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5章 各不相让

    唐国富几乎是在文春林话音落下的瞬间,便直起身。

    他将黑色文件夹摊开,手指按在一份文件上,语气冷静却带着力量:“文春林同志,关于你提到的程序问题,我想先跟大家明确一点。根据《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对处级干部采取双规措施,需报同级党委主要负责人批准,也就是沙书记批准即可,并非必须经常委会全体讨论。张海涛和赵玉明的双规,都是事先向沙书记汇报并获得同意的,程序上完全合规。”

    说着话,他拿起文件夹里的一份复印件,举到众人面前:“这是沙书记批准双规赵玉明的批示件,大家可以看一下。当时之所以没有提前跟所有常委通气,是因为案件涉及重大违纪违法线索,且存在串供、销毁证据的风险。赵玉明在省公安厅任职多年,人脉复杂,如果提前透露消息,很可能导致证据链断裂,甚至危及证人安全。”

    文春林立刻反驳,语气带着刻意的不满:“唐国富同志,我不是质疑沙书记的批准,而是觉得应该让常委会的同志们知情。咱们常委之间,不应该有信息壁垒吧?而且赵玉明同志在公安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就算有问题,也应该先听听他的申辩,这么快就双规,会不会太草率?万一造成冤假错案,谁来负责?”

    都是老江湖,这点理由在他看来根本不成立的。

    “草率?”

    唐国富冷笑一声,从文件夹里拿出另一份材料,毫不客气的说道:“文春林同志,你说赵玉明该申辩,那你看看这份证据,这是盛泰商贸给赵玉明妻子转账五百万元的银行流水,转账时间就在张海涛放走方杰之后。还有这份录音,是赵玉明给张海涛打电话,让他关照方杰的通话记录。这些证据都是铁证,难道还要等他把证据销毁、把人串供完,再走程序?”

    唐国富的声音提高了几分,目光锐利如刀:“至于知情,案件调查期间,为了保密,只能限定在必要范围内知情。这不是信息壁垒,而是纪律要求。如果因为要让所有常委‘知情’,导致案件流产,那才是对省委、对汉东百姓的不负责任!”

    文春林脸色微微涨红,他没想到唐国富会直接在常委会上拿出证据,一时有些语塞。

    但他很快调整过来,语气更加强硬:“就算证据确凿,那也应该先跟组织部门沟通吧?赵玉明是省管干部,组织部门对干部的情况更了解,提前沟通,也能更好地评估影响。唐国富同志,你这么做,是不是没把组织部门放在眼里?”

    “文春林同志,你这话说得就不对了。”

    唐国富寸步不让,毫不客气的说道:“组织部门的职责是干部选拔任用,而纪委的职责是监督执纪。在案件调查阶段,与组织部门沟通的是干部违纪线索,而非双规决定。赵玉明的违纪线索,我们早就跟组织部门交换过意见。你现在提没把组织部门放在眼里,是不是在刻意混淆职责边界?”

    两人唇枪舌剑,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青瓷茶杯里的茶水不再冒着热气,连窗外的阳光似乎都变得刺眼起来。

    这种级别的讨论,自然其他人也不可能不吭声,大家心中衡量了一番,自然也要说话的。

    坐在一旁的林达康率先打破沉默。

    他放下茶杯,语气平和:“各位同志,我觉得咱们还是要就事论事。一方面,纪委严格按规则办事,提前报沙书记批准,程序上没问题。另一方面,文春林同志担心的稳定和知情,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公安系统连续出问题,基层可能会有情绪,后续可以考虑在合适的时机,向常委们通报案件进展,既保证保密,也兼顾知情权。”

    林达康的表态比较中立,既没否定唐国富,也没完全站在文春林这边。

    他知道文春林背后有萧文华,但也清楚沈唐二人的调查是为了反腐,没必要过早站队。

    省军分区司令员周良军则更直接。

    他穿着军装,声音洪亮:“我支持唐国富同志的做法。军队里讲兵贵神速,反腐也一样,要是事事都等开会讨论,证据早没了。赵玉明要是真有问题,双规他没毛病。要是没问题,查清楚了也能还他清白。至于稳定,真正的稳定是打击腐败,而不是捂着盖子!”

