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原本只是来视察火箭发射中心的,居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业务。
打广告赚来的钱虽然不少,但是对于如今的银河科技来说,并不重要。
众人之所以表现得这么激动亢奋,则是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当银河科技真的做到这一点后。
那么,银河航天的位置就彻底定下了。
没有人会在因为银河航天是一个民营航天公司而轻视。
同时,开发出新的业务领域,也会为银河航天增加一分行业积分。
“让广告费成为航天燃料,与其让他们把广告费投到电视上,网上,还不如变成航天事业发展的资金。”
“我希望在未来,人们可以这么评价我们的行为。”
“当月球上出现广告标语时,我们的先行者已经在消费主义和科学探索间建立了虫洞,这远比火箭本身更能推动文明进步。”
听到王东来这句话富有深意的话,在场众人的神情也都变得认真了起来。
他们自然是听懂了王东来的话中之意。
在火箭发射上打广告,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盈利目的。
为的是把更多的资金用到发展航天事业,为的是把更多的目光吸引到航天事业上面。
只有当一个行业关注的人多了,参与的人多了,钱涌进来了,这个行业才能发展起来。
单单靠银河科技一家,还远远不够。
哪怕是还有国家队,依然也有些不足。
“啪啪啪……”
掌声雷动,众人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以一种发自内心的钦佩之色看着王东来。
至于杨安超和王洪涛更是深受启发。
他们两人在航天系统工作多年,感情深厚。
已经把航天事业当成了自己毕生的事业追求。
不然的话,也不会来到银河科技。
……
对于王东来的前来,星河火箭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还有另外的期待。
那就是技术上面的探讨。
“杨总工,汇报一下你们目前的研发情况吧!”
王东来也没有让杨安超他们先提出来,就自己主动地提了出来。
杨安超脸上一喜,顿时就开始了汇报起来:“董事长,根据之前研发出来的量子材料,我们进行了大量实验,初步定下来的技术方向是利用量子中继器,建立起一个长距离的量子信道,利用所建立的量子信道的量子特性来实现安全的量子信号传输。”
“这方面,中科大的一篇论文给了我们启发,利用参量下转换光源,实现了基于线性光学的量子中继器中的嵌套纠缠纯化和二级纠缠交换过程,为实现基于原子系统的可扩展线性光量子中继器提供了前瞻性技术指引。”
这一番话,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可能还听不太懂。
但是,王东来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略有一丝好气地说道:“杨总工,我应该是听明白了你的意思。”
“也就是说你们想让我帮忙解决量子中继器的如何维持量子信道的原有特性问题,是吧?”
杨安超脸上也带着一丝讪讪的表情,不过,更多的则是一种理直气壮。
“董事长,你的科研能力大家都知道,这项研究,恐怕除了你还真的没有谁能做到了。”
“要是交给我们的话,单单只是这个问题,就不知道要多少耗费团队多长时间了。”
“早点把这个技术难点解决了,对于我们后续的太空探索也有着极大的好处。”
王东来也知道是这个道理。
不管是量子通信技术,还是量子材料,又或者是量子计算机。
其实都不是这个时候,应该有的技术。
在很多方面,已经有些超纲了。
王东来相信,哪怕是到了现在,量子计算机原型机被自己研发出来,国内能够把原理技术搞清楚的人也没有几个。
量子中继器这个东西,其实王东来早就知道以银河科技的研发团队是不可能研发出来的。
但是他却不能直接说明。
毕竟人性复杂。
只有让他们自己碰出一头包之后,才会知道这个技术的难度。
这样一来,自己把技术难关攻破的话,才能获得最大收益,于公司的稳定也有好处。
真正搞技术的人,很少会因为金钱而去崇拜他人。
但是,要是在技术上超过的话,就能很轻易做到了。
王东来打的算盘就是这一点!
“就算是你们暂时还没有成果,但总该有研究思路以及解决备案吧!”
