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崇祯朝的最后一个冬天

    寒冷的狂风席卷天地,风沙漫天。

    整个京师都被笼罩其中,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

    这个冬天,是崇祯朝的最后一个冬天了,等过完年,大明就要掀开新的篇章了。

    洪承畴他们的捷报早已经传回了京师,上下一片振奋。

    只是让人遗憾的是,又让李自成跑了。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是杨轩特意叮嘱过的。

    李自成要是这么早就死了的话,那后面很多事情都不好做啊!

    在收到洪承畴他们的捷报之后,杨轩下令让洪承畴负责陕甘宁三地的政务,快速安定民心,洪承畴本就是进士出身,这也算是专业对口。

    至于大军,暂时交给吴三桂,并和边军换防,将边军调回京师。

    边军的纪律松散,而且常年被上司克扣粮饷,吃不饱肚子,杨轩打算将三地的边军调回来,好好锤炼一番,提剔除其中的蛀虫。

    关中因为多年的战乱,破坏严重,粮食严重不足。

    这个冬天天气很冷,朝廷要是不管,会冻死很多人的。

    杨轩又下令调了大量的粮食过去,以帮助洪承畴让三地稳定下来。

    对于百姓们来说,吃不饱肚子,说什么都没用。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吃过的大饼已经足够多了,只相信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粮食。

    李自成跑的倒是很痛快,但洪承畴现在接手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关中大地千疮百孔,无数百姓嗷嗷待哺。

    洪承畴甚至只能将军粮拿出来给百姓填肚子。

    关中的粮食缺口很大。

    好在华北平原的红薯也收获了,杨轩的手中现在有足够的粮食。

    在现在这样混乱的时代,粮食的重要性超过一切,杨轩也将粮食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通过海路,不断从南方购买粮食。

    在杨轩看来,手里的钱再多,也不如粮食实用。

    而且花出去的钱,也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寄存罢了,迟早都会连本带利的收回来。

    现在京师,已经储存了数百万石粮食了。

    这些粮食,就是民心!

    洪承畴派去京师请求调拨粮食的信使还在路上,杨轩的粮食就已经到达了关中。

    看着那一车车的粮食,洪承畴激动的热泪盈眶。

    他面向京师方向跪了下来,仰天大吼:“关中已定!”

    有足够的粮食在,关中的百姓就不会出乱子,这个冬天就能安稳度过。

    洪承畴第一时间就将粮食运抵关中的消息传出去,将浮躁的民心安抚下来。

    他并没有将粮食直接发到百姓的手中,这是最低级的用法。

    他用这些粮食开始以工代赈,修路、修缮城墙、挖掘疏通沟渠等。

    在这么寒冷的天气中,土地被冻得坚硬,效率并不高。

    但这并不是洪承畴的主要目的,他要的是让青壮们动起来,没有时间胡思乱想。

    如果直接给粮食,只会养出懒汉,从而生出乱子。

    临近年关,难得出现了几天晴朗无风的好日子,无数百姓走上街头开始置办年货。

    过一个安稳的年,百姓已经等的太久了。

    为了让百姓过好这个年,激发出对未来的希望,杨轩花了大笔的钱从南方购买物资。

    论轻工业基础,北方被破坏的极为严重,虽然在大败李自成后,北方基本上安稳了下来,恢复生产建设,但这一切都是在为战争服务,民生上自然难以兼顾。

    南方虽然也经受了天灾和战争的破坏,但论工业基础,还是要比北方雄厚不少的,只是这些,朝廷管不到。

    南方虽然还是朝廷的,但朝廷的影响力很低。

    否则的话,杨轩根本用不着花费大量的钱财去购买,直接下任务就是了。

    还有一点,南方的海路,已经被一个以郑芝龙为首的海洋武装集团垄断,不过,郑芝龙在崇祯初年就归顺了朝廷,如今已官至总兵。

    他的手中掌握着一股强大的海军力量,对于他,杨轩施行的拉拢政策,以朝廷的名义封爵南安侯,加封水师总兵官,并赏赐大量银钱。

    杨轩能通过海路从南方购买大量的粮食等物资,就是通过郑芝龙的渠道和保护,郑芝龙的海商事业做的很大,南诏国,东南半岛,海外何兰人、葡萄国人等。

    并且,郑芝龙还和闯入大明海域的何兰人打过一场海战,取得了胜利。

    而大明的水师,早就已经腐败废了,不堪大用,剩下大小猫两三只,防守近海都勉强。

    要重建水师的话,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花费多少人力物力,拉拢郑芝龙,水师的底子就有了,将来重建水师就能节省不少时间和人力物力。

    如今虽然天下还没有平定,但杨轩已经开始为此布局了。

    ……

    辽东,还是一如既往的寒冷。

    但将士们都坚守岗位,并没有给西伯利亚人机会。

    朝廷的钱粮给够了,军心也就稳定下来了。

    只是将士们的生活并不算太好。

    身上的冬衣都已经是穿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了,盔甲也很旧。

    总兵府,祖大寿烤着火,听着下属的汇报。

    入冬前,西伯利亚人再次南下,有朝廷的钱粮支持,他很轻松就挡了下来。

    但反攻的话就不行了,手底下的人都是什么德行,他能不知道吗?

    除了嫡系战斗力能够保证,其他的出城野战,不跑都算是好的了。

    这时,一名亲兵快速跑了进来。

    “将军,朝廷来人了!”

    听到这话,祖大寿立马起身。

    “快,随我前去迎接!”

    祖大寿带着人赶紧出门。

    让祖大寿意外的是,朝廷来的人并不是十几个几十个,而是一个庞大的车队。

    “公公,这是……”祖大寿咽了咽唾沫,看着钦差背后的车队。

    “祖将军,这不快过年了吗,陛下和太师惦记将士们,特意派人给将士们送来了冬衣和饺子。”

    “咱家领了这个任务。”

    太监笑着说道。

    祖大寿闻言,心中也是震惊。

    将士们过冬的问题,也是他担忧的,每年都有人被冻死。

    他也想向朝廷请求帮助,但想到朝廷刚刚度过危机,又将欠饷给补足了,不仅如此,还预支了一年的军饷。

    他觉得不能再给朝廷添麻烦了,毕竟往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况且今年手里已经宽裕了不少,将士们手里也有点钱,能够置备一些过冬的物资,熬过这个冬天。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朝廷竟然还想着他们,准备了冬衣,甚至是……饺子。

    将士们都是北方人,谁不想过年吃上一顿饺子?

    可白面,实在是太珍贵了!

    “公公,这是真的吗?”祖大寿的眼眶一下就红了,声音颤抖着问。

    别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他必须表现出感激涕零的样子。

    “自然,祖将军可以检查一下!”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不错,请把《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