    周良军的话掷地有声,明显站在唐国富这边。

    他常年在部队,最反感的就是“搞小动作”,文春林的刻意发难,在他看来就是护短。

    常务副省长王军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我觉得程序合规是前提,既然沙书记已经批准,那双规就没问题。后续可以建议纪委在案件调查有阶段性进展后,向常委会做一次专题汇报,这样既能让大家了解情况,也不影响调查。”

    他的表态偏向理性,重点在“后续沟通”,避免激化矛盾。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站在文春林这边的。

    省委宣传部长刘玉梅则从舆论角度补充:“现在外界对反腐很关注,我们既要依法依规办案,也要做好舆论引导,避免不实猜测。纪委可以适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案件进展,既能回应社会关切,也能彰显省委反腐的决心。”

    很显然,她也是赞成文春林的想法。

    常委们的表态渐渐分化,支持文春林的反倒是占了多数。

    毕竟不管怎么说,大家都有自己分管的工作,就像萧文华说的那样,真要是纪委这边随随便便就可以双规一个干部,岂不是要架空其他人?

    ……………………

    沙瑞明一直坐在主位上,安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

    他端着茶杯,目光在文春林和唐国富之间来回移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平稳,看不出倾向。

    直到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沙瑞明才放下茶杯,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同志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大家的意见都有道理。首先,我要明确一点。纪委对张海涛、赵玉明采取双规措施,程序上是合规的,我事先已经批准,这一点没问题。”

    他看向文春林,语气稍缓:“春林同志担心的知情和稳定,出发点是好的。后续纪委可以在案件调查不涉密的前提下,每两周向常委会通报一次进展,让大家了解情况。但要注意,通报不等于讨论,调查期间的保密纪律不能破。”

    接着,沙瑞明的目光转向唐国富:“国富同志,反腐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依规依纪,既要快查快办,也要保证质量,不能出冤假错案。赵玉明的案子,要查深查透,不仅要查他本人,还要查清楚背后有没有其他关联线索,务必做到证据确凿、定性准确。”

    最后,沙瑞明提高声音,目光扫过全场:“汉东的反腐工作,不是针对某个人、某个部门,而是为了维护党的纪律,保障人民的利益。不管是谁,不管职位多高,只要违纪违法,就必须受到追究。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工作方法,既要坚决反腐,也要维护好干部队伍的稳定,做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沙瑞明的话一锤定音,既肯定了纪委的工作,也回应了文春林的所谓质疑,同时明确了后续的工作要求,既没激化矛盾,也守住了反腐的底线。

    文春林听到这里,知道再争下去也没用了,沙瑞明这么说,明显是在给唐国富和沈青云背书。

    至于被萧文华寄予厚望的省长刘汉生,人家干脆一句话没说。

    他勉强笑了笑,点了点头:“沙书记说得对,我服从省委的决定。后续会配合纪委的工作,做好组织部门的相关协调。”

    唐国富也立刻表态:“请沙书记放心,纪委一定严格依规办案,按时向常委会通报进展,绝不辜负省委的信任。”

    沈青云坐在一旁,轻轻舒了口气。

    他知道,这场常委会的交锋,看似是“程序之争”,实则是反腐与护短的较量。

    沙瑞明的定调,不仅保住了后续调查的主动权,也让文春林的反击落了空。

    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文春林背后的萧文华,绝不会就此罢休,接下来的斗争,只会更激烈。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幕墙,照在会议桌上,给每个人的身影都镀上了一层金边。

    常委会继续进行,人事议题被重新提起,但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刚才的交锋,早已在汉东政坛的暗流里,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不错,请把《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