杨安超连忙点头,说道:“董事长,根据如今主流的思路,我们也是比较认可量子中继器中含有CONT,运算,可是问题也就出在这里,当前还没有实现能够达到误差不超过百分之几的能用于长距离量子信道的CONT信道。”
“而解决办法则是采用只利用线性光学器件的方案,以纠缠光子对作为量子信息的传送通道,采用量子中继器的目的是增加高品质纠缠光子对的作用距离。”
“通过对短程纠缠光子对对进行纠缠纯化和纠缠交换,得到高纠缠度的长程纠缠光子对。从而建立起长距离的量子信道。”
“……”
杨安超一边说着,王东来一边点头应下。
从杨安超的回答之中,他可以听得出来,杨安超以及科研团队确实是下了功夫的。
这些东西,如果不是切实深入钻研的话,根本无法这么顺畅地说出来。
等到杨安超说完了之后,王东来便出声说道:“量子中继器,我给你们做一个大概的技术思路方案,现在说说天狗号登月探测器的情况吧。”
杨安超的脸上一喜,知道只要王东来答应下来,就代表着量子中继器这个问题被解决了。
王东来的科研实力,杨安超还是无比信任的。
心里松了一口气,便开始介绍起了‘天狗’登月探测器。
“天狗号登月探测器,因为航天集团的技术支持,所以我们获得了很多关键的数据信息。”
“根据估算,天狗号机器人的设计寿命大于等于八年,在月球上可以进行六个月的昼月夜循环工作。”
“长2.1米,宽1.8米,高1.5米,净重280kg,采用的是折迭式可扩展结构,发射体积小于一平方米。”
“鉴于月球环境不明,放弃了短暂飞行的功能添加,所以采用的是主动悬架地盘,最大坡度为35度,动力四足+轮式混合驱动,抗月尘设计,避免内部器件进灰,影响工作。”
“通信能力设计方面,我们则是进行了深空网和鹊桥中继星双备份,X波段上行 2Mbps /下行 10Mbps,如果董事长能够早点研发出量子中继器的话,我们也可以尝试量子通信技术。”
“在定位精度方面,上面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添加了目前的北斗系统,实时RTK定位误差只在0.5米左右。”
“而在能源系统方面,我们也和国内最顶尖的光伏团队进行了交流合作,采用的是三结砷化镓太阳翼方案,展开面积达到12㎡,在月球上的光电效率为31.7%左右,具备静电自动除尘,月昼夜发电9.7kWh。”
“电池组分为了两部份,一部分是利用特殊工艺制造特种同位素电池,功率260W,进行保底供电,可适应超过零下180度的低温环境下持续供电。”
“另一部分则是采用的玄武电池组,能量密度在不惜材料和工艺的情况下,达到了1600Wh/kg,循环次数超过4000次,相变材料保温,工作温度在-70℃到55℃。”
“在电池能源管理方面,我们应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适应节电模式,在休息时段进行休眠,功耗小于15W。”
“在天狗号探测器上面,我们搭载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和伽马射线光谱仪,探测深度可达1米,元素识别精度±10ppm,作为地质勘探,可以完成初步目标。”
“在气象监测方面,搭载的有微气象站,进行温压和辐射检测,还有月尘计数器,工作温度在-200℃~130℃,辐射检测精度则是达到了99.7%。”
“在水冰搜寻方面,搭载的是中子水冰探测雷达和红外成像光谱仪,可探极区阴影坑水冰,精度在100g/t。”
“对于月球此表层结构的探测,则是利用超宽带探地雷达进行探测,穿透深度可达800m,分辨率0.4m。”
“为了防备月球上的极热环境,采用的事碳化硅陶瓷热盾+液冷回路,把温控功耗控制在35w之下。”
“同理,月球上的极端低温情况,我们也应用了多层气凝胶隔热+放射性同位素电热连供。”
“至于月球上的粉尘侵袭,我们采用的方案是磁排斥涂层+静电密封。”
“最后,关于太空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微流星体导致的颗粒撞击,我们采用的是凯夫拉以及钛合金复合装甲,经过测试,可以抵御2cm以下的颗粒在太空速度下的撞击。”
“根据对目前已有的登月探测器数据进行对比,天狗号的能源系统要比嫦娥四号高出四倍。”
“探测深度则是15倍于阿三月船三号。”
“寿命则是2倍于好奇号火星车。”
“最后,关于‘天狗号’登月探测器的研发成本,只是现金成本便是三千万。”
“这其中不包括两大航天科技集团以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
“不过,作为回报,我们通过天狗号所获得的月壤图谱和气象模型等数据信息,都会进行分享。”
这些数据信息,其实王东来已经看过了。
对于这些数据,王东来说不定比杨安超还要更加熟悉。
之所以让杨安超进行汇报,也是想要考察一下杨安超的工作。
如果杨安超作为负责人,连这么重要的登月探测器的详细数据信息都说不出来,那就意味着他的工作并不到位。
所幸,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
在杨安超说完了之后,王东来便笑着出声说道:“天狗号登月探测器只是一个开始,自古以来,我们就对于月球有着很多美好的幻想。”
“现代技术发展到这个程度,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我们肩膀上的任务很重。”
“以光伏+玄武电池双引擎突破能源瓶颈,实现商业化长期探测,这将会是我们打开月球探索的新局面。”
“当我们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掌握的信息越来越多,对于我们后来开发月球也是有着极大好处的。”
“所以,这一次的登月探测,不仅仅是对我们,对于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王东来之所以经常在自家高管面前,时不时地提起这些,为的就是能够让众人可以明悟科技的重要性,更深地了解到银河科技的使命。
能够接受下来的,才是王东来需要的伙伴。
而若是对此表现出不认同的人,那自然就不是通行伙伴了。
了解完了这些信息之后,王东来就结束了会议。
要不是娲还不能真正展现出能力,王东来根本就不用这么做。
所以,时不时地和银河科技的高管进行碰面,召开会议,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比较于其他老总,王东来已经是开会极少的了。
结束会议之后,王东来就立即忙碌了起来。
量子中继器的事情,既然被杨安超提了出来,王东来自然是要帮忙解决。
玄武电池这样的产品都已经被研发出来了,再多一个量子中继器,彻底把量子通信技术的最后难关攻破,也就不算什么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王东来立即就开始了研发。
到了王东来如今的程度,研发起来这些技术,虽然不能说是得心应手,可是难度也确实不大了。
更何况是王东来之前就已经在量子中继器上有了一些技术储备。
此刻,重新拾起来,进行研发,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
一夜未睡。
在第二天早上的时候,王东来就把一个优盘交给了杨安超。
“这里面是我用一晚上写出来CONT运算,你们进行测试一下,要是有问题的话,按照我所写的注释,自己进行优化迭代应该就差不多了。”
“我只是完成了一个大概,一些细节方面,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去打磨的。”
接过王东来递过来的优盘,杨安超的眼睛顿时瞪大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王东来的速度这么快。
仅仅只是一夜的功夫,就能完成量子中继器的研发工作。
虽然对于王东来的研发能力,杨安超有所了解,也很有信心。
但是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强的研发能力,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