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沅陆县什么都没有,就是粮多

    沅陆的夏天很热,但对比收割的喜悦,再热也是欢喜的。

    “夏收大典”结束后,整个沅陆县沉浸在割麦的热浪中。

    而县城倒是显得鸦雀无声,只留下生意人的抱怨声。

    孙山仔细查阅水稻试验田的数据,再一次对比,跟去年的大差不差,看来肥料这方面的稳定性已经固定下来。

    如果想实现水稻年年生产,得要从种子,水利工程这两方面入手了。

    种子目前没办法培养,那么等秋收后,必须来一场“水利大建设”。

    水稻讲究的是水,灌溉沟渠得要修好才行。

    夏收和秋收如果顺利,衙门的粮税会增加一倍。

    而上交给国库的,嘿嘿,孙山依旧按照“原额”上交,这么一来留给衙门的粮税会多不少。

    好好地利用着部分留额的粮税能干不少事。

    想到这里,孙山心情大好。

    来了沅陆县一年多了,收入终于可以肉眼可见地增加了。

    至于会不会被贪污,嘿嘿,他堂堂一个县令都不贪,下面的小弟就算贪也不敢明目张胆地贪。

    不过孙山做事向来严谨,所以收税的时候,把身边的护卫安排下去,明面上说人手不够,知县大人无私奉献人手。

    暗地里则起卧底作用,监视衙役们有没有贪污。

    孙山倒是想发展本地人做卧底,无奈资金有限,引诱不了本地人“同流合污”。

    除了一个衙役小五子能作为自己人,别的本地地下成员好难发展啊。

    幸好一来上任时,就拿卷子收买邓教谕,从而收买县学的学生。文人墨士,嘿嘿,经过书生们的那把嘴,孙山在沅陆的名声还算不错。

    通过鸟粪肥料,相信名声会进一步的好。

    毕竟百姓实打实地得到好处,正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怎么也会说上几句好话。

    夜幕降临,孙山下值回后院吃饭。

    正巧碰见孙伯民,孙三叔,德哥儿从后门回家。

    孙山疑惑地问:“阿爹,你们去哪里?”

    孙伯民兴奋地说:“山子,我们去城外看别人割谷子。”

    孙山哦了一声,觉得收谷子没什么好看的。

    提醒道:“阿爹,天气热,大中午的莫要去,想看就早上看或许下午去看。小心中暑。”

    孙山以为孙伯民整日待在衙门无聊,想到外面放风。

    孙三叔急切地跑到算跟前说:“山子,城外全都是人,全都在割谷子。山子,三叔欢喜啊,那一串一串的谷子,真诱人,那一麻袋一麻袋的谷子,重重的。哎,山子,乡亲们都说,今年好年景,收了那么多谷子,能吃上饭了。”

    孙家村本来就是农家人,见到地里大丰收,肯定高兴了。

    德哥儿一伙人出门,除了看谷子,更是想跟本地人聊上几句,说会本地话。

    德哥儿眼珠子转了转,凑到孙山跟前,低声地说:“山子,咱们做不了鸟粪肥料买卖,你说,能不能做粮食买卖呢?”

    见到一堆一堆的谷子,德哥儿敏锐地发现商机。

    粮食,那可是粮食,人人都要吃的必须品。

    如今沅陆县什么都没有,就是粮多。

    最适合贩卖粮食了,做大粮商了。

    想到这里,德哥儿眼睛亮闪闪地看着孙山,希望孙山给一个肯定的答案。

    孙山也非常给力,赞赏地看了看德哥儿。

    点了点头:“好德仔,你终于发现这个商机了。”

    德哥儿大喜,激动地道:“山子,你是说,你是说我可以做粮食买卖?”

    哎呦,怪不得一来就让他学本地话了,看来想想委以重任,让他收购粮食,贩卖粮食,从而做起大粮商,发大财。

    这世上,粮商,盐商,布商,药商最容易发财的了。

    以前没靠山做不了,如今有靠山,德哥儿觉得自己能了!

    孙山低声到:“这事莫要往外说。目前最重要学会沅陆话,这样才不会被骗。既然你留下来了,一场兄弟,我怎么也要提携你。只是提携,也要你有本事。”

    顿了顿,话锋一转到:“如果没本事,做不来,就算是兄弟,我也没办法帮你。德哥儿,机会就摆在眼前,能不能发财,就靠你自己了。”

    没错,孙山就是想让德哥儿帮忙贩粮。

    随着肥料的广泛使用,粮食也跟着增多。除了吃的,更需要贩卖出去换钱。

    有钱了,就可以做更多的事。

    这个粮贩子,必然成为大肥肉。

    孙山身为一县之长,哪里甘心让本地人啃光,自己必须啃上一口才行。

    目前看了一圈,最合适的人手非德哥儿莫属了。

    孙山拍了拍德哥儿的肩膀,郑重地道:“德哥儿,机会就摆在眼前,能不能成事,全凭你的本事了。咱们孙家能不能出大商贾,就靠你了。”

    这么一拍,德哥儿瞬间觉得被委以重任。

    自信爆棚地拍了拍胸膛,保证到:“山子,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没错,他,德哥儿,就这么自信。

    德哥儿忽然想到什么问题,皱着眉头问:“山子,咱们卖粮卖去哪里,卖给谁啊?我在辰州府人生地不熟,别人恐怕不买我的粮哩。”

    虽然很有信心,可困难也重重,德哥儿不由自主地心虚了。

    随后又问:“山子,听说你跟知府大人很熟,你那边是不是可以搭线?”

    这年头,做点啥不靠关系哩。山子既然安排卖粮,肯定有路数了。

    听说山子过时过节都给知府送礼,还受到知府的夸奖,甚至还得到知府的奖赏。

    德哥儿暗暗认为孙山已经跟知府和熟络了,想必有知府罩着,在辰州府卖粮也如鱼得水。

    孙山从来就没想过到辰州府卖粮。

    他得想往岳阳府,长沙府,或者洞庭湖卖。

    这三个地方因为处于交通要道,走水运能把粮食运送到全国各地。

    而辰州府,实在不是卖粮的首选地方。

    德哥儿一听,更是紧张地问:“山子,这些地方我们哪里有熟人,恐怕不好卖啊。”

    孙山瞪了一眼德哥儿:“刚才我不是说了,能不能成功,就靠你了。一次生,两次熟,三次盖被一起捂。

    你向来活泼好动,自称交友广泛。能不能成事,你得要拿出真金白银的本事出来了。”

    德哥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我,孙山,科举不错,请把《我,孙山,科举》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我,孙山,科举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