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7 章 朱标的驱虎吞狼之计。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在唐宋时期逐渐演变成一种制度。

    每当太子即将继位时,百官们会在宫门前举行伏阙仪式。

    这个过程包含“三辞三让”的程序,以示对皇位的谦逊和尊重。

    经过这一系列的程序后,百官们才会恳请太子正式登基继位。

    然而,到了宋代,伏阙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成为了朝廷百官和士大夫们向皇权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

    例如,在靖康之难前夕,太学生陈东率领数万军民伏阙,他们强烈要求宋钦宗重新起用主战派的李纲,并严惩投降派李邦彦等人。

    这场请愿活动声势浩大,最终迫使宋钦宗不得不答应他们的要求。

    进入明代,伏阙已经成为一种向皇权政治施压的常见手段。不过,在洪武朝,情况却有所不同。

    由于洪武大帝的威严和统治力,至今尚未有官员胆敢冒险向他逼宫。

    因此,当朱标听到“伏阙”二字时,他只是冷冷一笑,发出一声轻蔑的“呵——!”

    朱标一脸无奈地说道:“朝堂上的那些文官们,基本上都已经被父皇给杀光了啊!如今春闱尚未开启,这一时半会儿的,哪里还能找得到那么多官员来跟着你们三个一起去午门前伏阙呢?”

    刘三吾紧紧咬着牙关,面色阴沉地回答道:“老臣倒是有个主意,可以发动国子监的贡生们,还有那些进京赶考的士子们一同前去伏阙。”

    朱标听了这话,心中虽然恼怒异常,但他的头脑却依然保持着最基本的冷静。

    他心里很清楚,伏阙这种集体抗议的活动,如果参与的人数太少,或者参与者的官职太低微,那么其影响力和分量就会大打折扣,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可要是去的人太多了,那他父皇朱元璋恐怕嘴都要笑歪了。

    这岂不是正好给父皇送上门去一批现成的人头吗?

    想到这里,朱标对刘三吾的提议连连摇头,表示自己根本不会考虑这种幼稚的政治行为。

    毕竟,他的父皇朱元璋杀起百官来,简直就如同杀鸡宰羊一般轻松随意。

    面对这样一个杀伐果断、冷酷无情的皇帝,又怎么能指望仅仅依靠几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就能将其吓得退缩呢?

    看到刘三吾等人脸上露出的疑惑不解的表情,朱标深吸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然后缓缓地开口解释道:“父皇这一生,可谓是历经沧桑,饱经磨难。

    他驰骋沙场,历经无数的刀光剑影和生死离别,才最终登上这至高无上的九五之位,成为至尊。”

    朱标顿了顿,接着说道:“对于百官的奏折和士人的热血,父皇早已司空见惯,根本不会被这些所吓倒。

    然而,真正能够让父皇心生畏惧的,恐怕只有那闪烁着寒光的刀剑了。”

    说到这里,朱标不禁感慨万分,他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这便是我为何要与二弟联手的原因。

    说出来,恐怕你们都难以置信,就连我自己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然会与他并肩而立,共同对抗我那敬爱的父皇。”

    朱标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不禁感叹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

    曾经,他对父亲充满敬仰,父亲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默默地在他背后支撑着他,引领他一路前行。

    然而,如今这座山峰却横亘在他前进的道路上,成为他无法逾越的障碍。

    或许,这种分歧早在他与父亲开始政见不合的那一天就已经埋下了种子;又或许,是从父皇让他为庶母孙贵妃守孝那一刻起,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亦或者,自从父皇亲手将他的授业恩师宋濂置于死地的那一天起,父子之间的关系便如同被撕裂的锦帛一般,难以再缝合如初。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深埋在父子心中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生根发芽,最终长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当太子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破了刘三吾心中那层薄薄的窗户纸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面露难色。

    犹豫片刻后,刘三吾终于还是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秦王,秦庶人此人阴险狡诈,犹如狐狸一般,他真的会心甘情愿地听从殿下的差遣吗?”

    对于太子和秦王之间的矛盾,这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头自然也是略有耳闻。

    这其中不仅牵涉到太子之位的激烈争夺,更涉及到宫廷内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闻,甚至还有一些流传于市井之间的“闲言碎语”。

    这些传闻就像风一样,无孔不入,让人真假难辨。

    朱标听完刘三吾的问题,先是长叹一声,仿佛心中有着无尽的无奈和惋惜。

    然而,仅仅是一瞬间,他便迅速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脸上露出了自信满满的笑容。朱标缓缓说道:“从小到大,二弟的脾气,本宫最为了解。”

    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似乎对自己的判断充满了信心。

    接着,朱标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只要本宫在背后稍稍推波助澜,放出一点点父皇想要宠妾灭妻的消息。”

    说到这里,朱标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但眼神却越发锐利起来。

    “以二弟的性子,母亲受辱,他必定会怒不可遏,不顾一切地带着兵马来攻打奉天殿。”

    朱标最后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说到这里,朱标的脸上突然浮现出一抹阴鸷之色,原本温和的笑容也变得狠厉起来。

    他的声音低沉而冷酷地说道:“待到那时,宫中必然会陷入一片混乱,而本宫便可以趁机浑水摸鱼,坐收渔翁之利了。”

    刘三吾、汪睿和朱善三人听完朱标的话后,脸上都露出了钦佩之色。他们纷纷赞叹道:“殿下真是高瞻远瞩啊!此计甚妙!”

    朱标听到他们的赞扬,心中不禁有些得意,他微微颔首,表示接受了他们的夸赞。(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祸害大明不错,请把《祸害大明》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祸害大明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