时间的,但是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这一切。
十年,或许二十年……
最终会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权力的交接。
在简短的致辞之后,李毅安并没有离开核电站工地,而是和核电专家们聊了一下。
“你在俄国和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俄国人能现在还继续搞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吗?”
李毅安之所以会特意问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因为面前的这位核电技术专家曾经到苏联进行过考察,而且进行了技术交流。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也就是RBMK。这种是一种苏联建造的用于核电站的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也是目前仍有在运行的最早的反应堆和最早的第二代核反应堆——第一代是那些试验性质的研究用反应堆。
总的来说,RBMK存在的关键的设计是存在缺陷的。特别是,控制棒的位置,安全壳结构和反应堆的正空泡系数被证明是非常不安全的。
而证明是什么呢?
当然就是切尔诺贝利了!
在另一个世界,很多人所关注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事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场核事故是苏联解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处理核事故,苏联花费了数百亿卢布。对于原本就财政窘迫的苏联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最终这场核事故善后所需要付出的巨额资金导致的财政灾难,直接摧毁了苏联的财政体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财政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国家的崩溃。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才会特意问到这种存在着严重缺陷的反应堆。
“阁下,我去年到苏联访问的时候,了解到苏联在发展核电阶段,推出了RBMK和VVER两种堆型,前者是石墨压力管式沸水堆,后者是更为常规的压水堆。
RBMK是从军用生产堆衍生而来的,VVER则是从核潜艇的军用动力堆衍生而来的。”
作为核电工程师的,因为曾经亲自到苏联和苏联的同行们进行过技术交流,所以,对苏联的核电反应堆还是非常了解的。
“因为RBMK比VVER更便宜。所以苏联方面更倾向于修建前者,而且VVER的功率就要小很多,最初型号VVER-210电功率才210兆瓦,差不多五台才能顶一台RBMK。
从经济性角度来说,RBMK要远远领先VVER。”
听着他的分析,李毅安的眉头锁成了一团,难道所有的一切,都无法改变了。
“但是,去年我在和苏联的同行交流时,发现他们更关心核电站在战争期间的安全问题。
比如避免在轰炸中遭受损失,而RBMK虽然经济效益更好,建造成本更低,但是它本身并没有安全外壳。
而这也导致了它在战争之中很容易被战斧式巡航导弹摧毁,所以,在军方的要求下,他们现在更倾向于VVER反应堆,虽然它的建造成本更高,而且更加复杂,但是相对应的它更加安全。”
接着他又提到了去年在乌克兰参观苏联的一座新建核电站的奠基仪式,那座核电站所采用的就是于VVER反应堆。
他的回答让李毅安眉头轻扬,问道。
“乌克兰的核电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
“切尔诺贝利!”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李毅安的脸上不禁流露出了一丝笑容。
没错,就是这个大名鼎鼎的地方!
没错,也就是这个地方。
只不过反应堆发生了变化。那个极其危险的存在着设计缺陷的RBMK反应堆被放弃了。
之所以被放弃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军方担心被战斧式巡航导弹定点袭击了。
现在他们所担心的安全与核电站的安全虽然是有所区别的,但异曲同工。因为军方的顾忌,所以,在这里发生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偏移。
这种偏移到底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呢?
从安全的角度上来说,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发生。
从而避免了无数个悲剧的发生。那些悲剧既有个人的,当然还涉及到国家层面。
而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正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发生,直接导致了全世界核电建设的倒退。
切尔诺贝利事故和之前的美国三里岛事故,将世界核电的发展打断了西欧各国直接了当的按下了停止键。
核电的西方国家差不多20多年没有正经搞过核电,导致了严重的技术断层。
他的影响甚至一直持续到21世纪,德国全面放弃核电,本身也是受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
在10年前,核电是时髦的,是指向未来的,而这10年之后,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全世界都被核事故所展现出来的毁灭性给惊呆了。
核电一夜之间,成为了最危险的选择。
所以,后来的怪象就越来越多了,甚至出现了什么所谓的“用爱发电”。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和切尔诺贝利的事故有着直接的联系。
如果这场核事故不发生的话,就不会有核电技术停滞的20年,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上有多少个20年能够用来停滞?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它甚至影响到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发展。全世界对核电安全性的顾虑,直接导致了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冲击,其中属于探索性的可控核聚变所受到的冲击同样也是直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同样也停滞不前的。
有时候技术的发展就是这样,它总是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
现在如果没有了那场核事故的话,科学家们仍然会继续对这些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或许他们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在简单的了解了一些乌克兰核电站的信息之后,李毅安才满面喜色的离开了这座即将开始动工的大型核电站——这是世界上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同样也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代反应堆。
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本身就代表着SEA在核能领域内的遥遥领先……(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