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人欺负小孩

    李定国并不会完全相信孙可望的话,毕竟两人虽然是义兄义弟,但并非是亲密无间。

    在没有投降朝廷之前,两人都是起义军内部手握重兵的实权人物,存在竞争关系。

    所以,李定国又跟其他人打听求证。

    但得到的消息确实让李定国心中有些失望。

    他的义父张献忠暗中勾结李自成,意图再次反叛。

    要知道,他还在京师当人质啊!

    义父就这么放弃自己了吗?

    难道自己在义父心中的地位就那么不堪吗?

    李定国的心中这会儿很乱。

    他有些难以接受义父会放弃自己。

    “无论如何,他都是我的义父,我不能看着他死。”李定国心中想着。

    如果没有义父,自己早就死在了乱世之中。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住义父。

    他当然不知道,李自成暗中联系张献忠,是杨轩安排的。

    张献忠这个人吧,确实有些不老实,他想当土皇帝,‘裂土封王’,听调不听宣。

    毕竟十多年来,都是在和朝廷对着干,谁知道朝廷不会回秋后算账,所以张献忠根本不敢将兵权交出去。

    他心中没有安全感。

    但这,是朝廷不允许的,大明不许有这么牛的存在。

    张献忠的兵权必须削了,但又不能削的太狠,避免他狗急跳墙。

    所以,将张献忠的兵权分给他的几个义子,这样张献忠心里上能好接受一些。

    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张献忠部也不是铁桶一块,杨轩略施小计就将其手下的义子拉拢,通过几个义子,将张献忠架空。

    毕竟朝廷现在已经展现出了再次统一天下的能力,而且占据大义和正统,能给出的东西比张献忠多多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怎么选,还用说吗?

    玩心眼,搞正治斗争,十个张献忠绑起来都不是杨轩的对手。

    但杨轩一般情况下不喜欢动脑子,能动手的事就不必费脑子了,浪费时间。

    但如果真的刻板的以为杨轩就是个莽夫,那就大错特错。

    什么时候被阴死都不知道。

    张献忠,包括他麾下的兵马杨轩都已经给安排的妥妥当当了。

    要将他们所有的价值都榨出来。

    张献忠麾下的兵马杨轩会让他们分别独立出来。

    然后以整训的名义剔除其中不合格的,并以补充人手的名义往里面掺沙子。

    武器装备,粮草辎重这些杨轩都会给足,然后让他们去跟西伯利亚人打,消耗嫡系底子。

    人员伤亡了是不是需要补充?

    这不又是掺沙子的机会?

    几次下来,下面的将士听谁的还不一定呢?

    而对孙可望等人,杨轩也会信守承诺,给他们立功的机会,然后封公爵、侯爵、伯爵。

    用堂堂正正的阳谋把他们手里的兵权收回到朝廷手中。

    真以为杨轩会把兵权交给他们?

    想啥好事呢?

    整个过程总结起来就是离间分化、拉拢,将张献忠的兵马拆分给几个义子,然后以大义让他们和北边的西伯利亚人打仗,接着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掺沙子,最后在不知不觉之中把兵权从孙可望等人手中过渡到朝廷的手中。

    而朝廷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一切钱财、爵位和荣誉职位。

    而针对张献忠部的这个计划,仅限于杨轩、朱由检、朱慈烺三人知道。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杨轩给出的承诺非常有诚意,孙可望等人自然察觉不到已经落入了杨轩的算计之中。

    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迟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收服李定国的心也是计划之一。

    毕竟张献忠部,李定国的亲朋好友生死兄弟也是很多的。

    朱慈烺要在李定国的视角中,扮演好好人的角色。

    给张献忠部的粮饷装备物资等不克扣一丝一毫,用满满的诚意打动李定国。

    作为未来的“兵马大元帅”,李定国的心必须彻底收服。

    要让李定国看到皇帝朱慈烺的胸怀和对他的重视。

    而作为一切的幕后策划者杨轩,活了将近三百年,去算计一群小孩子,真的是大人欺负小孩。

    ……

    一群人怀揣着不同的心思入城,然后在李定国的带领下入宫觐见皇帝。

    觐见的过程是提前排练过的,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而且每个人都在城内赏赐了住宅。

    见完张献忠之后,杨轩又在私下里接连接见了孙可望等人,画饼忽悠了一通。

    等到下值回到府上,杨轩又和李定国“谈了谈心”,说什么他义父张献忠其实是被李自成给骗了,让李定国不要怪张献忠,朝廷也不会拿这件事为由杀了张献忠,哪怕是看在你李定国的面子上,也会保他张献忠荣华富贵。

    杨轩“言辞诚恳”,深深打动了李定国,让其心中无比感动。

    另外,李定国的老婆孩子都被接来了,现在就在杨轩的府上。

    杨轩以自己孤身一人为由,让他们一家在自己府上安心住着,也算是给自己做个伴。

    接下来的几天,杨轩向孙可望等人兑现承诺,对他们带来的大军重新进行编制,然后安排整训。

    大军还是归他们统领。

    然后又根据各自的能力,对麾下的军队进行不同程度的扩充。

    趁着这个机会,杨轩进行了第一次掺沙子。

    武器装备全都是按照编制来的,没有少一丝一毫,和朝廷的正规军一样,一视同仁。

    并且物资装备,后勤物资,杨轩都是安排的李定国对接。

    杨轩的举动,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戒心,觉得杨轩做事还算公道。

    毕竟他们上一次投降朝廷,可没少被勒索,军饷几乎没有。

    有了之前的例子进行对比,这次谁不对杨轩竖起大拇指?

    至于张献忠,杨轩没有杀,留了下来,爵位还是公爵,只不过是没有了实权。

    留着张献忠,就是做给外人看的,让他们看到朝廷的胸怀。

    同时也是防止张献忠的旧部生出二心。

    就这样在杨轩的算计下,张献忠的大军四分五裂,再也团结不到一起了。

    与此同时,选秀也落下了帷幕,朱慈烺的皇后确定了。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不错,请把《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