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百无一用李承乾

    ……

    朱标活生生在原地呆了一刻钟。

    天幕的选项还静静悬浮在他面前,倒计时并没有留情面的继续减少,他却迟迟无法从方才的冲击中回过神来。

    如果不是朱标素来涵养极好,此时恐怕都要爆粗口了。

    ——**的,为什么?!!

    他哪里不够‘孝’了,这秦O皇凭什么一下子扣他80点好感?!

    天可怜见,这80点好感是他辛辛苦苦过了多少个场景才攒起来的,跟在这见鬼的秦O皇的屁股后面端茶送水,事事顺从,连他亲爹他都没这么‘孝’过!!

    尽管朱标总是以大哥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在弟妹们面前显得非常成熟稳重,但朱元璋对他的宽纵和溺爱也是实打实的。

    要不是突然猝死,太子宝座比谁都稳的明初隐形团宠朱标殿下哪儿受过这等委屈?!

    事实上,别说朱标本人了,天幕前看到这一幕的明初众人也差点都没忍住掀桌。

    朱元璋额头青筋跳了又跳,气的好悬倒仰过去。

    “咱得标儿哪里不好了?!屁的秦皇!!没眼光!!”

    朱棣气的吹胡子瞪眼,拍着桌子嚷嚷。

    “朕的大哥哪里不好了?!什么秦O皇的,当自己是秦始皇本人了啊?!!竟然敢如此戏耍我大哥!!”

    ……

    这边儿朱标还沉浸在被猛扣80好感度的冲击中,另一边儿,也有人一开始就作出了不太相同的选择。

    李承乾皱眉望着眼前的几个选项,有点烦躁。

    不知是什么时候,或许是瘸了腿之后,或许是在屡屡受到弟弟的挑衅而得不到公正对待的时候。

    李世民是个伟大的帝王,但他显然不是一个很能体察儿子敏感心思的帝王。

    李承乾知道,自己这个孩子在他眼里从来是不驯的,没有什么才能的庸才。

    比起他,李世民或许更喜欢能说会道的青雀或是很能讨他喜欢的小九。

    和刘据不同的是,李承乾非常厌恶儒家,尽管李世民为了让他成才,特地为他配备了一批最优秀的儒家大才,希望他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符合儒家理想的守成之君。

    他也懒得揣摩扶苏的心思和什么‘孝’道的主题。

    他甚至有点不在乎自己失败了会连累大唐受到什么惩罚。

    李承乾甚至有些痛快的想,此时此刻,父皇一定在天幕前聚精会神的看着他吧?

    思及此,李承乾便顿觉一股舒爽从心脏蔓延到全身。

    或许是在天幕空间,面对的又不是李世民,李承乾竟然意外的比平日里要放得开的多。

    他目光落到第三条选项上,不知想到了什么,扯了扯唇,随手一点。

    凝滞的时空流转起来,帝王的目光又轻又重,似乎随便他回答些什么,也似乎在静等一个满意的答案。

    太子身躯摇晃了一下,有些虚弱的扶着额头。

    “父皇,这里好血腥,儿臣有点头晕……”

    大殿上,帝王闻言似乎怔了一瞬,脸上那股紧绷的情绪如潮水般退散,化成了一种颇显不习惯的柔和。

    “太子若是身体不适,就快去休息吧,总归父皇还能再活几年,这些污糟事也能晚几年再碍你的眼。”

    【秦皇好感度+10,当前好感度70(基础好感60)】

    李承乾面皮抽了抽,尽管表面上还压抑着不动声色,心中却已经发出一道重重的啧声了。

    小九这些见鬼的招数居然还真的有用。

    基于他对李青雀那个死胖子的讨厌程度,小九毕竟年纪太小,虽然有点小心计,却不在李承乾的厌弃范围内。

    小九总是有能耐让别人喜欢他。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个场景中,李承乾一回生二回熟,痛快的把平日里不会做的表情和拿腔捏调都做了个遍。

    秦皇的好感值像坐火车一样,一路飙升到了95才凝滞住,然后就不再攀升了。

    很快,李承乾也抵达了那个将朱标一朝打回解放前的剧情点。

    秦皇抬头看了过来,尽管身体不适,却仍然在望向他时努力放缓了表情。

    “太子?你怎么过来了,快走远些,莫要被朕过了病气。”

    丹炉就在李承乾面前不远处,秦皇似乎犹豫了一下,想要开口让他取来,却最终没说出口,只是艰难的起身,想自己走过来拿。

    只是他终究没能起来,微微摇晃了一下就又跌坐了回去。

    于是,他只得无奈的看向了李承乾。

    “朕有些头痛站不起身,你把那边的那炉丹药给朕拿过来可好?”

    时空凝滞,几个选项出现在李承乾的面前。

    【选择一:荆轲匕首仅伤袖,丹毒蚀骨胜万刃!父皇不要再吃这些了!!】

    【选择二:父皇,如果有的选,儿宁减寿廿载,换父皇头痛减缓半分……】

    【选择三:是,父皇,儿臣这就给您拿过去。】

    【选择四:(把丹药偷偷换成毒药)】

    【选择五:保持沉默。】

    李承乾顿了顿,皱眉看了一眼秦皇满身热汗滚烫的皮肤,以及眉眼间克制不住的疲倦和模糊。

    身体状况已经如此,还要坚持处理朝政么?

    他抿了抿唇,因此也避免不了的联想到了李世民。

    贞观皇帝李世民同样是个勤政的皇帝,但李承乾却似乎从未见他露出过如此般虚弱疲倦的模样。

    他好像永远精力旺盛,永远春秋鼎盛,不需要他这个储君多么争气,不需要他扛起什么重担,帝国轻而易举就能稳定运转。

    李承乾没怎么犹豫,这一次甚至没有抱着什么演绎的成分,就点选了【选择二】。

    “父皇,如果有的选,儿宁减寿廿载,换父皇头痛减缓半分……”

    如果有的选,他宁可自己减寿廿载,换给李世民多活几年。

    反正这天下更需要的是雄韬伟略李世民,而不是他百无一用李承乾。(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不错,请把《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